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局

愛滋藥物治療無法控制 疾管局:罕見!

愛滋藥物治療無法控制 疾管局:罕見!#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及早接受抗愛滋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一段時間並且停藥之後,該些個案血液檢驗結果偵測不到愛滋病毒或可控制病毒量。對此,疾病管制局表示,該兩項研究的結果在臨床上實為相當罕見,是極少數的案例,難以推估至一般愛滋病毒感染者。呼籲愛滋感染者仍應定期就醫及按時服藥,才是控制病情的最好方法。依據疾管局資料顯示,2012年底以前,曾經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且仍存活之感染者計有13,323人,未規律回診就醫者約佔2成左右。分析發現愛滋感染者有規則就醫服藥者,其檢驗結果偵測不到病毒量的達95%,顯示規則就醫服藥之感染者,體內病毒量可獲得良好控制,較能穩定疾病的狀態,降低發病的風險。疾管局表示,大部分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在停止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後,血中病毒量會回升,停藥可能會使病毒產生抗藥性,導致治療失敗。規則就醫服藥不僅可有效控制病情,也可減少發病率及死亡率,感染者的生活品質可維持如一般人,存活年限也明顯延長。呼籲感染者珍愛自己健康,按時服藥,定期回診。

疾管局審查防疫產品 供消費者優質選購

疾管局審查防疫產品 供消費者優質選購#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協助民眾正確選購優質防疫產品,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委託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審查防疫產品推薦案,以「防疫技術」、「防疫效能」、「安全性」、「品質管制」四大面向進行審查。審查通過新獲推薦的產品共有16件,另有8件為前獲推薦的產品,經續審仍為優質防疫產品。本推薦制度建立以來,共計82件產品提出申請,經生策會邀集包括環境衛生、感染管控、物理化學等領域專家組成審查小組,計有24件產品獲得推薦,提供消費者選購防疫產品之參考。相關資訊可至「防疫產品推薦審查計畫網站」查詢。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我國治療成功率提升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我國治療成功率提升#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與「臺灣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於近日共同發表病患治療結果的長期追蹤成果,結果顯示團隊成立後的MDRTB病患,除了痰液轉變為不含菌的時間明顯縮短外,其36個月的治療成功率82%,也明顯大幅提升。疾管局表示,為了因應多重抗藥性的問題,疾管局在2006年即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都治計畫,經由公共衛生與醫療照護體系的合作,提升病患的服藥順從性,並讓多重抗藥性病患獲得完善的照護和治療,以避免抗藥性菌種持續擴散。研究顯示由於該體系之建立,正在治療中的多重抗藥性個案從過去的超過400人,下降到2013年3月1日的229人,大幅降低多重抗藥性衍生的健康威脅。 估計全世界約有65萬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例,這些病例多數集中於中國大陸和印度等27個國家,約佔85%,其中僅約10%的病例接受治療。多重抗藥性是各國極為重視的課題,更是防治上的嚴峻挑戰。疾管局解釋,造成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見的原因多為病人服藥順從性不佳所造成。患者常需合併二線抗結核藥物之長期針劑注射治療,不僅治療費用非常昂貴,且治療時間長達兩年以上,甚至需要手術治療,造成病患的順從性也較差。除了治療上的困難之外,常會造成國民健康及生產力受到嚴重影響。疾管局表示,該體系由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醫院與相關單位組成醫療照護團隊,並配合結核病「進階」都治計畫(DOTS-plus),克服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出院後長期社區醫療照護的困難,在管理及醫療照護體系的融合之下,提升病患服藥順從性及治療成功率。

本土登革熱防治新技術 試驗結果有望擴大

本土登革熱防治新技術 試驗結果有望擴大#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張峰義,邀集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及國內病媒防治領域學者,針對去(101)年防治工作進行檢討及實務經驗交流,並請專家進行研究成果分享。希望藉由分享成功的防治經驗,以防範目前南部地區零星病例造成疫情擴大,也利於中央及地方政府提早因應今年的登革熱威脅,並讓各地方政府評估相關學術研究成果運用於各縣市之可行性。今(102)年登革熱防治政策仍將持續推動社區動員,並藉由行政裁罰等落實執行公權力,促使民眾養成主動清除孳生源的良好習慣。此外,南台灣歷經多年本土登革熱疫情威脅後,登革出血熱風險持續增加,今年防治工作將持續提升臨床醫師警覺及診療能力,並強化癌症及慢性病民眾等登革出血熱高風險族群之衛教宣導,以降低登革出血熱所造成之疾病嚴重度。另外,登革熱防治新技術,如橈足類劍水蚤、除蟲菊精處理之長效窗門簾等,去年已於南台灣部分地區進行先驅試驗,初步實驗結果良好,今年將更一步擴大於南台灣地區試驗,期望透過政府與學術界之共同合作,發展出本土有效之防治新技術。根據疾管局資料顯示,今年截至3月8日為止,共有15例本土確定病例,且我國本土疫情主要受境外移入影響,故仍請各地方政府及國人應持續推動落實各項防疫工作,以有效掌握防疫先機,並降低登革熱本土流行風險。

