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護

他照護壓力爆表,精神崩潰對母親暴力相向?一起日本照護黑洞啟示

他照護壓力爆表,精神崩潰對母親暴力相向?一起日本照護黑洞啟示#老人照護

日本人口老化益形嚴重,而老人安養問題也日漸重要。日本自由作者姚巧梅,深入各種為老人服務的場所,與老人同桌吃飯,一起聽音樂會,也走訪安養、醫療、社服、寺院、政府等機構,深入了解長照問題,將經歷紀錄於《長日將盡,來杯sake 吧》一書中,帶讀者一同感受老人國的憂鬱與喜樂。以下為原書摘文:

老了沒體力、老了會變醜?名醫揭「生活壓力量表」:別害怕變老

老了沒體力、老了會變醜?名醫揭「生活壓力量表」:別害怕變老#老人照護

你對「變老」有什麼負面想像?老了會走不動、老了會沒有體力、老了會變很醜、老了會更接近死亡⋯其實害怕變老是人之常情,但是只要懷抱著好心態,變老也就只是生命的過程。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分享近期個案的故事與自己的親身經歷,面對「變老」這件事,應該作最壞的打算,但是懷著最好的希望。

提升照顧失智者耐心 從設立期限開始

提升照顧失智者耐心 從設立期限開始#老人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奶奶被醫生宣告只剩半年壽命這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觀。我之所以毅然決然地辭職照顧奶奶,也是因為我知道終點在哪裡。過去我與奶奶水火不容,自從知道我與奶奶的緣分即將走到終點,開始對奶奶和顏悅色,包容她的一切。照顧失智家人 是看不見終點的課題人對於會結束的事物容易感到無常,就像盛開的櫻花凋零、燦爛的煙火瞬間消逝一樣。我們會寬容且溫柔地對待終期將至的一切,對於那看不見盡頭的事情反而顯得嚴厲。照顧失智家人是個看不見終點的課題。我們唸國中,三年後就會畢業,進入高中就讀。可是照顧失智家人不比義務教育,它沒有明確的時間表。跑馬拉松時,只要跑者看到終點線就會開始最後衝刺。在看到終點線之前,沒有任何跑者會使盡最後一道力氣。當照顧者看見終點,便會感到無常,開始溫柔看待失智家人的一切。設立期限 用不同態度面對失智家人當自己可以自然而然地溫柔對待,一定會感受到極大的改變。過去我一直認為媽媽會跟奶奶一樣活到九十歲,對她總是沒有好臉色。如果你也跟過去的我一樣,不妨設立一個期限。以今天為終點,從明天開始用不同的態度面對失智家人。假設你一個小時後要出門,不妨倒數一個小時,在這個小時內忍耐一下,聽失智家人說話。這個想法不只能套用在看到生命終點的狀況。當你看不見終點時,為自己設立一個短期目標,讓自己改變。(本文摘自/陪伴失智媽媽55則照護筆記/采實文化)

20年後失智人數翻倍!照護遵「3不」

20年後失智人數翻倍!照護遵「3不」#老人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失智者不單只是失去記憶,通常還伴隨著逐漸失序的問題行為,讓照顧者身心俱疲。在台灣,超過9成的失智者都住在家中,超過5成完全由家人照顧。調查顯示,民眾最希望政府「對失智家庭照顧者的支持協助」,讓失智者能安心在原來生活的社區中,獲得有尊嚴、完善的醫療及生活照顧,家庭照顧者也能獲得照顧訓練及支持服務。20年後 失智人口將翻倍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台灣失智症人口在2017年底已超過27萬人,相當於嘉義市人口。20年後,失智人口將增加1倍,40年後更可能突破85萬人,失智症將成不能避免的社會問題。所幸政府已經開始制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並推動台灣各地區發展「失智友善社區」,讓社區鄰里成為共同照顧的力量,分擔家庭照顧重擔。作者房婧如在父親逝世1年後,出版《華香散處:49天安寧照顧的生命回顧》,將售書所得款項新台幣30萬整,捐贈給台灣失智症協會。房婧如表示,希望盡己之力讓大家認識失智症,並重視這疾病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所產生的衝擊,失智症也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嚴肅課題。照顧失智症患者艱辛 「3不原則」共分擔作者房婧如的哥哥房孝如表示,長期在北部工作未直接承擔照護責任,在父親失智後期,因猜疑導致父子間摩擦。房孝如分享家有失智症患者心態及行為應抱持的「3不原則」,共同分擔,避免摩擦:1)不過度補償/不要以虧欠、愧疚的心態去照顧,反而讓原本的照顧情境陷入困境。2)不過度自我膨脹/不要用自以為是的態度去指導照顧方式。3)不要搞錯對象/不要僅關注失智者的需求,更重要的好好關心主要照顧者,肯定主要照顧者的貢獻。作家張曼娟表示,近2年照顧同住的老父母,對於房婧如照顧失智父親及最後選擇居家安寧的照顧歷程,感同身受。人生最後一哩路並非認輸,而是光榮的放開手,是一場沒有遺憾的相伴及圓滿。呼籲照顧者應適時找尋社會資源,四周朋友、鄰居適時伸出援手很重要。

