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談養生

運動員和青壯年 反易心臟病猝死

運動員和青壯年 反易心臟病猝死#名醫談養生

英俊多金、熱愛運動的杜拜王子,突傳心臟病猝死,為何身強體健的年輕男性,仍會因心臟病突然病故?猝死防不勝防,日常生活應該如何預防? 心臟病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臟驟停。大部分患者是在事前沒有預期或任何警訊情況下,發生心律不整異常,常是心跳過快,少數是跳得過慢,導致心臟忽然停止工作,病人將失去意識、心跳、血壓而需要積極急救的情況,但能夠成功救回來的機率,僅不到一成。 令人吃驚的是,運動員的心臟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心律不整,中壯年族群也比年長者發生猝死的機會高。本期由專攻心律不整診治的劉言彬醫師,分享心跳日常保養關鍵之道。 早晚、運動後量脈搏/跳動規律跟次數一樣重要 每分鐘跳六十到一百下的心臟,每天平均要持續跳上十萬次左右,才能把提供氧氣及營養素的血液,順利送到全身器官及組織。但要怎麼知道心臟跳得好不好?規不規則?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測量手腕橈動脈的脈搏。 當心臟收縮輸出血液時,會產生心跳,並讓動脈血管壁搏動,產生脈搏。早上醒來,把左手的手腕放在桌面上,用右手的食指及中指,輕壓位於手腕近大拇指側的橈動脈,量三十秒的脈搏跳動次數,再乘以二,或是直接量六十秒的脈搏跳動次數,就可約略算出每分鐘心跳數。同時,也要留意脈搏與脈搏間是否跳動得很規則,若是心跳不規則,部分脈搏有可能太小無法被察覺,所以,脈搏有時候不見得就等於心跳。 目前坊間常見的運動穿戴裝置,不少有脈搏量測設計,雖可記錄每分鐘的平均脈搏數,但不見得有監控脈搏規律與否的設計。 一般而言,脈搏跟血壓一樣,會有日夜變化。如果一天中脈搏沒有明顯變化,代表心律變異降低,這並不是個好現象。同時,脈搏會隨著年紀越來越年長,越跳越慢。若年長後,脈搏越跳越快,也是異常現象。如果覺得很虛弱、暈眩,建議可再多量一次脈搏,了解次數、規律性是否有變化。 此外,運動後的脈搏,應該比休息狀態的脈搏快。如果運動後的脈搏跟休息狀態的脈搏數差不多,或是運動後,脈搏跳得很不規律、亂七八糟亂跳,也是要特別留意的異常。 誘發心臟驟停因素/忙、累、情緒激動或抽菸 心室震顫會讓心臟喪失搏血功能,是目前醫學上確知會導致心臟驟停的重要因素,若未及時急救,猝死機會極高。盡快以心肺復甦術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較有機會捥回生命。平時,最好能熟知居家、公司附近AED的所在位置。 三大會誘發心室震顫的高危險因素,包括:一、心臟的冠狀動脈有血管狹窄,或血管痙攣突然狹窄,造成心肌缺氧。二、有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像是心臟擴大、心肌肥厚、心臟衰竭等。三、自律神經不平衡,尤其是很忙、很累、情緒很激動時,讓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讓動脈血管的斑塊剝離,也是發病的重要因子。 認真控制高血壓及血脂異常、適度減輕體重、採取健康飲食,對減少心室震顫有幫忙。而菸、酒、咖啡、茶雖然都會增加心跳次數,但其中,最容易引起致命性心律不整的嗜好是抽菸,積極戒除菸癮,是減緩心律不整的關鍵。 曾經心肌梗塞患者/更要在醫師監控下規律運動 如何改善自律神經的不平衡,避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目前最有證據的日常保健是規律運動,日走萬步是不錯的運動保健方式。美國心臟醫學會則建議,每週至少五天,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共一百五十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遛狗),或是每週至少三天,每次至少二十五分鐘,共七十五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如:跑步)及兩天的肌力運動(如:瑜伽)。 若是曾經心肌梗塞的患者,絕不可因為怕心臟病再度發作而完全不運動,反而是更需要在專業復健科醫師的監控下,規律的做漸進式心臟復健運動,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建議以緩和的有氧運動為佳,高衝擊性的舉重等無氧運動,則較不合適。 但千萬別誤以為專業運動員,心臟一定很強健,不需要擔心猝死。 事實上,擅長馬拉松長跑的年輕運動員,雖然因為每次心臟可打出的血液量較多,每分鐘的心跳數,往往比正常人少,但是長時間持續運動,也會讓心肌產生損傷,發生心律不整的可能性反而比較高。規律,但不過量、不過勞的運動,才是正確的健心之道。 【延伸閱讀】心跳保健3要訣 健康成人每分鐘心跳數約在六十次至一百次。使用運動穿戴裝置,可量測脈搏數,但無法得知心跳規律性。做好心跳保健三要訣,有助降低猝死風險。 1)用食指及中指輕壓位於手腕近大拇指側的橈動脈,正確測量脈搏數及規律性。 2)規律運動可減緩血壓升高及血脂異常,改善自律神經的不平衡,避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3)熟知居家附近AED所在位置,因心臟驟停三分鐘內,使用AED存活率最高。 小檔案_值班醫師劉言彬 經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副秘書長 現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 專長:心律不整的診斷及治療 ※  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堅果護心降血脂 怎麼吃不會肥?

