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

小腿軟趴趴 恐為糖尿病前兆

小腿軟趴趴 恐為糖尿病前兆#按摩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被喻為第二顆心臟的小腿肚,就像每個人的私人醫生。不但可直接從外表確認狀態,還能觸摸診療,觀察身體有哪些不適症狀,並按摩緩解不適與疼痛。身體健康的小腿肚,像皮球一樣有彈性,有點溫溫的,像現做麻糬一樣很柔軟。但是倘若腎臟機能不佳時,小腿肚就會喪失彈性,變得像單薄的皮包一樣軟趴趴的、沒有活力。血壓高 小腿易浮腫血壓比較高的人,小腿肚會膨脹變得硬梆梆,而且容易發燙。患有腰痛、肩膀痠痛、頭痛、糖尿病等宿疾,或是煩惱很多、壓力很大的人,小腿肚大多會浮腫得很厲害,肌肉內部會有硬塊,輕壓就會感到劇痛。5大不適症狀危險群1) 小腿肚又熱又僵硬→高血壓。2) 小腿肚熱熱的但不僵硬→急性發炎、感冒……。3) 小腿肚冰冷且僵硬→手腳冰冷、婦科疾病、自律神經失調。4) 小腿肚冰冷,但觸感柔軟→糖尿病。5) 小腿肚冰冷、柔軟,可是沒有彈性→腎臟病。按摩、多喝水  保命關鍵小腿肚經常水腫的人,代表血液循環不佳,是容易形成血栓(小血塊)的體質。血栓像塞子一樣,一旦阻塞在血管裡,血液便無法繼續流通,最糟的情形會造成「猝死」!為了避免出現腦梗塞或經濟艙症候群,務必要養成按摩小腿肚的習慣,還要大量攝取水分,因為水分才是讓血液順暢流動最基礎的一環。(本文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體寒手腳冷 4撇步可改善!

體寒手腳冷 4撇步可改善!#按摩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家都知道身體不舒服時,最重要的是接受醫院治療。但是打針或吃藥只能暫時抑制症狀,身體其實還沒完全回復健康。當血液凝滯手腳冰冷時,不適症狀只會接踵而至:•  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癌症。•  感冒、流感、O157型大腸桿菌等感染症。•  過敏性皮膚炎、花粉症、氣喘等過敏現象。•  憂鬱、失眠、更年期障礙等,自律神經或荷爾蒙失調症狀。•  水腫或肺癌,或肌膚乾燥、長斑。遠離手腳冰冷 勤加按摩小腿肚上述所有疾病,都與血液循環不良以及手腳冰冷有關。所以只要勤加按摩小腿肚,在每天的生活習慣中多用點心,就能遠離手腳冰冷。1) 深呼吸/處在壓力大又忙碌的社會中,總是很容易呼吸過淺。所以要刻意提醒自己「吐氣時,完全把氣吐盡」,努力實行「腹式呼吸法」,才能有效調節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可使身體機能順利運作,只要保持平衡,就能使血液循環順暢、體溫穩定,有效改善手腳冰冷。2) 端正姿勢/各位是否一放鬆就會駝背呢?當身體歪斜時,血液容易凝滯在不同部位,使內臟機能與肌力衰退,造成手腳冰冷。駝背除了有害健康,還會給人「沒有幹勁、陰沉、老態龍鍾」的負面印象,實在是得不償失。除了站立或行走時必須將後背挺直外,搭車或坐在辦公室裡也請保持端正姿勢。將注意力放在腹肌上,上半身挺直,同時將肩胛骨夾緊,就能呈現出完美正確的姿勢。此時,再將肩膀往下壓,身體的線條就會很好看。端正的姿勢不會使身體歪斜,阻礙血液流動,自然能擺脫手腳冰冷。3) 不翹二郎腿/不自覺「翹二郎腿」的姿勢,也應該避免。腳部容易血液循環不良,所以只要翹二郎腿,就會造成「水腫」。如果真的忍不住想翹腳,可上下活動位在上側的腳。4) 踮腳走路、上下樓梯/沒事踮腳尖行走、上下樓梯,都可活化小腿肚的幫浦功能。經常伸縮腳踝,可以直接刺激小腿肚的肌肉,強化「擠乳作用」把血液運送出去。例如洗碗時站著可以不時踮起腳尖。單純走下樓梯時也可以伸縮腳踝,「至少在下樓時不搭電梯」,就能自然而然維持小腿健康了。只要每天多用點心,就能遠離手腳冰冷。就算沒時間運動,也不可以輕言放棄!(本文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6種方法 讓你從腳暖到全身

