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

化療後腳潰瘍如臭雞蛋味 中藥助復原

化療後腳潰瘍如臭雞蛋味 中藥助復原#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5歲蔣女士因罹患「乳癌」第二期,經外科醫師手術切除1/4的乳房,且配合化學藥物治療。但化療藥物讓她出現手部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症狀。不斷散發出臭雞蛋味的腳皮潰瘍,讓她難以忍受,又要飽受尿急時因腳痛而無法趕到廁所去解放的苦痛。後來至中醫科求診,確診為「熱毒蘊結肌膚」證型,經內服「生肌斂傷」中藥後,手部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症狀已有大幅改善。化療引起的併發症 是由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因化療造成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的症狀稱為「手足症候群」,是臨床常見由化療藥物如「小紅莓、紫杉醇」等治療後引起的一種併發症。臨床表現主要有手、腳患部的熱、痛、紅斑性腫脹,若嚴重會出現脫屑、潰瘍和劇烈疼痛等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蔣女士的症狀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是由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進而誘發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皮膚出現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腫大等症狀。服用具有消炎止血的中藥 有效改善化療副作用林在裕表示,像蔣女士的症狀可服用具有「生肌斂傷」功效的「紫草」及「白芨」來治療。「紫草」對肉芽組織增殖有促進作用,可明顯加速創傷癒合,具有抗炎、抗微生物、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白芨」則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作用,可應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瘡瘍腫毒、手足皸裂等疾患。經內服中藥治療後,蔣女士因腳部潰瘍傷口已癒合,目前腳皮的惡臭消失了,且能自行走到廁所排尿解放,不再為化療後產生的毒副作用苦痛,展現笑容勇於接受後續的化療療程。避免「手足症候群」惡化須注意以下事項:1)避免患部壓迫與摩擦,建議穿著舒適及寬鬆之衣服、鞋及襪。2)坐或躺的時候宜將手、腳墊高,促進肢體靜脈回流。3)減少接觸洗衣粉、肥皂等化學洗滌劑的次數。4)避免接觸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物品引發燙傷或凍傷。5)避免洗熱水澡或陽光下曝曬而使血管擴張。6)注意保持皮膚濕潤度,洗完手腳後可塗抹凡士林或蘆薈。7)飲食應戒除菸酒,不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化療產生副作用 可依賴中藥緩解不適

化療產生副作用 可依賴中藥緩解不適#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56歲罹患乳癌的李媽媽,在第一次化療後即產生手足症候群症狀,經歷三次化療後,手足紅腫水泡的情況讓她更加痛苦,中醫師以內服外用雙管齊下的方式治療,兩週後手腳紅腫疼痛的程度減輕、脫皮癒合速度加快,手足症候群的狀況明顯降低。爾後,化療療程也配合中醫治療,患者雖手腳仍有部分脫皮、粗糙,但是疼痛的狀況減輕許多,生活品質得到改善。化療或標靶藥 易導致身體發炎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常見的副作用,除噁心嘔吐、四肢麻木外,部分患者手及腳趾皮膚可能出現:紅腫脹痛、皮膚脫皮裂開、刺痛或發燙、手腳趾出現小水泡、或者皮膚出現硬皮、劇烈疼痛感的現象,這被稱為手足症候群(hand-foot syndrome)。這是因化療藥或標靶藥如:服樂癌(Fluorouracil)、截瘤達(Capecitabine)、小紅莓(Doxorubicin)、賽德薩(Cytarabine)、紓癌特(Sunitinib)、蕾莎瓦(Sorafenib)等產生的毒性反應,導致身體產生發炎現象,通常在化療後2~3週出現。不論是否經過藥物治療,多數會在停止化療1~2週後消失,但如再次化療,症狀仍會出現,患者常感到十分疼痛不適,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藥以清熱解毒之藥 緩解化療後不適手足症候群被中醫歸類為「藥毒」,是因為化療或標靶藥的藥毒侵犯人體,火熱上行,外傷於皮膚,內傷及臟腑,再加上化療藥物損傷脾胃,血熱也導致四肢皮膚紅疹水泡、糜爛腫脹。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為主,可使用金銀花、連翹、龍膽草、沙參、石斛、玄參,要依症狀不同用藥,還可以針對四肢僵硬疼痛加入路路通、雞血藤等通經活絡的中藥。有手足症候群的患者 可多食用黑木耳、蓮藕、蘆筍、水梨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祐睿醫師指出,若患者化療期間,使用藥物過多或擔心中西藥物交互作用,也可取上述中藥各15g,煮沸後放冷外用,注意水溫需低於25度以下,每次浸洗20分鐘,早晚一次,浸洗完再塗上護膚藥膏。此外,手足症候群的患者平常可食用有養血潤燥功能的食物,例如:黑木耳、蓮藕、蘆筍、水梨等,避免食用燒烤辛辣刺激性食物。中醫緩解化療副作用 降低不適中醫對癌症治療,主要有增加化療藥的敏感度、提高免疫力及生活品質、調整體質、減少放化療副作用、增加存活率等幾個面向,因此,近年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以乳癌、大腸癌、肝癌、肺癌的患者居多,根據郭醫師臨床觀察,患者副作用改善比例超過7成,但一定要越早就診,療效會越好,癌症不是絕症,配合中醫診治,可提高免疫力、降低不適。