肺炎鏈球菌疫苗 二至五歲童將開放公費接種

肺炎鏈球菌疫苗 二至五歲童將開放公費接種#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中有2-5歲幼童要注意了!政府將開放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疾管局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嚴重的侵襲性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症等,為降低2-5歲幼童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之機率,並減少住院率、死亡率,3月1日起政府將提供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以上,且其過去未曾接種或尚未完成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的幼童,接種一劑PCV13。疾管局指出,依據我國監測資料顯示,IPD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幼兒又以2-5歲最多、1-2歲次之。對此,本年將針對2-5歲幼童優先實施,並預定於民國103年起擴至1-2歲幼兒,104年列入常規接種,本項政策實施預估將有50萬名幼童受惠,而社區老人也可望因幼童鼻咽帶菌率下降,打斷傳播鏈而得到保護,平均每年可望減少約100例幼兒感染IPD及挽回約3名幼童的生命。疾管局解釋,PCV13可與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的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在接種2-3天內恢復;而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並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單位,以釐清病因。若有相關疑問或詢問接種院所,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疾病管制局民眾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亦可至該局網站www.cdc.gov.tw查詢。

民眾年節欲前往東南亞 應避免接觸禽鳥

民眾年節欲前往東南亞 應避免接觸禽鳥#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期間,如有要出國至東南亞的民眾可要當心避免接觸禽鳥,以降低禽流感的感染機率。日前,柬埔寨爆發五起禽流感事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禽流感多發生在東南亞,對此,疾管局呼籲民眾,年節時期民眾如前往東南亞應盡量避免接觸禽鳥,以保護自己的健康。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去(101)年總計公布新增32例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其中以埃及11例及印尼9例為最多,經疫情調查資料顯示,近9成之個案有家禽或病禽接觸史。另全球自92年至今(102年1月)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累計有610例,其中360例死亡,致死率將近6成,近五年來病例報告國家集中於孟加拉共和國、柬埔寨、中國、埃及、印尼及越南。人類感染H5N1流感的傳染途徑係經由吸入或接觸口、眼、鼻黏膜,疾管局特別呼籲,民眾春節期間出國旅遊時,特別是前往傳出禽流感疫情之地區,應加強自我防護,避免接觸禽鳥;出入傳統市場亦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安全,肉品和蛋類必須完全煮熟再食用;為防堵禽流感病毒境外移入及避免感染禽流感,呼籲民眾切勿走私禽鳥入境。如返國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倘返家後有身體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儘速診斷及治療。

春節出國保健康 機場防疫不休假

春節出國保健康 機場防疫不休假#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節假期是民眾出國旅遊,及旅居各地的民眾返鄉團圓的旺季,為避免境外傳染病進入國內,疾病管制局防疫人員春節不休假,持續在國內各國際港埠、機場進行檢疫措施,為全民健康駐守把關。根據疾管局統計,2012年於我國各國際港埠、機場,篩檢有症狀旅客累計共約1萬5千人,其中檢出法定傳染病個案以登革熱90例最多,其次為桿菌性痢疾、水痘及屈公病,多數病例為前往東南亞、中國大陸旅遊或探親之民眾。疾管局提醒民眾出國旅遊四步驟,做好自身防護以保障自已與家人的健康。出國前,透過疾病管制局網站或旅遊醫學門診獲得旅遊地點的潛在傳染病風險資訊,並採取適當預防措施;旅遊中,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飲食衛生,避免與當地病人、病畜接觸,如有發燒等疑似傳染病症狀,應適時就醫;返國時,配合入境檢疫櫃檯的發燒篩檢,且出現發燒、咳嗽、嘔吐、腹瀉、皮膚出疹或黃疸等症狀時,請主動向檢疫人員通報,並填寫「傳染病防制調查表」;回家後,15天內若出現上述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並清楚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以提供醫師診治參考。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攀升 較去年增13倍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攀升 較去年增13倍#疾管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日本2013年初德國麻疹病例數迅速攀升,已為近四年來同期最高。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未完成接種MMR疫苗之1-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年齡介於20至50歲、但共同生活或工作活動場所會接觸孕婦及尚未接種MMR疫苗之嬰幼兒者,應於出發前2-4週先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接種需求,做好自我保護。日本今年德國麻疹病例數自第2週迅速上升,截至1月30日已報告254例德國麻疹感染病例,為去年同期的13倍,超過近四年來同期平均人數224例。今年感染病例男性高於女性,以20-40歲族群居多,多數為未接種疫苗或接種史不明;每百萬人口報告數以東京都最高。德國麻疹病毒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約25%-50%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症狀,僅有類似感冒症狀,但部分成年女性感染者會出現關節痛的情況;孕婦若在妊娠首3個月,約懷孕12週前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並且有25%以上的機會發生CRS,導致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者可能死亡。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8%-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疾管局提醒,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