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一名74歲張姓婦人,半年前因走路跌倒時左側膝蓋撞到地板,撞擊處疼痛不已,且歷經半年疼痛仍未見改善。另一名58歲鄭先生平日忙於工作,假日有運動習慣,但近半年右側膝蓋出現疼痛情形,上下樓梯時更是明顯,且有越來越嚴重,後期連走路都沒辦法好好地走。
苗栗一名74歲張姓婦人,半年前因走路跌倒時左側膝蓋撞到地板,撞擊處疼痛不已,且歷經半年疼痛仍未見改善。另一名58歲鄭先生平日忙於工作,假日有運動習慣,但近半年右側膝蓋出現疼痛情形,上下樓梯時更是明顯,且有越來越嚴重,後期連走路都沒辦法好好地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150萬人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其中,超過50歲以上,約有30%的盛行率,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骨科醫師表示,這與國人缺乏運動以及肥胖BMI值過高有關。針對日益增高的盛行率,相關治療方式也廣為民眾討論,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趙樹儀醫師就指出,像是日前從國外流行回來的PRP注射,是藉由血小板促進關節軟骨生長,但也同時提醒,這類治療僅適合初期退化性關節炎,若軟骨磨損太過嚴重,即便是施打PRP成效也有限。什麼是PRP?趙醫師進一步解釋,PRP(Platelet Rich Plasma)指的就是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事實上,血小板除了具有促進凝血的功能,在人體受傷後,血小板在受傷部位還會慢慢釋放出生長因子,以促進組織的修復。雖國外研究中確實有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因施打PRP而增生軟骨的案例,但趙樹儀醫師也提醒,並非人人都適合施打,若本身退化性關節炎已到了第三、第四期的狀況,如:軟骨磨損太過嚴重、根本已經沒有軟骨,或是患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血小板濃度不足時,即使施打PRP也難有效果。退化性關節炎應採「循序漸進」的治療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趙醫師表示,剛開始膝蓋軟骨磨損不嚴重時,通常會施予復健或運動治療,利用增加膝蓋關節周圍肌肉,來分散關節磨損的機率;若情況沒有好轉,第二步才會輔以藥物治療,像是止痛藥、消炎藥等;若症狀還是沒有改善,最後才採注射或是矯正手術治療。至於以攝取葡萄糖胺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趙樹儀醫師說明,目前葡萄糖胺分為藥用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針對藥用級的葡萄糖胺,大型研究指出,因膝蓋軟骨的主成分是葡萄糖胺,藉由攝取葡萄糖胺有助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但提醒民眾,不論是哪種治療方式,都應先請醫師評估病症並給予合適的治療建議,平時也可藉由正確的復健運動,強化膝蓋周邊肌肉,以避免退化性關節炎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統計,國內大概有150萬人受關節炎所苦,超過60歲的銀髮族,有半數比例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衛福部臺南醫院骨科趙樹儀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保護骨頭末端軟骨已逐漸磨損,造成骨頭未能得到緩衝不斷擦撞,病人最常抱怨的是不能蹲、膝關節僵硬、上下樓梯感到疼痛,厲害時連走路都會疼痛,最終症狀會日益明顯以至無法行走。而過去醫療技術中,退化性問題僅能延後或舒緩的方式治療,幾乎無法促進軟骨生長,大多採保守治療,然而最近多了項關節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的選擇。痛風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不適合PRP注射治療是自患者本身抽取適量的血液,經由離心處理後,僅抽取上層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再由醫師注射進患者退化或需要治療的關節內;藉由生長因子的作用,開始促進關節內軟骨等組織生長及修補功能,達到減輕關節疼痛、增加膝蓋功能的效果。趙樹儀醫師建議,除了因為年紀大、老化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以及運動傷害所造成的創傷性關節炎適合施打PRP注射之外,痛風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建議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