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

5月3日世界氣喘日 邀請您一同來控制氣喘

5月3日世界氣喘日 邀請您一同來控制氣喘#呼吸困難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於5月3日(星期日)上午9:00~下午2:30在臺北市自來水博物館辦理世界氣喘日-「上面啾啾啾,下面咻咻咻,上下呼吸道,控制齊做到」活動,活動內容除了安排氣喘主題學習及展覽、過敏氣喘諮詢等活動外,現場並特別邀請小朋友的最愛--蝴蝶姐姐及鳳梨哥哥,一同藉由帶動唱、有獎徵答、氣喘太極操示範等多項趣味表演,讓民眾了解引起氣喘的主因,並注重過敏氣喘預防的重要,現場另安排Will PK賽,參賽者有機會可獲得Wii一台,歡迎市民攜家帶眷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氣喘高居96年臺北市死因第12位氣喘病長久以來即為各國所重視的國民健康問題,為人們無法工作或就學兒童缺課的常見原因。其罹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大多數的地區亦有逐年增加的傾向。87年馬偕醫院所做的大臺北地區學童氣喘病盛行率調查為16﹪,91年長庚醫院與仁愛醫院合作,發現大臺北地區學童氣喘病盛行率,其結果更是快速增加到19﹪,而氣喘病的死亡率,在91年以前一直都是臺灣地區每年10大死亡原因之一,91年才退出10大死亡原因,但目前每年仍約有1,600多位氣喘病人因氣喘發作而死亡。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96年北市死因高居第12位,仍明顯威脅市民健康。■ 過敏原接觸 氣喘控制不佳主因之ㄧ臺灣氣喘衛教學會理事長徐世達醫師表示,由於以往的氣喘診療指引於治療氣喘病人的過程中缺乏明確可量化的治療目標、多數病人持續接觸居家環境過敏原以及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國人缺乏適度運動等因素,造成長期過敏氣喘控制狀況不佳。其中,過敏原的接觸,容易造成過敏氣喘的反覆發作。據統計,造成兒童過敏氣喘發作的常見吸入型過敏原中90%是因為塵蟎引起,第2名佔50%則是因為蟑螂的關係,再其次是貓毛、狗毛、二手菸等。找出過敏原並避免接觸,是氣喘病人自我控制氣喘最有效的第一步驟。■ 做好氣喘自我照護 減低氣喘的負擔衛生局提醒氣喘患者該注意事項如下:1.應積極主動地參與處理自己的氣喘,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並且維持正常生活。2.避開激發物:許多東西能夠使氣喘發作。例如:有毛的動物皮屑、香菸、煙塵、強烈氣味和噴霧、花粉、天氣變冷、跑步、運動等。3.許多病人對有毛動物過敏,可保持動物在屋外,或放棄豢養寵物,4.在屋內不要有強烈氣味,不要使用聞起來像香水的肥皂、洗髮精或者洗潔劑。5.正確地使用藥物,了解並且會區分〝急性緩解藥物〞與〝長期預防藥物〞的不同。6.以症狀及尖峰流速計的使用來監測病情:氣喘病情會變化,因此治療上也有不同階段的對策。■ 以「氣喘控制」為導向的最新氣喘診療指引 擺脫氣喘的困擾臺灣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集合學會中各大醫院治療兒童過敏氣喘疾病權威醫師的共識建議所最新出版的「臺灣兒童氣喘診療指引」,其內容包含:藥物治療、避免過敏原(allergen)與誘發因子(trigger)以及氣喘衛教等,期能提出最新的醫療資訊,讓國內眾多的氣喘學童能夠受惠,獲得氣喘最佳照護並提昇生活品質。

