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都要擔心肚子痛到像生產痛,甚至喉嚨腫痛無法呼吸,當心可能罹患罕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一名35歲壯男突然休克昏倒,送醫診治意外發現自己為HAE患者,天天擔心發病像不定時炸彈。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提醒,此病經常與過敏、蕁麻疹混淆,但若未及時治療恐致命,可透過3大症狀特點來分辨。
隨時都要擔心肚子痛到像生產痛,甚至喉嚨腫痛無法呼吸,當心可能罹患罕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一名35歲壯男突然休克昏倒,送醫診治意外發現自己為HAE患者,天天擔心發病像不定時炸彈。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提醒,此病經常與過敏、蕁麻疹混淆,但若未及時治療恐致命,可透過3大症狀特點來分辨。
一名35歲李姓產婦懷孕第2胎,因有妊娠糖尿病且產程延遲,因此接受剖腹生產,產後第2天下床時,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及昏倒,檢查發現其血壓、血氧濃度過低且心跳加速,經醫師安排檢查後,發現她發生少見但致命的產科急症「羊水栓塞」,立即轉入加護病房照護。所幸,在醫療團隊合作下,病人順利恢復、平安出院,也讓她如願再見到寶寶。
月子中心/產後護理機構是照顧產後媽咪和新生兒的第一線,但面對高傳染力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引發群聚感染,往往造成家屬與機構沉重的負擔。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15日攜手台灣母胎醫學會與台北市產後護理之家協會,首度推出「嬰幼兒健康預防安心機構」衛教宣導專案,幫助月子中心/產後護理機構照護人員提升家長RSV疾病認知與預防意識。 台灣坐月子文化盛行,產後護理產業也蓬勃發展,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產後護理機構家數與入住產婦人數近年皆呈現成長趨勢,機構數從2013年的171家,增加至2024年的266家;除此之外,2022年入住產婦人數更較10年前增加1.2 倍。然而新生兒在嬰兒室集中照護,一旦病菌入侵,易引起群聚感染,其中RSV是讓家長與機構感到棘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RSV 恐釀嬰幼兒「氣喘、呼吸道受損」,影響可伴隨至成年,六成嬰兒可再次感染RSV,醫籲積極預防減少重症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主委江明洲醫師指出,RSV初期症狀為發燒、咳嗽及喘鳴,卻可能快速惡化,併發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如果延誤就醫而出現呼吸困難、缺氧等症狀,嬰兒需要立刻住院或使用呼吸器支持治療,住院率高達腸病毒的7倍;即便痊癒,也可能增加4倍氣喘風險,影響呼吸道功能長達10年以上,可說是1歲以下嬰兒的最大威脅。 RSV具有高度傳染性,成人及2歲以上兒童感染RSV症狀一般較輕微,常在無意中傳染給更小的嬰幼兒。江明洲醫師指出,每位成人感染者可傳染給近5位嬰兒,並且感染後也無法終身免疫,有6成嬰兒會再次感染,因此嬰幼兒家長與產後護理機構業者更應積極預防RSV,才能避免RSV群聚風險。 守護母嬰第一線!產後護理機構落實感控 有助降低RSV群聚風險 由於RSV沒有特效藥,目前RSV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之一是接種單株抗體,並透過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公共場所加以預防;政府也要求醫療院所、月子中心或托嬰機構等,一旦發現RSV感染個案,必須通報疾管署執行隔離、協助就醫、全面消毒,以及嚴格落實分群照顧。 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醫師指出,產後護理機構如能具備良好的感染控制措施並強化預防衛教宣導,並與專業醫療團隊建立轉銜機制,對於產後媽咪與新生兒來說,可提供更安心安全的環境,可更放心地專注於產後康復和育嬰,也有助於促進她們恢復體力、精神健康和身體機能。 跨領域合作新起點!首屆【嬰幼兒健康預防安心機構】衛教專案開跑醫學會與產後護理協會攜手鼓勵月子中心提升感控能力,打造完整RSV防護網!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表示,為賦能產後護理機構提升感染控制品質,本次與台灣母胎醫學會、台北市產後護理之家協會攜手推出「嬰幼兒健康預防安心機構」衛教宣導專案,將提供一系列完整的家長衛教素材及醫護教育活動,盼透過各產後護理機構的影響力,引導家長建立更完善的疾病預防意識,讓家長在月子中心能放心休養、寶寶能安心成長,降低RSV的群聚感染風險。 台北市產後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吳坤光醫師與秘書長林衣陵也表示,透過此衛教專案,不只可為產後護理機構發展帶來正面影響,同時也為嬰幼兒健康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最後,兩大醫學會與台北市產後護理之家協會共同呼籲各界關注嬰幼兒健康預防,並鼓勵產後護理機構積極報名,共同打造讓家長放心、嬰幼兒安心的成長環境。
