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情緒

動起來! 對抗憂鬱情緒

動起來! 對抗憂鬱情緒#憂鬱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根據調查,臺灣平均每10位成年人、每5位青少年中各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研究指出,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其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低於無定時定期運動者,預防憂鬱要做情緒篩檢及建立運動紓壓習慣。而一般憂鬱傾向比例明顯偏高有下列四種:周圍家人朋友有10人以上吸菸者、太少吃蔬菜水果者、喝太多含糖飲料者、總是選擇吸菸喝酒、大吃大喝、不管他為紓壓方式者,專家建議維持規律作息及固定運動,有助於身心健康較不易陷入憂鬱情緒。睡眠不足 憂鬱症發生率較高臺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民眾有憂鬱情緒時,比較容易自覺的症狀包括記憶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及睡不好,這與憂鬱症症狀重疊,另外衛生福利部公佈資料指出,台灣民眾服用安眠藥藥量,一年高達3億2千多萬,失眠是許多精神困擾的早期症狀,日本有文獻指出,睡眠不足的民眾,憂鬱症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民眾睡不好不要只透過藥物處理,要考慮其是否與情緒問題有關。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維持規律作息及固定運動,養成固定上床的好習慣,讓自己有充足睡眠,詹佳真醫師指出,從臨床經驗觀察到,十年前民眾對精神疾病認識不足,不懂得求助,像有個男性個案,寧願先去小兒科檢查,卻不願意到精神科,到非常嚴重的時候,才被家人朋友拖著強制就醫,呼籲民眾應在疾病發生的初期去看醫師,不僅治療及復原時間較短,且不影響上學或工作。

定期運動 85%的人憂鬱情緒獲改善

定期運動 85%的人憂鬱情緒獲改善#憂鬱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日上午台北市政府與數個心理衛生團體,舉辦「樂動紓壓決戰賽」,號召了近千名民眾參與情緒篩檢及組隊跑步,透過運動來紓解壓力!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基金會歷年調查發現,臺灣平均每10位成年人、每5位青少年中各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另根據基金會調查發現,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其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低於無定時定期運動者,而心情不好的民眾,若去運動,有85%的人情緒會獲改善。結伴提升運動意願超過9成的人有朋友邀請就會願意運動。而很多民眾不運動的主因之一是沒有伴,但超過九成的人只要有朋友邀請就願意運動。因此今年特別設計需組隊報名的2.5K路跑闖關賽,讓大家邀請親友一起享受路跑闖關的樂趣!簡嫚書與謝坤達 兩人三腳好默契特別早起出席活動的簡嫚書和謝坤達表示,能夠將保持快樂心情的方法和大家分享,覺得很有意義也讓自己開心。兩人也提到,除了以前在學校參加運動會外,已經很久沒有參與這種組隊闖關的路跑活動,首次搭檔的兩人,這次一起挑戰兩人三腳路跑闖關,竟花不到半分鐘,便順利完成,出乎眾人之意料。簡嫚書與謝坤達同時提醒,面對情緒低潮的朋友,多多「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正面的支持。帶著他一起去完成一些有趣的事,像是運動或到戶外走走。

