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

泡腳好處多!改善經痛、失眠8大惱人問題

泡腳好處多!改善經痛、失眠8大惱人問題#泡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經聽過有位專家推薦一個花錢不多、安全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每晚臨睡前,將50克艾葉和20克紅花,用數大碗水浸泡15分鐘,再用大火燒開,改小火煮20分鐘左右,連同藥渣一起倒入臉盆內,待水溫合適時放入雙腳,一邊浸泡一邊揉搓按摩30分鐘左右。水涼時,再續加溫水。許多老年人使用這個方法,緩解了不少病痛。也許,許多醫生會對於這樣的雕蟲小技不屑一顧,但這還真是個適合一般人的保健方法。以下,也列舉常見幾類病症的泡足療法。1)失眠/浴足的溫熱刺激能夠透過皮膚感受器,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使中樞的興奮和抑制有序,因而夜間能促使人入睡,提高睡眠品質。我常向睡眠不好的人建議:每晚睡前30分鐘,在半盆溫水中加入白醋150克左右,泡腳半小時,擦乾雙腳後上床睡覺,往往可以迅速入眠。2)亞健康狀態/溫水浴足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神經緊張,緩解疲勞狀態,使人容易放鬆,有利於恢復體力。3)心腦血管疾病/浴足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雙腳的血液循環狀態。雙足處於人體最低位置,離心臟距離最遠,雙足末梢血液循環相對較差,保暖功能不強。而透過中藥藥液的溫熱刺激和透皮吸收,可以使足部血管擴張,血流阻力降低,血液的流速和流量得到提高。這樣就改善了全身的血液循環,因而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效果。適當的浴足能協助降壓,對高血壓也有療效。這是因為中藥浴足改善了全身的血液循環,身體循環暢通,小靜脈回流加強,阻力降低,因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若改變浴足的藥方,則對低血壓也有調節作用。4)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各種病症/中藥浴足在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的同時,也改善了淋巴液的循環。淋巴液循環加快,就提高了人體的免疫功能。因此,泡腳對長期感冒、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多種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有效。5)骨關節疾病/浴足能舒筋活絡,祛寒除濕,活血化淤,因此對風濕、類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麻木腫脹等,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可選用當歸、五加皮、黃耆各20克,川芎、桃仁、紅花、巴戟天各10克,制附子、川草烏、肉桂、連翹各12克,細辛7克,煎水浴足。6)足跟痛/可選用制川烏、制草烏各20克,艾葉30克,五靈脂、木瓜、紅花各30克,煎水浴足。7)踝關節扭傷/可用伸筋草30克,五加皮、三棱、蘇木各、乳香、沒藥各20克,煎水浴足。8)經痛/浴足能暢通氣血,溫通經絡,因而對虛寒、氣滯、血淤導致的經痛,都有良好效果。對於最常見的虛寒型經痛,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的女性朋友,可以選肉桂10克、丁香5克、烏藥15克、當歸30克、川芎15克、乾薑30克、小茴15克、吳茱萸6克、花椒10克、鹽少許,煎水泡腳。浴足方法簡便,但每次要持續30分鐘以上,持續3個月左右,效果才能顯著。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薰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再開始。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能使全身微微出汗。泡腳時,腳可在藥水中不停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的刺激。若配合用手擦揉足部反射區,效果更好。(本文摘自/人體排寒手冊/台灣廣廈出版)

秋天養生3秘訣 自己打果汁+涼水泡腳

秋天養生3秘訣 自己打果汁+涼水泡腳#泡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秋天天氣漸轉涼、氣候乾燥,體內的水分蒸發快速,因此容易有「秋燥」現象,此時除了身體進補,專家建議,更重要的是身心排毒,養生也養心。每天為自己打一杯果汁、睡前雙腳泡涼水等3養生建議,並透過減速、減壓、減重3原則,來達到養生的最終目的。減速、減壓、減重 適時與自己對話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韓柏檉教授強調,秋季養生,身心都需要排毒,才能真正健康。速度太快、過多期待、體重過重是三個最具體的病徵,建議掌握減速、減壓、減重三個原則,時時提醒過適合自己的「輕生活」。並強調,秋天是即將進入一年的尾聲,也是重新檢視身心健康的最好時機,提供三大「秋天養生養心」建議:1) 選擇當季在地食材,每周親自動手為自己做一道菜或打蔬果汁,與家人共享,慢慢做、慢慢吃,重新體會食物的美味。2) 睡前以粗鹽涼水泡腳10~15分鐘,自然而然放鬆,排除負面情緒,涼化肝臟、副交感神經提升,會感到平靜和諧,也有助改善失眠。3) 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跟自己對話、提醒自己應該感謝與補救的地方。3減法由內而外放鬆現代社會忙碌,生活步調快,無形中增加了身體許多負擔。壽險業副總經理何京玲表示,觀察全球逐步吹起一股減法風潮,無論是食物、身體、心理或生活節奏,都應該朝此目標邁進。因此以健康、共生、「心」主張為目標,協助個人從心到身、由內而外,養成友善土地的生活方式。有多久沒跟家人好好吃頓飯?多久沒有享受自然的陽光與風動?何京玲呼籲,學習減速、減壓、減重,也就是放慢腳步,將更多時間留給自己與家人;學習排除過多的壓力,讓心情舒張自在;而減重不僅是個人身體健康上的實踐,也是環境面向上減輕大地重擔的啟示。

