#影響

每日平均上網8小時 恐嚴重影響身心

每日平均上網8小時 恐嚴重影響身心#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今的生活,人手一機,隨時都能上網聊天、購物、打手遊,甚至交友,但也因為過度使用3C產品而引發身心病症,特別是焦慮、憂鬱、失眠以及肩頸、手腕與眼睛的傷害。針對全球網路調查發現,世界各國每人每日平均上網時間為6小時42分鐘,臺灣人的每日平均上網時數為7小時49分鐘,屬於「表現優異」的前段班。當我們懂得利用良好習慣來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需要以正確的習慣來使用網路,避免因不當的使用造成身心不適。臺灣人的每日平均上網時數為7小時49分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表示,現代人網路使用量日益增多,網路世界已不再是過去的虛擬實境,而是和與現實沒有清楚界限的擴充實境,讓使用者欲罷不能;而不良的網路使用習慣,最容易引發「排擠」的現象,也就是使用者每天將寶貴的時間、精力都用在上網,卻排擠了其他生活重要的活動,像是飲食營養、睡眠休息、身體運動、工作學習、言談溝通與情感交流等,日復一日的累積,終究影響身心健康,並危害人際關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黃醫師提醒民眾,不良的網路使用習慣影響身心健康,長期超時使用,可能產生心理依賴、焦慮、憂鬱、煩躁、眼睛、肌肉、關節與心血管疾病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養成正確使用網路的習慣、避免沉迷,並提供「復籌者連盟」口訣,讓民眾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避免因為網路而排擠、影響日常規律活動。「復籌者連盟」口訣復:恢復規律作息,避免上網排擠飲食與睡眠。籌:健康不是上網的籌碼,避免上網造成身心負面影響。者:當一個正確使用網路示範者,避免上網影響興趣發展。連:連同親友培養正確上網習慣,避免上網排擠溝通與交流。盟:與親友聯盟規劃戶外活動,避免上網排擠運動與學習。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使青年學子正確使用網路,108年9-10月辦理「上網不迷惘!」標語創意比賽活動,只要是臺北市國中、小或高中職的在學學生都可以發揮創意,以健康上網為題材,用有趣、有意義且富創意的文字或圖像來呈現,歡迎青年學子在108年10月31日前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踴躍報名參加。此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將於108年11月28日下午2點至4點辦理「滑世代的不迷網生活!」宣導講座,歡迎大朋友及小朋友一同報名。以上活動詳細訊息請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及「臺北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傾聽each來」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飲食對微生物的影響

飲食對微生物的影響#影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也會影響微生物群系,而且很早就開始了。飲用母乳或配方乳也會造成重大的變化,飲用母乳的嬰兒會接觸到存在母乳中的特殊微生物,而且母乳中特殊的糖會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在吃固體食物之後,嬰兒體內的微生物群系會進一步的演變。在這個約六個月大的階段,相較於不同人之間的微生物群系差異,短期的飲食變化造成微生物群系的改變比較小,但是長期下來,飲食變化的影響巨大,如果超過一年,會使得消化蛋白質和消化纖維素這兩大群細菌的平衡有所調整,這是我們所觀察到對腸道微生物群系的最大影響之一。這兩種腸道細菌也代表了全球多樣性中較不為人知的面向:腸道微生物群系。沒錯,世界各地有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他們腸道中的微生物也不同。飲食中肉類含量高的人(美國人與歐洲人), 腸道中主要的細菌屬於類桿菌屬(Bacteroides),飲食中含有大量穀物的人,腸道中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比較多。不過其中的變化就更複雜了,例如:美國人和歐洲人的微生物群系彼此可以區分出來,即使在較小區域中,如西班牙和丹麥人也是可以區別彼此的微生物群系,但相較之下,過著傳統生活的人,彼此的微生物就相似多了。與美國人相比,馬拉威農人的主食是玉米、委內瑞拉農人主要吃的是木薯,兩者腸道中有比較多普雷沃氏菌,這與兩者飲食中都富含纖維素有關,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遺傳或是接觸到的環境所致16。不過,這些差異可能非常小,例如:日本人的腸道微生物群系中有海洋類桿菌屬菌種的基因,這些菌種能夠消化腸道中的海藻,可能是吃壽司所產生的適應結果。(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實驗室研究過聖路易的居民,他們體內並沒有這些基因。不過我要說的是,如果你沒有吃過聖路易的壽司,建議你別吃。)你可能想要知道飲食到底是如何控制體內的微生物群系。答案可能要等久一點,因為在這個時間點,相關研究少得可憐,不過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關聯指出,飲食的效應廣泛,和營養不良、感染風險與粉刺有關。(本文摘自/微生物的巨大衝擊/天下雜誌)