憂鬱≠憂鬱症 每次運動10分鐘不「憂」心

憂鬱≠憂鬱症 每次運動10分鐘不「憂」心#憂鬱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每個人紓壓的方式各有不同、有效的程度也大異其趣,常見的甩憂鬱法除了透過心理諮詢、藥物、畫畫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日記療法外,運動可說是最簡易、立即可行、且成效頗佳的紓壓抗鬱方式,因此董氏基金會希望透過推廣憂鬱的正確認知,讓大家隨時留意親友與自己的情緒狀況,並能養成「運動紓壓」的習慣,讓自己免於憂鬱困擾。運動抗憂鬱 10分鐘即有效 董氏基金會進行「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結果發現11.0%的受訪者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尋求進一步的專業協助,換算下來,全台約有209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且調查也發現有定期運動習慣者,憂鬱情緒比例低於無此習慣者,但定期定時運動習慣者,每5人中僅有1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學系徐錦興教授表示,運動可改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因為運動會分泌腦內啡、多巴胺,使人產生快樂的感覺,若是從事運動的場所為戶外活動時,環境的轉換也有助於暫時轉移注意力;且運動強度會影響快樂情緒的持續性,因此建議每次運動至少維持10分鐘以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也表示,每一個人的紓壓方式不同,找到適合和有效的紓壓方法就能幫助自己度過憂鬱低潮,且當自己或親友對情緒狀況有疑慮時,可以利用各種資源來幫助自己,如網站提供的憂鬱量表線上篩檢、或是憂鬱情緒檢測APP來檢視自己情緒狀態,若指數過高、加上憂鬱症狀持續2周以上未緩解,可再進一步尋求醫師專業評估與診斷。正確認知 憂鬱並不等於憂鬱症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說明,民眾容易將憂鬱情緒和憂鬱症搞混,認為有憂鬱情緒就是憂鬱症,其實憂鬱和快樂、悲傷一樣,都是正常情緒反應,只要能正常、適當、適時的紓解,就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但若是出現以下症狀,如情緒持續低落,過去感興趣事物、現在提不起勁,失眠或睡臥不起,對未來感到絕望,容易感到疲倦、甚至是出現自殺念頭時,就需特別注意。若上述症狀已持續兩個星期,且幾乎天天出現至少五種以上症狀,且對自己的生活喪失調節功能或無法處理調整自我情緒,就有可能是罹患憂鬱症,需要尋求專業診斷。若是民眾平時有情緒上的困擾,其實可在家透過憂鬱量表檢測,如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和董氏憂鬱量表等,隨時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有必要時立即尋求協助。

檢視憂鬱情緒 APP幫你做篩檢

檢視憂鬱情緒 APP幫你做篩檢#憂鬱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智慧型手機幾乎人人有,董事基金會首創「DS憂鬱情緒檢測」APP,讓民眾在使用智慧型售機時可以檢視自己的憂鬱情緒,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表示,董氏基金會長期推動憂鬱症防治,鼓勵民眾定期做情緒篩檢,此APP工具深獲民眾好評。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憂鬱症將在西元2030年打敗心血管疾病及愛滋病躍升成為慢性疾病的首位。中研院一項研究發表,台灣20年來憂鬱症與焦慮症患者比例倍增,從1990到2010年,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盛行率從11.5%提高到23.8%。董氏基金會今年最新網路調查結果也顯示,有19.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姚思遠強調,現今民眾常未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況,不知自己的情緒狀況,而篩檢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定期幫自己情緒篩檢,了解其心理狀態,就是有效防治憂鬱症的第一步。今年10月5日至11月11日舉辦網路活動,短短一個月就有4986人參與篩檢,網路調查結果發現,有19.1%的民眾憂鬱情緒較高,進一步交叉分析顯示,性別不同憂鬱情緒有顯著差異,女性較男性憂鬱,就職業類別作區分,無業民眾最憂鬱。以年齡層作分析,以21-30歲區間的民眾,憂鬱情緒最高,隨著年紀增長,憂鬱情形較低。「DS憂鬱情緒檢測」APP,隨手測試把關心理健康。今年與董氏基金會合作開發「DS憂鬱情緒檢測」APP,將原本紙本的篩檢量表數位化,用心快樂社企築夢人趙士懿表示,此APP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三種篩檢量表,讓民眾依據需求選擇,此外還能自動搜尋、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周邊的心理衛生協助資源據點。為了鼓勵民眾建立紓壓的習慣,董氏基金會長期在高雄舉辦路跑活動,今年於11月24日將在高雄夢時代舉辦「開懷走跑趣」路跑活動,而活動宣傳大使-翁滋蔓也蒞臨現場分享。她說因力求完美,讓她身心都受到很大壓力,常常吃不下飯、睡不著,心理焦慮,肌肉緊繃!壓力大時,她會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去跳舞或跑步。她也邀請民眾透過運動-路跑的方式一起甩開憂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