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護

健康促進、學習交流 讓長輩過喜樂的銀髮生活

健康促進、學習交流 讓長輩過喜樂的銀髮生活#老人照護

有了在地資源的協力,歷經兩個多月密集籌劃的「懷恩老人日托站」,17日上午在玉里鎮啟模里開站了!由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設)花蓮服務中心與玉里懷恩堂教會攜手合作,提供當地長輩一個健康促進、學習交流、人際互動的場所,落實健康終老及原居老化的理念。即日起每週一、三上午八至十二時固定上站,希冀透過健康維護、健康促進、敬老活動,以及站上同學的相扶相持,讓當地長輩過著健康、豐盛、喜樂的銀髮生活。自六年前在光復鄉設立馬太鞍老人日托站後,隔年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服務中心又在鳳林鎮設立鳳林老人日托站,每週服務約七十五位長輩。獨居的八十一歲江阿公,就是因著老人日托站而越來越健康的實例。從馬太鞍老人日托站成立開始,他就定期參加該站的活動。去年他因一場車禍住進加護病房,當站上督導和同學去探望他時,他堅定的傳達出「我一定要趕快好起來,我要去我的日托站」的盼望。這樣的想法成為他恢復健康的驅動力。為了早日站立、走路,除了到醫院定期回診,左側肢體失能的阿公在家的時候也努力做復健。家住馬太鞍老人日托站附近的他,一旦可以出門,立刻堅持要到日托站。剛開始能穩定就坐時,是服務員協助坐著輪椅的江阿公到日托站,後來則拄著枴杖走到老人日托站。站上同學的鼓勵和積極參與站上的活動,讓他心情保持愉悅。正應了聖經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江阿公如願回到了老人日托站這個他喜愛的大家庭。站上的溫暖和他自己的毅力讓江阿公越來越健康。開站典禮上,由懷恩老人日托站長輩獻詩「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後,即由老人日托站長輩代表林時妹、浸信會聯會曾敬恩牧師、玉里鎮長劉德貞、玉里鎮衛生所主任林秀珠、玉里懷恩堂教會蘇振泰傳道、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等六人共同揭牌,正式把老人日托站帶進玉里鎮。玉里懷恩堂教會蘇振泰傳道致詞時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講潛能開發,其實需要潛能開發的不只是孩子,長輩也需要,期待透過老人日托站,讓長輩獲得喜樂和尊嚴。」呂信雄則陳述當初成立老人日托站的經過:「十三年前從花蓮到台東接任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前三年是努力把醫院蓋起來,等到醫院穩定後,就思考要替台東人做什麼?台東一直是人口老化極嚴重的地區,因而把焦點放在老人照顧上,所以成立了一粒麥子基金會,並在2002年設立東興老人日托站。老人日托站是一個成本很低、效益很大的服務,因為它符合社區的需求,所以就一個接一個的開,預計到今年會開到第二十個站。懷恩老人日托站是基金會在花蓮縣成立的第三個站,所謂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所以沿著花東縱谷到玉里鎮設立老人日托站,希望透過站上提供的健康監測、動態和靜態活動,讓長輩活得老也活得好。」懷恩老人日托站的服務內容包括:「健康維護」,如血壓測量(每次)、血糖測量(特定對象)、身心機能檢測(三個月一次);「健康促進」,包括動態的健康操、身心機能活化運動、老人體適能運動、加賀谷氏音樂照顧、團體動力等,靜態的手工藝、懷舊療法、衛生教育、安全教育、人文藝術活動、成人教育課程;「敬老活動」,如戶外教學及聯誼活動、文化及節期慶祝活動、銀髮YOUNG族運動會。以上的日托課程結束後,站上長輩會聚在一起享用午餐點心。開站典禮上,督導及服務員帶領長輩進行音樂律動,在《給我一個吻》、《戀曲1980》的歌聲中,活動筋骨,緊接著進行身心機能活化運動的「手指棒」,以及團體動力「世界紙棒球賽」。身心機能活化運動是從日本引進,透過各式各樣的輔助器材,可增進復健的功效,還能促進腦部和身體細胞的活化。在服務員帶領下,長輩用手指棒按摩手指、手掌、手背及手部的穴道,邊按摩邊從一數到十,藉由大聲的數數,肺部也運動到了。世界盃足球賽每四年舉辦一次,長輩也有自已的世紀足球賽,不同的是以「紙棒」代替雙腳,用小型刺球代替足球!長輩面對面分坐成兩排,以紙棒打球,球入門則得一分,但是不可用手和腳碰球。有位長輩玩得太高興而忘了遊戲規則,不由自主的用小腿把球夾起來,不讓對方打球,裁判趕緊吹哨子,而其他長輩則笑得合攏嘴;一回合下來,長輩全身上下都自然的運動到了。「後天星期三早上八點半再見了!」長輩用完點心揮手道別時,互相邀約著。

