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哺乳

厭奶期的營養補給

厭奶期的營養補給#育嬰哺乳

每個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寶寶吃的好、長的壯,但是當寶寶食量減退,不喜歡喝奶的時候,不禁讓人懷疑他為什麼不會餓?也讓父母開始擔憂營養是否足夠呢?其實,厭奶可以說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大部份都發生在5、6個月大時,但也有一些嬰兒早在1~2個月大就出現厭奶的現象。厭奶期一般持續的時間,從1~2星期到半年,都算是正常範圍。【厭奶的原因】1. 好奇寶寶階段:這個階段的嬰兒,是標準的好奇寶寶,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因為分心,而無法專心喝奶。2. 對食物喜新厭舊:在四個月之後就可開始吃副食品了。寶寶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後,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鍾情於「牛奶」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3. 成長速度趨緩:此時的寶寶,其成長速度較趨緩和,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大,因此不像新生兒時期愛吃。4. 長牙的影響:寶寶大約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因而特別愛咬東西,不喜歡吸吮,連帶也就不愛喝奶了。【厭奶期的因應對策】1. 在食物上做變化:可以在食物的種類上做一點變化,可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例如,在食物的顏色上下點工夫,將胡蘿蔔、瘦肉、青菜、蛋黃…等各種顏色的食材做成粥,當成副食品餵給寶寶吃,不但營養豐富,寶寶也較能接受。另外,也可改變進食的方式,嘗試用湯匙餵食,也能讓寶寶因為新鮮感而接受。2. 用替代品補充營養:寶寶不喜歡喝富含鈣質的牛奶,父母可提供一樣含鈣的食物替代品,例如:小魚乾稀飯、大骨湯…等,以補充營養需求。3. 減少外界的刺激:假若四周不斷有人走動或有吵雜聲,會更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因而忘記喝奶。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是非常重要的。4. 不宜隨意更換奶粉:如果寶寶平時所喝的配方奶忽然被更換了,也容易引起孩子拒絕喝奶的行為。所以當家長們考慮替寶寶換奶時,必須採漸進式的添加方式,也就是每天添加半匙新奶粉,一直到全部換過來為止。5. 留意奶嘴的設計:有少數的寶寶厭奶,是因為奶嘴的口徑大小不容易吸吮,使他無法順利喝奶。媽咪們可以把奶瓶倒過來,若奶嘴是標準口徑,奶水就會呈水滴狀陸續滴出,而奶水滴的太快或太慢,都容易造成寶寶的不適感,而引起厭奶的情況。6. 醫師處方用藥:若寶寶喝奶量過少,甚至影響到生長曲線,必要時可請醫師檢查,並開立一些促進食慾的藥,促進寶寶的食慾。在成長中每個階段都會有其特性存在,寶寶不喝奶時,如果沒有疾病症狀,精神及活動力都很好,而且體重也在正常範圍,則可能是厭奶期。用心去摸索寶寶的生理時鐘、作息循環,抓住寶寶最餓的時候,讓他專心、不受影響的進食或喝奶,並精心烹煮寶寶喜歡的副食品,那麼厭奶期很快就會過去了!(本文資料提供:早產兒基金會居家護理師 黃淑真)

