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

長期鼻塞以為肺病?醫籲「做好1招保養」擺脫鼻竇炎

長期鼻塞以為肺病?醫籲「做好1招保養」擺脫鼻竇炎#肺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常有民眾長期有鼻塞、鼻涕倒流等呼吸道症狀,以為是肺部呼吸相關疾病,而求診胸腔科,卻因找不出肺部病因,最後到耳鼻喉科才發現是鼻竇炎惹禍!醫師提醒,鼻竇炎部分相關症狀與呼吸道疾病類似,可能因誤診而錯過及早治療時機,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未有改善,恐惡化成慢性鼻竇炎。如何判斷呼吸道疾病還是鼻竇炎?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常遇有誤診案例,是患者因有長期不明鼻塞或喉嚨有異物感而求診胸腔科,檢查肺部無異狀後才轉診至耳鼻喉科,其實最快速的判斷方式就是進行內視鏡檢查,若確認鼻竇部位有流膿及積膿的現象,就是鼻竇炎。若使用一般鼻竇藥物或手術後症狀未改善,才會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是否為黴菌性鼻竇炎。此外,張耕閤也提醒,都市人常有的胃酸逆流也可能造成鼻竇炎發生,主要是胃酸逆流衝至鼻腔內部造成鼻竇發炎,但起因多是生活習慣常熬夜工作,或飲食習慣不佳所引發,此時最重要的還是先改善生活習慣,再由醫師判斷是否進行手術或藥物治療。傳統鼻竇內視鏡手術進行時,僅能依照醫師個人經驗來判斷鼻竇、血管及神經的位置,術中容易傷及周邊組織的風險較高。張耕閤表示,最新「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輔助鼻竇內視鏡手術,能讓患者在手術房中直接接受電腦斷層的檢查,醫師可根據即時影像,更精準地辨識出重要結構與欲清除區之間的距離,大大減少傷及重要部位的風險,有效縮減整體手術所需要的時間;在手術結束時,還能再次使用術中電腦斷層掃描鼻竇,確認病灶是否有清除乾淨。慢性鼻竇炎術後保養「1招」防復發慢性鼻竇炎在術後日常要怎麼保養?張耕閤呼籲,最安全且全年齡都適用的方法,就是落實每天清洗鼻腔,與至少每6個月定期回門診追蹤。民眾可在醫院衛教門診學習正確清洗鼻腔的方式後,在家每天自行清洗,養成習慣就像洗澡一樣;不僅能維持鼻腔內部較不會產生積膿狀況,且萬一鼻腔內再次增生小息肉(3~5mm),也可在門診時請醫師直接用鑷子移除,不需再全身麻醉開刀,降低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張耕閤建議民眾,如果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有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不時會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就算曾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呼籲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才能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肺病患者新選擇 智能氧氣機輕便攜