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台約200萬人受困擾,等同每10人就有1名患者,其盛行率與糖尿病不相上下。然而醫師提醒,最近隨著天氣逐漸回溫,少了乾冷空氣的刺激,氣喘發作次數隨之下降,部分患者便會自行減少回診頻率或停藥,反而會加劇氣喘症狀急性發作。
清明連假到來,是家族聚會、親友一同外出踏青的好時機,但時序入春,季節交替之際也是各種病毒、感冒的盛行時刻,政府日前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百日咳病例,一名1個月大的男嬰不幸受到感染,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和雙側肺炎,幸好及時治療最終順利出院。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陳信儒醫師表示,百日咳是一種高度傳染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由百日咳桿菌引起,雖好發於嬰幼兒,但成人也會感染。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若尚未完全接種疫苗的嬰幼兒感染到,後果可能非常嚴重,然只要接種相關疫苗產生抗體,就能避免感染與重症發生。 政府公費疫苗接種時程指引建議,嬰幼兒在出生後的2、4、6、18個月及滿5歲前應按時程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但為避免成人感染百日咳後傳染給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嬰幼兒,並考量一般民眾接種百日咳疫苗3至5年後,抗體便會開始下降,若無追加疫苗,都會成為易感宿主。因此,建議孕婦和嬰幼兒照護者可選擇自費接種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Tdap)混合疫苗。 另外,指引也建議,孕婦每次懷孕的第28到36週期間接種一劑疫苗,以保護尚未出生的嬰兒,若在懷孕期間未接種,則應在生產後立即接種。陳信儒醫師指出,每次接種疫苗的保護力約維持3至5年,如果這段時間內迎來第二胎,照護者可不必再接種,而成人Tdap疫苗屬於自費疫苗,每劑費用大約在1,500至2,000元之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內百日咳病例多集中在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3個月以下嬰幼兒,顯示孕婦及嬰幼兒照護者接種Tdap疫苗的觀念仍需加強。 陳信儒醫師建議,若要針對百日咳給予嬰幼兒最佳的保護,密切照護者都要接種Tdap疫苗產生疾病保護力 現在門診也遇到不少「疼孫」的阿公阿嬤來諮詢相關事項,進一步詢問後才發現是應子女的要求前來。有一些阿公阿嬤起初不太情願,對接種疫苗的原因也不清楚,但經過醫師詳細的解釋後,大多能理解這種「為愛挨針」的做法,不僅能保護自身健康,也防止嬰幼兒遭受感染。 除接種疫苗預防感染外,陳信儒醫師也呼籲,連假外出活動與親友交流難免,但家長們得特別留意病毒傳播,特別是個人衛生方面,像是咳嗽禮節、呼吸道疾病預防等,若家中有嬰幼兒,也應避免將病毒帶回家中,勤洗手及避免前往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如有任何疫苗接種相關諮詢,民眾可洽家庭醫學科門診尋求專業協助。
近日肺炎案例越來越多,肺炎的主要症狀有發燒、咳嗽、多痰、胸痛等,嚴重者有呼吸困難,肺炎是可以治愈的,但處理不當或延誤治療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肺炎常見的致病原有:1.細菌,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炎鏈球菌,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主要流行季節為冬季到春季。細菌引起的肺炎在成人較常見,也稱「典型肺炎」。2. 病毒,主要是A型及B型流感病毒,因此在流行性感冒盛行的秋冬季最常見,此外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及冠狀病毒等。其中病毒、黴漿菌、披衣菌、冠狀病毒等病原引起的肺炎就成人而言相對較少,所以被歸類為「非典型肺炎。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中醫師說明肺炎起因多為外感風寒、風熱之邪侵襲肺部 大多發病急驟,初起可見表衛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然寒戰,隨即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間,呈稽留熱型。