糖尿病患冷熱感覺遲鈍 泡腳當心燙傷

糖尿病患冷熱感覺遲鈍 泡腳當心燙傷#泡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加上最近寒冬低溫發威,很多人都想在睡前泡個熱水腳來幫助睡眠,雖然泡腳對於活絡經脈、舒壓與放鬆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糖尿病患者,就需要格外注意。基隆市衛生局指出,因為長期的血糖不穩,導致末梢神經病變,因此病友們對冷熱的感覺非常遲鈍,同時觸覺也不靈敏,常發生被燙傷了,也不自覺,演變成更大的傷害。泡湯細菌多  當心傷口恐感染因此提醒,冬日溫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要由家屬來試水溫;又如果是飢餓時血糖較低、或吃飯前後一小時、或過度疲累時,就最好不要泡腳。泡腳時間不可以太久水溫維持在30至40度之間較合適,而淨泡也不要太久以30分鐘為限。尤其不建議去泡溫泉,因為眾人泡的池中有許多細菌,一旦有傷口會造成感染。衛生局也建議,天氣冷其實多到戶外曬太陽,做好保暖的工作並適當的運動與補充溫開水這樣血液循環會較好。有時候也可以喝薑茶去寒,這都是不錯的方式。

他罹糖尿病愛泡腳 雙足「燉」到險截肢

他罹糖尿病愛泡腳 雙足「燉」到險截肢#泡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寒流南下,有許多民眾開始會用熱水袋、泡腳機等來取暖,但醫師提醒,可要格外留意,因為使用不慎,很可能就會造成燙傷的風險。對此,萬芳醫院整形外科王先震醫師表示,日前出現五天之內,就有2名因不慎使用熱水袋或泡腳機,而造成下肢深二度燙傷的案例,其中一位是糖尿病病人,因下肢感覺神經病變,導致使用泡腳機時間過久,造成雙足深二度燙傷,所幸及時進行清創及植皮治療,才免於截肢風險。使用暖爐、電毯 應以10分鐘內為宜面對寒冬,王先震醫師提醒,老年人、糖尿病患常有下肢感覺神經退化的問題,當泡腳水溫過熱時,肢體的感覺及疼痛防衛機轉消失,因此,即使是45度的溫度,一旦浸置過久,也會因聚熱慢火燉肉,而導致燙傷的皮膚損害,甚至造成深度的燙傷。尤其足背薄薄的皮下,就是韌帶以及足骨,更會增加清創後重建的困難,嚴重時有可能需要截肢,因此,不可不慎,家中若有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使用泡腳機、暖爐、電毯等保暖設備時,應注意溫度不宜過高,建議以攝氏45~50度為原則,且時間以10分鐘之內為宜,以免造成燙傷。

小鴨好忙!竟獲選為「保險套大使」...

小鴨好忙!竟獲選為「保險套大使」...#泡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黃色小鴨真是有夠忙,除了一路從高雄趕場到基隆之外,不時還要來個變裝秀,一下變身黑色薑母鴨,又要變成黑白郎君鴨,為了給民眾驚喜,下一秒又要來場爆破秀成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大皮鴨,現在台灣又有民間團體,把鴨鴨變成了「保險套大使」,成為保險套外包裝,真是讓人直呼,小鴨有夠忙!1000組小鴨保險套 限量索取為了宣導嘿咻要戴套防愛滋,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近期竟找上了全台瘋迷的黃色小鴨當保險套外包裝設計,在農曆年前夕於年貨大街迪化街舉辦「辦事有一套,快活過新年」街頭快閃活動宣導安全性行為,希望透過小鴨來教導民眾如何預防愛滋及性病,並提供1000組黃色小鴨保險套免費限量索取。別懷疑,黃色小鴨也能變成保險套大使,打開黃色小鴨外包裝,除了附贈一個保險套外,還會教你如何正確的使用保險套進行安全性行為,防止民眾在嘿咻的過程中,不幸讓保險套像小鴨易爆裂一般,導致安全性行為開了大漏洞。愛滋感染人數持續攀升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至102年12月31日為止,本國籍愛滋感染人數累計已達26,475人,感染主要年齡為正值青壯年的15至49歲,其中有七成以上是介於25至49歲,並且有兩成感染者是年齡介於15到24歲的青少年,顯示年輕族群的愛滋防治宣導工作不容忽視。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指出,此次結合時事,為的就是要透過受到年輕人喜愛的黃色小鴨,喚起青年族群對於自我保護的重視,也呼籲家長們改變以往對於保險套的觀感,不教不說不代表不會發生,可以透過Q版的黃色小鴨保險套來教育子女如何在恰當的時機正確且全程的使用它,避免不安全性行為的發生。