小小羊兒要回家-早產兒出院準備服務

小小羊兒要回家-早產兒出院準備服務#育嬰哺乳

【文章出處】www.pbf.org.tw※ 前言隨著新生兒加護醫學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可達90﹪以上,而大部分的早產兒脫離急性期後,能面臨許多問題,例如呼吸暫停合併血氧濃度降低、心跳變慢、餵食困難、氧氣依賴。這些問題可能持續至足月,需長時間密切觀察照顧監測,造成家屬極大的心理壓力,而降低照顧自信心,因而遲遲不敢將可居家照顧的早產兒辦理出院,延長住院日數,也可能因住院日數增長造成院內感染。或因照顧者為完全學會評估技巧即將早產兒帶回家中,因緊張及壓力會不時返診或增加不必要之再住院。藉由提供完善的出院準備服務,可使早產兒得到適當的連續性照顧,病加強家屬之照顧能力,使早產兒於充分準備狀況下出院。本院每年2500公克以下之早產兒約有150名,其中1500公克以下之及低體重早產兒約30名。已執行的出院準備計畫包括:於住院期間舉行家屬、醫護、社工聯繫慧,幫助父母了解早產兒目前狀況、治療計畫、預後情形及居家照護前之準備;於早產兒體重達2000公克時準備出院,提供育嬰知識及照顧技巧包括:餵奶、沐浴、換尿布、預防接種及復健;當早產兒生理狀況穩定,體重也穩定成長,經醫師評估後准予出院,並以書面計畫整合出院注意事項、預約返診日期及護理指導提供父母參考,並轉介給早產兒基金會之居家護理師收案,追蹤居家照顧情形。大部分早產兒於體重達2000公克生理狀況已趨於穩定,不需醫院的治療可由父母自行照顧。但早產兒自出聲及與父母分離,親子關係的建立較差,且住院期間過度聲光刺激及侵入性治療造成生理週期的干擾,使得早產兒出院後無法適應家庭的環境,造成照顧上的困難,而此時的早產兒應該在三種最安全的天然環境中生長:1、媽媽的子宮。2、父母的懷抱。3、他們的家庭和社區。所以早產兒發展性照護,可幫助早產兒回歸到媽媽的子宮、回到父母懷抱、回到家庭社區,可使早產兒調整對感覺輸入,維持自主系統的平衡,減少對身體刺激的不穩定性,保存能量,增加調節能力,使得生理狀況維持穩定,體重成長穩定且較快速,已縮短住院日。而早產兒發展性照護需醫療團隊每一成員,在照顧時需注意且用心對待各個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早產兒,給予個別性的醫療及護理照護,並鼓勵家屬參與照顧解讀早產兒發出的訊息,及早建立親子關係,並藉較長時間的參與照顧學習居家照護技巧及評估早產兒身體狀況的能力,使得家屬有充分的照顧能力而增加照顧自信心,也避免不必要的再住院。※ 照護內容   一、提供早產兒一個類子宮的身、心、靈成長環境,促進生長發育方面:燈光:病房控制維持幽暗的環境,保溫箱小床覆蓋遮光布罩(需用監視器)。24小時關燈(除治療外)此時是早產兒成長時間。 音量:維持病房寧靜<58分貝,說話輕聲細語,本單位垃圾筒丟垃圾時發出之音量>58分貝,故經同仁腦力激盪將桶子換成菜籃套上布袋加垃圾袋,不但推起來無聲丟垃圾也<58分貝。音量控制列入標準化:不在寶寶單位交班、不在病房內交談、不放置收音機、不擺放電話及母奶溫奶器、隨手關門。 視覺刺激:擺放適合寶寶的黑白卡,照顧者或父母親切的臉。 嗅覺刺激:父母穿過的衣服或皮膚對皮膚的直接接觸,請父母為寶寶作袋鼠護理,讓寶寶聞到熟悉的味道。 治療性擺位:提供協助寶寶調節的輔助品 :如包裹的衣服、捲伏巢:像媽媽的子宮一樣讓寶寶躺在裡面、圍介:讓寶寶腳踏出去時像在子宮羊水中有依靠感不會有踏空的感覺。幫助寶寶維持屈曲的姿勢、四肢維持中線位置、便於手到口的活動,促進自我調節安撫利於神經發展,像躺在媽媽子宮內姿勢一樣舒服。  