醫院辦技術比賽 提升老人自我照顧本領

醫院辦技術比賽 提升老人自我照顧本領#老人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年老者在生活起居上,往往不便,嚴重者甚至吃飯穿衣走路,都得借助外力才能夠完成。因此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設的一粒麥子基金會為了凝聚居家服務團隊的共識、提升服務品質及熱忱,也讓平時散布各地的居家照顧服務員能夠聯繫感情,特別舉辦居家照顧服務員「技術競賽」活動,考驗技術以及體驗老人的不便。東基社區健康中心督導孫宜珍表示,當天的競賽內容包括「穿脫衣物」、「心臟救命術」、「翻山越嶺」、「體驗人生接力賽」等四項,前三項是居家照顧服務員的看家本領,第四項則是特別安排來體驗並同理老年或身障者行動受限的感受。孫宜珍指出,透過這次競賽,了解到居家照顧服務員在「心臟救命術」這部分還有待加強練習,「穿脫衣物」、「翻山越嶺」的技術則因為常常使用,顯得駕輕就熟,整體表現都很好。孫宜珍說明,這些需要幫助的個案老年人,全靠東基(含一粒麥子基金會)的十位居家服務督導員及八十三位居家照顧服務員來照顧。要擔任居家照顧服務員,必須具備照顧服務員訓練證書或丙級技術士證照;踏入居家服務後,每年仍必須接受廿小時的在職訓練,以精進專業能力。因此,舉辦這次的技術競賽,主要考驗服務員的技術之外,也要透過「體驗人生接力賽」,讓服務員穿上不便的老年人衣裝,使他們也能了解,老年人行動的不便,讓大家能用同理心,服務大眾。(照片來源: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15年內老人變更多!進入超高齡社會

15年內老人變更多!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照護

根據統計,在未來的十四年之中,台灣會從高齡化社會變成高齡社會,最後變成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在一百一十四年的時候,台灣每一百人之中將會有二十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長者,所以,高齡長者的照護問題刻不容緩。為了鼓勵醫療機構重視重視高齡友善服務和環境,國民健康局特別在一百年度全球首創「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並在15日表揚通過認證的嘉義基督教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玉里慈濟醫院、大林慈濟醫院、三軍總醫院、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臺安醫院、壢新醫院等八家醫院,其中嘉義基督教醫院、花蓮慈院等七家醫院更榮獲典範和優良獎肯定。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根據統計,在全國門診病患之中,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就占了將近1/4,在住院病患中更是占了1/3,如果把醫療機構當成一個小社會來看,不用等十四年,現在就已經是超高齡社會,所以,現在就要開始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很感恩所有參予認證的醫療機構,讓台灣不但擁有全球第三大的健康網絡,現在更是全球第一個推動「高齡友善照護機構」認證的國家。在目前獲得認證的九家醫院中,以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為宗旨的慈濟醫療志業共有花蓮慈院、玉里慈院及大林慈院三家醫院通過認證,其中,花蓮慈院的病患居家服務,玉里慈院的晨間門診還有大林慈院的「健康甘仔店」,都是配合當地社區特色,為長者們設立的貼心服務,而花蓮、玉里慈院更獲得選拔「優良獎」的肯定。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表示,為了全面照顧銀髮族生活健康,以及做到早期預防和篩檢,花蓮慈院除了在院內包含診間、廁所、病房、走道等各個角落設置安全設施,每個星期定期舉辦衛教和體適能等活動,另外還有居家照護服務,目前已經為一百多戶長者的家中設立防止跌倒的安全措施,走出醫院圍牆的貼心關懷,不但獲得第一屆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選拔評選優良的肯定,也拉近了與社區民眾的距離。另外獲得優良獎肯定的玉里慈院,為了配合農村社區民眾的作息,首創早上六點的晨間門診,每到流感疫苗施打季節,提供「疫苗宅急便」由醫護團隊深入山區部落為民眾施打疫苗,深入了解並且為社區制定專屬制度的用心,樹立起社區厝邊醫院的典範。位於老年人口比率高的雲嘉地區,大林慈院針對慢性病長者,設置了「健康甘仔店」,有量血壓、動畫衛教影片等,交通接送上也安排志工隨車服務,大林慈院社區醫療部高專陳鈞博表示,今年的醫師節大林慈院特地在雲嘉地區安排同一天在二十四個社區做健康講座,讓醫護同仁在提供醫療衛教服務的同時,培養出關懷民眾的愛心。邱淑媞局長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超過九成以上在去年曾經使用過醫療服務,顯示出長者健康照護問題的重要性,今年有九家醫院獲得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其中七家獲頒為典範和優良獎,期待成為其他醫院效法和學習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未來能把高齡友善的觀念再做推廣,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能過得友善有尊嚴。