偏遠老人照護 新北市推動「機動護理服務」

偏遠老人照護 新北市推動「機動護理服務」#老人照護

高齡化社會已來臨,新北市雖非屬高齡化縣市,但因幅員廣大,偏遠地區年輕人口外移,加上交通及醫療的不便,更突顯出老年照謢之重要性。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透過「在宅醫護暨居家護理服務」,讓19區居民獲得最方便的醫護服務,新北市每年約有350人透過服務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97年至今服務超過1200次。有需求的民眾可電話與19區衛生所連繫。

家有一老 是寶還是擾?

家有一老 是寶還是擾?#老人照護

阿雯(化名)是一位職業婦女,剛嫁入夫家時的婆婆,不僅是友善的老人家,其硬朗的身體還會主動幫忙分擔一些家務事;隨著婆婆年紀增長,近幾年來婆婆會常訴說與抱怨身體不舒服,但看遍各家醫院並做了各項重大檢查後,都沒有任何重大疾病,而老人家就是覺得不舒服。漸漸地情況越來越嚴重,婆婆也開始出現失眠與焦慮的情形,整天開始坐立難安甚至影響到日常的生活習慣,而由於她本來的身體功能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退化,再加上後來因為阿雯以及先生對婆婆的態度逐漸失去耐心,所以婆婆也開始變得多疑,且脾氣與個性也截然丕變,讓家中失去了往日和樂融融景象,最後,束手無策的阿雯跟先生只好求助於身心科醫師,請教如何才能跟家中的「老蕃癲」相處。光田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溫偉鈞表示,其實這是臨床中常見的「老人失智症前期的憂鬱症狀」,老人期的憂鬱跟年輕人典型的憂鬱,在症狀上最大的不同是,老人家會有許多對於身體不舒服的抱怨,但是在臨床檢查後其實都只是一些退化的現象並無大礙,而老人家還是會很在意這一些小小不舒服,並且會投射變成情緒上的問題,溫醫師提醒,多數問題會有脾氣變得暴躁或易怒,然後情緒上的問題也會再投射變成身體上的病痛,如記頭暈、四肢無力、記憶力變差或哪裡酸痛不舒服等,而在這惡性循環下,久而久之就變成憂鬱症了。溫偉鈞醫師說明,面對似案例婆婆這樣的情形,家人們可以做的先找各科醫師診察,看看家中長者是否真的有身體方面的毛病,若醫師說沒問題,但老人家還是堅持要看看其他醫師時,不要一味的跟老人家強辯說他身體沒問題,這樣只是讓老人家更感到挫折與憂鬱而已,不如同理一下老人家提過哪些不舒服的症狀,然後適時的轉移老人家的注意力,如多陪陪老人家走走、聊聊天或培養其他興趣,增加其生活的廣度與深度,切勿讓老人家整天沒事做著發呆,在臨床上這樣比看醫師或是吃藥都有效得多。最後,溫醫師要鼓勵家中有長者的家庭,因為照顧一位老人家,的確比照顧一位小孩還要辛苦,因為小孩會一天比一天進步,但是長者的身體以及心理,如果照顧不好情況是一天比一天退化的快,因此多陪老人家走走、聊天或藉由其他興趣轉移其注意力,可是避免「家中一寶」變成「家中一擾」的最佳良方。

