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腎

不只排尿不順!醫曝「這症狀」恐已是攝護腺肥大末期,嚴重須洗腎

不只排尿不順!醫曝「這症狀」恐已是攝護腺肥大末期,嚴重須洗腎#水腎

一名80歲伯伯,在疫情趨緩後,被孝順的兒子帶出門走走,但旅途中,伯伯便不斷催促家人找廁所,下車後還來不及到洗手間就尿褲子了,回到家後更是大發雷霆,責怪家人為何要逼迫他出去玩。原來他平常就頻尿,有時還會漏尿,不出門就是怕會造成尷尬,這次在大家面前出醜,讓伯伯感覺很受傷。

長照族泌尿感染 高銀髮族5倍!

長照族泌尿感染 高銀髮族5倍!#水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4歲男性因創傷性腦出血長期臥床,曾因雙側輸尿管結石,加上右腎有尿液積留,造成水腎狀況,接受手術後,因發燒及明顯濁尿就診,開立口服抗生素治療,2天後,因呼吸喘而住院,血液及尿液培養皆為抗藥性大腸桿菌診斷為敗血症,經益滿治(Ertapenem)針劑治療14天順利出院。107年老人逾14% 達344萬人台灣老年人口在82年突破7%,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推估107年老年人口超過14%達到344萬人,隨著人口老化,失能人口也大幅增加,後續照護已對社會造成衝擊,依內政部統計,104年統計長期照護機構已達1067家,服務失能老人數目約6萬人。盛行率11.5% 泌尿道感染率高長照機構住民多為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往往對住民產生重大影響,依過去文獻顯示,感染是導致住民轉送急性醫院最主要的原因,在不同國家長照機構,住民感染性疾病的盛行率約3.7%~11.5%,其中泌尿道感染是發生率較高的疾病,若疾病合併敗血症,死亡率明顯增加,因此長照住民的泌尿道感染不可輕忽。長期導尿管置放 感染率為一般5倍長照機構住民存在多種泌尿道感染的危險因子,如長期導尿管置放,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心智狀況不佳及活動性受限等,依過去文獻報告發生率達1.0~3.5次/人1年,是一般老年人的3至5倍,長照住民偶爾可觀察到尿液混濁的情形,若無合併其他異常症狀,這時稱為無症狀性菌尿症,其盛行率約20~50%。低度發燒、心智狀態改變、行為異常有置放長期導尿管住民,無症狀性菌尿症發生率更可超過50%,因長照住民感染症狀並不明顯,發燒常是低度發燒,臨床症狀常以急性精神心智狀態改變,功能行為異常甚至意識變化呈現,照護者發現這些情形應儘快就醫評估,除了可確認膿尿,進行尿液培養,藥物敏感性試驗也可提供治療者用藥參考。

幼兒吐奶要注意 巨結腸症恐引發水腎

幼兒吐奶要注意 巨結腸症恐引發水腎#水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寶寶常常吐奶要注意了!最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連續收到二例未滿月的新生兒,都因為腹脹、嘔吐、溢奶、食慾不佳來看診,醫師利用腹部X光檢查後發現,這二例個案確診為巨結腸症,也就是因為腸蠕動異常使糞便累積在結腸中,造成腸阻塞的現象,可能需要開刀處理。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表示,此二例新生兒的檢查呼吸、心跳均正常,不過腹部叩診有鼓音,肛門指診發現肛門較緊,X光片檢查顯示腸脹氣嚴重,進一步做消化道鋇劑攝影術,以及24小時後腹部X光檢查,發現是巨結腸症。二例個案經由切片檢查證實為結腸缺乏神經節,以致該部分的腸管無法產生蠕動及推動作用,造成疑似腸阻塞症狀,現已在治療中。新生兒一出生特別脆弱,因此,新生兒若出現腹脹、嘔吐、溢奶、食慾不佳等異常現象時應就醫檢查,吳求森提醒,由於巨結腸症阻塞原本要排出的糞便,幼兒可能一週都沒有排便,一般家長很容易疏忽,或是嬰兒發出病吟聲,都要特別留意,勿將此當成正常現象,若發現疑似巨結腸症症狀,應至小兒外科就診檢查,避免巨結腸症壓迫到腎臟或是輸尿管引發「水腎」,醫師會透過切片檢查判斷是否需開刀治療。(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