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秋節免不了接觸高油脂、高熱量的烤肉、月餅,除了月餅的豐富內餡、高熱量的烤肉醬也可能是短短幾天加速發胖的主因之一。要怎麼吃才不會變成月餅臉呢?耕莘醫院本次講座邀請營養組柯培婷營養師主講,提供中秋節小叮嚀及飲食因應對策,陪您度過歡樂的「小周末」。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中秋節怎麼吃沒煩惱時間:106年9月28日 (三)8:30~9:00地點:新店耕莘醫院12E病房團衛教室(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362號)洽詢:營養組(02)22193391分機65018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秋節免不了接觸高油脂、高熱量的烤肉、月餅,除了月餅的豐富內餡、高熱量的烤肉醬也可能是短短幾天加速發胖的主因之一。要怎麼吃才不會變成月餅臉呢?耕莘醫院本次講座邀請營養組柯培婷營養師主講,提供中秋節小叮嚀及飲食因應對策,陪您度過歡樂的「小周末」。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中秋節怎麼吃沒煩惱時間:106年9月28日 (三)8:30~9:00地點:新店耕莘醫院12E病房團衛教室(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362號)洽詢:營養組(02)22193391分機65018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沒注意到,身為雜食者的另一個意涵:那就是吃這件事,並不像呼吸一樣,是打從我們一出生就知道怎麼做的事情;它必須靠後天的學習。父母親餵養小嬰孩,就是訓練孩子去瞭解食物「嘗起來」該有的味道;最基本的,我們必須學會什麼是食物,什麼是毒物。個人飲食模式被廠商同化我們必須學習在飢腸轆轆時怎麼去填飽肚子,以及何時該停止進食。不像只吃白蟻的食蟻獸,我們還有少數幾樣可以依賴的本能:除了具有雜食性動物的能力之外,我們還會找出哪些是自己喜歡的食物、哪些是最愛的食物,以及哪些是討厭的食物。從這些偏好,我們建立了自己特有的飲食模式;就像簽名一樣,獨樹一格。或者我們該說:「個人特有、鮮明的飲食模式」曾是如此;但奇怪的是,在今日的飲食文化中,多數人的口味似乎已被同化,而且這個現象明顯地超過以往。在2010年,兩位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科學家認為:孩童時期所偏愛的口味,提供我們一個新方向,進一步去思考造成肥胖的原因。科學家們注意到一個「惡性循環」的現象:大多數廠商在食品製造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脂肪和鹽。而這個作法意味著孩子們學會喜歡上高糖份、高油脂及高鹽份的食品,以致於食品廠商研發出更多,讓孩子養成「不健康」飲食習慣的食品。父母不再是影響孩子味覺的主因,真正的幕後黑手,反倒是一連串提供這類產品的食品廠商;儘管他們不斷地推出各式產品,讓孩子有著無限選擇的錯覺,但這些產品的口感仍然如出一轍,嘗起來完全不像滋味多樣的傳統佳餚。飲食中摻入蔬菜 會讓孩子更抗拒在人們成長的過程中,身邊所圍繞的盡是這些無止境供應甜點和高鹽份零食的攤商;我們不是天生就沒辦法抵抗這種垃圾食物的危險誘惑,而是愈頻繁地吃下這些食物(尤其在孩童時期),就愈是訓練我們期望所有食物的味道嘗起來都像這個樣子。一旦你體認到「我們對食物的偏好是透過後天學習而來」這簡單的事實,你就會開始覺得,現在的很多飲食方式看來真是有點奇怪。舉例來說,有的父母親總是不遺餘力地將蔬菜「藏在」孩子的三餐中。花椰菜真的難吃到得隱瞞不讓小孩知道嗎?所有的食譜書都一直致力在追求這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圭臬,其源頭來自幼童天生就抗拒吃蔬菜的觀念:他們只會不知不覺地吞下那些攪碎拌入義大利麵醬,或者烘焙成甜點的內饀;他們或許也無法為了自己的健康而學會愛上櫛瓜。