二、促進父母親與早產兒的親子關係:母乳哺育:依寶寶個別需要24小時不定時哺餵母奶,寶寶住院時間比媽媽久,此時母奶奶庫是供應寶寶充足營養最好方法,因此我們會教導父母母奶奶庫操作及使用方法,當父母把母奶送來時我們會以杯餵、滴管餵食給寶寶喝,這樣母奶源源不斷增進寶寶生長發育,亦可讓父母有機會扮演為人父母之角色。 袋鼠護理:像袋鼠一樣讓寶寶躺在父母胸口,皮膚與皮膚直接接觸有肌膚之親,寶寶可聽到像在子宮內聽到熟悉之心跳聲,也聞道熟悉味道,因此可促進親子關係穩定寶寶呼吸心跳促進寶寶體重穩定性成長,住院期間每一個寶寶都接受袋鼠護理。 寧握護理:抽血及侵入性治療檢查時避免太多疼痛會幫助寶寶適時薴握,並且教導父母接觸寶寶學習寧握技巧讓其有參與感。 讓父母扮演好父母角色:請父母多來與寶寶互動,並且學習基本育嬰技能,如沐浴技巧、臍帶護理、包尿布方法等。  三、人性化、個別化的照護,與寶寶適當的互動了解其行為暗示、個別性需求提供個別化照護:集中護理-有計畫安排作息。 照護前調整狀態:清醒期才執行護理照護。 照護時有壓力反應可暫停(促進自我調節能力)。  照護後留在床邊數分鐘:有壓力之行為暗示時可給予寧握護理。 為寶寶翻身或移動都必需要支撐手和腳,避免寶寶受到驚嚇。 動作溫柔避免寶寶姿勢突然改變。 同時間只做一件護理活動避免過多刺激影響寶寶神經功能發展。 每位寶寶都被抱在懷裡餵奶,讓寶寶進食時有滿足感及被愛的感覺。 依出生天數或出生體重分別依家屬及寶寶的需要給予不同之護理指導與衛教。出生體重<2000公克者依體重別給予合宜之護理指導與衛教,出生體重>2000公克者依出生別,如自然生、剖腹生之出生天數給予合宜之護理指導與衛教。 住院期間依寶寶病況之需求請父母到院學習,生命徵象測量、膚色變化觀察、氧氣監視器使用與租借、急救技術教導、拍痰技巧,以增加父母照顧自信心及避免再度住院。 請父母到院觀看衛教錄影帶及居家環境佈置像住在媽媽子宮內一樣舒服。  四、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依出院計劃表填寫:生理疾病是否治療完成?是否需會診?家屬醫護討論會是否要召開?預防注射是否已打?其他注意事項皆會一一記載。門診追蹤日期一一寫在計劃表上讓家屬帶回以作為提醒之用。經篩檢表篩檢出高危險個案後,出院前與父母召開醫護社工及家屬個案聯合討論會,幫助父母了解早產兒目前狀況、治療計畫、預後情形及居家照護前之準備,告訴父母寶寶的行為暗示及生活習慣,讓父母更了解寶寶更有照顧自信心。家庭化出院準備服務室:全家到院住院一天學習增加照顧的自信心,像回到家一樣,完全由父母自行照顧,有問題馬上解決,彼此互相適應,依育嬰技能照顧評量表評核父母,學會所有照顧技能始可回家,如此可以幫助寶寶及早返家。五、以社區為中心的照護:出院後轉介-衛生所、早產兒基金會,居家護理-個管師追蹤個案出院後第一週、第一、三、六個月完成電訪,關心其是否病情穩定、正確用藥、居家照顧是否有困難、活動情形如何及返院狀況。新生兒特別門診是聯合門診也是本院貼心的一項服務,新生兒科-全身檢查、心智科-心智評估、神經科-神經功能追蹤、耳鼻喉科-聽力測驗、眼科-眼科追蹤避免合併症產生。※ 照護成果(91.06~11)住出院準備服務室人數16人。 出院準備服務室使用率88.88%。 再度入院率0%。 早產兒接受袋鼠護理執行率100%。 早產兒接受母乳哺餵率99%。 出院護理指導完整率92.5%。 早產兒室音量分貝維持58分貝。※ 心得照顧寶寶;我們本著幫他們營造媽媽的子宮、經由父母的懷抱增加親子關係、由嬰兒行為狀態而給予合適個別性照護病教導父母、父母照顧能力教導與提升、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做好家庭環境準備、讓寶寶及早回歸他們的社區! ﹝資料提供: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護理長 - 葉淑芬﹞

