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

危機暗藏!國際加熱菸傷童案例頻傳 台灣審查機制亟待完善

危機暗藏!國際加熱菸傷童案例頻傳 台灣審查機制亟待完善#菸害防制法

加熱菸審查結果即將出爐,未來可能在台灣「合法上市」,然而國際間已傳出多起兒童誤食加熱菸菸彈導致健康危害的警訊。日本、義大利等已上市國家紛紛出現幼童因誤食菸彈內的金屬刀片(metal blade)而緊急送醫的案例,不僅造成腸胃道傷害,更可能引發尼古丁中毒,威脅兒童生命安全。 8個月內逾40名兒童受害 引發義大利衛生部採取行動 據煙草預防與戒菸(Tobacco Prevention & Cessation,TPC)研究,義大利米蘭毒物控制中心(Milan Poison Control Center, PCC)曾在2024年發布警示報告,僅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短短八個月內,義大利就發生40起嬰幼兒誤食含金屬刀片(metal blade)的加熱菸彈事件。 其中一名僅11個月大的幼兒因金屬片割傷扁桃腺及口腔,必須接受麻醉及內視鏡檢查治療。為此,義大利衛生部要求義大利國家衛生研究院對該加熱菸產品的安全性進行審查,驗證菸彈內部刀片所構成的實際危害,並重新評估加熱菸彈包裝上的警告標語。 研究顯示,這些意外主要來自名為IQOS Iluma的加熱菸產品,菸彈內部包含鋒利的金屬導熱刀片。更令人擔憂的是,義大利衛生部調查發現,這些菸彈包裝上的警告標示小到幾乎難以辨認,僅有0.5公分×4公分,未能有效警示消費者。 圖/原先加熱菸包裝上的刀片警示小到無法辨認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243506/figure/f0001/ 圖/政府機關要求放大加熱菸彈包裝上「含有尖銳金屬刀片」的警示文字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243506/figure/f0002/ 加熱菸合法販售的日本也同樣出現類似案例,福岡大學築紫醫院記錄了一名10個月大女童因誤食母親的加熱菸彈而送醫的案例。醫護人員緊急為女童進行洗胃,X光檢查顯示胃內有一個長12毫米、寬3毫米的矩形異物,取出後證實為加熱菸彈內的金屬刀片。該女童在誤食不到一小時後即出現尼古丁中毒症狀。 而三重大學醫學院的另一案例中,一名7個月大的女嬰誤食菸彈後需進行內視鏡手術,以取出卡在十二指腸的金屬刀片。研究指出,這類金屬刀片邊緣鋒利,誤食可能導致腸道黏膜損傷甚至胃腸道穿孔。 醫療體系認知不足 真實危害恐被低估 更令人憂心的是,大多數急診醫師並不知道加熱菸彈內含金屬導熱刀片,導致無法及時給予病患正確的醫療救助。義大利衛生部已向各地區衛生部門、醫學會及醫療院所發出警示通報,要求加強衛教宣導,提高醫療人員對此風險的認知。 研究也指出,由於醫療人員對此狀況不熟悉,相關案例可能尚未被完整編碼建檔,真實案例數據恐被低估。此外,誤食含尼古丁的菸草,即使劑量很低,也可能引起全身性中毒,初期症狀包括噁心、心跳過快、腹痛、高血壓、焦慮和癲癇發作,嚴重者可能導致呼吸困難、昏迷甚至癱瘓。 加熱菸審查將公布 台灣需借鏡國際強化管理與警示 《菸害防制法》新法已於2023年3月將加熱菸納管,規定業者在製造、輸入前必須通過國健署的健康風險評估。國健署長吳昭軍日前證實,四月將有首家業者審查到期,審查結果可望在期限內公布,一旦通過即可依規定上市。 然而,國內對加熱菸的監管法規、醫療應變機制與衛教宣導仍有不足。政府應借鏡國際經驗,政府應制定更周延的政策規範,加強包裝警示,並向醫療體系提供充分資訊,以預防類似悲劇在台灣發生。

孩子偷吸電子煙的10個徵兆!焦慮、體力變差⋯「身上有甜味」也算

孩子偷吸電子煙的10個徵兆!焦慮、體力變差⋯「身上有甜味」也算#菸害防制法

放寒假了!隨著孩子閒暇時間變多,加上過年領紅包,有閒有錢恐接觸電子煙。與傳統紙煙相比,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仍有強烈的成癮性,並造成大腦神經系統危害,尤其對發育中的青少年更會受到影響。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政府依法行政,家長也要注意孩子吸食電子煙的徵兆,才能防患未然。

