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帕金森病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一直把巴金森病當作憂鬱症治療,直到發現動作變得遲緩,輾轉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醫師的門診就醫,才發現是巴金森病。許永居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症早期常與憂鬱症搞混,民眾應及早了解病徵以免延誤就醫。 巴金森病、憂鬱症共病比率近3成 巴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疾病,隨著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所產生的動作行為等障礙。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一般人理解的如手抖、走路不穩、四肢僵硬等較容易判斷的症狀,事實上情緒變化也是一種徵兆。 許永居醫師解釋,由於巴金森病初期很多時候會表現是在情緒或睡不好的問題,因此多數患者或是家人會以為是憂鬱症。他提醒,如果50歲以上,生活中沒有發生事故或驟變卻無端開始憂鬱,又伴隨行動力的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警訊。 巴金森病與憂鬱症同時存在的比例為20~30%,有些病患甚至是先發生憂鬱才開始有動作遲緩。 依據病程發展狀況 從最一開始就先制定治療目標和策略 許永居醫師分享,病患一開始從覺得莫名開始常常情緒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覺,在兩、三年前開始看身心科吃憂鬱症的藥,近一、二年竟然開始發現自己走路常常快跌倒,甚至日常工作已受到影響,不僅手抖拿東西不便,連坐下都需要家人攙扶。家人覺得不對勁,輾轉到門診掛號後,才發現原來的憂鬱情形就已經是巴金森的前兆。 所幸透過藥物搭配治療,不僅動作遲緩獲得改善,連憂鬱也好轉,原來幾乎已經到了第四期連坐下都需要人攙扶的情形,現在竟可以進步至第二期,能自處做簡單工作,患者與家人都非常開心。 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狀態為單側至雙側的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到了第三期會明顯失去平衡感、需要人攙扶,這也是門診最常見的案例。如果到了第四、五期已經是需要輔助甚至臥床的末期,幾乎是不可逆。 透過「手指檢測」提早預防  吞嚥困難也要注意 許永居醫師表示,診間觀察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在60~70歲居多。這幾年發現年齡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並非完全是罹病年齡下降,而是跟病識感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近幾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廣的每月8號「自我手指檢測」對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幫助。 許醫師建議民眾除透過「自我手指檢測」,也就是將食指與拇指快速比OK的姿勢來觀察協調性之外,也可以觀察自己平日是否有出現吞東西困難、晚上睡不好、排便出現問題等,都可以提早作為病徵的觀察。 每月8號巴金森自我檢測,點擊看更多 及早發現、巴金森藥物可同步改善憂鬱 目前治療巴金森治療藥物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與「左旋多巴」為主,如果是65歲以下、動作障礙症狀較不嚴重,就會建議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治療,它也能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如果較為年長、動作障礙症狀嚴重,就會使用左旋多巴。 許永居醫師補充,因為巴金森病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與醫師非常緊密的互動、討論,因此病患在用藥、症狀上有任何反應,就應主動告知醫師來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更重要的是就近治療,病人就醫方便外,能幫助醫生隨時掌握病程發展狀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 最後許醫師不忘叮嚀巴金森病患生活作息調整,可減患病程惡化 在安全範圍內,有人陪同下多走動、多曬太陽。 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 打太極、騎腳踏車、水中走路。 提早就醫是防堵巴金森惡化最好方法,有高達50%機率的巴金森末期甚至會演變為失智症,及早發現並且治療控制,就能延緩疾病惡化。 「幸福巴士」巴金森病友社團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許永居醫師)  

動作慢、身體抖 每百位長者1人有帕金森病

動作慢、身體抖 每百位長者1人有帕金森病#帕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1歲的陳女士,幾年前開始出現手無力、舉不起來的狀況,翌年症狀加劇,左手會不自主抖動,起初以為是五十肩或肌肉關節問題,曾到醫院檢查頸椎,也找不出異常原因,最後因症狀遲未改善,加上手酸無力越來越嚴重,才就醫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易與失智、中風混淆據統計,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由於發病後行動能力逐漸退化,容易與老年失智、腦中風混淆,若未及早確診,接受治療,症狀日益加劇,會造成生活上極大的不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袁瑞昱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為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當腦基底核以及黑質的細胞退化,無法維持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對其受體作用,病患就會有包括肢體僵硬與震顫等運動異常的症狀發生。燕子尾巴消失 是帕金森氏症特徵北醫附醫陳震宇副院長解釋,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細胞主要在黑質的緻密部,在黑質緻密部中含有一條狀結構叫nigrosome 1,是分泌多巴胺細胞群聚地。正常人在超高梯度磁場磁振造影下,nigrosome 1 與周遭含黑色素的黑質緻密部呈現一種類似燕子尾巴形狀的訊號表現圖像,又稱為燕子尾特徵,這種造影方法必須使用高解析磁敏感權重影像(SWI)才能觀察到。帕金森氏症病患由於其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稀少,在SWI影像上nigrosome 1與黑質的亮暗對比會消失,所以看不到燕子尾的特徵,成為帕金森氏症的新型影像診斷指標,準確率高達9成以上。由於臨床上許多其他原因也會發生震顫(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等症狀,藉由影像技術可幫忙診斷與排除帕金森氏症。四肢僵硬、步態不穩 4症狀是徵兆袁瑞昱醫師指出,帕金森氏症病患在發病初期多以為是肌肉或關節酸痛,病患若能及早確診、規律服藥治療,均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他也提醒,動作慢、身體抖、四肢僵硬、步態不穩,是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病狀,民眾可利用帕金森簡易自我評估量表先行檢測,例如日常生活中活動是否越來越慢、嘴唇、手、雙臂或雙腳是否會抖動、是否出現更多四肢僵直的情況、姿勢以及步態平衡是否愈來愈困難,有疑慮者應盡速尋求神經科醫師的協助,及早確診。

