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連續10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首位,「罹癌」對於患者和家屬本身都是一個重大打擊,為了積極求生,許多人會想嘗試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但由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與諮商心理師、專業登山領隊合撰的《希望治療》一書中,針對癌症治療迷思逐一回覆,並詳細解釋癌症是否有所謂的「好起來」。以下為原書摘文:
癌症連續10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首位,「罹癌」對於患者和家屬本身都是一個重大打擊,為了積極求生,許多人會想嘗試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但由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與諮商心理師、專業登山領隊合撰的《希望治療》一書中,針對癌症治療迷思逐一回覆,並詳細解釋癌症是否有所謂的「好起來」。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台灣洗腎病患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成為繼肝病之後的新國病。但醫師指出,會造成這種結果,原因除了多數人愛亂服止痛藥、血壓和血糖控制不良,造成腎臟功能變差進而洗腎等,其中還有一項,就是亂吃偏方草藥造成腎功能變差。秘製中藥粉、煮桑葚水⋯保養不成反傷腎33歲陳小姐患有12年糖尿病病史,過去她身體不舒服及頭痛時,都就近找密醫看診吃藥,由於秘製的「中藥粉」很有效,吃了就不痛,讓陳小姐的用藥劑量越吃越重,直到今年1月因很喘及下肢水腫就醫住院,檢查才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是末期腎臟病變,已被醫師要求洗腎。另一位患有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的劉老太太,先前自覺腳水腫,聽信偏方後採桑葚葉煮水喝,希望可以利尿消腫,以為喝草藥頂多沒效,對身體不會造成負擔,沒想到後來門診追蹤發現,已從中度慢性腎功能障礙變成重度慢性腎衰竭,經醫師勸告停喝之後,才慢慢恢復。衛福部立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殷正表示,台灣人愛吃藥,許多民眾更因求方便而找密醫治療,亂服偏方草藥及止痛藥,造成腎臟病甚至洗腎,發現病情惡化後恐得不償失。他指出,許多誇大療效的食品或是來源不明的藥物,透過各種網路資訊及銷售管道大行其道,成為戕害腎臟的殺手。藥物來源不明被誆信,恐傷害腎功能不可逆況且腎臟病在初期往往沒有症狀,民眾對腎臟病的病識感不高,不少人等到腎功能幾近喪失才發現,不得不洗腎,不但人財兩失,更會對代謝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性。陳殷正建議民眾,在面對無法求證的資訊來源時,應小心提防。彰化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煒東也補充,桑葚葉雖是很好的性寒平和中藥材,常用來治風熱感冒,但須經由醫師看診開立配方,不能食用過量。尤其許多腎臟病者,誤信偏方認為桑葚葉煮水喝有利於消水腫、解清熱,但其實多吃恐會傷腎、造成腎功能加速惡化。提醒民眾若有腎臟相關疾病,應先至醫院看診,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身病況的治療方式,才能避免洗腎淪為唯一的選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最大的心願是能好好抱孫女,享受含飴弄孫之樂。」60歲的先生飽受乾癬困擾20年,病灶反覆發作讓他體無完膚,還在社交上遭冷言冷語,被問是不是跑去找女人才會得這個病;他一度誤信偏方導致疾病惡化,全身皮屑猶如移動式雪人,一動就有大量皮屑飄落,遲遲等不到廣告上說的「排毒後就痊癒」,所幸他後來積極就醫,日前接受最新生物製劑治療,才得以化「癬」為零。常合併糖尿病、心臟病、乾癬性關節炎等共病國內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每年約5萬到10萬人因乾癬就醫,每年新增至少3000名患者,人數逐年攀升。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教授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免疫失衡疾病,因發炎導致皮膚細胞不正常增生,使皮膚紅腫、脫屑、甚至滲血;患者也常見合併糖尿病、心臟疾病、乾癬性關節炎等共病,影響所及恐慢「炎」全身。蔡呈芳指出,乾癬病程一旦慢性化就難以根治,治療目標是將疾病控制到對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影響的程度,但部分患者卻面臨周期性復發、緩解的痛苦迴圈,約半數病友坦言乾癬嚴重影響工作,也阻礙與伴侶的親密生活。統計指出,這群乾癬患者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1.5倍 ,甚至有超過20%的自殺風險。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早期、積極將病灶治療的越乾淨,確實有助疾病控制。現有乾癬治療包含傳統口服用藥、外用藥膏、照光及生物製劑等。