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解封、暑期假期到來,許多民眾規劃出國旅遊、進修或工作等,但每個國家因氣候、環境及衛生條件差異,而有不同的疫病風險。醫師提醒,出國最好要隨身攜帶「4大類常備藥物+1張單據」,可保證出國期間藥量充足及使用上安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提醒,出國前、中、後應注意的防疫重點,才能避免帶著病毒返國。
隨著新冠疫情解封、暑期假期到來,許多民眾規劃出國旅遊、進修或工作等,但每個國家因氣候、環境及衛生條件差異,而有不同的疫病風險。醫師提醒,出國最好要隨身攜帶「4大類常備藥物+1張單據」,可保證出國期間藥量充足及使用上安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提醒,出國前、中、後應注意的防疫重點,才能避免帶著病毒返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天氣越來越熱,許多民眾趁著假期出國,東南亞地區除了是旅遊熱門首選,也是登革熱、屈公病等斑蚊傳染病的疫區,每年都有國人通報境外移入的病例。民眾出國應多加小心。到東南亞外,南亞地區、南美洲地區等熱帶地區遊玩時,建議可以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經核可的防蚊液於裸露的皮膚處,就能避免蚊蟲叮咬。頭暈、發熱症狀輕微 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在旅遊時也需特別注意各國的傳染性疾病,尤其茲卡病毒傳染途徑及分布與登革熱相似,但許多患者可能因為頭暈、發熱等症狀輕微而不自知。建議暑假期間欲出國的民眾可至旅遊醫學諮詢門診向醫師諮詢、查詢相關資訊,做好萬全準備再出發。今年也有確認茲卡病毒自東南亞境外移入案例,廖嘉宏主任表示,茲卡病毒對於孕婦卻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或死亡可能,因此建議懷孕婦女盡量避免前往。疾管署也特別建議如至上述地區旅遊,歸國應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1個月,男女皆安全性行為及暫緩懷孕六個月。到炎熱地區 小心食物中毒、腸胃炎除了相關蚊蟲傳染病,廖嘉宏主任提醒,出國入境隨俗,飲食衛生需特別注意。建議民眾出國至炎熱的地區,也要小心避免食物中毒、桿菌性痢疾或傷寒等腸胃道傳染病。飲食部分需注意食物是否衛生新鮮,也建議盡量熟食,避免生食生飲。若歸國有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也需盡速就醫治療。鄰近香港的流感仍在持續,民眾旅遊需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而其他旅遊地區也有感染特定傳染病的風險,建議民眾可以至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歸國後有發燒等相關症狀,建議可以向入境海關告知並立即就醫。旅遊需多加留意,避免傳染病,帶著愉快的回憶歸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春節連續假期的到來,許多民眾已開始規劃旅遊行程,想到國外過年感受異地風情,順便避寒,卻又擔心南半球國家是否會有傳染病或慢性病,想要快樂出門、平安回家該如何保護自己? 赴南半球旅遊,記得有2種疫苗一定要打,走一趟旅遊資訊門診,讓醫師告訴你!有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並不宜出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張炳勛建議,春節假期,民眾出門旅遊首先要記得查詢各國近期的通報疫情,以及當地常見的傳染病及預防措施,接下來可以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剛開刀後、近期有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並不宜出國,有慢性病的患者則應注意目前病情是否控制穩定。出國時藥品應多準備一些並分開保存,處方藥單也應該攜帶,以免在當地遺失藥物求助無門。需要使用安眠鎮靜藥品,或施打胰島素需要攜帶針頭者,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較保險,以免登機或出入境時遭遇麻煩。健康成人也該注意傳染病 有些南美及非洲國家規定,必須打黃熱病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後才能入境,這2種疫苗也是施打頻率最高的,瘧疾則是蚊蟲叮咬傳染,可以事前吃藥預防,國人喜歡去的中國大陸、東南亞都有瘧疾風險。健康成人也該注意傳染病,除了公共衛生比較落後的地區外,近年來英國、日本、澳洲等也曾出現麻疹等疫情,大都市人口密集,流感、諾羅病毒等疫情也常爆發,因此,張炳勛醫師建議即使是前往先進國家,也應該先查詢CDC網站,根據疫情施打對應的疫苗。留學生、孕婦、老人出國前應進行諮詢針對某些特殊族群留學生、孕婦、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應避免因氣候、壓力等干擾因素會打亂體內平衡,可能會讓原本控制良好的疾病變得不穩定,出國前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有萬全的準備,才能確保每趟旅行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暑假將至,民眾出國旅遊機會增加,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出國應提早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受出國前個人旅遊諮詢、預防性用藥及疫苗接種等各項防疫建議,事先暸解當地疫情,降低出國期間罹患傳染病風險,保障旅遊健康。