年老體弱者發熱可不高,或不發熱。可伴有頭痛,全身肌肉痠痛,心跳加快,脈數有力。炎症會波及胸膜,引起胸痛,並隨呼吸和咳嗽胸脅痛疼;並隨著呼吸而疼痛加重。初起為刺激性咳嗽帶少量黏痰,而後就呈黏液膿痰,痰中可帶血或呈鐵銹色。部分患者可有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病情嚴重者,可出現胸悶氣急,神志恍惚,嗜睡,譫妄或昏迷等。患者氣促顯著,鼻翼扇動,皮膚乾燥,面色微青紫,中醫治療肺炎講究對症下藥、標本兼治。 《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講求平衡免疫力來預防肺炎等外感,因為免疫力並非是愈強愈好,「平衡」才是關鍵。中醫所謂的外感,其實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結核菌等,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都可能形成病原感染的機會。中藥有所謂的風藥,來讓這些細菌病毒離開人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桂枝湯」與「葛根湯」用於調節免疫系統,減低肺炎入侵人體的機會。 「桂枝湯」具有調和身體營氣與衛氣的功能,也就是希望讓病原菌更快的離開身體,而體液中也會進行補體活化反應來攻擊病菌。但是當罹患肺炎等嚴重時期,患者此時會因發炎反應而出現患部發炎腫痛及發燒等炎性症狀,這時建議以中西醫並治來治療肺炎。 中醫辨證論治來治療肺炎: 1.「風寒閉肺型」: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治療重點在於祛風散寒,止咳定喘,常常使用麻黃湯、小青龍湯。 2. 「風熱犯肺型」:症狀有呼吸急促,有汗,口渴,咽紅,舌苔薄黃,舌尖紅,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通常中醫會使用桑菊飲、銀翹散。 3. 「痰熱閉肺型」: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憋,痰鳴,胸滿,煩躁不安,發燒,舌苔黃膩,舌質紅,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主,這看起來比較像是非典型肺炎的表徵,也就是武漢肺炎比較類似的證型,屬於急症,中醫常常會使用大劑量的生石膏降低體熱,減少發炎的狀態,加上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清熱解毒,白前、款冬花、紫蘇子、葶瀝子、苦杏仁宣肺平喘,所以的藥物要先以合格中醫師的辯證來治療。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因肺炎是肺實質性病變,所以患者應配合西醫補充體液,施打點滴或緊急配合抗生素與消炎藥的使用。而台灣中草藥在於預防與協助治療肺炎,也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清熱平喘飲 田三七5錢、金銀花1兩、生蒲公英1兩、雞屎藤5錢,冰糖30克 百合一兩、苦杏仁三錢,用水2000cc大火滾2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田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幫助止血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的功效,蒲公英對多種細菌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冰糖與百合養陰潤燥,杏仁宣肺平喘。 肺炎的預後所重慢性咳嗽,首重化痰,要有耐心的不斷將痰咳出,直到你的痰液少到你身體的白血球、吞噬細胞等免疫系統,能完全將痰分解吸收清除殆盡,中醫常常使用川貝母、陳皮、半夏、竹茹、白芥子化痰,而民眾也可使用食療川貝冰糖燉梨,選黃皮較粗之梨子,不用削皮,中間梗挖空,塞入冰糖與3至6公克之「川貝粉」,蒸煮20分鐘後,梨子會自然出水,連果肉一起吃下痰液就會變得比較容易咳出來,加速肺炎的痊癒。
大眾也許對「間質性肺病」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卻一定聽過「肺纖維化」這個疾病。肺部纖維化會造成乾咳、呼吸困難及運動耐受性下降等症狀,即使接受治療,仍可能造成急性惡化及慢性復發,甚至威脅生命。所幸,12月1日起抗肺纖維化藥物健保擴大給付,預估千人受惠,不僅能降低7成以上死亡風險,更有機會阻止肺纖維化持續進展,延緩肺部功能惡化時間。
59歲蔡先生經常有嘴破、口腔潰瘍症狀,有時是吃東西自己咬到破皮、有時是不明原因的小潰瘍或小血泡,原本並不以為意,但不久後即因發燒不退到住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疑似肺炎住院兩天,出院後仍斷斷續續發燒,再加上明顯胸悶、呼吸困難,因急性肺水腫緊急送醫,轉診心臟科醫師後,診斷為可能與心臟感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