糖尿病對高溫感應遲緩 天冷泡腳要當心

糖尿病對高溫感應遲緩 天冷泡腳要當心#泡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全台糖尿病患者累計約100萬人,而最近寒冬低溫發威,很多人都想在睡前泡個熱水腳來幫助睡眠,雖然泡腳對於活絡經脈、舒壓與放鬆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很大的幫助,但糖尿病患者就需要格外注意。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若是長期血糖控制不穩的糖友,常導致末梢神經病變,因此病友們對冷熱的感覺非常遲鈍,同時觸覺也不靈敏,因此被燙傷了,也不自覺,很容易演變成更大的傷害。糖尿病者泡腳有禁忌衛生局表示,冬日溫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糖尿病友建議由家屬來試水溫,飢餓時血糖較低、或吃飯前後一小時、或過度疲累時,也最好不要泡腳。此外,泡腳時水溫維持在30至40度之間較合適,而泡腳時間以30分鐘為限,並且不建議去泡溫泉,因為眾人泡的池中有許多細菌,一旦有傷口會造成感染。衛生局建議,天氣冷,其實多到戶外曬太陽,做好保暖的工作並適當的運動與補充溫開水這樣血液循環會較好;或有時候也可以喝薑茶去寒,這都是不錯的方式。

天冷腳冰涼 熱水泡腳好幸福

天冷腳冰涼 熱水泡腳好幸福#泡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隨著冬天到來,氣溫逐漸降低,用熱水泡腳成了時下人最佳的保暖選擇。中醫觀點認為風寒從腳下生,由於腳位在人體末端,距離心臟較遠,使得血液回流較慢,而且腳的表面脂肪層薄,所以趾尖的溫度往往比身體其他地方還要低。一到冬天氣溫偏低時,人體就更容易出現氣血淤滯、寒性肌肉酸痛、神經末梢循環不良,甚至寒性胃痛等因氣溫低而引起的各種不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阮膺旭醫師說,腳又被稱作人體第二心臟,當用溫水泡腳時,不但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甚至對血壓也有非常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減少血壓升高、中風發生的機會。阮膺旭建議泡腳時選擇較舒適的椅子,桶子最好高過小腿,水溫約30至40度之間,足底要完全平貼在水桶裡,讓水溫通過熱力來放鬆腳上及小腿處的經絡,加快血液回流,改善心腦等器官供血,排出體內的寒氣和廢物。在水中除了可加入鹽、酒、醋、檸檬加強泡腳療效,也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的川芎、黃耆、當歸、雞血藤、紅花等中藥材,促進末稍血液循環。泡腳時間則以30分鐘最佳。醫師提醒,雖然泡腳利於通經活絡、緩解一天的疲勞,但若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就要特別小心,以免因末稍神經遲鈍而造成燙傷或泡太久皮膚潰爛等問題。一般若有皮膚炎、皮膚有傷口或血液循環較差的患者,泡腳時除了時間不要太久,也應先用手試水溫,避免發生燙傷;其他像是飢餓、吃飯前後一小時、過度疲累時,則不建議泡。

上班族久坐久站致水腫 中醫師教你如何改善

上班族久坐久站致水腫 中醫師教你如何改善#泡腳

現在上班族不是久站就是久坐,到了下午常常會有水腫的現象產生,非常困擾許多愛美的女性,開業中醫診所賴清旭中醫師表示,一般長時間站立的專櫃小姐或是長時間久坐的辦公室上班族,因為地心引力的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血回流困難,血液就會在靜脈內瘀積,使血管內壓力增加,部分血液就會滲透到血管外的皮下組織間隙,從而產生水腫,這時候可以運用簡單的抬腿動作來紓緩,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賴清旭中醫師表示,抬腿就是把雙腳放平抬高,這樣的姿勢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淋巴回流而將水分帶回心臟、腎臟去代謝,這樣一來,水份就不會堆積在下肢而造成水腫,不過如果常常出現下肢水腫的現象,就要特別注意,因為可能是心臟、腎臟或脾臟等功能不良所引起的水腫(如心力衰竭、腎病症候群等),最好先到醫院就診找出水腫原因為佳。 賴清旭中醫師說,腳部水腫也可以利用泡腳來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經由熱水的浸泡來活絡腳部筋骨,而這種局部的刺激會反應到全身去,所以其實泡完腳,除了紓緩腳部以外,同時還可以達到通體舒暢的作用,泡完腳後,透過腳部的穴道按摩也可改善腳部壓力及水腫問題,此外透過簡單的茶飲也可以達到改善水腫的效果,像是薏仁、紅豆、車前草、白茅根等,都能簡單改善上班族的水腫情況。告別水腫臉 佐藤麻衣親授瘦臉按摩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999調整內分泌 向生理期水腫說掰掰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7776吃太鹹不會變胖 心臟、腎臟病患則要當心水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