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

消炎藥+胃藥=不傷胃? 嚴重錯誤觀念!

消炎藥+胃藥=不傷胃? 嚴重錯誤觀念!#潰瘍

一名70歲老太太因為膝蓋酸痛,常常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最近又因為劇烈疼痛,而吃了三天的消炎止痛藥,幾天前,林太太被發現解了一堆黑色大便,昏倒在廁所裏面,被送到急診室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胃有多處潰瘍合併大量出血。另一位73歲老先生,則吃了幾天的消炎止痛藥,結果出現胃悶、噁心不舒服,最後嚴重到被緊急送到急診室,已呈現休克狀態,經檢查後發現是胃穿孔。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胃腸肝膽科許丁壬醫師表示,像這樣的病患,共同點都是有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而且多是年紀超過65歲的老人家。因老人家對於痛的感覺比較遲鈍,即使已經因為藥物造成了潰瘍,常常只會有一點胃悶、不舒服的感覺而已,造成有些人還是繼續服用消炎止痛藥,直到有一天發現解大量黑色大便或嚴重腹脹、吐血才送醫,此時已經造成胃出血,甚至已有胃穿孔、腹膜炎,而有生命危險。所以,許丁壬醫師建議,年紀大的人消炎止痛藥能不吃就不吃,尤其是以前就有消化性潰瘍或胃出血病史的病人或目前正天天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臟病或腦中風的病人,更需要避免服用消炎藥。有些人認為消炎藥加上胃藥一齊服用就不會傷胃,這是錯誤的觀念。許醫師表示,醫學上已有證據指出消炎藥和一般胃乳片一起服用還是一樣傷胃,除非合併特殊胃藥,如質子幫浦抑制劑或高劑量的氫離子拮抗劑一起服用,才能達到預防潰瘍的效果。許醫師提醒民眾,不要亂服用消炎止痛藥,尤其奉勸老人家,在有需要時才服用消炎止痛藥,儘量不要長期或常常服用。臨床上,幾乎每天都有因為胃出血而來接受胃鏡檢查的老人家,而這些病人也幾乎每人之前都有吃過時間長短不一的消炎止痛藥。有些藥是醫師所開立,有些是病人自行到藥房購買,甚至是購買自廣播電台,如何減少這些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不讓悲劇一再發生,仍有賴政府、醫界、民間共同努力。

你的小孩是工作「愛怕」族嗎?

你的小孩是工作「愛怕」族嗎?#潰瘍

許多國家正面臨嚴重的青年失業現象。當地的人稱這群25到35歲的族群為「愛怕族」。正經歷的「不安全」、「高壓力」、「高賦稅」以及「高負債」幾個現象。這正反映國內目前許多青年,存在著對工作又「愛」又「怕」的矛盾情結。父母面對家中的下一代對於工作似乎缺乏上一代人的熱誠與重視,往往感到難以理解。彼此溝通的結果,經常以不歡而散收場。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及週遭的親友難道完全束手無策嗎?這倒不見得。一、提供正面學習典範這一代年輕人,接觸的多是虛擬的網路世界,較缺乏上一代人實體的人際網路經驗,因此人際方面的支持系統顯得異常脆弱。再加上部分媒體過度渲染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容易造成「愛怕族」對工作產生眼高手低的心態。此時不妨從親朋好友中,安排一腳踏實地且樂於助人之人,作為親近、模仿的對象。二、建立合理實際期待在幫助家中小孩踏出職涯的第一步時,家長應了解目前高度競爭的就業市場,極不容易覓得人人稱羨的職務。因此不妨將標準放寬一些,可試著接受人力派遣或兼職等工作機會。畢竟目前有許多企業,為了節省人力成本,選擇以上的求才管道。等到跨進公司這道門之後,是不是「人才」,就得看自己的工作表現囉。三、過程跟結果同樣重要求職的過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它可以幫助求職者了解這家企業的背景、面試的技巧、薪資福利的標準…等等。因此如果安排好幾家公司要面談,我的建議是把自己覺得機會最渺茫的面談排在前面,讓自己有充分「練功」的機會。而父母也應該多關心每次面試的「過程」勝過「結果」。

「大長今」裏的皮膚怪病-貝西氏病(Behcet氏症)

「大長今」裏的皮膚怪病-貝西氏病(Behcet氏症)#潰瘍

大長今劇裡有關中宗病情的描述「中宗多次昏倒,腹痛難耐,併有發燒、口瘡多次,在針灸處的皮膚都一一出現皮膚疹子,這時讓長今放手一博治療中宗,但是中宗又出現了失明的症狀」,佩服長今的醫術及食療法之餘,心中也忍不住地想幫中宗診斷一下這個皮膚怪病。「貝西氏病」是一種侵犯多重器官的炎症,會有口瘡、生殖器瘡、關節炎、皮膚病症、眼睛、腸胃道及神經多個系統的病症表現,其病因大多被認為是與基因、感染、或免疫系統調節失常有關。臨床表現分為黏膜皮膚及系統病症兩大類,經常反覆發生的口瘡是最常見的黏膜表徵,也是最常出現的症狀,主要可以在口腔看到直徑為一到三公分,會痛,黃硬底的潰瘍,癒合後不留疤,皮膚疹子較多樣化,其疹子表現在醫學研究報告過的有膿疱型血管炎 、結節性紅班樣、壞死性膿皮症樣病灶、或紫班;這些疹子的共同特徵是病理切片下,用顯微鏡可看到這些病灶初期有嗜中性球血管反應。而最特別的是這個病在針扎後一二天,會在針扎過處會出現上述的典型貝西氏病皮膚疹子,稱之為病態反應性, 這種免疫介入的皮膚組織破壞反應,或可視為此一疾病活性之指標。系統病症方面,通常會伴隨關節痛,眼睛是最常被侵犯的器官,最可信的診斷標準是後葡萄膜炎 ,值得注意的是它常會導致失明。而神經系統方面,以腦膜炎、腦栓塞、良性顱內高壓、腦神經麻痺、腦幹系統出現問題為主,腸胃道黏膜嚴重時,則會出現潰瘍,甚至穿孔。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楊志雄醫師建議在治療方面以減輕「瘡」的疼痛為主,如局部塗抹或注射類固醇,局部麻醉止痛劑, 而口服秋水仙素可以減少黏膜皮膚病症的嚴重性, 另外口服類固醇及一些免疫調節劑,也有不錯療效。 一般貝西氏病症狀 ,常需及早治療, 以免惡化 , 進而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但也有一些醫學文獻報告顯示, 某些少數病例的一些症狀會自己痊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