宜蘭氣喘盛行率高 配合醫師診療才能有效『棄』喘

宜蘭氣喘盛行率高 配合醫師診療才能有效『棄』喘#呼吸困難

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門診接獲一轉診病患,這名病患是年僅十七歲的高中女生。自過年前就有咳嗽的問題,自己認定咳嗽是因為感冒的原故,因此就近在住家附近的診所求診,但這個高中女持續咳嗽了一個月多,也換了五六家診所,咳嗽卻始終沒有痊癒。直到3月份,因為診所醫師懷疑她得了肺結核,將她轉診至羅東博愛醫院,經過胸腔內科林偉群醫師的診斷與檢查後發現,原來這名高中生並非感冒,也不是肺結核,而是有氣喘的問題。事實上,除了氣喘的問題之外,這名高中女生還有過敏性鼻炎的病史。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讓她呼吸不順暢,夜裡無法成眠,白天也無法專心於課業。經過診斷與治療後,她的氣喘症狀已經減緩了很多,夜裡也很好好的睡覺,據陪同她前來的父母指出,這次看診,除了身體的病治好了之外,因為睡得好,白天也比較能專心上課,連帶她的成績也進步很多。林偉群醫師進一步表示,由於宜蘭的氣候潮濕多雨,因此,許多病患都有過敏性鼻炎的問題,而60%過敏性鼻炎患者併有氣喘的困擾,相對於全國5-10%的氣喘發生率,宜蘭地區的氣喘發生率為12-15%(依據羅東博愛醫院臨床統計),高台灣地的平均值出許多。由於氣喘病是終身無法療癒的疾病,因此,更需要透過適當的治療,來有效的控制氣喘的發作。但是,有很多病患不知道自己有氣喘病。林偉群醫師以自己的臨床經驗為例,每個月總有10名以上的病患因為誤以為自己感冒而前來求診,但檢查的結果卻是氣喘,這些病患都需要長時間的監控與治療。林偉群醫師表示,氣喘病除了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外,患者可能會因為習慣疾病的症狀而輕忽了氣喘。事實上,當病患被診斷為氣喘之後,會依它的嚴重程序予以分級,包括輕度間歇性、輕微持續性、中度持續性、嚴重持續性等四級。即便氣喘的控制已達到最輕微的『輕度間歇性』,患者仍應定期門診追蹤,並觀察自身的病況是否有變化,以確保身體健康。

心導管室新儀器上路 守護生命提高治療品質

心導管室新儀器上路 守護生命提高治療品質#呼吸困難

花蓮慈濟醫院救心團隊守護花東居民即將滿十六年,第一部心導管儀器在去年底退休走進歷史後,新購置的設備昨(23日)上午正式啟用,王志鴻副院長指出,精密的新儀器不僅大大提升顯影清晰度,多角度呈現血管阻塞狀況,更可降低心導管介入治療的風險。 以往花東沒有心導管檢查與手術的心臟內科醫師。鄉親只要發生心臟方面的急病,必須北送或西送急救,路途遙遠,等於宣告死刑。即使幸運的病友發病時,可以依靠溶解血液栓塞的藥物打通阻塞,但是血管再通率只有六至七成。因此,花蓮慈院在八十二年五月成立心導管室,整合心臟科主治醫師與醫技人員成立「二十四小時救心小組」,並與東部各區域醫院、診所形成默契,一旦有急性發病病患,一通電話,救心小組成員就能在病患轉送間三十分鐘內,完成相關術前準備,讓病人到院即可進行手術,打通阻塞的動脈,並在三年前設置第二心導管室,至今服務的病人已超過一萬六千例。 王志鴻副院長指出,陪伴心臟內科團隊成長的第一心導管室的儀器,在去年十二月底正式退休,不僅重新規劃空間,打通兩間導管室,日漸茁壯的心臟內科團隊也有新的討論室,新的儀器測試多日後,今天啟用服務的病人是一位老病友。 新的心導管室內,除了儀器是尖端的新科技外,牆面上的木櫃也全有十七年的歷史,經過粉刷之後,宛若新家具,王志鴻副院長指出,心導管室團隊對於得來不易的醫療設備及周邊器具都是細心呵護、勤加保養,延長物命,事實上心導管介入治療儀器旁的顯影器注射具也是留用的舊儀器。 王志鴻指出,春天的氣候變化大,凌晨到清晨的氣溫低,家有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平日應格外注意按時服藥控制,即使沒有高血壓等相關病史,也不能對心臟、胸部不適等症狀掉以輕心,一旦發現胸痛、胸悶應立即就醫檢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驟發的危險。 