年長者手抖又失憶 恐是帕金森病

年長者手抖又失憶 恐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9歲葉女士3年前開始雙唇顫抖,2年多前出現右手搓藥丸狀的動作,在情緒緊張嚴重、睡覺時則消失,於99年6月8日至醫院神經科門診,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正常,電腦斷層顯示有輕微腦退化情形,同時投予左多巴胺藥,顫抖情形明顯改善。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趙昌宏醫師解釋,帕金森病是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化疾病,發生率每10萬人約有14人,年紀越大得病機會越高,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占1 ~ 2%。 帕金森病臨床四大診斷症狀包括:靜態時手腳抖動、步態緩慢、肢體僵硬、姿勢反射不良。 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症狀主要是肇因於一種叫做「多巴胺」化學物質的缺乏。而多巴胺是由腦幹中一處叫黑質的神經細胞所製造。神經元之間訊息傳遞必需仰賴多巴胺才能使身體的動作來的流順,且有效率。由於某種迄今仍不明的原因,巴金森氏病人此處的神經原數目減少以致多巴胺的製造也隨之下降。因此,神經間的傳遞也逐漸受阻,而使得肌肉的活動愈來愈不流順及不協調。 根據臨床研究指出,帕金森病病人比一般同齡者得到失智症的危險性是6倍,如同阿茲海默症年齡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50至59歲帕金森病患者有失智症狀的盛行率約為12.4%,90歲以上帕金森病患者有失智症狀的盛行率則高達80至90% 。帕金森失智症的心智功能缺損,主要是注意力、執行功能與視覺空間功能的問題,與阿茲海默症記憶編碼與語言障礙有所不同 。帕金森病可透過藥物、運動及充足睡眠獲得良好的控制,現在已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在罹病7至14年內都可以維持工作,患者謹記按時吃藥、定時運動並有充足的睡眠,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雖然不能痊癒,但可以控制,生活品質與常人無異。

醫訊/帕金森病可控制 規律服藥很重要

醫訊/帕金森病可控制 規律服藥很重要#帕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腦神經內科的門診和住院服務中,常可發現一些步態蹣跚、智能減退、活動遲緩或手腳顫抖的中老年病患,或拖曳腳步或坐輪椅來尋求醫師診治,其中有許多病人是被診斷為「神經退化性疾病」。其中,大家最熟悉的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主要病變在大腦皮質及海馬迴區的神經細胞,乙醯膽鹼量減少,其記憶、思考等認知功能減退,但因手腳等運動功能不受影響,才會有失智老人走失的情況。巴金森氏症是第二個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因中腦的黑質神經細胞退化,多巴胺量減少,因而有休息性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症狀。而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醫師也說,帕金森病的患者只要按時吃藥、多做運動還有充足睡眠,可以避免疾病帶來的不適,提升生活品質。為關懷神經退化性病友,高雄長庚特與聰動成長協會合作舉辦本活動,邀請腦神經內科系陳盈發醫師主講「巴金森氏症之用藥與最新治療趨勢」,針對巴金森氏症症狀及用藥資訊進行解說,同時進行病友經驗之分享與討論,期望病友及家屬對於疾病治療能有更近一步的了解,並促進病患對健康資訊之提昇,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活動時間:8月4日星期六 上午9時至11時30分活動地點:高雄長庚醫院醫學大樓6樓第二會議室活動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陳妍樺社工師 (07)7317123轉2223

