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內科

方大同肺病逝》醫示警「菜瓜布肺」3大症狀:急性惡化死亡率高達5成

方大同肺病逝》醫示警「菜瓜布肺」3大症狀:急性惡化死亡率高達5成#胸腔內科

金曲歌王方大同驚傳因肺部疾病過世,醫師提醒,許多肺部疾病最後也可能會導致纖維化,肺纖維化的成因很多,近年除了新冠肺炎、流感這種「因感染後發炎所致」肺纖維化之外,最常被民眾所忽略的是,不可逆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以及自體免疫所造成的肺纖維化,倘若沒有及時妥善治療,肺功能惡化速度可能如失速列車,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一上班就急性氣喘發作?醫列「3大高風險職業」當心誘發過敏性氣喘

一上班就急性氣喘發作?醫列「3大高風險職業」當心誘發過敏性氣喘#胸腔內科

約40歲的老陳是一名裝潢木工師傅,每次只要在密閉的大樓施工,急性氣喘就會發作,且狀況長達半年,就醫後先接受高劑量的吸入式類固醇治療,但症狀仍會反覆發生。醫師經過生活狀況與工作環境問診後,發現老陳長期處於高風險過敏原環境,因此透過過敏原檢測,推斷氣喘反應與工作環境高度相關,在積極治療後,氣喘急性的發作頻率也順利下降。

這種肺病比癌症還要命!醫揭:吸菸女性罹「肺阻塞」死亡風險高22倍

這種肺病比癌症還要命!醫揭:吸菸女性罹「肺阻塞」死亡風險高22倍#胸腔內科

74歲阿美姐體型微胖,有慢性阻塞肺病,以及糖尿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等多重慢性病,平時雖有定期追蹤病情,但有步履蹣跚、呼吸費力及易喘等問題。今年3月份她因肺阻塞急性發作與肺炎,導致呼吸喘及血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住院治療,期間使用非侵襲呼吸器治療呼吸衰竭,嘗試呼吸訓練脫離呼吸器未果,改採居家呼吸器療護合併居家肺復原復健運動治療,返家迄今已6個多月,症狀獲明顯改善。

秋冬換季好發氣喘,全台200萬人中招!醫:溫差「逾●●度」恐急性發作

秋冬換季好發氣喘,全台200萬人中招!醫:溫差「逾●●度」恐急性發作#胸腔內科

秋冬換季是氣喘、過敏的好發季節,統計指出,全台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每5名氣喘患者就有1人控制不佳,21%未定期回門診追蹤。醫師提醒,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出現喘、悶、咳等3大典型症狀,可透過過敏原檢測找到致敏關鍵,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有助避免氣喘發作。