男大生戽斗影響咀嚼 正顎手術重拾自信

男大生戽斗影響咀嚼 正顎手術重拾自信#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藝人陳為民的特色戽斗,讓人對他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一般人若有戽斗,反而容易成為其他人開玩笑的對象。台中市一名20歲男大學生,從小臉型就有點歪斜,12歲左右發現戽斗愈來愈嚴重,不只影響食物咀嚼,讀書期間也變得非常沒有自信,讓媽媽相當擔心。最後媽媽跟兒子討論後,決定讓他接受正顎手術,術後男大生不只可以開心吃東西,端正的臉型也讓他更有自信。留長髮、蓄鬍掩蓋臉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彭芷瑜醫師表示,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除了有助食物咀嚼功能,讓身體更健康外,在人際關係和諧及職場業務表現會有正面的幫助。臨床經驗發現,約3成患者因為戽斗或臉型不對稱,會利用留長髮、蓄鬍鬚來掩飾自己的臉型,說話時也比較缺乏自信。彭芷瑜醫師說,東方人患有下顎骨異常突出(戽斗)的比率高於西方人,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異常咬合的比例約為總人口的20%,其中大約5%被歸類為嚴重的異常咬合合併有顏面骨骼異常,需要經由正顎手術才能改善其異常的問題。長期顎骨位置不正常就容易引起蛀牙及牙周病,影響咀嚼功能。有些人只選擇吃軟的、流質食物,長期會增加胃部負擔,導致吸收消化差,造成營養不良。另外「戽斗」也會干擾舌頭運作功能,阻礙發音,導致患者發音異常,嚴重者甚至會因外觀異常而造成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手術療程長 年輕人效果較佳彭芷瑜醫師指出,正顎手術就是將上下顎的骨骼切開、重排然後固定,上下顎一般需要固定約6至8周,固定這段期間,患者僅能食用流質食物。手術後需要住院3至5天,整體的恢復期視情況而定,一般大都在1至2個月後會逐漸恢復自然,臨床上發現年輕人因比較沒有牙周病問題,接受正顎手術的效果確實比年長者好。彭芷瑜醫師提醒,正顎手術是一個跨團隊的手術療程,如果有需要,牙醫師會建議患者術前搭配牙齒矯正,改善上下顎牙齒排列問題,再進行正顎手術,因此整體療程時間會比較長,術前宜和牙醫師做好溝通,擬訂適合的治療計劃。

碘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多位孕婦不知如何補充

碘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多位孕婦不知如何補充#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彭小姐和先生一直期盼著第一胎的到來,知道自己懷孕的當下開心極了,但回想懷孕初期,因為脹氣的關係吃不下,人也經常不舒服,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上網查了很多資訊,然而查詢相關結果太多,讓她不知道何者才是正確的。後來她發現,孕婦健康手冊後面有很多衛教資訊,可以輔助新手媽媽,讓現在懷孕已邁入孕期29週的彭小姐,對於後來懷孕的大小問題,不再感到無措或緊張。孕婦健康手冊 提供孕產資訊許多懷孕媽媽拿到孕婦健康手冊時的喜悅心情是無法言語的,代表著孕育新生命的美好開始,國民健康署編印的孕婦健康手冊,提供準爸媽們豐富的孕產資訊,並能對自己每次孕期的變化有完整的掌握與了解,亦可透過孕婦健康手冊一點一滴紀錄孕育新生命的喜悅。國民健康署表示,於104年11月上旬開始,陸續在社群網站創設之「孕產婦關懷粉絲團」推出了多波孕婦健康手冊運用活動,包括孕產知識大哉問、創意孕媽咪照片大蒐集、孕婦健康手冊形象插畫票選等活動。其中,在「孕產知識大哉問」的活動中,參與答題的一千名民眾多數都能回答出正解,可見孕媽咪們對於孕婦健康手冊裡的內容都有一定的了解。碘攝取來源不清楚 國健署籲多用含碘鹽雖然參加者對於孕產知識大哉問活動之10個問題,答對率幾乎達100%,但碘不足恐影響胎兒腦部發育、新生兒發育遲緩,少部分民眾對於「碘」的攝取來源卻不清楚,僅回答可從海苔、紫菜、貝類、海魚等食物中攝取,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碘是人體必須的重要營養素,烹飪時可多選用含碘鹽的鹽品,增加碘的攝取量。