乳癌化療副作用 可由中藥輔助改善

乳癌化療副作用 可由中藥輔助改善#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民眾聽到自己罹患癌症,大多嚇壞了,對於罹癌後的手術、化療及放療等治療效果與副作用,充滿不安與恐懼,因此有可能尋求偏方或非常規治療,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張慈文醫師、放射腫瘤科翁益強主任及宋時雨醫師呼籲罹癌患者應遵循正規治療,別誤信偏方而延誤了病情。乳癌早期早期治療 治癒率高達9成乳癌指的是乳腺管細胞,或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的惡性腫瘤,除了侵犯乳房外,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腦、骨骼、肺等。放射腫瘤科翁益強主任表示,乳癌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過去乳癌以手術為主,手術後會依腫瘤病理狀況進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荷爾蒙治療等。但許多民眾仍認為乳癌治療就會手術完全切除乳房,於是諱疾忌醫,改為尋求偏方,失去治癒機會。服用中藥 可緩解西醫治療的副作用中醫科張慈文醫師表示,癌症治療原則上還是要以西醫治療為主,建議患者不要因為相信另類療法而放棄西醫的治療或追蹤。而西醫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可尋求中醫師的協助,服用中藥,緩和副作用,並且幫助恢復身體的功能。張慈文醫師表示,針對放射治療,為預防陰虛,飲食上應少吃辣、炸、九層塔、香菜、辣咖哩及花生等食物,宜食用粥、木耳、枸杞、百合、山藥及四神湯。而常見的副作用有皮膚損傷、嘔吐及腹瀉,中醫會針對患者個別的體質與症狀,給予協助與調養。病友可透過團體成員的經驗交流,正確資訊的交換及醫護人員的協助,幫助乳癌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對抗化療副作用 免疫營養素是關鍵!

對抗化療副作用 免疫營養素是關鍵!#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最新調查顯示,有近3成乳癌病友於化療過程中,曾因副作用不適而萌生想中斷或要放棄治療的念頭。其中,讓乳癌患者聞化療色變的副作用,以口腔黏膜破損或潰瘍、腸胃道不適、掉髮、疲倦及疼痛等五大副作用最令患者恐懼。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李國鼎主任表示,由於治療過程中身體可能會導致發炎反應,透過魚油、精胺酸及核苷酸等三效免疫營養素的補充,將可有效調節體內免疫機能,提升體內抗炎反應,強化免疫系統,緩解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化療副作用好痛苦 導致病友視治療如畏途乳癌治癒存活率高,早期乳癌治療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多數只要透過積極的治療都可恢復健康人生。透過乳癌病友協會調查發現,面對治療過程,最令患者恐懼的首推化療,但副作用大多難以承受,甚至約有近3成病友曾在化療過程中因副作用不適而萌生要放棄治療的念頭。因此,透過正確補充免疫營養能幫助身體降低發炎反應,儲備抗癌好戰力。癌症營養迷思與錯誤營養行為 反影響化療結果根據調查,約有七成五的乳癌病友對於癌症營養不甚了解,甚至仍持有錯誤觀念與迷思,多數患者認為以蔬菜水果為主的生機飲食或素食,對抗癌有好的效果;亦有患者認為在治療期間不可攝取過多的熱量,因為吃太營養會促使癌細胞生長,而採取低醣飲食或減少肉類的攝取,以餓死癌細胞,針對這些觀念,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李沛融表示都是錯誤的認知!癌症治療的營養需依照個人狀況補充至為關鍵,若採取單一營養的飲食方式,可能會容易因為營養素不均衡而造成體重減輕或體力變差,甚至影響治療結果。三大免疫調控營養素 讓患者勇敢走過化療面對乳癌治療,其實多數病友在調查也顯示,親友的陪伴、抗癌成功的意志力及對抗化療的體力是最關鍵的因素;此外,也需要隨時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努力克服許多化療後的不適感,並於治療期間正確的補充營養素。因此,根據ESPEN歐洲營養指南建議,於手術前後7天加強補充使用魚油、精胺酸及核苷酸三大免疫調控營養素,可增強免疫抵抗力,並有效減輕癌細胞所釋出的發炎物質、維持免疫調節能力及增進免疫細胞數量及成熟分化,幫助辨識及對抗癌細胞。此三效免疫營養素,不僅可為營養不良或有營養不良風險的患者提供預防性術前營養能量的儲備,更能有效調節體內免疫機能,減輕體內的發炎反應,陪伴病友勇敢走過治療階段。