貝比年紀小也冒「痘」

貝比年紀小也冒「痘」#育嬰哺乳

青春痘不僅會發生在青少年身上,也可能發生在成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另外還可能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在醫學上,出生一個月以內叫做新生兒,出生ㄧ年以內叫做嬰兒。茲簡介發生在新生兒及嬰兒的痘痘。1、新生兒痘:通常在出生時或是2~3週大就有。病灶上以白頭粉刺為主,黑頭粉刺、紅丘疹、膿皰較少見,囊腫更為少見。病灶主要分布於臉頰及鼻子,致病機轉上,母體來的雄性素和嬰兒體內內生性的雄性素為可能的原因。新生兒痘通常不需要治療,病灶在1~3個月內會自動消失。新生兒痘不會增加患者在青春期罹患痘痘的機率。2、新生兒頭部膿皰症:在文獻上也常被稱為新生兒痘。統計上大約10~20%的新生兒會有,常在出生時或是2~3週大就有,病灶主要分布於臉頰及鼻子,額頭、下巴、頸部、胸口、背部較少見。病灶通常沒有粉刺,以丘疹膿皰為主。因為沒有粉刺,有些學者認為此病不屬於痘痘的一種,認為不應該稱為新生兒痘。新生兒痘致病機轉上皮屑芽孢菌類為可能的原因。治療上,塗抹抗黴菌藥膏有助於痊癒。但是即使不治療,病灶通常也會在1~3個月內自動消失。3、嬰兒痘:在嬰兒3~4個月大以後才開始出現,男嬰較女嬰常見,嬰兒痘患者的父母,在青春期時通常有嚴重型的青春痘。嬰兒痘的病灶較新生兒痘多樣化,其中以發炎性的丘疹、膿皰最為常見,另外還包括粉刺,以及偶爾有囊腫或是化膿性結節形成。和青春期的青春痘比起來,患部較為局部性,通常侷限於臉頰。致病機轉方面,經由胎盤來的母體的腎上腺分泌的雄性素,在皮脂腺被酵素分解產生睪固酮,導致刺激皮脂腺的肥大以及分泌皮脂,因此引起痘痘。另外,內生性的雄性素也是可能的原因。就病程來說,只有很少數患者會在數週內自行痊癒,大多數患者在3~5歲前痊癒,少數會持續到11歲。至於說為什麼有些患者會持續數年之久,目前仍不太清楚原因。對於持續性嚴重型的嬰兒痘,或是五至八歲才發生的幼兒痘,需要考慮內分泌檢驗,以確定是否有性腺或是腎上腺的異常。和新生兒痘相比,嬰兒痘通常會持續較久,也需要較長期的治療,留下疤痕的機率較高,以及患者通常青春期時會有嚴重且持續性的青春痘。治療上,和一般的青春痘相同,主要依照患者的嚴重度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因為嬰兒痘患者臉部較ㄧ般正常嬰兒容易出油,建議使用溫和的洗面乳來清潔臉部,而不只是用清水來洗臉。輕度患者需要擦抗生素藥膏或是過氧化苯藥膏,配合外用A酸藥膏治療,因為嬰兒的皮膚較敏感,擦藥膏時需注意要擦薄一點,以免刺激嬰兒的皮膚。口服藥方面,不可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以免引起牙齒的變色。中度至重度的患者可以口服紅黴素配合外用藥膏治療,有時需要持續服藥治療六個月甚至更久,直到病灶完全消失為止,以減低疤痕形成的機率。嚴重且對口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患者,可以考慮口服A酸的治療。

寶寶頭髮越來越少,怎麼回事?

寶寶頭髮越來越少,怎麼回事?#育嬰哺乳

在嬰兒相當常見而良性的情形,原因是出生數個月內的嬰兒的許多頭髮都同時進入休止期,因此造成大量掉髮的現象,這種毛髮進入休止期後毛髮的脫落,其實是我們人身上甚至所有動物的毛髮都有的現象,只是一般各個毛髮的生長期休止期是交錯得很均勻的,因此我們的頭髮雖然無時無刻都有約5-10%進入休止期,但因平均分佈在頭皮上,所以不會產生某個特定部位的禿髮現象。但嬰兒,小動物剛出生時都有這種短暫時間內同時進入休止期的現象,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小動物出生不久時毛髮長的不均勻的現象,原來與嬰兒的頭髮大量掉落是一樣的。這種現象在頭髮休止期(約三個月)過後就會漸漸恢復的,至於為什麼有的小孩會而其他小孩不會,認為可能這個道理與母親產生產後休止期掉髮或大病初癒的掉髮來解釋一樣,就是生產或大病對某些嬰兒或母親都算是個大的壓力,在這時候身體全力在應付這個狀況,而細胞分裂最旺盛的地方如頭髮與指甲,就暫時顧不到了,因此產生這種暫時休息的狀況了。另外,若是在大人短期內的頭髮大量掉落,最常見的是母親產後的休止期落髮,泛發性圓禿,紅斑性狼瘡,梅毒禿髮,大病之後,或藥物(尤其是化療藥物)等引起,要給醫師診療才能正確診治。嬰兒在出生半年內的大量掉髮,絕大多數是出生後休止期落髮,請不要緊張,再過三個月到半年內會恢復的。