氣溫驟變不定 易刺激氣喘發作

氣溫驟變不定 易刺激氣喘發作#呼吸困難

每當季節轉換、溫差變化大,加上呼吸道感染,就會有許多氣喘病友控制不良,經常往返於醫院門診、急診之間。事實上,氣喘盛行率在許多國家都有上升的趨勢,因而造成全球性之健康問題,台灣地區也不例外。氣喘是由於支氣管壁及小支氣管壁的肌肉收縮,造成氣管的部份阻塞,因而出現喘鳴及呼吸困難的現象,通常是由於對空氣或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過敏而引起。其發作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是緩慢出現,症狀不是很嚴重時,會自行緩解或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而恢復。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給予有效的治療也可能會致命。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 - 王瑞欽醫師表示,氣喘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的,除了本身或家族特殊的過敏體質佔重要的地位之外,很多環境因素也會刺激引發氣喘,如家塵、徽菌、空氣污染、花粉、吸入刺激性化學物質如香煙等等,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位是氣喘病患,而根據很多統計結果,氣喘人口還在逐年增加當中呢!可見我們迫切需要改善環境。此外,像感冒或其它病毒感染,氣溫驟變,都會刺激氣喘發作。王瑞欽醫師指出,如果能儘量避免以上所提到的引發氣喘之因素,氣喘人口應該會減少。  氣喘症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無痛性胸部緊迫感及各種程度的喘鳴。嚴重發作時會出汗,脈博增加及高度的焦慮,更嚴重時臉部及嘴唇會發紫,這些症狀的表現會因人而異。治療上,藥物控制效果很好,另外也有噴霧式和吸粉式的支氣管擴張劑,只要按照醫生的指示使用,氣喘並不至於嚴重。至於氣喘能不能根治?王瑞欽醫師表示,大約有1/3的小兒氣喘長大了會痊癒,仍有相當多的氣喘病患需要長期追蹤治療。入春及中秋節過後天氣變化大,都是氣喘的好發季節,希望大家提高警覺,提早做好預防工作。  如何預防氣喘發作呢? 一、遠離過敏原:家裡打掃乾淨(家俱擺設盡量簡單);被套、枕頭、床單經常清洗;不使用地毯;不要飼養有毛寵物或接觸絨毛、布玩偶。二、除遠離過敏原外,還需注意以下之事項:不去人多及空氣不好的地方;避免感冒;少吃冰冷食物;運動前15分鐘先做暖身運動;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太緊張、大聲吼叫。   最後,王瑞欽醫師提醒民眾:為了提昇氣喘病患照護品質,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並適時有效控制病情,必須遵循六項氣喘處置的計劃將可達到有效的控制氣喘: 1. 需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發展良好的醫病關係。 2. 利用臨床症狀記錄及肺功能測試以評估及監測氣喘嚴重度。 3. 避開氣喘誘因。 4. 建立個人長期氣喘處置之藥物治療計劃。 5. 建立急性發作的處置計劃。 6. 定期的追蹤照護。