成藥別亂吃!副作用風險仍存在

成藥別亂吃!副作用風險仍存在#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Q、為何醫院開的藥有療效,但市售成藥卻沒有呢?市售成藥在日本的正式名稱為「一般用醫藥品」,又稱為大眾藥。而醫師開的處方藥則稱為「醫療用醫藥品」。近年日本市售成藥開始流行OTC藥這樣的名稱。所謂OTC藥是「Over The Counter」的縮寫,直譯是「(藥房)櫃臺買來的藥」。而事實上,市售成藥就是擺在街頭的藥妝店裡面,如同點心餅乾一般,開架式地任由人們隨意購買。成藥為避副作用風險 將主要成分減少為原本的一半到1/3由於「處方藥=藥效較強的藥」和「市售成藥=效果較為溫和的藥」這種觀念讓有些人以為市售成藥幾乎沒有副作用,但其實大錯特錯。確實,多數市售成藥比起處方藥的藥效是比較溫和。這是因為多數市售成藥相較於處方藥,為了迴避副作用帶來的風險,選擇將主要成分減少為原本的一半到1/3。但明明是同一種藥品,怎麼可能處方藥有副作用,市售成藥卻沒有。事實上,日本每年都有人因為服用市售成藥造成嚴重副作用,甚至有因服藥而亡的案例。我們在第1章,「藥物及早服用反而損害免疫系統」一節中,有刊載服用市售成藥致死案例,只有厚生勞動省掌握到的死亡人數。但若是考量到日本習慣服用市售成藥的人口比例,實際因成藥副用作而喪生的人數應該更多。畢竟若是有人因服用市售成藥引發呼吸障礙突然暴斃,家人不清楚死者是否有服用成藥的習慣或時機,便沒有人會察覺到死者死因其實是在於市售成藥的副作用。處方藥是「針對性的下藥」我認為,相較於處方藥,市售成藥更值得我們關注。畢竟處方藥是醫師針對個人身體狀況開藥,是「針對性的下藥」。而且我們在接受處方藥的時候都會得到相關的副作用解說。然而,市售成藥卻不是如此。例如購買市售感冒藥,上面都會標示「綜合感冒藥」。所謂綜合感冒藥,是集合了抑制咳嗽、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於一顆藥丸的成藥。但其中很可能會有不適用於當時感冒的成分。而且,如果吃藥前沒有詳閱使用說明,就算這些成分的副作用都已經出現,但一般人卻根本不會發現。即使遵守市售成藥的使用說明及用量,市售成藥也絕非安全的藥物。首先,用藥者對於藥物成分的敏感程度不同,用藥後會出現的副作用也不一樣;即使同一個人用藥,也會因為當時的身體狀況而有所差異。畢竟人體非常纖細,隨時都會因為某種緣故而致使身體狀況產生劇變。(本文摘自/正確吃藥,病才會好/世茂出版) 

肝炎病毒難消滅?口服新藥可治癒

肝炎病毒難消滅?口服新藥可治癒#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肝治療進入新里程,目前已有口服新藥可治癒!一名60歲的林先生,二十年前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罹患C肝,經干擾素治療3個月後,病毒量竟不減反增,醫師立即中斷療程,改以定期追蹤病毒量;直到去年,C肝口服新藥問世,經醫師評估後建議立即治療,林先生決定申請自費專案,療程完成後病毒已清除,肝功能也維持正常,達到完全治癒。我國C肝盛行率高 感染途徑莫輕忽開業診所院長張俐瑩醫師指出,B、C型肝炎是引起國人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的主因,致死風險高,其中C肝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4%~5%,比起全球的1%~2%高出許多,呼籲民眾都需進行篩檢,若發現感染肝炎應接受治療。此外,根據臨床調查發現,C肝患者多為60歲以上,原因可能與早期密醫盛行,針具的消毒不全重複使用有關,但也並非年輕族群就不會感染,由於C肝是由血液及體液傳染,因此不可輕忽。口服新藥納健保 對症下藥先篩檢張俐瑩院長表示,目前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已核准有條件給付,使患者治療負擔大幅減輕,是國人的一大福音。然而,因為目前健保給付對象為基因型第一型,且併有肝硬化或是嚴重纖維化患者;所以,C型肝炎患者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指數、病毒量、基因型及病毒突變檢測,與醫師充分討論、對症下藥,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診所衛教及篩檢活動 為民眾健康把關過去治療C肝以干擾素為主,現已有口服新藥上市,不僅治療成效高且副作用低,及早治療可有效阻斷罹癌風險。張俐瑩院長說,瞭解自身是否為帶原者相當重要,建議可就近尋求信任的醫療團隊進行篩檢及治療。此外,診所將在11月06日至11日舉辦C肝衛教及篩檢週,以傳遞正確知識,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及追蹤,為您的健康把關! 

