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阿嬤因為骨折而送進急診室,看起來非常疼痛,細問之下原來阿嬤凌晨起床上廁所,因為地板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就造成嚴重的髖關節骨折。醫師緊急安排手術把阿嬤骨折的部位固定後,趕緊進行骨密度檢測,發現是因骨質疏鬆症才讓阿嬤輕輕一摔就這麼嚴重! 發生骨鬆性骨折,後果通常相當嚴重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資深主治醫師柳宗廷感慨,在醫院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將近50名類似的患者前來急診求助,95%出現髖關節骨折的,經檢查都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髖關節骨折真的極度疼痛,連躺著都無法翻身,一定得先開刀,不然就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動。若長期臥床就容易出現如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等併發症。」不僅病患痛苦,照顧的家人也不輕鬆。 他指出,髖關節骨折發生後,一年的致死率高達22%,等於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骨鬆平常可能不痛不癢,一旦發生骨折就非常嚴重。」而且,骨鬆性骨折發生後,有將近一半的人會再次骨折,且二次骨折的死亡率更高,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放著骨鬆不治療,再次發生骨折機率高 骨鬆性骨折特別容易發生在脊椎、髖關節、手腕及肋骨等部位,只要是大於65歲的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都要有所警覺。柳宗廷醫師說,骨鬆有幾個可以判斷的徵兆,像是經常會喊腰痠背痛,或者身高有越來越矮、駝背越來越嚴重的狀況等,都有可能是壓迫性骨折的徵兆。「此外,如果只是因為低衝擊力的傷害就產生骨折,例如由站立的姿勢跌倒,那就能判斷必定是骨鬆性骨折。」 發生骨鬆性骨折後,臨床除了治療骨折外,也會進行DXA骨密度檢測。若確定骨密度小於負2.5、又是髖關節、脊椎骨折的長輩,就須同時接受骨鬆治療,「骨鬆治療的方式很多,絕大部分都有健保給付,不用擔心。如果放著骨鬆問題不治療,不僅骨折後的復健困難,也可能再次發生骨折。」 骨鬆治療不能中斷,否則等於前功盡棄 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可區分為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這兩類藥物就是開源(促進骨質生成)與節流(減少骨質流失)的概念,「開源比節流更為重要!」柳宗廷醫師提及,根據2020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骨質疏鬆治療指引建議,對於骨密度小於負3、接受過骨鬆藥物治療仍發生骨折、有兩處骨折或兩次骨折的極高風險患者,建議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能減少再次骨折的發生機率。 他也提醒,治療骨鬆前,患者應與醫師討論並評估用藥方式,選擇最適當的藥物並堅持用藥,「一旦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就不能自行中斷,若要中斷治療請務必先跟醫師討論,因為一旦中斷很可能會讓治療前功盡棄,因此務必定期回診持續治療,以降低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 (圖/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資深主治醫師 柳宗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