心臟無力 大腦功能也會受影響

心臟無力 大腦功能也會受影響#呼吸困難

時至今日,「心臟衰竭」是醫學文明進步國家,面對的一大難題。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發生問題,最常見的是心臟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也就是俗稱的「心臟無力」。心臟衰竭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及夜間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咳嗽、水腫,及由於心輸出量減少,引起腦部血流不足,導致大腦功能受抑制:如焦慮、不安、記憶力受損、作惡夢和失眠、頭暈等症狀。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二樓病房 - 柯素綾護理長表示,心臟衰竭的治療,有藥物治療、氧氣治療外,必要時可採外科治療。患者要多休息,減輕生理和情緒上的壓力,以減輕心臟的負荷。食物中的鹽分不可過多,一天勿超過3-5公克(約一小湯匙),水份不可超過1000-1500ml/天,以免加重心臟負荷。對心臟衰竭患者的居家照護,日常活動避免粗重工作,並縮短工作時間。柯素綾護理長指出,應依其病況的程度,安排活動。若發生水腫、呼吸困難、心跳過快,應減少活動量,避免用力解便,以減少心臟負擔。發生呼吸困難時,可採半坐臥姿勢休息或使用氧氣。同時,應觀察患者有無復發症狀:如有呼吸急促、咳嗽、下肢水腫、無法採半坐臥休息時,應迅速就醫。最重要的是,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

胸痛的「四大殺手」

胸痛的「四大殺手」#呼吸困難

胸痛的原因林林總總,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即心肌梗塞或缺氧、主動脈剝離、自發性氣胸及肺動脈栓塞會危及生命的安全。心肌缺氧即所謂的狹心症,常發生於運動、飲食後、情緒激動或寒冷的天氣狀況,此時心肌氧氣的需求量增加,但是心臟的冠狀動脈卻因硬化、狹窄而血流不暢,無法充分供應心肌所需的氧氣而造成供需失調,導致病人發生胸悶、胸痛的心絞痛症狀。經過休息一會兒或服用硝酸甘油舌下片後,胸悶、胸痛可緩解而恢復正常,這個時間稱為「穩定型心絞痛」期,但有些人的心絞痛則轉變成所謂「非穩定型心絞痛」期,意即胸痛之發作頻率增加,而在休息時或輕度活動即可引發胸痛發作,此為相危險之警訊,必須趕緊求醫,否則極有可能併發可怕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乃是冠狀動脈的硬化斑塊,因情緒、壓力、運動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突然裂開,繼而吸引血液中之血小板、血球及纖維蛋白之附著而產生血栓及造成血管阻塞;因此阻塞的血管無法供應心肌所需之氧氣,使得心肌發生缺氧、損傷及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塞為內科最嚴重的急症之一,病人往往可在數分鐘之內死於致命的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發作時,病人常會有嚴重的胸痛,且持續時間可長達三十分鐘以上,甚至數小時之久,也常合併心悸、冒冷汗、呼吸困難及虛脫等症狀。急性主動脈剝離時,病人會產生突發性的胸部劇痛而類似撕裂或刀割的胸痛,即使注射止痛劑亦無法緩解,而且疼痛可蔓延至肩頸、背、腹,甚至下肢,視主動脈剝離範圍而定。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能即時的診斷與治療,病情將迅速惡化,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自發性氣胸,常會產生突發性胸側之疼痛及伴隨呼吸困難;原發性氣胸源自於肋膜下的肺氣腫泡破裂,最常發生於20至30歲的年青人。尤其是抽煙的患者及身材高瘦的男性;續發性氣胸則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的患者。自發性氣胸診斷較無困難,通常照一張胸部X光即可診斷出來。急性肺動脈栓塞,絕大多數源自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栓移行至右心而後阻塞肺動脈造成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昏厥及休克的症狀。急性肺動脈栓塞及下肢靜脈栓塞常見於長期臥床,下肢或骨盆骨折、心臟衰竭、腦中風或搭機坐在狹窄座位上太久(八小時以上)的情況,造成靜脈回流減慢,導致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甚至引發急性肺動脈栓塞。天主教聖功醫院 張士琨醫師建議在胸痛的治療方面,首重的是預防;儘量避免緊張、繁忙的生活;多運動及戒煙;注意飲食,不要吃得過鹹、過甜及太油膩,必要時得併用藥物嚴格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引發之併發症。胸痛發生時應保持鎮靜及早就醫,尤其是有多重心臟血管危險因素者,如:高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長期抽煙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更須格外的注意。若胸痛症狀不是非常急迫劇烈則可先到心臟科就診;醫師會依病情安排相關之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