堅果護心降血脂 怎麼吃不會肥?#名醫談養生

從口味、一日分量到食用時間,一次解惑 大大小小的堅果,蘊藏著植物發芽所需的豐富能量及營養素,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小點心。不管是芝麻、亞麻仁子、葵花子、松子、南瓜子、花生、杏仁、開心果、腰果、夏威夷果仁、核桃等,都各有擁護者。而以往談到堅果,營養師總是眉頭一皺,原因無他,因除了含有較高比率醣類的栗子跟全穀根莖一樣是屬於主食類外,絕大多數的堅果,都因富含油脂,被分類在油脂類,屬於易致肥的高熱量食品。 近年,堅果一躍成為美國心臟學會主動推薦的護心食品。「吃堅果可護心」的浪潮,也讓營養界重新思索,屬於油脂類的堅果,真的那麼罪不可赦?而堅果跟單純的油脂,又有什麼不同的營養價值?本週由專精營養照護的蔡淑玲營養師,分享堅果怎麼吃,最健康的養生之道。 吃起來很有飽足感的堅果,是營養相當豐富的天然食物,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如:維他命E)、礦物質。堅果的油脂,主要來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特點是可以稍微提高好的膽固醇(HDL),降低壞的膽固醇(LDL),因此,確實具有減少血脂異常的護心功能。堅果,也含有部分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同時降低LDL、HDL。 但不飽和脂肪酸的缺點是不安定,尤其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又比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更容易變質,不只不適合高溫油炸,也容易因為氧化而有油耗味。所幸,堅果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會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多一些,因此,也會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魚油安定,但仍不適合大量囤積。 挑選堅果三要訣 口感脆、沒油耗味是首選 而且堅果跟全穀雜糧類食物一樣,在溫暖、潮溼、氧氣多的環境中較容易滋生傷肝的黃麴毒素,肉眼不見得可以分辨。買堅果時,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為了貪便宜,大量購買,建議盡量買真空的小包裝,開封後,可冰在冰箱的冷藏室裡,以低溫、乾燥的環境保存,並在兩週內吃完,比較不會產生毒素。吃之前,先用鼻子聞一下有沒有臭臭的油耗味,用眼睛看一下堅果表面有沒有新鮮的天然光澤。萬一吃進嘴裡味道怪怪的、口感不再香脆,代表已經開始變質,應捨棄別吃。 常常有民眾會問哪一種堅果最健康,營養最豐富?其實,每一種堅果的營養價值,都不相同,各有優點,像芝麻的鐵質特別多,口感鬆脆的葵花子,則含有比較高比率的膳食纖維,建議可購買綜合的堅果較能攝取到不同種類的營養。口味上,只要避免油炸、鹽味、麻辣、蒜味、蜜煉的調味,選擇低溫烘焙的原味綜合堅果,就能吃到堅果的好處,不額外增加健康的負擔。 依種類估油脂,注意糖分 在營養指導門診中,常常會有民眾會提到,「我明明是吃水煮的花生湯,不是吃油炸的花生,為什麼還是算在油脂類?」其實,油脂類指的是食材的油脂比率高,因此,不管是清蒸、水煮或打成精力湯或堅果泥,只要堅果本身含有的油脂量多,都還是算在油脂類,多吃照樣會增加熱量的攝取。 那成人一天到底可以吃多少堅果呢?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天額外加在三餐裡的油脂類,應控制在三到七份的油脂(編按:一份油脂,等於一茶匙的油),再加一份的堅果。如果愛吃堅果,也可以把堅果的分量,提高到兩到三份,但同時,就得把飲食中,其他外加的油脂依比率減少。 一份堅果,視堅果本身油脂含量而定,重量約在七到十二公克。舉例來說:油脂含量較高的夏威夷果仁、杏仁,約七公克,就等於一份的油脂,大約是四到五粒的果仁。花生,大約十粒;松子,大約四十二粒是一份油脂。而油脂含量較夏威夷果仁、杏仁稍低又帶殼的葵花子、南瓜子,約十二公克,才等於一份的油脂,約有三十粒左右。 