仁愛院區4月開辦高齡長青整合門診

仁愛院區4月開辦高齡長青整合門診#老人照護

臺北市銀髮族保健進入團隊專科醫師照護時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首先宣布,自98年4月起增設高齡長青整合門診,將由一群老年專科醫師及經驗豐富專業人員,天天提供老人門診服務,讓臺北市銀髮族不會求助無門。仁愛院區高齡長青門診成員包括:老年科專科醫師三名(神經內科一名、家醫科兩名),及心臟內科、精神科、神經內科、胃腸科、復健科、骨科、胸腔科、新陳代謝科、眼科、泌尿科、中醫科共13科的次專科醫師各一名。並有社區專科護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及志工等非醫事人員共同參與,提供老人整合評估及醫療照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說,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涵蓋很多複雜問題,尤以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孱弱狀態與老人症候群,恐非單一專業科別能獨立照顧。台灣在家庭計畫推動下,出生率逐年降低,以及戰後嬰兒潮世代加入,台灣老年人口將於民國104年後大幅增加。依照內政部資料,民國98年老年人口佔10%。其增加速度驚人,由7%倍增到14%的年數僅次於日本為27年。根據行政院經建會人口推計趨勢,2020年加倍到14%,在16年後的2036年又增加為21%。根據研究,65歲以上人口37%健康良好,59%健康不佳但可獨立生活,4.63%(約5.5萬)需長期照護資源。甄瑞興強調,高齡長者容易出現日常生活功能改變、體重減輕、反覆性跌倒、多重藥物使用、新發生的尿失禁、認知狀態改變等,長者經由高齡周全評估門診評估後,可得知病人疾病各種狀況,由老年科醫師及個管師給予建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經衛生署評定為「區域教學醫院」,肩負著社區醫療服務、教學、研究三大任務。仁愛院區高齡長青整合門診初期規劃每週一至五提供長青門診服務,每日開設1至2診。凡65歲以上需由整合型高齡長青醫療服務的長者,皆可經由網路或現場掛號來院就診,為能提供高品質醫療照護服務,每診限額20名,經特別門診醫師評估後有需要者,則可透過長青門診、周全性老年評估門診及長期照護門診等相互轉介,轉介相關科第2次掛號費優免。甄瑞興說,高齡長青整合門診每週二及週四設有高齡周全性評估門診,當天同時免費居家護理及社會心理諮詢,以發掘長者醫療、功能、社會、及心理問題,建立病患基本資料,擬定病患為中心的個人照顧計畫,以便長期追蹤變化。該院區可提供長者深入檢查、作精確診斷,例如:骨密度攝影、乳房攝影、全身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心智評估及所有相關實驗室檢查及X光檢查,提供藥物使用指導,居家照護、社區心理及營養諮詢服務等。高齡長青門診設有個案管理師,為8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長者、65歲以上出現急性日常生活功能下降併有老年症候群長者,或高齡長青門診專科醫師確認有需要收案長者列入個案管理。高齡門診收案病患固定每1~2週召集老年科、相關專科醫師及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開個案討論會。長者可經由長青門診醫師進行免費轉介,加強長青門診資源利用。

慈育天使團隊 大獻愛心小番茄

慈育天使團隊 大獻愛心小番茄#老人照護

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設)十八日收到「慈育天使團隊」捐贈的四箱愛心小番茄,打開一看,顆顆晶瑩澄亮。趁著新鮮,即刻分成小包裝,送往基金會的十四個老人日托站、迦南中心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導班,把捐贈者的愛心傳送給長輩、學童。「慈育天使團隊」的陳小姐表示,他們是一群在高雄工作的醫護人員,因志同道合而成立「慈育天使團隊」,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日前在Yahoo!奇摩公益看到一粒麥子基金會的需要,心有所感,而向嘉義的農民朋友訂購目前正盛產的小番茄四箱,送給一粒麥子基金會。訂購時,他們沒有殺價,以平實的價格交易,既幫肋了農民,又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可說是一舉兩得。訂購時,還特別挑兩種不同的口味,一是紅亮的聖女小番茄,另一是橘色的聖嬰小番茄。這些番茄,大部份都送到十四個老人日托站,五分之一箱送至迦南中心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導班。當天下午,課輔班學童正在上品格教育「專注」的課程,授課老師以手搖鈴搭配音樂的律動方式,培養小朋友「專注」的能力。寄來的小番茄適時提供了小朋友休息時的水果點心。老人日托站部份,則是當作第二天午餐加菜的水果。「這兩種番茄,口感有些不同,可是都很新鮮、很好吃!」吃過番茄的長輩及學童讚不絕口,並一再表達感謝。一粒麥子基金會從2002年起陸續在台東、花蓮兩縣展開老人、兒童、青少年的關懷服務。今年一月下旬,在Yahoo!奇摩公益的協助下,在該平台開啟「兒童閱讀計畫」、「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導班」、「老人日托服務」的勸募活動,以捐款、捐物資的方式,企圖在景氣低靡的大環境中,開闢另一條募款管道,歡迎民眾上網(http://tw.charity.yahoo.com/org_project.html?org_id=127)響應,或是電洽愛心專線(089)310000,謝謝!

