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

騎單車姿勢錯不只傷膝蓋、腰椎!醫列常見「單車運動傷害」3招復健

騎單車姿勢錯不只傷膝蓋、腰椎!醫列常見「單車運動傷害」3招復健#騎單車

自從多年前的電影《練習曲》帶起的單車環島風潮以來,越來越多民眾從事單車休閒運動;此外單車成為常用的通勤工具,而三鐵運動更是逐漸盛行;部分研究顯示,隨著單車運動量的上升,心血管疾病、罹癌風險及整體死亡率都顯著下降,因此單車運動確實可以帶來健康,然而單車相關的運動傷害也逐漸增加,究竟有哪些單車常見的運動傷害,又應該如何預防呢?

吳沛燊專欄》如何避免騎單車運動傷害?圖解「座墊、把手」關鍵高度

吳沛燊專欄》如何避免騎單車運動傷害?圖解「座墊、把手」關鍵高度#騎單車

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大眾越來越重視休閒生活和健康,其中最常見的運動類型是戶外活動,當中最為熱門的前3名除了走路、跑步外,騎單車也是熱門的選項。然而要怎麼做才能安心運動,遠離運動傷害呢?為此,《優活健康網》特邀請復健科醫師、新旅程復健科診所院長吳沛燊於專欄撰文,教大家2招遠離騎單車運動傷害的觀念與方法。

騎單車秀肌耐力?先顧好膝關節

騎單車秀肌耐力?先顧好膝關節#騎單車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你也在瘋騎單車秀肌耐力嗎?前些時間柯P挑戰「一日雙塔」,從新北市富貴角到屏東鵝鑾鼻,全程520公里,挑戰的過程中遇到逆風、爬坡等狀況,這不僅挑戰體力、肌耐力,更是挑戰膝關節。到底騎單車會不會傷膝蓋?亞東醫院骨科廖伯峰醫師表示,假使民眾肌耐力原本就差,若一次不小心騎過度,很有可能造成膝關節的損傷。騎單車也會傷膝蓋?平日夜晚或週末假期,總是在腳踏車步道、河堤邊甚至是山區,都可以遇見三五成群的單車族,嘗試訓練自己的體能及肌耐力。不過,似乎很多人不知道騎單車也有可能會傷膝蓋,廖伯峰醫師說,其實要看年齡,也要看騎單車的時間與強度。如果今天是20、30歲的年輕人,騎單車當然沒有問題,不過若是中老年人,假使肌耐力原本就不太夠,一次騎太久的單車,或是坡度太陡、強度太強的話,的確有可能造成膝關節的損害。廖柏峰醫師就分享,自己的診間就曾出現騎單車騎到膝蓋受傷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發現運動前沒有先熱身,爬坡又又騎太久,結果膝蓋就受傷了。騎單車一次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騎單車怎樣的強度跟時間最適合?」廖柏峰說,正常來說,騎單車半小時內都還算可以,怕就怕有些人是一次騎太陡,時間一次就1、2小時,有些人甚至直接跑山,除非本身肌耐力就很好的人,否則一般人都會不太舒服,更何況是中老年人。廖伯峰建議,騎單車可以訓練肌力,是一項很棒的運動,建議民眾,騎單車先試騎平路,花個10分鐘先熱身一下,接著慢慢增加陡度,一次最好不要1小時最好;至於肌耐力不好的人,騎車時建議要戴護膝,保護膝蓋,若擔心負荷量太大,也可先騎定點單車,順了之後再上路。葡萄糖胺有助預防膝關節退化?「葡萄糖胺有助預防膝關節退化?」這個問題是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民眾都急迫想知道的答案,廖伯峰醫師說,葡萄糖胺是關節軟骨的重要成分,有研究發現,藉著補充葡萄糖胺可以幫助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不過在臨床效果來看有的人症狀明顯改善,有的人沒感覺,目前研究可能與使用藥品級或食品級葡萄糖胺有關,站在醫學的立場,廖柏峰醫師說,「請民眾依自己的運動習慣及關節使用量來斟酌使用。」他接著說,自己的病患吃了葡萄糖胺後,有些人關節不舒服的問題真的有改善,活動也變得比較順暢,但有些人則感覺不明顯,所以,民眾不妨可以適度適量使用,假使試了發現有改善,建議就持續服用;但3個月後發現沒有效果,則需考量是否該停止服用。

慢跑、騎單車風氣夯 運動傷害比例高

慢跑、騎單車風氣夯 運動傷害比例高#騎單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運動風氣的興起,目前全台灣的運動人口已突破8成,且有一半以上的民眾,每週至少運動3天。雖然多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像是慢跑、騎腳踏車、打籃球卻容易造成運動傷害,而近期在診間上看診人數就增加了2成。所以,醫師提醒民眾,夏天運動除了避免曬傷外,也不要輕忽運動傷害,一旦發生急性運動傷害,多伴隨瘀青、血腫等情形,應積極處理,才不會惡化傷害、影響行動力,甚至變成永久性的慢性疼痛。瘀青、血腫不處理 恐會影響行動力常見的急性運動傷害有8成以上都是扭傷、挫傷,且常見的共同症狀為瘀青、血腫,對此,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釋高上醫師表示,瘀青、血腫如果不處理卻又持續運動的話,疼痛時間不僅會拉長,也會讓患部一直處在受傷狀態、影響行動力。韌帶若癒合不完全,早發性退化性關節炎會提前報到;挫傷未完全復原,也可能發生組織沾粘現象,影響到肌肉延展性,演變成慢性疼痛。受傷後除了冰敷外,也可搭配使用瘀青血腫藥,改善發炎、緩解腫脹、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復原。掌握「冰藥熱醫」步驟 助緩解腫脹雖然搭配藥物可改善發炎、緩解腫脹,但一般民眾常做的推揉瘀青部位、塗抹油類製品、敷熱雞蛋等,卻會加重傷勢,因此,長庚紀念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黃耀立醫師表示,只要掌握「冰、藥、熱、醫」處理步驟,把握處理的黃金期,即可緩解不適。1)冰敷/8小時內冰敷使表層冷卻、血管收縮,進而減輕血腫及疼痛。2)使用藥物/確認沒有開放性傷口後,即可持續使用瘀青血腫藥,避免微血管擴張太快或軟組織過於腫脹,加速緩解。3)熱敷/48小時後熱敷,可增皮膚血液循環,進而增加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量、通透,加速血腫退散復原。4)就醫/若瘀青血腫長久未消退,應就醫檢查,了解是否已傷及深層組織或骨頭,或了解若瘀青、血腫久而不癒,是否可能有其他健康問題,如紫斑症、血液疾病。