含有各種堅果的綜合果仁,則可用八到九公克,預估一份的油脂,簡單用烘焙用的磅秤,先秤一下,或是用瓷的湯匙裝一平匙,每次只取要吃的分量出來,才不會越吃越「續」嘴(一口接一口),一不小心就吃掉一整包的分量。而市售的杏仁粉、芝麻糊,部分因會添加大量的澱粉,油脂量會較純堅果低,但仍要注意甜度高時,可能會有糖分較高的問題。 堅果入菜,現打現吃為宜 堅果的油脂,可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很適合隨餐一起吃。牙口不好、咀嚼力差,咬不動堅果或想變化口味的民眾,可用食物調理機,把堅果打成泥,塗在麵包上或是拌麵、拌青菜食用,但由於堅果泥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大,更容易變質、發霉,建議先秤好分量,現打現吃較容易掌握份量及保持鮮度。 那有沒有哪些民眾較不適合吃堅果?因堅果的鉀、磷等礦物質的含量較多,若是需要限鉀、限磷的慢性腎臟病、洗腎患者較不建議吃堅果。 【延伸閱讀】3招吃出堅果營養 吃堅果護心,最大的原則是注意新鮮度、多樣化、分量得宜。掌握3訣竅,就能吃出健康。 1)可挑選低溫烘焙的原味綜合堅果,宜避免油炸、鹽味等調味。 2)盡量買真空小包裝,開封後,可冰在冰箱的冷藏室裡保存。 3)堅果泥入菜,先秤好分量,現打現吃,最能掌握分量及鮮度。 小檔案_值班營養師蔡淑玲 經歷: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理事 現職: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淡水營養課課長 專長:營養照護 • 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早晚溫差大 在家吃早餐最護心

早晚溫差大 在家吃早餐最護心#名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72期  整理者黃秀美)   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冷熱急劇交替,全台急診室大爆滿,猝死個案頻傳,其中又以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最危急。欲減低猝死機率,外出、辦公、入睡時該如何做好保暖措施? 猝死的患者,大多數是到院前心跳停止(簡稱OHCA),患者在送到醫院之前,已喪失意識,量不到心跳及血壓等生命跡象。 天冷會讓猝死人數特別多?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定義,當平地的日最低溫,在攝氏十四度以下,即符合「大陸冷氣團」來襲的寒冷氣候。 而依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士豪及住院醫師吳人傑在二○一三年二月一日到二○一四年一月三十一日,針對該院急診室來診病患(不包含外傷致死)所做的統計,這段期間,日最低溫低於攝氏十四度有四十五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二十二位,相當於每兩天,就約有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而氣溫高於攝氏十四度有三百二十天,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有八十九位,相當於每四天,會有約一位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兩者在總來診病患比率的差距逾一.七倍,顯示天氣寒冷時,的確會增加猝死機率。 同時,在天冷時,掛急診的重症患者比率較高,尤其是有心血管、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編按:一種肺部慢性發炎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與吸菸、空氣污染有密切關係)患者,在氣候寒冷時,特別容易急性發作,應特別注意保暖。 本期由專精緊急醫療救護的王士豪醫師,告訴您「保暖防猝死」的關鍵之道。 