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病症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慮病症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快,難免因壓力而各種情緒問題,但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下,除了影響身體產生如腸胃疾病、頭痛,也可能衍生影響日常生活的行為模式。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舉例,例如慮病症,就與強迫症有類似的心理過程,但卻缺乏病識感,因為患者主觀強烈相信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並為此勞心勞神。以下為原書摘文:

擔心自己罹癌猛就醫 慮病症上身!

擔心自己罹癌猛就醫 慮病症上身!#慮病症

張先生今年40歲,自從他的父親兩年前因為肝癌過世之後,他就逐漸感覺肚子右上方隱隱作痛,伴隨腹脹和不時的胃痛,張先生擔心自己的肝臟也出了問題,到醫院求診做過檢查卻都顯示沒有異常,張先生仍不放心而四處求醫,幾乎跑遍台北至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是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張先生擔心到食不下嚥,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工作也跟著停擺,甚至家人也很不諒解。經診斷張先生有慮病症的情形。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表示,慮病症是指一個人過分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即使經過不斷的檢查和保證,仍然無法克制擔心自己是否會生病,或是懷疑自己患上某種疾病。慮病症症狀如下:1.病人抱怨身體不適的症狀模糊不定,也經常改變。2.對特定的身體症狀做出誇大或錯誤解釋,病人常猜測自己得了重大或難醫治的疾病,例如癌症。3.病人將注意力專注在自己的身體症狀上,對於身體的變化,或是疾病相關的資訊都非常敏感和緊張。4.經常四處求診,深怕醫師會漏掉任何一項檢查,即便檢查結果正常仍不放心,會重複各項檢查。5.在家庭,工作,以及社交生活上都以病人的身分呈現,顯得虛弱或有依賴性。●對身體知覺過度反應及誤解,及對疾病與症狀不了解而產生恐懼感。●突發性的事件或壓力引起焦慮不安,並導致出現生理症狀。●將關懷的對象轉化到自己部份器官上,過度關注身體狀況,並利用生病的行為牽制他人,藉此得到照顧和關懷。●接受不當的醫療說明或診治。●內心遭受創傷無法釋懷,產生情緒的轉化作用。●其他包括個人體質、生活經驗、家族病史、家人對疾病的態度、個人與家人的衝突、社會文化對疾病的看法等。洪櫻娟醫師說,在身、心交互影響之下,多數慮病症患者會合併出現焦慮情緒,睡眠困擾,以及頭痛、耳鳴、心悸、口乾、腸胃不適等自律經的症狀,更加深病患對身體疾病的擔憂。醫生須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鼓勵他們改善受慮病症影響而惡化的社交及職場關係;當急性焦慮或恐慌發作的時候,也應給予藥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洪櫻娟醫師指出,除了針對患者本人,教育患者家屬了解造成慮病症狀的原因,降低家屬的排斥與煩慮,以親情或友情的力量協助患者減低焦慮的情緒,並鼓勵病患按時服藥、定期回診,直到病情慢慢穩定緩和,對自己的身體逐漸恢復信心,就能夠恢復往日正常的生活。

不相信自己是健康的,你可能得了「慮病症」

不相信自己是健康的,你可能得了「慮病症」#慮病症

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身心內科 劉金明主任李先生79歲,已婚,育有三子二女,已經退休多年。在他四年前的一個晚上,突然間腹痛起來。家人立刻把他送至急診室,經澄清醫院急診醫師仔細診療,確認為腎結石,在治療下,把結石打碎排出,住了兩天醫院,病情改善後返家休養。過了幾天,患者又感覺到肚子痛,起初並不在意,但是在吃飯時,覺得肚子脹,吃不下太多餐點,他自己跟家人再度擔心,更緊張,是不是結石還在?還是有其他問題沒有檢查出來?二度到急診室檢查,醫師卻說:沒有問題!但患者肚子痛、脹持續,而食不下嚥的情形也越來越明顯,並瘦到29公斤,讓其家人都擔心不已。之後轉介到身心內科,在一般身體檢查之後,評估他的精神狀態,除了心情不好,覺得沒有希望之外,就是一直強調肚子脹痛,一定是得了嚴重的毛病,大家都不告訴他;經過醫師的細心分析研判後,患者聽從醫師建議按時服藥,這四年來身體恢復健康,體重回升到54公斤。人對於自己身體的病痛或變化能夠有適切的關注,是個人維持健康平衡所必需的。這也是人為尋求生命安全的基本條件。例如某人出現經常性的胸痛及心臟砰砰跳,讓他會去量血壓、做心臟方面的檢查,結果得知罹患冠狀動脈狹窄硬化的疾病,在醫師指示下,遵從醫囑服藥、注意飲食及安排適量運動,因此消除症狀、延長健康的壽命。反之,如果他沒有關注身體,及早就醫檢查,那他很有可能會因為心肌梗塞突然發作而死亡了,或是因為心臟功能衰竭而使其健康受損。澄清醫院平等院區身心內科 劉金明主任表示,有些人在做過一系列的身體檢查,證實自己並無明顯的器官病變或生理疾病,而且經過醫師的說明後,卻仍然存疑、不相信是這個樣子;他仍認為自己一定有毛病,之所以沒有檢查出來,是因為醫師的醫術不夠高明,醫師沒有安排更精密的檢查,或是只有一、二次的檢查還不夠,或是檢查的時候剛好他沒發作,或醫師故意安慰他、隱瞞他,不告訴他真正的結果等。因而他不斷求做檢查或老是換醫師重複做檢查、接受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服藥或手術,這就是典型的「慮病症」。對於慮病症的病人, 劉金明說明,醫師此症狀要用對藥物,加上認知心理治療;以及適當的醫療介入,勿過度或輕忽。另,家人的關心要適當節制,不要當成表達孝心而到處求醫,也不要誤認為裝病,斥責病人,才能在病人、家人、醫師的合作下改善患者的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