他打球撞斷牙沒治療 醫:恐影響咬合、臉歪

他打球撞斷牙沒治療 醫:恐影響咬合、臉歪#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小明年輕氣盛,在籃球場上與隊友發生肢體碰撞,一個不小心把一顆牙撞斷了,忍著痛不敢跟家人說,時間一長,才發現斷掉的地方腫脹且隱隱作痛,無法好好吃東西也睡不著,經由牙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已經發炎感染化膿,評估後預後差只好拔牙。缺牙過久 易下巴前突、臉型歪斜一般民眾對於缺牙多半秉持比較消極的態度,認為並不會迫切影響自身健康也無傷大雅,然而臺大醫院牙科部林立德醫師表示,其實口腔內齒顎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當缺牙時間一久,咬合改變,有可能造成口腔過度緊咬,下巴前突等,嚴重的甚至會有臉型不對稱、歪斜的現象產生,一旦發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療程,實在得不償失。林醫師表示植牙是治療缺牙的常見方式之一,透過模擬真實牙齒外型的人工牙根,植入缺牙的地方,等待植入物與骨頭癒合,再依照不同病人條件設計合適的配件與假牙來完成治療。以這樣的治療方式可以不傷害前後健康的牙齒,恢復以往的咀嚼功能。而植牙之後也要將人工牙根及假牙當作健康牙齒一樣的照護,並且遵循醫師的囑咐,定期回診追蹤,才能讓人工牙根持久耐用。植牙首重保養 避免感染造成鬆動另外,如果因為缺牙,經醫師評估需進行植牙手術時,務必要注重術後的保養,以免因為感染造成人工牙根與骨頭之間的鬆動,導致需要再次進行植牙手術。建議大家在進行植牙手術前,可以請醫師提供人工牙根及相關配件的產品資訊,確保自身使用的產品已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許可證,另外務必要詳細地請教醫師相關的注意事項,並配合後續追蹤。

不抽就沒危害?三手菸殘留 童智力恐受影響

不抽就沒危害?三手菸殘留 童智力恐受影響#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不在家抽菸不代表對家人沒有影響!郭先生6年前當了爸爸,原本下定決心想戒菸,卻因意志不堅而失敗,雖然都刻意跑到戶外或陽臺去抽菸,但孩子出生後卻仍一直有呼吸道問題,不斷因氣喘發作出入急診;當他驚覺三手菸可能會殘留在衣物上,讓他接觸孩子時把菸害帶給孩子,進而影響健康,才終於下定決心戒菸。三手菸不只影響呼吸道 更可能阻礙智力發育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毒性化合物附著於物體的表面,可直接經由皮膚進入人體,造成危害。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部薛光傑醫師指出,大家都知道二手菸,但對於三手菸則較為陌生。研究發現,三手菸不只會影響呼吸系統,使孩子容易氣喘與過敏,甚至會影響智力發育,讓孩子的認知、數學、閱讀能力落後11~18%。他呼籲家中有新生兒、幼童的家長注意三手菸的威脅,因為新生兒、幼童長時間待在家中、對於環境較為敏感,附著在家中各種家具表面上之三手菸不僅可由皮膚吸收,如果幼兒再以手觸口,三手菸更可能被「吃下肚」!5大物品 成三手菸溫床薛光傑醫師表示,三手菸會長期附著在家中物體表面,時間可達3個月之久,許多人以為不在孩子面前或是家中抽菸,就不會把菸害帶進家門,然而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其實以下5大物品可能是三手菸害的來源:1) 衣服/衣物很容易沾染菸味,也就很容易殘留有毒物質,就算清洗,三手菸殘留也無法被完全清除。當吸菸父母抱著孩子時,就可能讓孩子接觸到三手菸害;若衣物未分開清洗,也可能讓全家人的衣物成為三手菸害來源。2) 親子背帶/父母需要長時間使用背帶背孩子,背帶可能因此沾染父母身上殘留的有毒物質,而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可能因此將菸害帶給孩子。3) 安全座椅/部分父母會在車上抽菸,即便打開車窗,車上都還是會有淡淡菸味,這就可能讓安全座椅暴露在三手菸的環境中。許多歐美國家已經禁止家中有小孩之家長在車內吸菸。4) 奶嘴/若奶嘴暴露在三手菸環境中,很容易將有毒物質吃進體內,長期影響不容小覷。5) 嬰兒床/嬰兒床時常在家中各個空間中移動,也增加暴露於菸害中的危機!