症狀輕微者會給予藥膏,當病灶面積分散甚至變大時,患者每天需花上一個小時仔細擦藥,且停藥可能又見復發;至於口服藥物或照光療法雖效果較好,但須每周回診2至3次照光,往返醫院略為耗時。8款生物製劑納健保 中重度患者治療新選擇相較傳統療法廣域型攻擊,生物製劑屬於導彈式精準治療,藉調解免疫、抑制關鍵發炎途徑以抑制病情。據健保給付規範,患者如經照光治療及其他系統性治療無效,且符合全身慢性中、重度乾癬,則可申請生物製劑。黃毓惠建議,患者可使用體表面積評估法BSA(Body Surface Area簡稱BSA)來了解自身嚴重程度,以手掌面積統計乾癬病灶覆蓋率,一個手掌大的面積等於體表面積1%,凡體表少於5個手掌大的乾癬病灶就屬於輕度、5至10個手掌大為中度、大於10個手掌則是重度。蔡呈芳表示,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及早並積極治療到皮膚越乾淨的患者,明顯觀察到乾癬與復發的距離越遠;近來健保署新給付一款長效型生物製劑,提供中重度乾癬患者一個新的治療選擇,總計現有8款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近期常在網路上看到號稱能夠降血糖、血壓、血脂及治療糖尿病等等神奇療效的「無花果茶」廣告,令許多民眾忍不住心動想購買,但這真的有這麼有效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食品不能宣稱療效,且目前研究顯示對於調控血糖、血脂有益的大多為「無花果葉」,而非水果,提醒民眾別輕信來路不明的食品!無花果葉的水煎劑 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根據2017年Prof Dr Ali Esmail Al-Snafi的文獻探討,整理無花果的營養與藥理重要性發現,無花果實含有生物鹼、單寧、糖苷、類黃酮、萜烯類、碳水化合物,多酚等成分。這些成分能幫助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發炎、降血糖、降血脂、減緩便秘等。有研究發現,使用胰島素注射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早餐給予無花果葉的水煎劑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並在實驗期間平均可降低12%的胰島素劑量。動物實驗中發現無花果葉萃取液(100 mg/kg),可使肥胖大鼠其三酸甘油酯降低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無花果屬中升糖指數水果 勿攝取過量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無花果主產於中東和西亞地區,台灣也有小部分種植,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屬於中升糖指數水果(55-60),若攝取過量,仍會影響血糖。因此不妨將之視為多樣化飲食的一環,偶爾食之並無不可,但若有高血糖、高血脂之患者,不該將其作為治療的方法,應繼續遵從醫囑,才能控制好血糖與血脂。陳佳祺營養師強調,如果民眾想要維持身體健康,院方建議應正常飲食、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若已是慢性疾病等患者,應持續就醫、規律服藥。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應盡速尋求醫師診療,避免危及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彰化56歲賴姓婦女因頸椎長骨刺,常會痠痛,聽從朋友推薦將某種草藥的葉子,搗碎後敷在後頸痠痛處,但只敷了5分鐘就引發火燒般疼痛,後頸又黑又腫,連腹部也冒出數十顆又癢又痛的水泡,引發皮膚炎及過敏反應。賴婦拿了她敷的草藥到醫院急診,彰化醫院毒物科主任廖曜磐指出,賴婦敷的是「黑面馬」葉子,坊間不少民眾視「黑面馬」為治療跌打損傷及筋骨痠痛的偏方,卻常造成皮膚灼熱、變黑、起水泡、糜爛等接觸性皮膚炎的發生,但是並無醫學根據,賴婦後頸的接觸性皮膚炎,引起廣泛性的過敏反應,以抗組織胺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後,才免於惡化成皮膚潰爛或蜂窩性組織炎。賴婦吐了吐舌頭說「沒想到敷個草藥會那麼嚴重!」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指出,「黑面馬」又稱「烏面馬」,有著潔白似雪的小白花,所以也有白花丹、白花藤等許多俗名,於 1645年引入台灣,屬外來種植物,植物可做為蝴蝶幼蟲食草、觀賞用。民間傳聞將鮮葉搗爛外敷,用於跌打腫痛、風濕性關節炎及骨刺,但含有藍雪素(磯松素)(Plumbagin)等多種有毒物質,葉、根液接觸引起紅腫、脫皮,外用會使皮膚變灰黑色,久敷易造成皮膚潰爛。內服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可能對腎臟有毒害,達中毒劑量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痺致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及心搏停止。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強調,台灣的傳統醫療已有發展良好的中醫藥體系,民眾若身體不適,千萬勿胡信及亂試傳統草藥偏方或祕方,應循正常就醫管道,畢竟中藥經過合格驗證,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喝酒喝到肝硬化又聽信鄰居治肝偏方,竟造成腎臟功能持續衰竭!醫師驚覺病人異常狀態,要求立即停止,才免於洗腎。