長庚最新研究!正子影像AV-133助診斷帕金森病

長庚最新研究!正子影像AV-133助診斷帕金森病#帕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台灣約有三萬名病友,以往醫師僅能以有無出現動作障礙等臨床表徵,診斷病人是否罹患帕金森病,但這樣的方式竟會產生高達25%的誤診機率。也就是說,每五名帕金森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沒辦法被順利檢查出來,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因此,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和分子影像中心組成團隊,共同研發出AV-133正子影像檢查,可望成為診斷帕金森病的客觀工具,進而降低誤診機率,讓患者能及早受到妥適的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翁意欣指出,診斷帕金森病最好的方式就是看腦內多巴胺系統的功能性影像,藉由掃描攝影,可以偵測到多巴胺系統內特定蛋白質的變化,而腦內黑質細胞的變化,與帕金森病的發生有絕對的關聯性。目前在台灣唯一經衛生署核可上市的帕金森病診斷造影劑是「塔-99m TRODAT」,該造影劑是第一代的造影劑,在臨床上使用已超過10年。但受限於「塔-99m TRODAT」造影劑所呈現的腦部影像解析度不高,較難分析微細結構的異常變化,已逐漸不能滿足現代醫學的需求。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表示,使用AV-133檢查的步驟相當簡單。疑似罹患帕金森病的患者經由醫師轉介到核子醫學科進行檢查,醫護人員會先將標靶放射線藥物注射到病人靜脈中,靜待90分鐘再進行10分鐘的頭部掃描,即可進行影像的判讀。不過並非每個患者都適用AV-133的檢查,舉凡有嚴重心律不整、嚴重幽閉恐懼症、孕婦及孩童,都不適宜接受檢查。林昆儒醫師說,相較於現行「塔-99m TRODAT」造影劑檢查必須要耗費四個小時的時間,AV-133檢查時間大幅縮短為100分鐘,能提升患者檢查時的舒適度。有「台灣帕金森之父」之稱的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指出,AV-133正子影像攝影擁有高解析度的影像呈現,畫面比現在臨床用的「塔-99m TRODAT」還要清楚,且檢查時間大幅縮短、可偵測腦部的範圍也較廣,極具研究及發展潛力。不過這個最新的檢查技術,目前長庚醫院獨步全球,且現在只進行到第二期的研究計畫,要等研究完成、衛生署核可之後才能用於臨床。圖: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和分子影像中心組成團隊,共同研發出AV-133正子影像檢查,可望成為診斷帕金森病的客觀工具。左起為林昆儒醫師、閻紫宸醫師、陳柔賢醫師、陸清松醫師及翁意欣醫師。(照片/記者陳茂軒攝)影片: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林昆儒主任解說AV-133正子影像檢查的過程。(影片網址:http://youtu.be/tb94uY8Dl-c)

驚!便秘、情緒障礙 竟也是帕金森病徵!

驚!便秘、情緒障礙 竟也是帕金森病徵!#帕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典型的症狀常以「動作困難」來表現,包括動作緩慢、舉止不靈活、四肢僵硬、手腳顫抖等。不過國內帕金森病權威、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指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其實在出現動作困難類的病徵前,身體就已經表現出許多「非動作症狀」(Non-motor symptom),諸如嗅覺異常、做惡夢、情緒障礙甚至是莫名腹脹、嚴重便秘等,都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應盡速請專科醫師評估。陸清松醫師指出,帕金森病好犯於中老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40歲以下發作的機率較小。主要的三大症狀是行動緩慢、單側手抖、僵硬,且慢慢擴散到對側,這些典型的動作障礙是臨床診斷帕金森病的重要指標,當發生典型症狀後,患者腦中50%的黑質細胞幾乎死亡,代表已進入帕金森病的第二或第三階段。但根據國外研究,其實在出現動作障礙前,身體已經透過「非動作症狀」發出警訊,有人會出現嗅覺障礙、自主神經系統障礙、情緒障礙、便秘等等,雖然出現這些症狀不完全等於罹患帕金森病,但醫師強調有「很大的機率」會演變為帕金森病。一旦有非動作症狀出現,應盡速就醫檢查,可以讓帕金森病獲得良好的控制。在治療方面,陸清松醫師表示,很多人會極端認為罹患帕金森病等於「沒救了」,但其實帕金森病可透過藥物、運動及充足睡眠獲得良好的控制。陸清松醫師指出,現在已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在罹病7至14年內都可以維持工作,患者謹記按時吃藥、定時運動並有充足的睡眠,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雖然不能痊癒,但可以控制,生活品質與常人無異。此外,有許多人會把帕金森病與阿茲海默症、中風這兩種疾病搞混,對此,陸清松醫師也特別提出解釋。醫師表示,帕金森病主要是身體的動作障礙,但阿茲海默症最主要是會失智、失憶,最後才出現精神障礙或是活動障礙。而中風通常是身體急性的變化,可能昨晚還好好的,早上就出現單側肢體無力,也非像是帕金森病身體逐漸出現單側手抖、僵硬、活動遲緩等症狀,這兩種疾病截然不同,提醒民眾注意。圖:國內帕金森病權威、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接受優活健康網記者訪問。影片:陸清松主任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影片網址為http://youtu.be/ZrwA7x9KX5U)。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