肺病患者新選擇 智能氧氣機輕便攜#肺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罹患肺部疾病且肺功能不佳的病友,例如肺阻塞(COPD)、肺纖維化等,需要長期依賴氧氣機來維持生命,然而傳統居家氧氣治療用的氧氣鋼瓶或氧氣機攜帶不易,易使病患宅在家裡。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何淑娟建議病友,可使用攜帶型氧氣機外出走動,適度運動量有助提升肺功能,減少焦慮或憂鬱現象,找回生命自主權!肺阻塞病友 焦慮風險高常人2.5倍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何淑娟解釋,肺功能不佳會影響呼吸系統的「通氣」或「氣體交換」的功能,造成動脈血氧濃度下降,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困難、心率過快或過慢、臉色發白、發紺等低血氧的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右心室肥厚,續發性紅血球增多症和肺動脈高壓,甚至導致死亡。每天使用15~19小時氧氣(包括睡眠時間)的長期氧氣治療已被視為低氧血症肺阻塞患者之標準照護。居家氧氣治療不僅能改善組織缺氧現象,減輕心臟與肺臟的負荷,還能避免缺氧造成體內發炎與不必要之合併症,減少病患反覆進出醫院的頻率。病友常因擔心缺氧或治療器材攜帶不便,因此久待家中不敢外出。國內的研究顯示,肺阻塞患者的焦慮風險高常人2.5倍,且常與憂鬱並存,反而不利於病況。氧氣隨身帶 擁抱新生活!12年前因咳血住進加護病房、反覆進出醫院、肺纖維化病友許小姐,這些年日常生活被迫與氧氣機形影不離,攜帶型氧氣濃縮機讓她的生活可以常常出門去看電影、唱卡拉OK、去幼稚園接孫子下課,因轉換心情找回自信跟家人共享天倫之樂。60歲中度肺阻塞患者吳先生也分享,攜帶型氧氣濃縮機,並配合居家呼吸治療後,重拾平日對養魚與蒔花弄草的熱愛,還可以每日自己騎摩托車到公園泡茶、與朋友下棋聊天、幫太太買菜或煮飯。氧氣帶著走!病友輕鬆舒緩焦慮病友應盡量放鬆心情,遵從醫生與呼吸治療師的居家氧氣治療及運動建議,可幫助病況往良性循環發展,進而改善生活品質,與疾病和平共處。

肺癌非癮君子專利 4類高危險群當心

肺癌非癮君子專利 4類高危險群當心#肺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連續36年為國人死因之首,肺癌更是癌症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因肺癌死亡的國人超過9200人,平均一天超過25人死於肺癌。雖然吸菸率降低 肺癌死亡數並未趨緩肺癌與吸菸行為密切相關,已經科學界證實。我國於1997年實施菸害防制法,藉助法律約制使國人遠離菸害威脅,成人吸菸率從1990年的32.5%降至2016年的15.3%,降幅為52.9%。然而我國肺癌的死亡數並未趨緩。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表示,我國肺癌的典型與其他國家肺癌與吸菸行為相關不同。我國罹患肺癌病患不吸菸率高達55%,尤其女性有93%沒有吸菸的行為,且高達7成是與吸菸行為關係較不密切的肺腺癌。不吸菸仍可能罹肺癌 4類高危險群肺癌因為早期症狀不多,發現時將近75%病患已發生局部或是遠端的轉移,錯失治療的黃金期。彭汪嘉康院士結合國人肺癌好發族群特徵,歸納出台灣肺癌高風險族群特徵,尤其是不吸菸的高危險族群,更應警惕,希望及早發現、有效預防與治療:1) 直系血親具有家族肺癌病史/根據統計,直系血親有兩人罹患肺癌,罹肺癌的機會為一般人的5-7倍。且依我國女性肺腺癌病患近6成有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EGFR)突變;同時非吸菸族群具有家族史者多半帶有相關其他肺癌危險基因。2) 曾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疾病(如COPD)/肺結核結痂處及周邊容易形成腺癌,而COPD患者常與過去吸菸行為有關。香菸中的尼古丁物質抑制纖毛運動,使痰液堆積不易排出而罹病。此2肺部疾病同是罹患肺癌的高潛在危險因子。3) 煮食沒用抽油煙機/家庭廚房煮食多數為女性,目前已經科學實證指出,廚房煮食若不使用抽煙機,罹肺癌風險高於使用抽油煙機者。尤其是中式烹飪高溫油炒,釋放的化合物侵蝕長期於油鍋旁烹煮的婦女的肺部健康。抽油煙機也必須定期清洗、汰換濾網,確保抽油煙機的正常功能。4) 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環境,尤其是不吸菸的女性需特別注意。其他如職業環境有重金屬與毒物的如鎘、鉻,以及砷,或是石棉業者、過度處於有機化合物情境(如燃燒煤、祭拜的香)、放射線環境,及污濁空氣等。長期於上述室內或是室外致癌情境,對肺部健康必然產生不良影響。高危險族群可考慮自主篩檢醫學科學界已經證實「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為有效篩檢肺癌工具。要保護自我的肺部健康,彭汪嘉康副董事長呼籲高危險族群考慮自費自主篩檢。肺癌早期發現的民眾,有多數是在定期的健康檢查中察覺,挽救寶貴的生命。