呼籲治療疾病,應諮詢專業醫師建議,絕對不要聽信偏方加重病況。林先生50歲因酗酒導致肝硬化,定期檢查追蹤,半年前聽信鄰居治療肝病偏方,把自行種植的石柏熬湯飲用一個月,回肝膽科門診檢查,醫師發覺腎臟血清肌酸酐指數超過正常值2倍,轉介腎臟內科門診,研判是飲用石柏湯汁導致急性腎衰竭。自行煮草本湯汁服用 衍伸急性腎衰竭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分析,林先生屬於腎因性急性腎衰竭,主要腎臟受後天因素,如藥物或毒性物質影響,造成腎功能異常。還好林先生因肝病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幸運在身體沒出現嚴重狀況時,及時發現腎功能異常,避免洗腎。陳一心主任表示,過去的醫療文獻常見病人自行煮草本食物湯汁飲用,原因很多,如治療血糖、治療肝病等,最後衍伸出急性腎衰竭。草本植物就算要入藥,也必須經由專業醫師判斷,不該盲目服用,以免造成不可預知的腎臟傷害。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者 最好定期追蹤腎臟功能陳一心主任強調,腎臟負責排泄人體廢棄產物,尤其對藥物敏感度比其他器官來得高、壓力也較大。腎臟像下水道,如果排泄較多毒性成分,會直接對腎臟小管細胞造成毒害,使腎臟受傷。陳一心主任呼籲,服用任何藥物,不管是中藥、西藥或健康食品,最好能規則檢查腎臟功能。尤其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病人,第一次甚至還沒服用前,都要作基本檢查,了解腎功能水準,服用一個月後再做第二次檢查確認,如果都沒問題,再每半年做一次腎臟功能抽血檢驗,確認腎功能沒有受到服用藥物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性福難題」求助網路,當心性功能反而不保!謝先生因為想擺脫早洩,聽信網路偏方「使用毛巾摩擦生殖器」,沒想到卻讓生殖器破皮、感染,腫大猶如「麵龜」。另一名30歲的王先生,也因羞於治療啟齒早洩問題,竟在網路購買「不明藥油」塗抹,反而造成化學性灼傷、生殖器潰瘍,性功能差點不保。1/4早洩男性確診罹患憂鬱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醫師表示,性功能障礙問題羞於啟齒,許多民眾遇到問題都容易聽信網路偏方、誤用不明藥物。建議民眾遵循正規治療。另根據研究顯示,1/4早洩男性確診罹患憂鬱症!顯示早洩問題不僅影響男性生理,對於心理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全台300萬男性受有早洩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全台約有300萬男性受早洩所苦。男性自第一次性行為起,生殖器進入陰道到射精的時間小於1分鐘屬原發性早洩;若過往的性經驗都表現正常,但後續卻發生射精時間小於3分鐘的情況,屬於續發性早洩。各年齡層男性的早洩盛行率相當,因此,民眾若對於性愛表現有疑慮,就應積極就醫、尋求醫師專業建議。擺脫早洩命運 行房時間提高到5-10分鐘邱鴻傑醫師表示,目前已有取得合法適應症的早洩藥物,藉調控大腦血清素濃度,提升射精控制能力。上述謝先生好在及時就醫、控制感染狀況,並針對早洩問題,透過合適藥物搭配行為療法;終於在一個月後擺脫早洩命運,讓行房時間提升到5-10分鐘水準。男性性功能障礙需要創造友善私密的治療環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成立「男性性功能中心」,提供民眾充分、完整的諮詢時間,幫助醫師做最全方位的診察。尤以早洩治療,往往須同步解決衍生的心理問題,更需要啟動跨科別診察機制,提供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雙重支持,才能全方位提升男性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男性掉髮高達8成與「雄性禿」有關,主要原因是遺傳及壓力所造成。知名藝人董至成念專科時開始掉髮,曾經嘗試塗抹生薑、米酒,甚至想利用避孕藥搶救掉髮,另外也試過國外進口的昂貴生髮水,前後共花費上百萬元新台幣救髮效果都不好。經過多次諮詢醫師及溝通後決定接受植髮,經過1年治療共植入了3,600株毛囊,除了髮量增加外,髮線也明顯降低。雄性禿、壓力大成禿頭元凶 亂用偏方易傷害毛囊 開業診所醫師楊名權表示,長期壓力太大會造成情緒緊繃,引起兩側額頭血管供給毛囊養分不足,造成毛囊逐漸萎縮導致掉髮。另外習慣熬夜、抽菸及從事高壓工作者也會讓禿頭年輕化,影響自信心及人際關係交往。另外,近來網購盛行,門診中也發現許多患者會隨意購買不明生髮偏方,如生髮水或育毛藥膏來改善髮量或避免禿頭,不但危險性高,也容易傷害到毛囊的健康,呼籲掉髮者應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降低傳統植髮切頭皮恐懼 機器人植髮新選擇過去傳統植髮手術會在後腦供髮區留下一條長疤,傷口癒合時間較長,讓不少需要植髮患者恐懼不敢接受治療。現在透過機器手臂植髮已成為治療新選擇,加上植髮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近來患者激增2成。微創傷口縮短手術時間楊名權醫師表示,機器人植髮採用雙鏡頭的3D影像辨識系統,可精確辨識頭髮生長角度,精準定位,取出品質較好的毛囊,存活率大幅提升。加上植髮機器人微創傷口,縮短手術時間,提供更有效率的治療。民眾若出現長期大量掉髮要提高警覺,可能是生活作息紊亂或壓力太大,應盡快調整生活作息,或學習情緒管理技巧。若經調整後仍有持續掉髮現象,就要趁毛囊還沒完全萎縮前尋求醫師的診斷及協助,避免陷入禿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