當處在忙碌、睡眠不足的狀態下,家長們會發現這是一場很難打的持久戰;身為家長的我們,偷偷地將一些甜菜根摻入蛋糕中時,總是認為自己很聰明。在餵食孩子時,一面內心想著:哈!騙到你吃根菜類的蔬菜了!但因為孩子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吃下了甜菜根,這使得他們在這次進食的收穫中,只確立了自己所喜好的是「蛋糕」。無論如何,更聰明的作法是幫助孩子們有意識地自願學習,成為選擇時令蔬菜的成人。(本文摘自/食物如何改變人/大寫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不下廚,只能外出到餐館打牙祭的外食族,最容易出現「沒有所謂的正餐」、「經常以零食、泡麵填飽肚子」,或碰上餐館為了口感而加重口味、使用化學調味料等等,不但有害身體代謝,也會有營養不均、攝取過多油脂及熱量超標的危險。外食發胖陷阱多,小心以下食物,多吃只會讓你胖!三高一低飲食帶來肺癌、拖垮健康高油、高糖、高鹽、低纖維,是大部分外食者都有的飲食問題,長期會造成肥胖,還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等健康問題。舉例來說,許多上班族經常買個糖醋排骨便當、炸雞排或焢肉飯打發一餐,這些食物看起來特別油亮美味,背後其實都經過了多重的加工處理。高溫油炸、過度精緻的烹調方式、人工調味,使食物失去原味與原貌,營養流失殆盡、熱量更是爆高。絞肉類加工食品 都有著高熱量體重雖然不超過標準值,但是體脂肪卻遠遠超出正常,這就是所謂的「隱藏性肥胖」。而攝取過量的隱藏性脂肪食物,正是導致發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食物包括:蛋塔、麵包、糕點等精緻飲食,以及餃子、貢丸、香腸等絞肉類加工食品,都有著高熱量的隱憂。蛋塔、貢丸隱藏熱量高可別小看一個蛋塔的威力,它的熱量高達300大卡!而貢丸因為是以「7分油3分肉」的比例製成,隱藏的熱量更是驚人(3顆貢丸等於半碗飯的熱量!)。此外,米飯、麵條或是麵包等等澱粉類食物,也是威力十足的「超級吸油機」;甚至連全脂牛奶、奶精、乳酪等乳製品裡,都含有豐富的隱藏性脂肪,而這些也容易造成膽固醇增加。(本文摘自/7天吃對順序肚子一定瘦/台灣廣廈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飲食風險不單只有食品衛生安全,均衡攝取飲食營養素也是健康根本!董氏基金會提醒,現代人飲食日漸精緻化,為刺激消費者味蕾,市售食品常過度加工調味,因而常有油糖鹽含量過高問題;世界多國針對油糖鹽之攝取建議皆不斷下修,台灣也應加快腳步明訂規範,以保障國人食安,並與國際接軌。少女常喝含糖飲 恐增乳癌風險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一半以上的疾病與不當飲食型態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也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癌症,比率達35%。美國癌症研究會2009年研究發現,一週飲用2杯以上含糖碳酸飲料者,比起完全不喝的人更容易罹患胰臟癌;研究也指出,少女常喝含糖飲料易導致初經提早,可能提升乳癌罹患機率。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表示,糖也易使人上癮,並伴隨著負面情緒、憂鬱、過動、暴力及酒精藥物濫用傾向等行為改變。而脂肪攝取過量則易造成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及攝護腺癌等癌症的發生率;反式脂肪還會提升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記憶力受損、失智症及不孕等風險,對國家的醫療成本也是不能忽視的沉重負擔。飲食指南不全 糖份攝取竟無依據2016年美國最新公告的飲食指南,即明訂糖、鹽、飽和脂肪的上限;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成人和兒童每日游離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2000卡)的10%,並於2015年更進一步呼籲如能減半至5%(約25克)以下更有益健康;而成人如將脂肪攝取量減少至總熱量的30%以下,有助於預防肥胖,飽和脂肪減至10%以下、反式脂肪減少至1%以下,可降低慢性病風險;還有鈉攝取量也於2013年最新建議成人每日應低於2000毫克(約5克鹽)。