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40歲李姓工人日前從一層樓高的水塔跳下來,腳跟著地後,當下痛得無法行走,返家更發現腳跟已整團瘀青,趕緊就醫檢查,確認是腳跟閉鎖性骨折,若不盡速開刀,日後恐衍生諸多後遺症,所幸緊急動刀植入埋頭式復位螺釘,1個月後已能正常行走。
台中40歲李姓工人日前從一層樓高的水塔跳下來,腳跟著地後,當下痛得無法行走,返家更發現腳跟已整團瘀青,趕緊就醫檢查,確認是腳跟閉鎖性骨折,若不盡速開刀,日後恐衍生諸多後遺症,所幸緊急動刀植入埋頭式復位螺釘,1個月後已能正常行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年前免不了會進行家中清潔及採買工作,但許多婆婆媽媽走路走久走多了,開始出現腳跟疼痛現象。尤其早上起床時更為明顯,當心是足底筋膜炎上身,應及早治療避免惡化。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林政宜醫師指出,足底筋膜炎的發生率女性居多,兩腳都有可能發生,一般常出現於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或不正常壓力負荷(如高跟鞋)的情況,另外,過度肥胖、扁平足或高弓足、長短腳或阿基里斯腱太緊,也是常見危險因子。清晨下床一踩地 足底就劇痛典型症狀包括早上起來下床第一步或坐一段時間後起來足底的劇烈疼痛,但略微行走會緩解,走更久又加劇。當症狀出現且沒有適當診斷與治療,病況可能加劇,甚至經過一段時間引發其他部位包括腳踝、膝蓋、甚至腰部的問題,不可不慎。舒緩足底筋膜炎 休息+減少長時間行走林政宜表示,治療上應從根本原因下手,將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因子去除,包括要有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行走、赤腳或穿脫鞋行走,避免走在過硬的路面,鞋跟不宜太高,甚至鞋具可考慮選擇有適當足弓支撐,與吸震能力較佳但不要太軟的鞋墊,都能有效避免症狀的惡化。一般而言,若能將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因子加以去除,配合上物理治療與運動調整,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得到改善。僅有少數病人在保守療法失敗的情況下需接受手術治療。因此林政宜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腳跟足底疼痛的症狀,切勿輕忽,請儘速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才能防患於未然,減少併發症狀的可能。
神經內科的候診區坐著幾位年輕時髦的女孩,開心的討論著幾天前在百貨公司週年慶時「搶」購的戰利品,但卻又不約而同的用手去按摩自己的小腿。門診內走出另一位年輕女孩,一跛一跛的走近女孩群時她說:「醫師說我是『足底筋膜炎』可能和站太久、走太久有關」。署立台中醫院神經內科林子敬醫師表示,最近門診發現有多位年輕女性或中年男性因走路感到異常疼痛而就醫的患者,經詢問發現有幾位相約而來的小姐都是在參加週年慶搶購活動後才發生。原來她們為了搶購商品長時間排隊、站立,然後再長時間逛街、購物,甚至還有人連著幾天皆如此。而男性患者大多也是因工作性質關係必須長時間站立或從事重物搬運者。引發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原因大多是使用過度,例如站立太久、走太多的路,還有體重過重,這些活動都會使足底筋膜受傷,反覆踩地動作增加了對足底筋膜的刺激,因而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其他如結構上有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者,如扁平足、高弓足或足跟肌腱過短也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可口服止痛劑並配合復健及按摩,平日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搬重物、控制體重、減輕腳跟的負擔;鞋子的選擇建議穿有氣墊的鞋子、避免穿平底鞋(稍有鞋跟的鞋較佳)。
30歲李小姐是位職業婦女,最近兩個月來,發現穿高跟鞋走路時腳跟常常會痛;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賈維焯醫師表示,該小姐這幾天症狀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上班久站之後,或是早上起床下地時,當腳第一次踩到地上時,真是痛到會怕,但是想想自己既沒有扭傷也沒有撞到,但是靠近腳跟處有壓痛點,到門診就醫後診斷為足底筋膜炎。 賈維焯醫師表示,足底筋膜是一種很厚多層的纖維筋膜所構成,它的起點是在腳底跟骨的前方,呈放射狀,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足底筋膜的作用是維持腳弓,使足部承受體重的壓力時,仍然能夠維持腳弓的形狀,也使足部能夠維持彈性,在跑或跳時能夠吸收地面來的反作用力衝擊。換言之,平時走路時,腳部會承受身體的重量,此時足底筋膜會被動地被拉長,因此,過度且重複的拉傷會造成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可分為非手術及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約有90%都會成功, 如伸展運動、超音波、冰敷、腳弓支撐墊等保守的物理治療。此外,平時保養也是非常重要,足底筋膜炎的日常保養首先是要去除引發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原因,如:需久站的人得減少站立時間;體重過重的人必須減重;跑步者的運動訓練不應增加太快,發炎嚴重時應停止跑步,盡量冰敷以減輕疼痛與發炎,可以在小腿後側的肌肉以及腳底的筋膜做一些輕度的拉筋運動,也可以在這些部位稍加按摩,以減輕足底筋膜的張力;同時應選擇柔軟、寬鬆的鞋,避免高跟、太緊或太硬的鞋。 延伸閱讀「足底筋膜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