長照計畫不可缺角 老人藥健康、藥師來把關

長照計畫不可缺角 老人藥健康、藥師來把關#老人照護

台灣在前年底,老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點二一,人口老化速度僅次於日本,為全球第二,近日行政院規畫長期照護全民納保,計畫宜考量將入藥事照護列入,才不會成為缺角的長照計劃。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務部主任郭姿均指出,行政院於前年四月曾核定「長照十年計畫」,挹注八百一十七億元,然這項計畫中獨缺藥事人員的專業服務,使計畫形成缺角的拼圖;內政部主計處曾於一九九六年對老人健康狀況調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五成六患有慢性病,平均每人有一點四種疾病,然而護理之家的老人,平均有四點五種慢性病,長照體系的老人用藥複雜度高,平均用藥種類超過五種,實地訪查有些老人家用藥超過十八種,令人捏把冷汗。此外,據健保相關資料及去年底舉行的藥品政策全國會議顯示,健保藥費從民國八十七年的七百二十二億元,至前年已急速上升到一千一百七十億元,藥費占率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五,但老人的藥品支出占健保達百分三十八,因此老人的用藥品質,必須在長照體系中獲得重視。值得一提的是,用藥不當會導致老人藥品不良反應,如致命的跌倒,所以更需要藥師進入長照體系中把關,以預防老年人用藥的意外。郭姿均主任表示,澳洲政府早就推動藥事照護制度(HMR),已降低這方面的憂慮,澳洲研究每年有十四萬的國民因藥物使用問題,必須就診或住院,也導致一年約四至五億澳幣的支出,而其中百分之六十九是可預防的,因此澳洲政府訂定藥事照護適應症對象的條件是服用五種以上藥品者、一天要服用十二次者、藥品安全劑量很狹窄者、看多位醫師、認知有問題、剛出院者、用藥順從性不良者。因此,藥事照顧長照納保不可或缺,因為不僅關係老人健康品質,確保病患獲得有效、安全及合理的藥物治療,更能提升醫療品質,能降低醫療費用。台灣未來將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持續照護需求增加的環境,使健康照顧體系面臨新挑戰,而且,民眾對醫療品質、病人安全等要求日益提高,推動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是事半功倍的醫療政策。

聖馬爾定籌募愛心義賣會   民眾踴躍參與獻愛心

聖馬爾定籌募愛心義賣會 民眾踴躍參與獻愛心#老人照護

推廣社區老人共同關懷理念,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籌募社區獨居老人基金,辛苦募集了近600件的二手物品,3月2日起一連三天在院內一樓大廳舉行跳蚤市場的愛心義賣活動。為籌得更多的基金,志工們熱情的努力叫賣,果然吸引的許多民眾前往尋寶,現場熱鬧有趣。會場並舉辦「100萬個我願意-愛心戒菸連署」,一個上午就有100多位民眾簽署,獲得熱烈響應。希望結合眾人愛心與力量,以期提供社區老人更多的協助;聖馬爾定醫院舉辦跳蚤市場愛心義賣,活動地點在聖馬爾定醫院1樓大廳,義賣內容包含:手工藝品、愛心二手物品,以及保健天使志工製作的養生饅頭、蜜餞等傳統美食;邀請社區民眾一同參與,響應這個有愛心兼具環保的活動。聖馬爾定社區醫療部副主任陳汶均表示,結合舊物回收再利用的環保觀念,院方募集了許多由社區民眾熱心提供捐贈的愛心二手物,其中不乏全新的飾品、兒童玩具、各式背包等實用的日用品,不但讓原本不用的東西有了新的用途,義賣所得的金額更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民眾熱情參與並選購,愛心令人感動。關懷社區獨居老人愛心義賣活動自即日起至3月4日舉行為期3天的義賣活動,活動會場並有社區保健成果特展,邀請社區民眾一同參與,響應這個有愛心兼具環保的活動。