抗癌新選擇 吃對才能趕走化療副作用

抗癌新選擇 吃對才能趕走化療副作用#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可能是造成癌症的原因之一」發炎反應原本是人體抵禦外來病毒細菌的防衛機制,但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讓暫時的急性發炎反應,演變成長期的慢性發炎。抗發炎即是癌後調養的關鍵魚油含的Omega-3脂肪酸近年來備受矚目,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魚油優異的抗發炎能力有助防癌和抗癌。長期的慢性發炎可能助長癌症,因此抗發炎即是癌後調養的關鍵之一。避免癌症惡病質發生 飲食很重要另外,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容易導致噁心、嘔吐、消化吸收變差,加重身體的發炎狀態,廖偉呈藥師解釋,體重過度減輕和癌因性疲憊,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更需要良好的營養支持,增加體力對抗病魔。研究顯示,有攝取足夠Omega-3的人,乳癌發生率比不吃深海魚、未攝取Omega-3的人降低14%。雖無法斷言補充Omega-3一定能預防癌症,但可以拉近體內Omega-6和Omega-3的攝取量(現代人攝取比例約為15〜30:1),避免脂肪代謝失衡。治療期建議補充1.5〜2公克Omega-3廖偉呈藥師表示,許多癌症病人都營養不良,研究顯示,晚期癌症病人每天攝取至少1.5〜2公克的Omega-3,持續8〜12週,可以維持患者的體重、增進食欲,預防肌肉無力,改善生活品質。癌症治療期間每天可攝取1.5〜2公克Omega-3。挑選檢驗合格的魚油,提升抗癌力為達抗發炎效果,omega-3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00〜3000毫克,如以市售濃度30%的魚油,至少要吃6顆以上,「omega-3有效濃度50%~70%的魚油產品,比較適合需要補充高劑量omega-3的人,」廖偉呈建議,去除導致發炎的飲食和生活型態,營養充足,補充優質的魚油產品,將有助關閉致癌基因,提升抗癌力。

46%患者冤枉掉髮 術後化療白做了

46%患者冤枉掉髮 術後化療白做了#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已可以預知10年內的乳癌復發機率,一位54歲的乳癌患者,左側乳癌約2.6公分,腋下淋巴結轉移3顆,本來擔心掉光頭髮而無法受化療,到醫院接受乳癌復發的基因檢測後,結果顯示她10年內的復發率很高,患者才終於接受化療以保命。檢測值低於3.33  顯示10年內乳癌復發風險極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主治醫師陳豐仁表示,據統計約46%的患者於術後不用再接受化療,推估過去一些手術後的乳癌婦女,有可能冤枉被做了化療,受到掉頭髮和噁心嘔吐的折磨。陳豐仁醫師表示,這項基因檢測2年前才問世,如果檢測值低於3.33,顯示患者在10年內乳癌復發的風險極低(<10%),通常建議可以不做化療,直接以荷爾蒙輔助治療,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身心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輔助性化學治療最主要的目標是防止乳癌的復發陳豐仁醫師指出,輔助性化學治療最主要的目標是防止乳癌的復發,但某些可能較輕症的患者,例如ER陽性,Her-2陰性,淋巴結沒有轉移或轉移只有1-3顆的病人,治療方向常難以抉擇。因此為了病人安全著想,大概都會建議病患先做化學治療完後,再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但眾所皆知,化學治療有頗多的副作用。陳豐仁醫師強調,自去年十一月引進基因檢測至今,已有六位患者接受這樣的檢測,結果顯示有一半的乳癌患者於手術後不需接受痛苦的化療,提供患者知道自己十年內再復發乳癌的機率,也使乳癌治療進入精準醫療的新時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