中年族群外出注意 每日兩大時段是猝死高峰 當血管因氣溫急速下降的刺激而痙攣、收縮時,可能會造成血壓上升或心律不整,甚至,動脈血管壁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在腦部引起腦中風,在心臟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嚴重時會猝死。 今年冬天因大陸冷氣團持續來襲,驟寒天數比往年多,因猝死送到急診室的患者,總數也有增加。 而需要外出工作的中年族群,要特別注意的是早上六點到十點,傍晚五點到八點是猝死的兩個高峰,在週間裡,則以星期一猝死發生機率最高。而天氣驟冷的前一、兩天,也是特別容易出狀況的時間點,更要留意身體的不適,別因公事忙碌而硬撐,應盡早就醫。 早上起床時,不要匆忙趕著外出上班,要讓從暖暖被窩出來的身體,有時間適應外界的冷空氣,最好能先吃個早餐補充能量,並在室內活動一下筋骨,做足保暖措施,再出門。 洋蔥式穿法最保暖 氣喘、鼻炎患者必戴口罩 戶外活動時,衣著可採洋蔥式穿法,內層重排汗,中層須保暖,外層要阻絕。像緊貼皮膚的內層,可穿貼身的排汗衣,保持皮膚的乾爽,並減少溼冷的感受。 中間的保暖層,則可穿羽絨或刷毛衣,來留住體溫,達到蓄熱效果。最外層,則以具有透氣防水功能的外套,隔絕外界冷空氣入侵,避免中間保暖層被冷風灌入而感到寒冷。 舉例來說:若是必須穿著正式西服的上班族,在內層、中層,可搭配小圓領設計的排汗衣、薄刷毛衣,再穿上襯衫、西裝外套;須外出時,再套上透氣防水外套,即得體又保暖。騎摩托車通勤時,不管有沒有下雨,都可套上雨衣或雨褲,最具防寒效果。 此外,外露的頭、臉、頸、手腳也可套上毛帽、口罩、圍巾、手套、襪子。這是因身體只要有一部位覺得寒冷,就可能刺激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讓血管收縮,有機會讓血壓飆高、心跳過快而增加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及猝死危險。 若是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相關病史的患者,常會在吸到冷空氣時急性發作,出現鼻水直流、喘鳴、呼吸急促症狀,一定要配戴口罩,保持呼吸道溫暖。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應隨時帶著急性發作時,可快速解除氣管收縮的藥物。 目前,台灣有些學校硬性規定學生,在低溫特報時,仍只能穿學校的制服外套、女學生須綁馬尾、穿裙子,不能穿帽T、厚外套、長褲,這很不合理,因為即使是青年學子,還是有可能因氣溫急劇下降造成身體出狀況,其中又以有先天性的心臟疾病、氣喘或偏頭痛體質的學子們更要留意保暖,避免受寒。 睡覺可戴手套襪子 洗完澡喝溫開水更能保溫 小朋友及年長者,是最易因天冷而失溫的兩族群,建議改在中午溫度最高時洗澡,比較不會冷到受不了,也要注意洗澡的水溫約攝氏四十度左右。洗完澡,可喝點溫開水,讓身體繼續保持溫暖。但千萬別喝酒取暖,因酒精會讓血管擴張,剛開始會覺得很暖而把衣服脫掉,但卻也會讓體溫散失,反而有失溫危險。 早晚溫差大時,手腳末梢血管收縮、血流減少,常有手腳冰冷困擾,尤其是曾中風、糖尿病患者,因常伴隨周邊神經血管病變;若在室內、睡覺時,也能戴手套、穿襪子,肢體保護及保暖足夠,較不易受傷,也能避免傷口因血流減少而不易癒合。 而睡覺時,戴不住手套、襪子又怕冷的族群,如小朋友,則可考慮用睡袋,手腳比較不會露在棉被外而覺得好冷。 【延伸閱讀】穿衣保暖簡易3重點 孕婦、體內有心律調節器的患者,不適合用電毯。糖尿病、年長者,要小心被暖暖包或鹵素燈電暖器燙傷。與其使用室內保暖用品,不如從衣著保暖做起,最安全、有效。 1)露在衣服外的頭頸部,套上毛帽、圍巾,避免血管收縮,血壓飆高。 2)由內而外可採排汗衣、羽絨或刷毛衣、透氣防水外套洋蔥式穿法。 3)戴手套、穿襪子可提供手腳冰冷者或曾中風、糖尿病患者肢體保護。 小檔案_值班醫師 王士豪 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    醫學科主治醫師 專長:緊急醫療救護、急診醫學、    山岳醫學、野外醫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