40歲以上民眾需特別注意需要特別注意「咳、痰、喘」三大症狀

40歲以上民眾需特別注意需要特別注意「咳、痰、喘」三大症狀#胸腔內科

Covid-19疫情後,胸腔內科門診的病人有慢性咳嗽,咳痰,甚或氣喘吁吁的病人大幅增加,很多人以為他們是一直反覆性感冒,當經過詳細檢查後,醫師告訴他們是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很多人聽到後的反應是:醫師,經過你詳細的解說後,所以我是又感冒了嗎?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教授特別提醒民眾,據估計肺阻塞在全球每年奪走約三百萬人的寶貴生命,為全球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三位,是非常常見與嚴重的慢性肺部疾病,需要長期追蹤與治療 但是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3大症狀「咳、痰、喘」,和一般感冒症狀相似,導致民眾時常輕忽而延誤治療,或不知其是一種慢性病,好一點就中斷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與肺功能下降。尤其是40歲以上的民眾,有吸煙或二手煙接觸史,有家族史,生活或工作中有有害物質或空汙環境,與有一些慢性肺疾病者需特別注意。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簡稱肺阻塞)其特徵是由於氣道(支氣管炎、小支氣管炎)和肺泡(肺氣腫)發炎退化,導致的呼吸症狀(如呼吸困難、咳嗽、有痰液產生或常有症狀惡化),這些症狀通常導致持續性且常常是進展性的氣流阻塞,嚴重的更可能導致急性惡化甚或呼吸衰竭。所以長期慢性有咳、痰、喘症狀,千萬輕忽不得。 振興醫院內科部陶啟偉主任表示,台灣每年有超過5千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是國人10大死因中的第9名,近年其排名更是節節高升。同時在這個族群中,更有高達近四成病人合併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高血壓等心臟血管的共病,常使病人症狀表現更為複雜且延誤肺部的治療。但是由於國人對於肺阻塞病識感相對不足,實際罹患人數恐怕比預期盛行率更高。目前照本土資料分析,在台灣的盛行率應約為6.1%。但是健保資料庫中實際有在治療只有2.48%。故推估還有2.4倍的病人未經早期發現,所以目前被發現和治療的病人,可說只是冰山的一角。這種疾病若是沒有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惡化風險極高。據統計Covid-19疫情前胸腔門診看診病人確診肺阻塞比例約為20%,疫情後確診肺阻塞比例上升至35%,疫情後罹病人數約增1.5倍。 陶啟偉主任表示目前在COPD的維持治療上已有有效藥物,且有健保給付。藥物種類上可分:症狀輕微族群、急性惡化風險低:單方支氣管擴張劑(LAMA或LABA);症狀明顯族群、急性惡化風險低:複方長效支氣管擴張劑(LAMA+LABA);症狀明顯族群、急性惡化風險高:複方長效支氣管擴張劑三合一治療(LAMA+LABA)+吸入型類固醇。 鄭世隆主任提醒大家,若民眾若自覺有「咳、痰、喘」3大症狀且久久不癒,或是有吸菸史、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等危險因子的民眾,可利用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回答下列問題:是否吸菸、是否感到呼吸急促、是否在未患有感冒時感到有痰、是否經常在未患有感冒時咳嗽,以及是否使用過肺活量計了解肺功能等,若總分超過5分,即為高風險族群,應儘速至胸腔內科進行進一步的肺功能檢測,建議大家及早篩檢與及早治療,才能守護肺部健康。 為了守護國人的健康,台灣呼吸健康促進協會特別針對此常見又被忽略的慢性疾病,配合健保署上下游整合醫療轉診之政策,結合台北市衛生局,台北市中山區永安里里長,與當地的地方診所群,於八月3日藉台北都更解壓縮概念館(大直站3號出口正後方)舉行系列相關精彩衛教活動的第一場。當日特邀請了振興醫院曾敬閔做衛教演講,由協會秘書長,亞東醫院鄭世隆主任主持。並由振興醫院陶啟偉主任與大家問與答,之後還會安排教導大家如何做PUMA問卷,再進一步看是否要初步幫忙篩檢肺功能或由習慣就醫的診所幫忙安排綠色通道轉診至醫院檢查,若確診可再回轉診所繼續拿藥治療與回醫院定期檢查,以達到就醫方便,良好控制與定期追蹤的目的。

喘鳴、久咳⋯全台200萬人患「氣喘」竟7成不自知?嚴重度1招自測

喘鳴、久咳⋯全台200萬人患「氣喘」竟7成不自知?嚴重度1招自測#胸腔內科

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換算約200萬人受氣喘困擾!就連人氣啦啦隊成員峮峮也自曝,幼時深受頻繁感冒和氣喘所苦,每次都送急診、喘到無法呼吸,經比對家族史奶奶也患有嚴重氣喘,才確診自己是氣喘患者,直到後來學游泳情況逐漸好轉,目前持續用藥穩定控制,但逢換季時期、跳啦啦隊姿勢動作太大時,就容易復發。

「這族群」罹肺癌人數10年暴增9成!醫揭致命警訊:平均少活9.7年

「這族群」罹肺癌人數10年暴增9成!醫揭致命警訊:平均少活9.7年#胸腔內科

44歲部落客星希亞在2012年確診肺腺癌4期,抗癌12年卻在近日驚傳病逝,讓許多粉絲相當惋惜。依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指出,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更是十大癌症中「發生人數、死亡率、晚期發現比例」皆最高的癌症,但健保對於晚期肺腺癌治療的保障仍未完善,醫師呼籲一線治療應將「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納入給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