反觀衛生福利部,僅2012年在《國民飲食指標手冊》中明訂「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另於《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說明「三大營養素佔總熱量比例範圍為:脂質20~30%」,至於糖攝取量則是完全沒有依據。董氏基金會呼籲,台灣應盡速明訂規範,使國人在飲食方面有所參考依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由於代謝為肝臟的主要工作之一,當肝臟功能變差時,許多疾病便跟著來。根據調查,國人一天兩餐外食的比例高達八成,雖然近年來民眾健康飲食意識逐漸提升,有四成願意定期使用保健食品維持健康,但營養師強調,要護肝,除了補充健康食品外,調整生活作息也是重要的一環。外食高油、高糖 成肝臟代謝負擔台灣人因外食頻繁,常攝取高油、高糖,使得負責身體代謝的肝臟,在不自覺中增加了許多負擔,特別是藝人、上班族、外食族,因為工作超時、餐餐外食、用餐不定等,長期下來身體根本不堪負荷,高油、高糖的飲食,以及作息不正常都會非常「肝」苦,像是藝人浩角翔起就是肝苦人的代表之一。蜆精助代謝 搭配運動、少熬夜效果更佳為避免外食增加代謝負擔,營養師謝蕙菁提醒,外食美味黃金比例,通常含有高油高糖,容易造成身體代謝負擔,因此,民眾除了要養成規律的運動、減少熬夜、把握黃金睡眠時間,留意飲食選擇,減少糖、油的攝取等好習慣外,也可藉由保健食品來修補受損的肝細胞,幫助維持身體良好代謝運作。例如:蜆精,因含有高濃度肝醣及蛋白質,可充分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有助於幫助生活忙碌、經常外食的現代人,加強體內代謝,有效護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飲食彷彿世界的大廚房,不管中式、義式、美式等,只要想得到的應有盡有,但在品嘗美食時前,若忽略的血糖控制,恐怕吃下肚的全都是負擔,輕者三高上身,嚴重者則引發糖尿病的併發症以及造成急性併發症,危及性命。熱量、糖水攝取過多 血糖易失控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表示,在享用美食前,如果不多留意油脂的熱量,反而吃進了大量的油炸物,恐怕血糖會因熱量升高,膽固醇則因反式脂肪酸而增加,漸漸的血糖失控,三高就會找上門。除此之外,夏天多數人愛喝的含糖飲料也存在著一大隱憂,因為500c.c的糖水一下肚,血糖就會立刻飆高在緩降,但糖尿病患卻會無止境的上升,所以,提醒民眾在吃東西時,要多留意種類與分量,以免長期血糖失控引起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免疫力降低、各種急性感染症等糖尿病併發症,以及增加老人癡呆症機率。治療、控制血糖 穩定病情降併發症風險若不幸罹患糖尿病,在治療方面首先是早期發現,立即治療,可試著經由非侵犯性治療、運動加上均衡而定量的飲食,讓血糖降下來,維持正常糖化血紅素小於5.6%,接著則是密集治療血糖,回復正常新陳代謝,包括血糖、血脂、適度蛋白質及血壓與尿酸等。洪建德醫師表示,初期服藥治療血糖時,需短期回診,注意服藥的反應、有無不適,所以,一開始不能使用慢性病處方籤,倘使用藥物在3個月內,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應考慮使用胰島素。早期打胰島素,不會造成洗腎,反而還可減緩慢性病併發症、末期肝病、老人痴呆症、胰島素阻抗等,且部分主動治療的病人,在控制良好後,還有停用胰島素的可能,反之,若拒絕使用胰島素,恐怕會影響治療成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食安問題一波波,你可知道家中的寶貝,每天在幼兒園吃下肚的食物是什麼?