6種方法 讓你從腳暖到全身#按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寒冬時,冷風會從褲口往裏灌,雙腳麻、木、涼、痛,加上從足心到小腿,再到全身,被凍得瑟瑟發抖,這是我30年前曾有的經歷,現在想來,更能體會「寒從腳下起」的意思。一夜雙腳不暖 不利健康現在的人很少能體會腳凍的感覺了,但還是有腳涼的時候,如果不採取正確的方式,可能一夜都雙腳都不會暖,這可是不利於健康的,以下介紹的,是能夠讓腳瞬間暖和起來的6種方法,看起來簡單,卻是很有效的。1)     踏步法 /做原地踏步動作,腳落地時稍用力,只需5到10分鐘,雙腳就會暖和,注意選擇地點,儘量不要在臥室,以免打擾到樓下的鄰居。2)     頓足法 /同時抬起雙腳腳跟,腳尖著地,再迅速頓下腳跟,反覆50至60次,此法對便秘有作用,但老年人不宜。3)     按摩法 /盤坐在床上,兩腳掌相對,用雙手摩搓足背以及小腿,然後再搓足心,到溫熱為止,睡前按摩足部,更能改善血液循環,達到安神鎮靜、促進睡眠的作用。4)     浴足法 /用溫熱水泡雙腳,邊泡腳邊揉搓按摩,也可以在熱水中加入少數鹽待溶化後浸泡,有消炎作用,有灰指甲、足癬等足病者,可以用苦參30克、白蘚皮30克、蒼術30克、枯礬10克,煎水泡腳,既能暖足,又能治病。5)     薑湯法/腳涼,全身又覺得有寒氣的,可以熬一碗薑湯趁熱喝下,再蓋被取暖,特別是涉水、淋浴後,腳部受寒的,更適合用本法。6)     舉腿法/仰臥床上,雙手置於身體兩側,將兩條腿緩緩舉起,垂直於身體,稍作停留後,再緩緩放下,如此重複數次,本法還可以鍛鍊腹肌,有助於減肥。(本文摘自/人體排寒手冊/台灣廣廈出版)

「失智照護諮詢」 搞定老頑童

「失智照護諮詢」 搞定老頑童#按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0歲的陳奶奶腦力退化日益嚴重,出現許多精神症狀,包括記憶力的問題,同樣的事情會反覆多次詢問,以往注重清潔的她,現在也不注重衛生,身上常發出異味,最近陳奶奶開始對媳婦產生敵意,認為媳婦都不給她吃東西,要奪取她的錢財,陳奶奶認知功能的許多面向都有受損,但是外觀和健康老人無異。不要當面直接否定 要移轉注意力經由失智照護諮詢,家屬理解陳奶奶罹患失智症,請家屬在陳奶奶產生妄想的時候,嘗試轉移她的注意力,並且不要當面直接否定她的話,讓她移轉注意力,當陳奶奶覺得自己的東西遺失,陪她找找看,並且不動聲色地裝作是陳奶奶自己找到的。療癒性觸摸按摩 可放鬆、減低敵意使用療癒性觸摸按摩的技巧,可讓失智症者放鬆,進而減低敵意,盡量用諒解代替責備,職能治療師則協助家屬安排相關的腦力復健活動、日間的活動設計安排,延緩腦力退化。失智症諮詢 提升照護品質隨著平均餘命延長,可預期失智症的盛行率同樣上升,但是臺灣在失智照護依舊落後鄰近先進國家,我們仍舊缺乏許多相關的設施,對失智症友善且充分理解此疾病的照護人才仍然不足,我們的社會也對失智症持續有許多誤解與污名,但失智照護諮詢是好的開始。透過失智照護諮詢,提升照護品質,並且讓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理解它、接納它,服務弱勢族群,讓弱勢病患能獲得完善醫療人權的保障,提供的諮詢服務,不只可以讓家屬安心,同時也照顧並盡力滿足家屬的需求,失智症的防治方式越來越多,是未來責無旁貸的課題。