講座/慢性呼吸道疾病

講座/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環境變遷及空汙越來越嚴重,民眾罹呼吸道疾病的風險越來越高,根據台灣最新十大死因顯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穩居死因第7名,其中主要死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有鑑於此,雙和醫院邀請蘇怡宸護理師主講,希望能透過此講座幫助民眾對慢性呼吸道疾病之照護有更深入的瞭解。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雙和醫院(02)-2249-0088。(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慢性呼吸道疾病時間:1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電子菸吸食率 中學生增1倍

電子菸吸食率 中學生增1倍#肺病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戒菸困難,許多人會仰賴電子菸作為過渡期的安慰,然而電子菸不僅也會造成身體負擔,對環境汙染也是有很大的影響,近3年來,成人與青少年的吸菸率雖有小幅下降,但電子菸的使用率竟然增加1成。不到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失去生命十大死因大都和吸菸有關,從癌症、心臟病、中風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據國民健康署委託研究指出,103年約有2萬4,000人因吸菸而死亡,103年約有3,000人因二手菸而死亡,平均不到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19.2分鐘),10年來因為菸害而花費的醫療費用高達5千億元以上。戒菸議題行近20年來,重大措施包括調高菸捐20元、擴大禁菸範圍、增加菸品標示警示圖文、規範菸品陳列展示、限制菸品廣告促銷與贊助,以及申報菸品成分和毒性資料,這是臺灣菸害防制法的重大變革。電子煙的興起 成為菸害防制重大議題經逐年推動,國中學生吸菸率由93年的6.6%降至105年的3.7%,吸菸率降幅達4成,獲良好控制,高中職學生吸菸率由94年的15.2%降至105年的9.3%,降幅達1/3,但國、高中學生電子煙吸食率亦由103年的2.0%與2.1%,竄升至105年3.7%與4.8%,增加近1倍,顯示電子煙的興起,已成為我國未來菸害防制重大議題。告別肺部反覆感染、發燒 快戒菸現年86歲的終身義工「孫叔叔」孫越先生表示,16歲時開始吸菸,直到73年因為意識到自己吸菸的同時會傷害到別人,從此下定決心戒菸,孫越以為只要戒菸就沒事,然而10多年前罹患「肺塞病」,吸菸讓他每年肺部反覆感染、高燒,因此他呼籲越早戒菸,效果越好。  

秋冬咳嗽患者增 6點注意事項必知

秋冬咳嗽患者增 6點注意事項必知#肺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咳咳咳!秋冬季節,還真是多病的時刻,老年人不僅要慎防中風或心肌梗塞,有慢性肺病的民眾,更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咳嗽咳不停的症狀,對此,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崇文表示,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天氣寒冷之際就醫人數增加20%,呼籲有慢性肺病的民眾,若有不適應及早就醫。洪崇文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它是一種長期慢性且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致使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的疾病,通常包含「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種疾病。患者常有喘或呼吸不順暢的現象,也常合併有咳嗽及痰多的情形,且易隨著年齡增長而病情日趨嚴重。一般民眾如有哮喘、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咳血、疲倦、意識不清、發燒等常見症狀,應即早就醫確認疾病治療,治療上方式有使用藥物治療,常使用的藥物有支氣管擴張劑、袪痰劑、類固醇、抗生素等或氧氣治療或呼吸運動訓練,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但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崇文也呼籲民眾「戒煙」是防止肺功能繼續迅速惡化最重要的根本方法。另外,天氣寒冷是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更容易發病的季節,患者應如何避免急性發作呢?洪崇文提醒,必須注意以下五點,才能避免慢性肺病持續惡化:1)遵照醫師指示,規則服用藥物,勿擅自調整劑量。2)避免感冒(建議每年預防注射流感疫苗)。3)避免接觸刺激性或污染之空氣,若東北季風夾帶中國空汙襲台,也記得戴口罩出門,或盡量減少出門。4)避免服用乙型交感神經拮抗劑之心臟或抗高血壓藥物。5)使用鎮靜劑或安眠藥宜小心,不宜過量。6)患者更應提早回診,評估是否需預防性投藥,避免病情急性發作,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氣溫落差大 恐讓慢性呼吸道疾病惡化!