高齡友善推動有成 老人照護有品質

高齡友善推動有成 老人照護有品質#老人照護

「我們今日所做的,是為將來的我們做準備」。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體貼長輩在就醫上可能遇到的種種不便,由上到下全體動員,努力打造一個體貼長輩的友善就醫環境。今年3月通過高齡友善醫院認證,為全台灣9家首先獲得認證的醫院之一,本月再度獲得國民健康局舉辦之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選拔的「優良獎」及「友善環境獎」之雙重肯定,15日由陳美惠院長及社區醫療部陳汶均主任北上接受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頒獎表揚。根據國健局的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高達10.6%,並預估在未來14年間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躍升為「超高齡社會」。本院也針對近幾年到院看診的患者進行統計,發現幾乎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面對老年人口不斷攀升,未來對醫療的需求及依賴程度也就可能越高。陳美惠院長有感於對長者的就醫服務應該更貼近其需求及使用特性,因此從上到下、跨部門全面規劃並推動高齡友善相關服務。在硬體設施的改善,本院體貼長輩大都有老花問題,貼心放大衛教單張、網頁字體及病房鐘面等,並於門診區的廁所、飲水機加裝放大的LED燈標示,清楚指引位置。另外,考量長輩在行動上的不便,本院特別設計喇叭鎖矽膠門套,解決金屬喇叭鎖滑溜難轉動的缺點。在檢驗區更設立輪椅專用櫃檯及可升降的抽血台,減輕檢查對長輩所造成的身體負擔。此外,本院也全面更換候診椅,增加扶手設計,以提高長輩就醫的安全性。在服務流程的改善,本院規劃有「長輩優先就診服務」,凡80歲以上的長輩,系統皆會自動調整至優先看診診號。此外,本院更成立高齡醫學中心,由專任的老人醫學團隊共同照護長輩的健康,讓長輩無須同時看多個門診,減輕每次就醫所花費的時間及精力。為了讓員工及志工認同高齡友善服務,院方更特別規劃「高齡者模擬體驗」,讓員工及志工在慣用的手腳上綁上沉甸甸的沙袋,雙手套上三層手套,並戴上特製的眼鏡及耳塞等,依序完成讀報、穿針引線、剪紙、夾綠豆等指定任務,親身體驗長輩行動不便、老花、重聽所帶來的不安感受。另外,本院更設立全台唯一的「輪椅推送教育訓練場」,並定期舉辦輪椅服務檢定,至100年10月為止,全院共有1023位員工及119位志工通過檢定,讓行動不便的長輩到院時,也能享受專業、安全的輪椅推送服務。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老年人照護不可忽視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老年人照護不可忽視#老人照護

臺灣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10.6%,在未來短短14年內,將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先是6年後(106年)從「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 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緊接著8年後(114年)躍升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醫療院所有許多因素可能加速長輩功能的惡化(例如藥物交互作用、院內感染、住院過久缺乏活動等),但也可以妥善利用與長輩接觸頻繁的機會,成為增進長輩健康與尊嚴的重要守護者。因應國內高齡人口的急遽增加,為協助國內健康照護機構及早準備,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世界首創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目前國內已有9家醫院首先獲得「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包括台安醫院、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三軍總醫院、桃園壢新醫院、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以及慈濟醫院花蓮醫學中心、大林院區與玉里院區。為提供已獲認證機構者在高齡照護服務的軟硬體部分持續改善,國民健康局特別辦理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的典範選拔,並在15日頒發高齡友善認證證書給9家醫院。國民健康局於去年首創綜整WHO高齡友善照護三大原則以及WHO的健康促進醫院標準,訂出以提昇長者健康、尊嚴與參與為願景,涵蓋管理政策、溝通與服務、照護流程、物理環境等四大面向的臺灣高齡友善照護導入架構及指標,希望照護機構能透過政策制定、教育訓練、評估及改善等策略,提供長者在老化過程獲致最大健康的機會。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呼籲更多健康照護機構的管理者能重視並採取行動,以看顧自家長者的心,在軟硬體服務上,多點親老、尊老的考量,減少長者就醫障礙,縮短失能期間,以提高個人生命的價值、減輕家庭的負擔,也可降低健康照護系統的負荷,創造個人、家庭與社會的三贏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