刺激肌筋膜 整骨助調節慢性病

刺激肌筋膜 整骨助調節慢性病#按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整骨術是一種徒手療法,這種療法對各式各樣的疾病都有一種相應的治療手法,整骨療法乃是夠透過觸診,以及特定的技法與按摩手法來進行治療,雖然有些整骨術的療法頗具爭議性,但是根據整骨協會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整骨療法對於許多疼痛症狀,還有某些調節障礙如高血壓等,以及偏頭痛與慢性病,都有療效。整骨在美國是一門專業研究領域整骨療法頗受一般大眾青睞,是相當熱門的治療方式,在美國甚至是大學學術殿堂裡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也是醫師訓練的一環,學界目前正對整骨術的療法進行臨床研究評估。各器官臟腑與身體部位處於動態整骨療法背後的理論基礎認為,人體各個器官臟腑與身體部位均處於動態,彼此間互相牽動,而且這種動態關係有其必然性,因為每一個器官與身體部位都是生命流的一部分,是體內液態系統的一環。透過肌筋膜 全身上下都在液體交換對照人體內的肌筋膜系統來看,透過肌筋膜網絡,人體全身上下的確都在進行液體交換,即使身體各器官與大肌群都被包裹在肌筋膜這層外衣裡,它們並未因此受到拘束,依舊可以活動自如,這也正是人體各個器官與肌群可以順暢運作的關鍵因素。刺激肌筋膜 加快新陳代謝因此,整骨療法之所以能見效,真正原因應該是整骨治療師所運用的技法能夠刺激到肌筋膜,進而引發某些效應,例如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或是使神經元產生反射與反應。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一些整骨術的治療方法確實有效果,而且這些效果都可以從肌筋膜的角度加以解釋,但是整體而言,全面性的科學仍然付之闕如,或許是因為整骨療法過於「包山包海」,面對五花八門的疑難雜症都想要一手包辦,除此之外,治療手法欠缺一致性也是一個問題。(本文摘自/肌筋膜健身全書/商周出版)

霾害傷肺、誘氣喘 4穴位按摩啟動身體防護

霾害傷肺、誘氣喘 4穴位按摩啟動身體防護#按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的空氣品質不佳,不僅環境污染導致,近日還受到中國的霾害影響,經常發佈懸浮微粒(PM2.5)達到紫爆的等級,醫師表示,吸入的細懸浮微粒會影響肺部換氣、使肺功能下降,促發咳嗽、氣喘、誘發慢性發炎,使身體抵抗力變差,容易感染。迎香、合谷穴 增加抵抗、自癒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醫師表示,PM2.5進入肺泡後,很難被人體清除,自我保護方法包括減少暴露在PM2.5之下,空氣品質不良時避免出門;戒菸、少燒金紙;PM2. 5紫暴時減少開窗;使用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PM2. 5對我們的健康危害。霧霾天該如何自我保健?顏素美醫師表示,平時在家可進行穴位按摩,每個穴位按壓5~10分鐘,啟動身體的防護機制。1) 「掐」列缺穴/兩手虎口交叉,手腕伸直,手腕側面,食指所到之處。列缺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絡穴,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刺激列缺穴,可宣肺利氣、疏風解毒,治療咳嗽、氣喘,也能治療喉嚨乾痛、癢、聲音嘶啞、慢性咽炎等症狀。2) 「揉」照海穴/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能清咽利喉,緩解被空氣污染傷害的咽喉乾燥。3) 「搓」迎香/鼻翼兩側一釐米的皺紋中。迎香屬手陽明大腸經,能疏散風熱,通利鼻竅。搓迎香能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4) 「按」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隆起最高點。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回陽九針穴之一,能清肺疏衛,輕清走表,宣洩氣分之熱,治療頭、面、眼、口、鼻之症,是增強自然治癒力的要穴。顏素美醫師提醒,上述的穴位按摩是保健方法,不能替代醫療,如果症狀嚴重,仍要到醫院接受治療。