吸菸不只導致肺癌!研究揭「1年吸菸超過8包」恐增椎體骨折風險

吸菸不只導致肺癌!研究揭「1年吸菸超過8包」恐增椎體骨折風險#菸害防制法

吸菸會傷害呼吸道的粘膜,造成咳嗽、咳痰等症狀,也容易惡化為支氣管炎及肺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50歲以上吸菸民眾推估約90萬人,吸菸對長輩與中年慢性病健康風險超乎想像,還可能危害骨骼;更有研究發現,65歲以上抽菸者椎體骨折風險增74%,1年吸菸超過8包更危險。

衛福部稱將盡快通過加熱菸 最新民調逾七成民眾認爲開放前應有完備配套

衛福部稱將盡快通過加熱菸 最新民調逾七成民眾認爲開放前應有完備配套#菸害防制法

加熱菸開放已經排上日程表?國健署針對加熱菸審查多次表達尊重專家審查結果,無預設時程。然而,日前衛福部長在立院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站在國家發展和人民權益的角度會儘速通過,預計今年內會通過審查上市。衛福部、國健署上下不同調,而台灣準備好面對開放加熱菸了嗎? 根據《榮泰創數據》最新民調,有75.8%民眾認為政府開放加熱菸前應先有配套措施,同時也有68.2%民眾認爲目前對於青少年的菸害防制配套措施仍不充足。 根據民調結果顯示,雖然距離去年公告《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已經一年多,仍僅有17.8%民眾知道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也僅有9.5%民眾知道加熱菸已經納管並有機會開放上市,而更只有4.1%民眾知道加熱菸必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才能合法上市。顯示絕大多數民眾對於菸防法新法的了解程度並不足夠。 而在青少年吸菸問題部分,有74.1%民眾認為青少年吸菸問題嚴重,同時也有75.8%民眾認為新興菸品會更容易使青少年吸菸成癮。此外,面對加熱菸可能開放,有68.2%民眾認為青少年的菸害防制配套措施仍不充足,其中民眾認為最需加強的是「網路販賣菸品氾濫」(64.6%),其次是「新興菸品防治教育不足」(56.4%)、「查緝菸品人力不足」(52.7%)。 民團呼籲政府防堵新興菸品 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許多民間團體也在日前的「世界無菸日」活動中呼籲,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菸害防制主軸為「揭露菸商真面目:保護孩童免於菸商干擾」,然而若沒能防堵新興菸品,將導致年輕人成為新一代成癮者,「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衛福部職責是維護國人健康,應依法確實管控加熱菸。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則表示,菸草公司推出新興菸品的目標,就是要吸引年輕一代對尼古丁成癮,加味菸等新興菸品尤其容易吸引青少年好奇嚐鮮、成癮、成為一輩子的菸品使用者,且25歲以前腦部都還在持續發育,使用菸品將對大腦造成嚴重傷害,影響情緒控制、人格發展、注意力與學習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也表示,新興菸品導致青少年吸菸率飆升是事實,日本開放加熱菸短短2年,青少年吸菸人口增加3.3倍,韓國開放1年,青少年吸食人口也來到3%。台灣目前推估有超過1.6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加熱菸,請政府務必要緊盯菸商的不法行銷,更不能畏懼威脅。 本次調查由《榮泰創數據》規劃執行,調查對象為全國20歲以上的民眾,採用「市話」及「手機」電話雙底冊抽樣,進行人員電話訪問,訪問時間為113年4月16日至4月19日;有效樣本1,078份(市話完成538份,手機完成540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2.98%,並依內政部人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層、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菸防法》新法上路1年:非法菸品仍肆竄!專家嘆:不知政府是否有心

《菸防法》新法上路1年:非法菸品仍肆竄!專家嘆:不知政府是否有心#菸害防制法

加熱菸能帶回台灣嗎?不少民眾好奇,明明菸害防制法去年修法將加熱菸納管,實施至今滿1年,仍然沒有加熱菸通過審查合法上市。可是非法網購已如雨後春筍,想要取得加熱菸,無論是從海外偷帶回自用、上網購買,甚至社群團購,買到加熱菸似乎一點都不難。民團與學者呼籲確實稽查、落實重罰就是最好的宣導手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