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4天連假出遊,到哪都可能遇到塞車,若是無法及時上廁所,憋尿一憋就是幾小時起跳。營養師提醒,其實憋尿憋久了不只女性,連男性都會憋出泌尿道發炎的問題。不過泌尿道在身體這麼裡面的地方,到底為什麼會發炎?該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呢?以下提供一些可以注意的生活小習慣。
想在4天連假出遊,到哪都可能遇到塞車,若是無法及時上廁所,憋尿一憋就是幾小時起跳。營養師提醒,其實憋尿憋久了不只女性,連男性都會憋出泌尿道發炎的問題。不過泌尿道在身體這麼裡面的地方,到底為什麼會發炎?該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呢?以下提供一些可以注意的生活小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2歲陳老伯10年來頻尿、解尿困難,這幾年症狀加重,甚至在小便時感到膀胱疼痛還需要跳一跳才能順利解尿。前幾天一早起床無法解尿、膀胱脹痛,檢查發現膀胱已被一顆雞蛋大小的結石塞滿,緊急住院後以順利將膀胱中的大結石夾出,經過休養後已順利排尿出院。小便中斷、膀胱疼痛、攝護腺肥大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嘉駿表示,陳老伯常有小便中斷與膀胱疼痛問題,須要走一走、跳一跳才能解尿順利,在手術中也發現陳老伯有明顯攝護腺肥大情形,推測可能因攝護腺肥大造成膀胱出口阻塞,尿液滯留導致結石。前列腺肥大、解尿困難易形成膀胱結石蔡嘉駿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膀胱結石並不常見,多因膀胱出口阻塞、膀胱憩室或神經性膀胱無力,造成尿液滯留而成。臨床上多為前列腺肥大合併嚴重解尿困難的病人,或有異物及長期留置導尿管的病人較易形成膀胱結石。尿路結石是由於尿液中特定的物質(如草酸鈣、尿酸等)過度飽和,一旦結晶核形成,物質就不停在其周圍沉澱,形成尿路結石,一般停留在膀胱中的小結石能自然排出體外,超過一定體積則會引起排尿困難、反覆膀胱感染及尿液慢性滯留,進而形成更多、更大的結石。體質、細菌、飲食也是形成結石的原因此外病人的體質、細菌感染、飲食和尿液的酸鹼值也是形成結石的原因之一。故待結石成份確認後,應與醫師討論飲食注意事項或確實解決尿液滯留之因,以預防結石復發。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吳文正院長提到,如果沒有特殊疾病限制飲水量,建議民眾每日攝取至少2000c.c.水份,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勿攝取過多鹽分。有長期留置尿管、反覆泌尿道發炎及排尿障礙者宜定期回診。
一般出生一週內的新生兒黃疸大多屬於生理性黃疸,是因為間接型膽紅素過高,而使得寶寶的皮膚或眼白看起來黃黃的。很多人太過於把所有的新生兒黃疸歸咎於母乳,容易忽略掉潛在的問題。臺安醫院小兒科 方旭彬醫師表示,一般而言,母乳造成的黃疸很少會高到導致核黃疸(即間接型膽紅素過高沉積在腦部造成傷害),反而常因為寶寶不太會喝奶或喝得不夠,造成身體代謝脂肪來產生熱量,血液中的脂肪酸濃度上升,與膽紅素競爭白蛋白,而使得間接型膽紅素被游離出來而造成黃疸,所以應儘量讓寶寶喝奶喝得夠才可加速黃疸消退。此外還要考慮到其他的因素,包括寶寶是否有頭皮血腫、腎上腺出血等,還有ABO血型不合(媽媽O型,寶寶A或B型)、蠶豆症、甲狀腺素功能低下等,都是造成間接型高膽素血症的原因。大部分寶寶只要吃得飽,黃疸尚未達全身換血的標準時,不需要停母奶。然而超過兩週大的寶寶如果仍有黃疸,我們稱為「延遲性黃疸」,通常意味著可能有病理性的問題,方旭彬醫師指出,常見比較嚴重的疾病如「膽道閉鎖」(不及時開刀會死亡)與「嬰兒肝炎症候群」(約1/6死亡,約1/6會慢性肝炎),這兩種黃疸大多是直接型膽紅素過高,通常合併有肝膽功能異常,可見到寶寶有灰白、淡黃便或油膩便。一般嬰兒的泌尿道感染,通常以不明熱、尿液混濁顏色變深或尿味變腥臭為主要症狀。至於以延遲性黃疸為臨床症狀表現的泌尿道感染,在文獻上討論的不多,原因也不是很清楚。方旭彬醫師2001年4月在澳洲凱恩斯舉辦之「第七屆亞洲暨泛太平洋小兒腸胃肝膽營養醫學會」中曾發表的兩篇醫學論文,內容有針對嬰兒延遲性黃疸與泌尿道感染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發現以延遲性黃疸為臨床症狀的泌尿道感染與一般嬰兒的泌尿道感染相比,比較不會有發燒及膿尿(指小便中白血球數目異常增高)的表現,這意味著:除非醫生有特別的警覺性去做尿液的細菌培養,否則容易被忽略。除此之外,這種與延遲性黃疸相關的泌尿道感染,平均肝功能指數較高(表示有肝炎),但是常見的菌種與一般泌尿道感染無異。另外方醫師將這種與泌尿道感染有密切關係的延遲性黃疸,分成直接型膽紅素過高與間接型膽紅素過高兩組,比較分析後發現:直接型膽紅素過高者的住院天數、住院前黃疸持續的時間、及肝功能指數異常,都來得比間接型膽紅素過高者嚴重。直間型膽紅素佔總膽紅素比例越高者,住院前黃疸持續的時間越久。以黃疸持續的時間來區分,黃疸持續一個月以上的多合併肝炎且多以直接型膽紅素過高為主。雖然有多種細菌的泌尿道感染都會引起延遲性黃疸,但是大腸桿菌(E. coli)要比克列氏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容易造成直接型膽紅素過高之黃疸。所幸的是,所有的寶寶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黃疸都很快地消退。方旭彬醫師提醒,超過兩週大的寶寶如果有「延遲性黃疸」,應先注意有無灰白或油膩便,排除膽道閉鎖或嬰兒肝炎症候群等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寶寶喝奶量足且體重增加也不錯,但黃疸一直不退,應該給小兒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即使沒有發燒或膿尿,也應考慮做尿液細菌培養,一旦發現有細菌感染,應該配合醫師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並進一步找出有無水腎或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問題,以避免寶寶腎臟進一步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