兒童缺碘影響新陳代謝 恐成長遲滯

兒童缺碘影響新陳代謝 恐成長遲滯#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檢驗全台共一千多人的尿液碘濃度,其中有5成民眾有缺乏碘的情況,更有研究顯示,兒童缺乏碘恐影響身體新陳代謝造成成長遲緩,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孕婦缺乏碘,可能影響胎兒在言語智商較低的風險。成人缺碘 致甲狀腺機能低下衛福部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張寶文醫師表示,成人缺碘恐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導致身體代謝速度變慢,造成肥胖,若是烹調未用含碘鹽,且少攝取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蛤蜊等,則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碘的缺乏。尤其是孕婦及兒童要特別的注意食物來源是否足夠碘是製作甲狀腺素的必要成分,成人若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結節等問題患者,還是要諮詢專科醫師討論個別狀況是否適合補充或是需要限制。防缺碘危機 衛福部將提高食鹽添加濃度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國人缺碘可能原因是民眾飲食精緻化,烹調時常使用海鹽或玫瑰鹽等精緻鹽,而這些鹽當中,並未添加碘。世界衛生組織係依食鹽攝取量,訂出食鹽添加碘建議量為20~40毫克碘/公斤,目前國內食鹽中之碘添加濃度為12~20毫克/公斤,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量,衛生福利部預計提高碘量至20~33毫克/公斤。若依國民飲食指標建議上限,每日攝取食鹽6公克,則可從食鹽中及飲食中補充足夠的碘,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為維護民眾健康,提高食鹽業者添加碘的限量標準,以期符合民眾的健康需求。

空氣品質差影響心肺 中南部紫爆最嚴重

空氣品質差影響心肺 中南部紫爆最嚴重#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危害近來備受關注,不管短期及長期暴露PM2.5皆會對健康造成衝擊,如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及心血管疾病等;台灣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氣流經常夾帶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沙塵或霧霾往南進入台灣,也容易造成空氣品質不良,尤其在中南部地區特別嚴重,PM2.5濃度可高達最高等級(≧71 µg/m3),俗稱「紫爆」。事件日時 PM2.5質量濃度增1.5倍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當雲林地區發生空氣品質不良事件日時,PM2.5質量濃度增加1.5倍,且PM2.5中重金屬砷的平均濃度亦超過歐盟標準。國衛院呼籲政府應積極針對主要排放源,如燃煤電廠、鋼鐵冶煉業及交通與重油燃燒進行優先管制,以減少國人對PM2.5的環境暴露並降低其可能的危害。國衛院陳裕政助研究員於民國102~104年期間,在台灣雲林地區針對PM10及PM2.5的質量濃度及化學組成進行調查,發現相較於空氣品質不良事件日前,事件日時的PM10及PM2.5質量濃度分別提高約2及1.5倍,其中PM2.5中的砷及鉛重金屬則分別增加約1.2 至1.3倍,砷的平均濃度甚至超過歐盟建議標準的6ng/m3。而PM2.5-10(懸浮微粒)的鐵、鋁、錳、鈦及鈷也分別增加約1.1至2.2倍。較容易進入肺泡區的細微粒顆粒數增加了1.8倍。PSI未達100門診就爆滿 標準太寬鬆台灣空氣品質不良的發生原因通常是大氣擴散差,污染物持續累積。夏季因西南氣流旺盛,大氣混合層較高,空氣容易擴散,PM2.5濃度低;但在秋、冬季節常因逆溫層現象,大氣擴散條件不良,導致PM2.5濃度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有3%及5%的心肺疾病及肺癌,可歸因於PM2.5暴露,並導致每年全球310萬人死亡,PM2.5對於老人、兒童及心肺疾病患者等易感族群影響更大。研究團隊也發現,空氣品質不良警訊PSI>100發布前,易感族群之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及氣喘就診累積人次已達飽和,顯示目前PSI等級標準設定過於寬鬆,健康危害預警效力有待商榷。空氣是每個人每天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物質,民眾能夠選擇飲食種類,甚至過濾水源來保障飲用水質,但對於呼吸的空氣我們無法選擇,清新好空氣有賴全民及政府共同維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