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溫泉

溫泉雖可抒壓 也可能帶來皮膚病!

溫泉雖可抒壓 也可能帶來皮膚病!#泡溫泉

四十歲的宋先生,冬天時最喜歡去泡熱呼呼的溫泉,泡完溫泉總讓他感到通體舒暢,惱人的工作壓力也一掃而空。不過泡完溫泉沒多久,他的肚子和大腿突然出現一顆顆的紅疹子,疹子中間看起來有白白的膿,還有點癢,讓他整天抓個不停。阮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劉昭宏主任說,溫泉雖然可以抒壓,也可能帶來皮膚病,尤其是俗稱「溫泉性毛囊炎」的綠膿桿菌毛囊炎。主要是病患接觸遭病菌污染的水,如洗衣機、游泳池、浴池的水質不乾淨,或是不清潔的沐浴用品(如洗身體的海綿、刷子)或潛水衣。劉昭宏主任表示,因為泡溫泉時會造成身體表皮的角質軟化,皮膚保護屏障變差,病菌見有機可趁,會透過毛囊開口或是非常小的傷口,進入皮膚,造成感染。經常泡在很熱的水、酸鹼值偏鹼性的水及未加氯氣殺菌的水,或是浴池不常清洗、泡湯的人較多時,特別容易出現綠膿桿菌毛囊炎。劉昭宏主任指出,在臨床表現上,一開始是在胸、背、大腿等處,尤其是在皮膚皺摺或在游泳衣覆蓋的地方,出現會癢的紅斑,毛囊周圍發紅,有些微癢,之後紅疹隆起形成丘疹,中心可能會出現細小水泡或膿泡,有些膿泡會破裂,結成黃痂。少數病人有發燒、中耳炎、結膜炎、倦怠或頭痛等症狀,有時可能伴隨局部淋巴腺腫大、乳房疼痛等。醫師提醒,為了預防感染,要泡溫泉最好選擇可靠的浴池,注意店家是否公告相關水質資訊,有些人喜歡泡野溪,使用郊外未開發的溫泉,可能提高細菌感染機率。此外,洗溫泉時,切勿大力搓揉,以免破壞皮膚的完整性,也造成皮屑剝落,增加交叉感染機率。

冬天泡湯好舒服 心血管病患可泡嗎?

冬天泡湯好舒服 心血管病患可泡嗎?#泡溫泉

時至寒冬,為心血管疾病主要發病時節。此時氣溫下降、造成週邊血管收縮,因而全身血壓上升。而冬天血液循環變差,對於一些本來就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這些疾病 發生的機率相對提高很多。而冬天許多國人崇尚進補大魚大肉,這些高油脂高熱量高鹽分的食物,在快速且大量的攝取進體內反而對身體不見得有幫助。冬天洗個熱呼呼的溫泉,可以放鬆全身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但已知有心臟病的患者可以泡溫泉嗎?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姍惠醫師表示,根據日本研究指出,長時間泡在過熱的水中,深部體溫上升,導致血管內血液變濃稠,凝血功能會變強,可能導致中風及心肌梗塞;此外,泡溫泉會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而增加心肺的負擔,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幾項建議:1.開始泡溫泉前,應先喝一杯白開水;泡溫泉的過程中,水分會流失,應適時補充水分。2.隨年紀增加,對冷熱感受度較差,建議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泡澡溫度要稍微涼一點。3.不可一下子泡在溫泉中,對血壓影響很大,可以進行半身浴(只泡到肚臍),對心肺的負擔會減輕。4.如要進行全身浴,建議不可超過15~20 分鐘。5.應有家人陪伴,如感到呼吸困難、噁心、頭暈、胸悶等不適,應停止泡溫泉。6.對於血壓控制不良或近期發生過心肌梗塞的患者,應先詢問心臟科醫師意見。哪些危險因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抽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男性、年紀大、家族史、停經後,這群人都是屬於高危險,比平常一般人較容易造成心血管相關疾病,應有任何症狀或是定期做健康檢查。預防心血管疾病:1.降低危險因子:戒菸、減重、飲食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已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之病患,建議按時服藥,定時回診,監測治療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