寶寶尿布疹,避免過度清潔

寶寶尿布疹,避免過度清潔#育嬰哺乳

汗水及密封,導致了皮膚表面的溼度增加、酸度下降,使得皮膚的抵抗力降低,細菌、黴菌等易於滋生,外來刺激物質及過敏物質也容易進入皮膚,導致發炎。而糞便內除了細菌外,也有多樣雜質及酵素,可分解尿酸形成氨,而刺激皮膚。 以刺激性皮膚炎最常見,外觀上近似燙傷,表面在尿布打開暴露一段時間後則像是乾掉的羊皮紙,以四個月以下嬰兒最易發生,但在中風、尿失禁之成人也不少見。在皮膚皺折處則不侵犯,而在腰帶及束帶處因磨擦則常較嚴重,更厲害時可形成潰爛。至於對磨疹則在股溝處最嚴重,這是因汗水而引起,在胖寶寶尤易發生,如果併發念珠菌感染,則在病灶邊緣會出現脫皮紅點狀丘疹。 治療以避免刺激為主,選擇柔軟、合身且吸水力強的尿布,並勤加更換是不二法門。一個常見的錯誤觀念,以為尿布疹是由於皮膚不潔引起,反而過度清潔。事實上,相反的,應該減少肥皂使用,並加強保溼。凡士林、氧化鋅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視不同情況選用。輕度的類固醇藥膏常被使用,可減少紅腫,但不宜長期使用。而如果有念珠菌感染,自然是要使用抗黴菌藥才會有效。許多家長習慣用痱子粉,但需留意,如果皮膚表面在潮溼情形下,痱子粉可能會結塊,反而會磨傷皮膚。勤換尿布並避免過度清潔,而每次以溫水沖洗,輕輕拍乾後,再塗上凡士林,就是最佳的方式。

「發奶藥膳」治療產後缺乳

「發奶藥膳」治療產後缺乳#育嬰哺乳

中醫治療缺乳的方法,一般而言,當補益氣血、行血通乳、輔以疏肝解鬱散結,對於該症除了傳統的辨證論治用藥外,藥膳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再者,乳汁為陰血所化生,有賴氣的推動而運行,乳汁的來源於水穀消化後的精微物質,所以加強產婦飲食的調養,是使乳汁旺盛的基本條件。以下為在家也可調製之發奶藥膳,由新店耕莘醫院 中醫科精心設計,對產婦哺育小寶寶有相當助益:1.甜品的發奶藥膳:「黑芝麻核桃紅豆粥」,黑芝麻與核桃肉皆能補肝腎、填精血、通乳汁,紅豆則是可以利水通乳。愛吃甜食的產婦可選擇之。2.素食的發奶藥膳:「絲瓜豆腐紅棗羹」,絲瓜有清熱涼血、通經活絡、潤膚美容、行血通乳等作用,可行血脈、通經絡、調營血、下乳汁。3.傳統的發奶藥膳:「花生豬腳湯」,豬蹄在傳統上就用來補血催乳,而配合水煮花生來健運脾胃,以達發乳之功。4.補氣虛的發奶藥膳:「加味黃耆當歸羊肉湯」,黃耆配當歸為中醫的『補血湯』,而羊肉為血肉之品,中醫用血肉之品,配以補氣血之中藥,彼此相得益彰。5.煲湯也是發奶藥膳的一種:魚湯、雞湯、排骨湯等,也有發奶的效果。