騎單車、穿高跟鞋 膝蓋恐提早老化

騎單車、穿高跟鞋 膝蓋恐提早老化#騎單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再是老年人專利,臨床上常見許多30、40歲男女患者,因肥胖、過度運動、搬重物或經常穿高跟鞋等,讓膝蓋長期過度承重造成軟骨磨損,引發關節炎或髕骨疼痛。現年52歲的彭先生從年輕時就酷愛運動,除了打拳擊超過10年外,平常也喜歡跑步及爬山,半年前雙腳膝蓋出現腫脹、變形,吃止痛藥、打玻尿酸都無效,最後連腰背都疼痛難耐,緊急到骨科就醫,醫師診斷為膝蓋軟骨嚴重磨損所引起的髕股骨關節炎。台安醫院骨科醫師劉華昌教授表示,「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由於位於膝蓋前方,上下樓梯、運動跑步或蹲跪動作都會增加髕股骨關節負擔,長期過度使用會造成外側軟骨磨損,引起疼痛。8成老人患退化性關節炎 此外,台灣每10位65歲老年人中,高達8人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每到秋冬氣溫下降,膝蓋就喀喀作響,尤其在上下樓梯、起身、或蹲廁所時,膝蓋不但疼痛難耐,嚴重者還會變形,只好拼命吃止痛藥或保健食品,效果不好的病患也只能接受手術治療。劉華昌教授說,髕股骨關節炎患者的治療,除了保守治療,藉由強化四頭肌力量強度及減重方式來減緩患者的髕股骨關節面疼痛症狀外,還能採用微創手術進行新一代髕股骨人工膝關節置換。劉華昌教授提醒,民眾常因膝蓋疼痛,擔心需要換人工膝關節而延誤就醫,或長期依賴止痛藥紓緩疼痛,其實只有在膝蓋3個膝關節面出現2個以上嚴重磨損情況,醫師才會建議採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民眾應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避免長期過度使用膝蓋,如上下樓梯或從事蹲、跪活動;女性朋友也應避免長期穿高跟鞋,而老人家盡量使用坐式馬桶,避免使用蹲式馬桶,減少膝蓋磨損機率。

分享勇氣 乳癌病友12天環台

分享勇氣 乳癌病友12天環台#騎單車

來自台中的開懷乳癌病友團體為傳遞癌症治療不孤單、用愛環台的精神,10位乳癌病友組成單車隊,舉辦「送愛千里˙開懷鐵馬環台圓夢之旅活動」,12日上午自台中出發,計畫12天完成環台一周,沿途還將「乳癌康復包」分送給5家醫院的乳癌病友團體。13日上午乳癌病友團體來到嘉義基督教醫院與布蕾絲特病友會相見歡。一般外科醫師涂啟文與布蕾絲特班長曾光枝率領乳癌病友的姐妹們代表院方熱烈歡迎這群勇敢克服病魔,更以喜樂的心分送關懷的勇士們,並接受「乳癌康復包」。這群分別來自台中、嘉義的乳癌姐妹們分享抗癌心得,在熱烈討論聲中,深切的感受到,他們成功戰勝病魔的驕傲與勇氣。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同時也是乳癌治療團隊醫師涂啟文表示,隨著國人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涂啟文醫師強調女性定期乳房檢查的重要性,雖然現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是乳癌的即早發現更勝於事後的治療。除了透過自我檢查熟悉乳房狀況,35~40歲的女性朋友至少應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41歲以上,則應每1~2年就接受乳房超音波或攝影檢查,至於高危險群的女性,則應將受檢年齡往前拉10年,定期追蹤,當發現異狀時也能即早治療,發揮最大的治療功效。 嘉基醫院布蕾絲特病友會班長曾光枝說,癌症是人生中遇到最強勁的敵人,姐妹們是靠著家人與同伴的支持才能走過這場風雨,但也因為走過來,所以未來的人生才能更加堅強面對。13日這群由乳癌病友組成的開懷單車隊帶著「乳癌康復包」抵達嘉義基督教醫院,車隊隊長陳錦雯說,面對癌症後才更深刻體會珍惜現有的重要,因為知道全台灣還有很多女性朋友正與病魔奮戰,為了分享勇氣與鼓勵,特別與病友姐妹們事前練習,每週集訓鍛鍊體力,計畫12天完成單車環台的活動。 第二天抵達嘉基醫院,這群騎士雖稍顯疲態,但看到布蕾斯特病友們熱情的迎接,騎完全程的意志也更加堅定。嘉基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涂啟文分享自身騎單車經驗,並特別提醒,沿途如稍有不舒服,就要立即停止繼續前進,並就近到醫院接受檢查,安全最重要。●女性荷爾蒙補過頭 當心反引發乳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28●乳癌務必早治療 延誤恐致乳房全切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26●乳癌標靶藥物癌思停 美FDA擬撤遭質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7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