老人日托職能治療 有助生活品質的提昇

老人日托職能治療 有助生活品質的提昇#老人照護

職能治療在老人照護上佔有重要的角色。除了早期介入可以有效地預防及延遲慢性病的併發症,也可以減輕慢性病所造成的各種功能上的障礙;即使病患因功能障礙而導致失能,仍可藉由治療及復健幫助許多患者恢復自我照顧能力,回歸家庭及社會。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老人病房 - 劉靖旋 職能治療師表示,老化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變化。是故老人的復健目的並非功能的提昇,而是在於維持其活動性,鼓勵自理其生活照顧及日常生活鎖事,以維護老人自尊心並維持生活品質,使其覺得自己有用,對生活滿意。而復健之目標因人而異,經復健及環境改造後,少數人的功能障礙可以恢復至幾乎正常;有的人僅需人伴隨或稍加協助,即有可能獨立生活…等。所以,在老人長期照護規劃中,較需要的是居家護理照護,而不是積極的復健訓練。老人復健的原則在於鼓勵做自動自發性的活動,避免被動性、照護性的活動。活動內容應該簡單易做而不具有危險,每次活動量不要多、不要長、也不要太劇烈,最好少量多次。老人運動最好是全身性的活動,運動部位應遍及全身,而不應只侷限於某單一特定部位,且應有較長時間的暖身及緩和運動。運動方法可著重在有氧運動、次高量運動及等張收縮運動。治療目標應以病人生理、心理能力為依據,老年病患因其年齡差距、退化程度、疾病診斷皆不同,所以訂立的治療目標也就因人而異。劉靖旋 職能治療師指出,要說服老人家維持增進體能活動,有二種模式:一種是有結構性的執行,也就是將運動計畫結構式的安排於生活行程中,例如每天三十分鐘,每週三次,每次達到心跳130的333運動計畫;另一方式則是改變生活形態,也就是在生活形態中做調整,例如每日一萬步的運動計畫。對於老人家的運動量,美國運動醫學會與心臟學會的建議是:在頻率方面,每週至少五次的中等強度運動量,或是每週至少三次的激烈強度運動量;若採用中等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需達30分鐘;若採用激烈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需達20分鐘至於運動的方式,除了以一般運動的方式進行,如快走、打球、游泳、騎腳踏車或較耗體力的家事外,專家們還建議每週應該有二次肌力訓練與柔軟度訓練;有跌倒可能性的老人家,還應該加上平衡訓練。運動方式無論是選用哪一種模式,一定要考慮到的準則是:運動頻率、運動強度與運動時間皆須符合要求。年長病人們除了在疾病發作的急性期應住院接受治療,狀況穩定後接受復健訓練,老人回到家中後仍鼓勵持續進行活動,不可「一天打漁,三天曬網」,一曝十寒的運動方式將大大減低其成效。除了在醫療機構中執行的復健活動以外,回家後的社區照顧也是介入的重點。若是獨居的老人在自我照顧、三餐準備、購物、家事處理上確有其困難,也可考慮申請居家服務的協助。部分地區還有老人日托中心可以提供臨時或長期的日間托老服務:白天將長者送到日托中心中接受包括社交、娛樂、休閒、個人衛生、儀容修飾等活動安排,在加上還有醫療的管理,可以將老人們放心的託付;到了傍晚再將老人接回家共享天倫,讓長者們可以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和所愛的人相處。劉靖旋說,透過這些介入都可有助於年長者保持適度的獨立性及維持年長者的尊嚴。老人平日在家應培養休閒嗜好,以活動筋骨為主,維持日間活動量,避免白天躺床,影響夜間睡眠及生活作息,並儘量參加社交活動,避免社交功能及人際關係的退縮,待在其熟悉的社區中不但可獲得自然的人際支持,更有助於生活品質滿意度的提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