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

讓孩子吃菜 聰明作法看這邊

讓孩子吃菜 聰明作法看這邊#高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沒注意到,身為雜食者的另一個意涵:那就是吃這件事,並不像呼吸一樣,是打從我們一出生就知道怎麼做的事情;它必須靠後天的學習。父母親餵養小嬰孩,就是訓練孩子去瞭解食物「嘗起來」該有的味道;最基本的,我們必須學會什麼是食物,什麼是毒物。個人飲食模式被廠商同化我們必須學習在飢腸轆轆時怎麼去填飽肚子,以及何時該停止進食。不像只吃白蟻的食蟻獸,我們還有少數幾樣可以依賴的本能:除了具有雜食性動物的能力之外,我們還會找出哪些是自己喜歡的食物、哪些是最愛的食物,以及哪些是討厭的食物。從這些偏好,我們建立了自己特有的飲食模式;就像簽名一樣,獨樹一格。或者我們該說:「個人特有、鮮明的飲食模式」曾是如此;但奇怪的是,在今日的飲食文化中,多數人的口味似乎已被同化,而且這個現象明顯地超過以往。在2010年,兩位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科學家認為:孩童時期所偏愛的口味,提供我們一個新方向,進一步去思考造成肥胖的原因。科學家們注意到一個「惡性循環」的現象:大多數廠商在食品製造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脂肪和鹽。而這個作法意味著孩子們學會喜歡上高糖份、高油脂及高鹽份的食品,以致於食品廠商研發出更多,讓孩子養成「不健康」飲食習慣的食品。父母不再是影響孩子味覺的主因,真正的幕後黑手,反倒是一連串提供這類產品的食品廠商;儘管他們不斷地推出各式產品,讓孩子有著無限選擇的錯覺,但這些產品的口感仍然如出一轍,嘗起來完全不像滋味多樣的傳統佳餚。飲食中摻入蔬菜 會讓孩子更抗拒在人們成長的過程中,身邊所圍繞的盡是這些無止境供應甜點和高鹽份零食的攤商;我們不是天生就沒辦法抵抗這種垃圾食物的危險誘惑,而是愈頻繁地吃下這些食物(尤其在孩童時期),就愈是訓練我們期望所有食物的味道嘗起來都像這個樣子。一旦你體認到「我們對食物的偏好是透過後天學習而來」這簡單的事實,你就會開始覺得,現在的很多飲食方式看來真是有點奇怪。舉例來說,有的父母親總是不遺餘力地將蔬菜「藏在」孩子的三餐中。花椰菜真的難吃到得隱瞞不讓小孩知道嗎?所有的食譜書都一直致力在追求這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圭臬,其源頭來自幼童天生就抗拒吃蔬菜的觀念:他們只會不知不覺地吞下那些攪碎拌入義大利麵醬,或者烘焙成甜點的內饀;他們或許也無法為了自己的健康而學會愛上櫛瓜。當處在忙碌、睡眠不足的狀態下,家長們會發現這是一場很難打的持久戰;身為家長的我們,偷偷地將一些甜菜根摻入蛋糕中時,總是認為自己很聰明。在餵食孩子時,一面內心想著:哈!騙到你吃根菜類的蔬菜了!但因為孩子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吃下了甜菜根,這使得他們在這次進食的收穫中,只確立了自己所喜好的是「蛋糕」。無論如何,更聰明的作法是幫助孩子們有意識地自願學習,成為選擇時令蔬菜的成人。(本文摘自/食物如何改變人/大寫出版)

下午茶聰明選 健康3招報你知

下午茶聰明選 健康3招報你知#高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西洋情人節就在今天,除了浪漫晚餐之外,許多情侶也選擇共度午茶時光,常見的精緻蛋糕、甜點多屬於高熱量、高油脂或高糖的食物,國民健康署提醒,挑選有搭配新鮮蔬果的下午茶餐點,選擇標示熱量、脂肪及糖含量相對較低的下午茶,與情人或朋友共享並酌量享用,才能浪漫健康。健康3招 過節不發胖才剛過完春節及元宵,每次放假都大吃大喝,假期過後又煩惱身材走樣,女性不想一過節就胖,又該如何度過浪漫又健康的情人節,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享用下午茶的健康3招:1) 選天然,少精緻 /以新鮮水果取代甜食,每天攝取2-4份水果(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小,2份水果約2個拳頭大小),或挑選餐點中搭配顏色豐富的各色蔬菜,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1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3份蔬菜煮熟後約1碗半)。蔬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改變細菌叢生態等,且水果所含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幫助養顏美容,讓情人的肌膚水噹噹。2) 聰明挑,看標示 /建議民眾仔細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聰明換算並詳細比較後,選購熱量、脂肪、糖含量較低的產品。以體重60公斤的民眾而言,建議脂肪不超過60公克,其中飽和脂肪不超過20公克,建議糖不超過22.5公克(約4-5顆方糖,每顆方糖含5公克糖)。3) 共分享,更健康 / 與情人享用下午茶時,應酌量食用,並共同分享,以免攝取多餘熱量而影響體態及健康;建議選購蛋糕與甜點時應重質不重量,才能在享受浪漫情人節之際,也享有幸福健康。 