選一款適合寶寶的配方奶粉

選一款適合寶寶的配方奶粉#育嬰哺乳

哇哇哇~~寶寶出生了。放聲大哭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尋找媽媽的乳頭,像隻鳥巢中嗷嗷待哺的小鳥張著嘴,準備好好吸一口上天為他量身訂做的食物。母乳,是所有嬰兒配方奶粉的標竿正因為母乳所含的營養,無論是成分種類、組成比例或含量,都最適合寶寶成長發育,因而成為各家嬰兒配方奶粉競相模仿的對象,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寶寶在無法以母乳餵養的情況下,即使以嬰兒配方奶粉作為生長的能量來源,也能吃出接近母乳寶寶的健康。臺安醫院小兒科方旭彬醫師表示,由於一般牛乳或羊乳對嬰兒來說根本無法消化吸收,因此重新調配奶裡的營養組成本來就有其必要,而母乳就是最好的標竿。這也就是為什麼每當科學界對母乳有任何新發現時,眾家奶粉廠商總是刻不容緩地上緊發條,即起直追,發現有棕櫚油就加入棕櫚油,發現有DHA就加入DHA......。極盡所能「母乳化」是所有嬰兒配方奶粉的理想,各國政府對於嬰兒配方奶粉的規範都是以母乳為藍本,然而,科學家並非一開始就對母乳很瞭解,在摸索的過程中,也曾發生過奶粉裡缺乏維生素B6造成寶寶抽筋,缺乏氯使嬰兒因低血氯而造成生長遲滯......等事件。甚至母乳裡乳清蛋白與酪蛋白之間的比,就曾經歷了40:60、60:40、75:25等不同的數據,此兩者都是奶類中的蛋白質,彼此間的比例關係到寶寶能否將奶汁中的蛋白質完全消化吸收。由於牛乳和羊乳原本的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值與母乳相差甚遠,因此在作為嬰兒配方奶粉時,須以母乳為參考,加以調整。十年多前,國內也曾出現廠商為了降低配方奶粉裡的酪蛋白,以符合接近母乳的比值,卻不小心降低了鈣(因為奶粉製程中降低酪蛋白比例,也降低了鈣磷比),長期食用下,導致嬰兒因低血鈣而出現痙攣的遺憾事件。說明這些事情的目的,是希望父母瞭解,每一次科學的發現不見得就是事實的真相,科學家也是在錯誤中學習。合格的嬰兒配方奶粉,都能滿足寶寶營養所需所幸,從廿世紀初嬰兒奶粉問世,歷經近百年的摸索,科學家對於母乳已有相當瞭解,對於嬰兒配方奶粉裡的營養成分該怎麼調配,也有定論出來。1980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和營養學會的建議,通過「嬰兒配方法案」,並於1985年修訂,由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根據此標準對所有上市的嬰兒配方奶粉作檢驗規範,凡符合規範中的營養規定者,才能以「嬰兒配方」的名義在市面上販售。在台灣,負責把關機構則是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凡符合國家標準(CNS5229)裡對嬰兒配方奶粉所規定的使用原料、營養成分、營養組成(包括鈣磷比、每大卡白質與脂肪含量、每大卡熱量、麻油酸含量,以及維生素、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乃至於衛生、安全、包裝、產品標示……等,才能通過查驗登記。也就是說,凡是在產品包裝上印有綠色愛心形狀的「衛生署查驗登記許標記」,都是食用上安全、營養上能滿足寶寶成長所需的合格嬰兒配方奶粉,都值得父母選擇。哪一款嬰兒奶粉,適合你們家的小傢伙?然而,目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查驗登記合格的嬰兒配方共有119種(可上以下網址查詢: http://www.doh.gov.tw/NewVersion/List.asp),哪一種才是適合自己的寶寶呢?選擇適合寶寶體質的。「只要寶寶喝了,體重有隨月齡增加,看起來很健康,不會腹瀉或便祕,甚至睡得安穩,好動活潑,就表示寶寶很健康,所喝的奶粉很適合。」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方旭彬醫師表示,寶寶所需的營養很多很多,唯有完整的營養才能為寶寶的健康打下穩固的基礎,過度追求單一某項高量的營養是沒有意義的。更何況,一項營養素的足夠與否,是受到各方因素共同影響的。方醫師進一步說明,以鈣來說,奶粉裡鈣含量的多寡、鈣磷比對不對、寶寶有沒有晒足陽光產製足夠的維生素D、活動量是否充足……等都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而非取決於單一因素。其實,連小腸裡是否有足夠的益菌和果寡糖,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因為益菌和果寡糖有助於提高鈣在人體中的生物利用率。寶寶的健康,是最好的觀察指標母奶的深奧,科學家還在瞭解,怎樣做才能讓嬰兒配方奶粉做得更接近母乳,這類新的發現,也必然會陸續問世,父母有必要追隨可能還有待證實的新發現,而更換寶寶的奶粉嗎?寶寶可能原本沒問題的,卻因為更換奶粉而出現身體不適,這樣做值得嗎?寶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也最明確的觀察指標,而且,更重要的是,隨著寶寶長大,一定要適時加入副食品,提供更多的營養,才讓您的寶寶長得好、長得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