氣溫落差大 恐讓慢性呼吸道疾病惡化!#肺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日,氣溫落差動輒數十度起跳,忽冷忽熱的結果,讓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的症狀變得比平日嚴重,而國內慢性阻塞性肺病,四十歲以上成人,每六人就有一人患有此病,其中,九成為長期抽菸而引起,初期症狀為咳嗽、痰分泌物多、黏稠,中重度患者則會出現明顯呼吸困難、肺功能變差等症狀,有6、7成患者就醫時已是病程往往已非常嚴重。男子患COPD 溫差大讓他病情惡化住院兩周就有一名60多歲男子罹患COPD,今年3、4月天氣溫暖、疾病穩定,就不再使用吸入型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不料9月後氣溫忽冷忽熱,出現明顯咳嗽、呼吸困難就醫,住院兩周才出院,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胸腔內科醫師潘信宏提醒,氣溫降低、溫差大、病毒或續發性細菌感染等容易誘發COPD急性發作,建議患者平時要規則用藥控制。因此,患有COPD則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好預防疾病在秋冬之下嚴重惡化,更不可以輕忽COPD所帶來的健康傷害!1)COPD患者一定要戒菸流感、感冒等病毒則會刺激COPD患者呼吸道,引發氣管發炎,甚至伴隨細菌感染,因此建議患者如有抽菸史,一定要戒菸,潘信宏說,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較差,很可能會因為急性發作,導致呼吸衰竭需插管使用呼吸器,則此類病人死亡率可高達三至四成。2)患者規律用藥很重要COPD患者除戒菸為第一要務外,用藥長期規則控制也很重要。藥物選擇上,首選為長效型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若患者肺功能很差或呼吸困難明顯及急性發作頻繁者,可再加上吸入式類固醇一起使用。3)口服類固醇不建議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一般不建議規則長期使用,吸入式支氣管擴張劑或類固醇大致上分為噴霧式及乾粉式兩種。前者採手壓方式,但患者要練習手口協調性及閉氣動作,讓藥物停留在肺中;乾粉式操作上只要患者還有用吸管吸飲料的力道就可以將藥粉吸入,即使老人家手壓力道不夠,都可使用,規則用藥病情才能獲得控制。潘信宏強調,臨床發現很多患者不太會使用吸入型藥物,造成患者以為有用了藥卻沒效,服藥順從性大打折扣。尤其是初次使用吸入型藥物的患者,一定要仔細聽衛教人員指導,回診時追蹤、紀錄使用情況,讓患者用藥更正確、提升用藥順從性。

醫訊/淺談慢性阻塞性肺病與肺部保健

醫訊/淺談慢性阻塞性肺病與肺部保健#肺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肺部就像是身體的空氣濾清器,因此,重視肺功能,就是重視生命。隨著身體老化、器官功能不再,加上環境污染或長期抽菸、接觸二手菸,都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其實,只要我們多留意肺部病變的警訊,提早接受治療,就能有效防止肺功能惡化。現在,於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有場講座-銀髮保健不「肺」心 ,內容:肺部保健課程-淺談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保健面面觀,參加即送精緻餐盒。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銀髮保健不肺心 時間:102年6月8日(六)下午14:00起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台北羅斯福路4段85號;綠線捷運公館站)B1柏拉圖廳洽詢:02-2717 1986健康小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