沒想到吧?這些食物超吸油

沒想到吧?這些食物超吸油#高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不下廚,只能外出到餐館打牙祭的外食族,最容易出現「沒有所謂的正餐」、「經常以零食、泡麵填飽肚子」,或碰上餐館為了口感而加重口味、使用化學調味料等等,不但有害身體代謝,也會有營養不均、攝取過多油脂及熱量超標的危險。外食發胖陷阱多,小心以下食物,多吃只會讓你胖!三高一低飲食帶來肺癌、拖垮健康高油、高糖、高鹽、低纖維,是大部分外食者都有的飲食問題,長期會造成肥胖,還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等健康問題。舉例來說,許多上班族經常買個糖醋排骨便當、炸雞排或焢肉飯打發一餐,這些食物看起來特別油亮美味,背後其實都經過了多重的加工處理。高溫油炸、過度精緻的烹調方式、人工調味,使食物失去原味與原貌,營養流失殆盡、熱量更是爆高。絞肉類加工食品 都有著高熱量體重雖然不超過標準值,但是體脂肪卻遠遠超出正常,這就是所謂的「隱藏性肥胖」。而攝取過量的隱藏性脂肪食物,正是導致發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食物包括:蛋塔、麵包、糕點等精緻飲食,以及餃子、貢丸、香腸等絞肉類加工食品,都有著高熱量的隱憂。蛋塔、貢丸隱藏熱量高可別小看一個蛋塔的威力,它的熱量高達300大卡!而貢丸因為是以「7分油3分肉」的比例製成,隱藏的熱量更是驚人(3顆貢丸等於半碗飯的熱量!)。此外,米飯、麵條或是麵包等等澱粉類食物,也是威力十足的「超級吸油機」;甚至連全脂牛奶、奶精、乳酪等乳製品裡,都含有豐富的隱藏性脂肪,而這些也容易造成膽固醇增加。(本文摘自/7天吃對順序肚子一定瘦/台灣廣廈出版)

高油、高糖影響代謝 肝苦無人知

高油、高糖影響代謝 肝苦無人知#高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由於代謝為肝臟的主要工作之一,當肝臟功能變差時,許多疾病便跟著來。根據調查,國人一天兩餐外食的比例高達八成,雖然近年來民眾健康飲食意識逐漸提升,有四成願意定期使用保健食品維持健康,但營養師強調,要護肝,除了補充健康食品外,調整生活作息也是重要的一環。外食高油、高糖 成肝臟代謝負擔台灣人因外食頻繁,常攝取高油、高糖,使得負責身體代謝的肝臟,在不自覺中增加了許多負擔,特別是藝人、上班族、外食族,因為工作超時、餐餐外食、用餐不定等,長期下來身體根本不堪負荷,高油、高糖的飲食,以及作息不正常都會非常「肝」苦,像是藝人浩角翔起就是肝苦人的代表之一。蜆精助代謝 搭配運動、少熬夜效果更佳為避免外食增加代謝負擔,營養師謝蕙菁提醒,外食美味黃金比例,通常含有高油高糖,容易造成身體代謝負擔,因此,民眾除了要養成規律的運動、減少熬夜、把握黃金睡眠時間,留意飲食選擇,減少糖、油的攝取等好習慣外,也可藉由保健食品來修補受損的肝細胞,幫助維持身體良好代謝運作。例如:蜆精,因含有高濃度肝醣及蛋白質,可充分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有助於幫助生活忙碌、經常外食的現代人,加強體內代謝,有效護肝。

享用美食要當心 高油高糖恐讓你糖尿病上身

享用美食要當心 高油高糖恐讓你糖尿病上身#高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飲食彷彿世界的大廚房,不管中式、義式、美式等,只要想得到的應有盡有,但在品嘗美食時前,若忽略的血糖控制,恐怕吃下肚的全都是負擔,輕者三高上身,嚴重者則引發糖尿病的併發症以及造成急性併發症,危及性命。熱量、糖水攝取過多 血糖易失控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表示,在享用美食前,如果不多留意油脂的熱量,反而吃進了大量的油炸物,恐怕血糖會因熱量升高,膽固醇則因反式脂肪酸而增加,漸漸的血糖失控,三高就會找上門。除此之外,夏天多數人愛喝的含糖飲料也存在著一大隱憂,因為500c.c的糖水一下肚,血糖就會立刻飆高在緩降,但糖尿病患卻會無止境的上升,所以,提醒民眾在吃東西時,要多留意種類與分量,以免長期血糖失控引起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免疫力降低、各種急性感染症等糖尿病併發症,以及增加老人癡呆症機率。治療、控制血糖 穩定病情降併發症風險若不幸罹患糖尿病,在治療方面首先是早期發現,立即治療,可試著經由非侵犯性治療、運動加上均衡而定量的飲食,讓血糖降下來,維持正常糖化血紅素小於5.6%,接著則是密集治療血糖,回復正常新陳代謝,包括血糖、血脂、適度蛋白質及血壓與尿酸等。洪建德醫師表示,初期服藥治療血糖時,需短期回診,注意服藥的反應、有無不適,所以,一開始不能使用慢性病處方籤,倘使用藥物在3個月內,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應考慮使用胰島素。早期打胰島素,不會造成洗腎,反而還可減緩慢性病併發症、末期肝病、老人痴呆症、胰島素阻抗等,且部分主動治療的病人,在控制良好後,還有停用胰島素的可能,反之,若拒絕使用胰島素,恐怕會影響治療成效。