醫訊/按摩飲食衛教──遠離便祕困擾

醫訊/按摩飲食衛教──遠離便祕困擾#按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壓力大、常熬夜、外食族,生活作息不固定可能都是導致現代人小病不斷的原因之一,大多數人除了精神狀況差之外,伴隨而來的「文明病」就是便秘!此次講座將會由中國附醫臺北分院中醫內婦兒科醫師周書玉,主講「中醫穴位按摩與飲食衛教──遠離便祕困擾」,希望能給予民眾有用的建議,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中醫穴位按摩與飲食衛教──遠離便祕困擾時間:106年1月24日 星期(二)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1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社工劉大任02-2791-9696#1008 

預防中年發福 按摩小腿肚!

預防中年發福 按摩小腿肚!#按摩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代謝好的人」,就是指營養素燃燒成為能量後,消耗功能良好的人。也就是吃再多也不容易變胖,不會囤積多餘脂肪的體質。反過來說,「代謝差的人」就是容易發胖,會囤積老廢物質的體質。代謝能力衰弱 易低體溫、手腳冰冷努力減肥也瘦不下來、體溫偏低、手腳冰冷、水腫、很少流汗、容易疲勞等,是代謝能力衰弱的現象。很多人以為這是年紀漸長的「正常現象」,但若因此置之不理。不但會讓身材走樣、中年發福,還會有許多疾病伴隨肺癌出現。基礎代謝量最高峰的時期是在20歲以前,男性為1500卡,女性為1200卡。這個時期代謝作用最活躍,就算躺著不動也會消耗能量,所以稍微吃多一點也不會變胖。但是過了20歲以後,一日基礎代謝量,每過10年就會遞減100卡。若將減少的基礎代謝量,換算成囤積在身體上的脂肪,簡單計算之下,1年就會增加體重5公斤以上。活動時間越短、量降低 易發胖邁入30歲後,如果食量還是與20歲一樣,連運動量也不變的話,體重便會慢慢增加。有些人如果學生時代曾是一名運動員,但出社會後忙到連散步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快速變胖。因為運動量減少,能量就會剩下更多。到了40歲、50歲,隨著年齡增長,活動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活動量也降低,所以更容易發胖──這就是「中年肥胖」的真相!體溫上升1度基礎代謝量就會提高12~13%,因此吃下相同分量的食物,脂肪也不容易囤積。例如得流感發高燒後,有時會變瘦2~3公斤,除了是因為食量減少之外,能量也比平常消耗更多。成人每天所需的熱量,依年齡、身高、體重而有所差異,但平均值為:男性2000~2200卡、女性1800~2000卡。按摩小腿肚 消除疲勞體溫高=基礎代謝高,屬於吃再多也不會發胖的體質;體溫低=基礎代謝低,成為吃一點就容易發胖的體質。所以「讓體溫升高」可說是預防肥胖最簡單的方法。那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提高體溫呢?就是「活化下半身的肌肉」。全身六至七成的肌肉位於下半身,所以會產生許多熱能(消耗能量)。其中的主角就是肌肉塊,也就是小腿肚。走路、上下樓梯、體操、伸展操,這些全都是活化小腿肚的最佳運動,可是要小心運動過度會造成肌肉疲勞,甚至造成運動傷害。但換做按摩小腿肚,不僅能持續活化小腿肚肌肉,還能消除疲勞。(本文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