疾管局表示,如欲前往亞洲地區:鄰近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等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兒童應落實洗手等衛生行為。東南亞、南亞各國進入流行蟲媒疾病高峰如登革熱、屈公病等,戶外活動宜著淺色長袖衣物並採取防蚊措施,同時在外不飲用生水,食物應熟食,避免腸道傳染病威脅。避免出國罹患傳染病 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中國大陸傳出H7N9禽流感人類病例,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埃及等偶發H5N1禽流感人類病例,赴高風險國家應避免與禽鳥接觸,不生食及勤洗手。日本目前德國麻疹疫情持續嚴重,出發前可由醫師評估是否有需要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而中東地區: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疫情持續,民眾至該地區應提高警覺並避免到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勿與有呼吸道症狀者密切接。非洲地區:發生黃熱病、小兒麻痺症、瘧疾等疫情,出發前可由醫師評估是否有需要接種黃熱病、小兒麻痺疫苗、服用瘧疾預防用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出國前,如有人建議你到旅遊醫學門診先診治的話,可能民眾的心理會出現為什麼出國前要先看醫生的疑問?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李芷婷表示,由於現在出國到世界各地遊玩很方便,所以許多遊客容易感染外國的流行病,或是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產生,因此,建議民眾在出國前的四到八周,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能安心出遊玩。李芷婷解釋,由於時代的進步,目前國際旅遊已是全人類一般性的休閒活動,從事國際旅遊從一般觀光客到商人、學生、工人等等,年輕到年長或幼童,甚至有特殊族群,如慢性病患等,均有機會從事旅遊活動;因此,在目前交通便利性的推波助瀾下,36小時內可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更讓人群的移動更加迅速,這情況也讓更讓傳染病原及病媒的傳播速度更為驚人。而根據國外統計,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旅遊者在旅程中曾出現健康上的問題,百分之五的旅遊者在旅程中需要尋求醫療的協助,輕者水土不服、腹瀉,較嚴重者因交通或特殊活動所導致意外事件,甚至感染性疾病和當地的傳染病,除了有損個人健康外,更會導致境外移入傳染病,而對國民健康構成威脅。 她說明,旅遊醫學屬於多種專業結合的一門專科,包括流行病學、熱帶醫學、公共衛生學、預防醫學、疫苗學、地理學、…等,所以,旅遊醫學門診提供,旅遊前的諮詢評估及預防接種、旅遊期間各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旅行者旅遊時隨身藥品的建議、旅遊後身體狀況的追蹤與治療。因此她提醒,為了保障民眾出國遊玩的健康,對於想要出外旅遊的民眾,請於出發前之四到八週來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讓自己的健康安全多一層保障,玩得更加盡興。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經濟成長,社會及工作型態轉變,近來不僅兩岸交通頻繁,國人出國的人次也逐漸增加,隨之而來的醫療保健需求也逐漸成長,相關的傳染病防疫及公共衛生考量在近幾年來均受到重視,疾管局也建議民眾,在規劃出國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諮詢與建議,避免健康的危害。出國目的包括出國旅遊、留學、經商工作、探親或從事志工服務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葉乃綸表示,根據統計,約有5%的旅遊者於旅程中會出現健康問題,如水土不服、感染性疾病等,輕則只是身體稍為不適,嚴重者亦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影響旅遊的健康風險包括旅遊者的健康狀況、旅遊地的傳染病疫情等,建議民眾於出發前4~6週可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諮詢與建議。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全國12家合約醫院合作開設「旅遊醫學門診」,可以提供民眾旅遊相關的預防保健與諮詢服務。葉乃綸醫師指出,醫師會依據當時的國際疫情、民眾的目的地、行程、活動、停留時間、健康狀況、旅遊方式、季節等有關因素進行風險評估,然後提供應施打疫苗和預防性用藥之建議,以及相關疾病預防之衛教;民眾亦可以到疾病管制局網站中的國際重要疫情資訊,先了解是否有必須或建議施打之疫苗,或其他疾病的預防建議。旅遊醫學門診提供之疫苗注射包括A、B型肝炎、黃熱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狂犬病、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德國麻疹、痲疹、腮腺炎疫苗等,預防性用藥包括瘧疾、高山症、及一般用藥。特別提醒民眾若要施打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暴露後狂犬病公費疫苗,及瘧疾預防用藥,一定要到疾管局特約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方可開立。如何玩得健康無負擔,是出國旅遊最基本的要求,做好預防保健,不但可以避免健康的危害,還能防止境外移入的傳染病。因此,在規劃出國旅行的同時,別忘了到旅遊醫學門診做諮詢與評估,才能夠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