漢堡配奶茶 幼兒園餐點普遍高油高糖

漢堡配奶茶 幼兒園餐點普遍高油高糖#高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食安問題一波波,你可知道家中的寶貝,每天在幼兒園吃下肚的食物是什麼?據統計,2013年幼兒園的孩子超過44萬人,決定就讀幼兒園時,父母總會有很多考量,但常常忽略了「食」的健康安全。有鑑於此,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共同調查幼兒園飲食情形,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心孩子們在幼兒園的飲食健康。幼兒園每周吃6次高油糖鹽食物本次調查發現,幼兒園平均每週供應6次以高油糖鹽方式烹調的菜餚、4.5次高油糖鹽點心。顯示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吃的餐點菜餚,有很高的比例是炒麵、漢堡甚至焗烤等高油食物,而幼兒園供應的點心也多是泡芙、小西點、餅乾之類的食物,還有紅茶、奶茶等含糖和咖啡因飲料。兒盟:籲主管機關訂定營養基準董氏基金會表示「2至5歲是飲食習慣建立的關鍵期,此階段幼兒主要受「家庭」與「幼兒園」的影響,因此幼兒園供應之餐點甚為重要,建議主管機關應訂定幼兒園餐點營養標準,減少供應高度加工的食品,並多供應蔬菜、水果和全穀根莖類食物。」除此之外,家長也能擔任把關者的角色,兒盟也提醒家長「留意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情形,主動索取菜單並詢問實際菜色內容」,共同落實監督孩子用餐的飲食安全。含糖飲料供應高達近6成實際檢視幼兒園菜單,會發現不健康食物的供應頻率,可能比家長認知的多上許多,本次調查的120所幼兒園,全部都有在2週內提供高油餐點、高油糖鹽零食,含糖飲料的供應亦高達近6成;雞塊、火腿、熱狗等魚肉類加工品的供應超過9成。這些不健康食物成本較低又受孩子們歡迎,在便宜行事的考量下,此類食物常常成為降低成本、節省時間的首選,但長遠來說,對於孩子們的健康卻是不利的影響。孩子們在幼兒園中,一天要待七、八個小時,政府規範了幼兒園環境安全、教保人員、活動課程,但關係著每一天的「飲食」,卻沒有任何規範或管理機制,讓孩子的飲食健康無法受到保障。有鑑於此,兒福聯盟與董氏基金會共同呼籲,政府、幼兒園、家長3方都要一起肩負照顧孩子飲食健康的責任。

一口鹽配一口糖好嚇人!檸檬水取代解膩

一口鹽配一口糖好嚇人!檸檬水取代解膩#高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吃的越鹹,喝的飲料越多?過年期間家裡常出現火鍋、肉乾、瓜子、魷魚絲等重口味餐點或零嘴,邊吃就想喝杯冰涼的含糖飲料,感覺更過癮。董氏基金會營養組表示,吃重鹹、重口味的食物會讓人糖飲喝不停,徒增疾病發生風險,提醒民眾過年仍需留意飲食,以免危害健康。澳洲迪肯大學最新的研究發現,孩子鹽吃的越多,含糖飲料也跟著喝更多,平均每吃1克鹽,就會多喝17毫升的含糖飲料,日積月累恐有變身小胖童的危機;英國倫敦大學2008年相關研究也發現,平均每多吃1克鹽,會多喝約27毫升的含糖飲料,但如果將每日攝取的鹽量減半,平均每週可讓孩子少喝約244大卡的含糖飲料。對此,營養組許惠玉主任提醒,吃太鹹或太甜都容易養成重口味,恐攝取過多的鈉、糖,並因而大量消耗身體內的鈣,影響骨骼發育,讓小朋友長不高;且糖吃太多還會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生率,同時影響孩子學習不集中、憂鬱、過動和暴力等行為,不可不慎。檸檬水、桔茶、洛神花茶取代糖飲 酸甜口感解油膩因此董氏基金會呼籲,過年放鬆還是要維持良好的飲食口味,別讓孩童吃鹹又喝甜,許惠玉主任建議,喝白開水最好,或是加入新鮮檸檬切片增添滋味;亦可選無糖或低糖飲料,如枸杞紅棗茶、桂圓紅棗茶、薑母茶、低糖桔茶、低糖洛神花茶、大麥茶、決明子茶、大麥決明子茶等,解膩又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