據統計,2013年幼兒園的孩子超過44萬人,決定就讀幼兒園時,父母總會有很多考量,但常常忽略了「食」的健康安全。有鑑於此,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共同調查幼兒園飲食情形,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心孩子們在幼兒園的飲食健康。幼兒園每周吃6次高油糖鹽食物本次調查發現,幼兒園平均每週供應6次以高油糖鹽方式烹調的菜餚、4.5次高油糖鹽點心。顯示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吃的餐點菜餚,有很高的比例是炒麵、漢堡甚至焗烤等高油食物,而幼兒園供應的點心也多是泡芙、小西點、餅乾之類的食物,還有紅茶、奶茶等含糖和咖啡因飲料。兒盟:籲主管機關訂定營養基準董氏基金會表示「2至5歲是飲食習慣建立的關鍵期,此階段幼兒主要受「家庭」與「幼兒園」的影響,因此幼兒園供應之餐點甚為重要,建議主管機關應訂定幼兒園餐點營養標準,減少供應高度加工的食品,並多供應蔬菜、水果和全穀根莖類食物。」除此之外,家長也能擔任把關者的角色,兒盟也提醒家長「留意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情形,主動索取菜單並詢問實際菜色內容」,共同落實監督孩子用餐的飲食安全。含糖飲料供應高達近6成實際檢視幼兒園菜單,會發現不健康食物的供應頻率,可能比家長認知的多上許多,本次調查的120所幼兒園,全部都有在2週內提供高油餐點、高油糖鹽零食,含糖飲料的供應亦高達近6成;雞塊、火腿、熱狗等魚肉類加工品的供應超過9成。這些不健康食物成本較低又受孩子們歡迎,在便宜行事的考量下,此類食物常常成為降低成本、節省時間的首選,但長遠來說,對於孩子們的健康卻是不利的影響。孩子們在幼兒園中,一天要待七、八個小時,政府規範了幼兒園環境安全、教保人員、活動課程,但關係著每一天的「飲食」,卻沒有任何規範或管理機制,讓孩子的飲食健康無法受到保障。有鑑於此,兒福聯盟與董氏基金會共同呼籲,政府、幼兒園、家長3方都要一起肩負照顧孩子飲食健康的責任。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精緻化,食物中含大量的飽和脂肪及加工碳水化合物,加上久坐、少運動、熬夜及精神壓力大的生活方式,使得脂肪肝已經成為全球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彰化縣衛生局指出,脂肪肝其實是一個無聲無形的身體警訊,患者被診斷出有脂肪肝常常相當訝異,認為自己也沒任何不舒服怎麼可能會有脂肪肝,有些患者更表示:「脂肪肝?不是過胖的人才會有嗎?」「大家都說我過瘦,怎麼可能會有脂肪肝?」,其實這就是脂肪肝讓人容易忽視的特點。雖然肥胖者確實較可能有「脂肪肝」問題,但也時常見到許多體重過瘦的患者於體檢時發現體脂率過高且有脂肪肝,原因正是因為飲食中喜好高油、高熱量美食,因為它的症狀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並不成正比。重口味缺乏運動 當心肝包油近年來研究發現,部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會進展成肝纖維化等不可逆的肝臟傷害,且脂肪肝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及動脈粥狀硬化等息息相關,也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加上20至30年後可能會引起肝硬化及肝癌等問題,因此脂肪肝實在值得病患謹慎面對。衛生局也說,雖然脂肪肝本身並沒有立即的危害,但它代表的是一個健康的警訊,當醫師告知你有脂肪肝時,就要警覺自己是否偏好重口味、油膩、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或缺乏纖維質且缺乏運動,提醒自己應該要進一步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不但可以消除脂肪肝,更可解除新陳代謝疾病,預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