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

7旬翁一夜尿5次 雷射手術助好眠

7旬翁一夜尿5次 雷射手術助好眠#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近3年來飽受急尿、頻尿及排尿過程斷斷續續所苦的75歲趙爺爺,抱怨每天晚上滴滴答答,廁所跑不停,甚至一個晚上得上廁所5次,睡眠不足導致他精神不佳、脾氣暴躁,就醫確診為「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過動症」,初期嘗試服用控制頻尿的藥物,卻發生尿不出來的情形,後來透過雷射攝護腺手術治療,搭配抗頻尿藥物控制殘餘頻尿症狀後,趙爺爺改善小便不順的症狀,同時恢復以往好脾氣!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出口阻力增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指出,時序邁入秋冬,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也隨之增加,尤其天氣轉涼,「想尿卻尿不出來」的情況會更加嚴重,其中以50歲以上男性最為明顯,以趙爺爺為例,正常攝護腺大小約20克,經測量,趙爺爺的攝護腺竟約80克,造成膀胱出口阻力增加,久而久之便會使肌肉纖維和組織沉積於膀胱壁,削弱肌肉收縮力量。若同時有膀胱過動的問題,就會出現頻尿又尿不乾淨的症狀。有另外一部份的病人則是攝護腺過大凸到膀胱裡,長期地刺激膀胱收縮。此時若再吃抑制膀胱收縮的藥物,反倒會使患者尿不出來,造成尿液滯留,甚至引發泌尿道感染問題,故須先解決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再透過抗頻尿藥物改善頻尿的症狀。蕭子玄建議,雷射攝護腺手術是以雷射為能量來源,將增生的攝護腺組織切除,手術過程出血量少,能降低併發症機率,術後多能緩解症狀,但術前仍須與醫療團隊討論併發症為宜;此外,有些患者術後若干年開始頻尿,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復發,此情形大多為膀胱過動症惡化,和攝護腺不一定有絕對關係。預防攝護腺肥大 日常5招來保健1、多喝水:一天1500至2000c.c.,儘量白天喝,晚上少喝點。2、凱格爾運動:用力方式跟解尿時嘗試把尿液中斷一樣。3、避免飲酒或吃辣:避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症狀惡化。4、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因為便秘會壓迫攝護腺。5、攝取適量茄紅素:例如番茄、木瓜、葡萄柚等,可稍微改善症狀。蕭子玄提醒,攝護腺肥大和膀胱過動症是男性自然老化的過程,若一個晚上起床上廁所超過2次、一個小時要上2次以上廁所、尿流變細、解尿困難等情形,往往影響心情和健康,此時建議應赴醫檢查,讓老年生活過得更有品質。

頻尿、夜尿 家族3人同患攝護腺肥大

頻尿、夜尿 家族3人同患攝護腺肥大#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84歲的陳先生因頻尿、夜尿情形嚴重,時常有尿失禁情形,且發現家族5兄弟其中2人也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至門診就醫時經超音波檢測攝護腺大小約150ml,高於一般人的5倍。經採用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將肥大的攝護腺使用雷射剜除,術後沒有傷口、出血量少、2至3天後即可出院。家族另外2兄弟亦接受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治療,3人癒後皆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雷射剜除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降低日後復發機率隨著年齡增長,男性攝護腺肥大的機率也逐漸上升。雙和醫院泌尿科醫師高偉棠強調,攝護腺肥大壓迫到尿道,宜採用手術處理,但傳統雷射攝護腺切除手術使用電刀刮除攝護腺增生組織,過程中容易出血且病人恢復期長。病人年紀大,建議採以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進行較為適合。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是利用端點雷射光纖照到中央增生腺體和周圍區的界線,將增生組織完整剝離,再利用機器絞碎洗出,手術時間短、癒後恢復時間也快。其特色就像剝橘子,找出橘子肉和橘子皮中間的界線剝開,大幅減少組織創傷和出血,也確保攝護腺的增生組織清除乾淨,減低日後復發的機會。攝護腺肥大雖不立即危害生命 但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高偉棠醫師表示,病人頻尿、夜尿的主因是攝護腺肥大致膀胱尿液無法完全排出,膀胱負荷量增加,使得肌肉鬆弛,小便開始滴滴答答,採用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後,頻尿情況大幅改善。攝護腺肥大病人往往亦伴隨著勃起障礙。臨床上常有年輕病人詢問攝護腺肥大影響性功能障礙的問題,高偉棠醫師說明,採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其優點是將攝護腺增生腺體取出,剝離過程不傷害到神經,一次清除乾淨,不產生沾黏,術後恢復後不會影響到性能力。高偉棠醫師強調,攝護腺肥大雖然不會立即危及生命,但當排尿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到專業泌尿科門診做初步評估,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尿完又想尿?少吃巧克力!

尿完又想尿?少吃巧克力!#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生,為什麼我才剛從廁所回來,坐下沒多久又會想上廁所?」上了年紀後,總是感到越來越頻尿、急忙趕去廁所卻只上出一點點,但只要一坐下尿意又湧上來,有時還會因此感到憂慮嗎?小心,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可能找上你!膀胱過動症盛行率18.6% 頻尿最常見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表示,一般人的膀胱儲尿量約為400cc,但膀胱過動症病人只要200cc左右就有尿意。根據之前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6.6%,是一種常見疾病,其中約有6%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在台灣的研究則發現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為18.6%。最常見的症狀為頻尿有21.1%,有12.6%感到急尿,另外,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也是常見症狀。除了年齡增長有影響之外,糖尿病、高血脂、腦中風、帕金森氏症、攝護腺肥大、尿失禁、焦慮或憂鬱症病人以及反覆性泌尿道感染都與膀胱過動症相關。膀胱過動症病人常常因為頻尿、急尿甚至急迫性尿失禁而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容易產生焦慮甚至憂鬱、也增加了因為趕著上廁所而造成摔倒及骨折的風險,同時也會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與自信。避免攝取番茄、巧克力、檸檬、咖啡李高漢醫師表示,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問題所在,病人可自行記錄日誌,包括估量每次尿量及飲水量,紀錄每次有急尿感或漏尿的時候。治療方式一般從行為治療開始,行為治療包括避免攝取蕃茄、巧克力、檸檬或是飲料例如咖啡、茶、酒精,若效果不佳則可考慮藥物治療。另外也可以在每次急尿的時候,試著等5~10分鐘再去尿,這樣每一次排尿都可以增加一些膀胱容量而逐漸達到正常容量為止。骨盆底肌肉運動、磁波椅及陰道電極刺激也能夠改善急迫性尿失禁。

驚!夜尿頻率高住院率也高

驚!夜尿頻率高住院率也高#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晚上解尿次數竟會影響住院機率,研究指出,夜尿越多次者,明顯比沒有夜尿者增加許多!年過60的唐伯伯,平日喜好泡茶聊天,最近卻夜尿頻繁,前幾天半夜,還因為急著起床解尿,在浴室滑倒,所幸家人及時發現送醫處理,才沒有大礙。晚上頻尿 容易跌倒甚至骨折半夜環境氣溫較低時,肌肉關節還未活動開來,若在晚上頻尿,突然起床容易導致老人突然失去支撐力,容易跌倒甚至骨折,因此夜尿頻率高的人,住院比率也高。大量統計結果也顯示,在體溫最低的凌晨,老人死亡率最高!有夜尿困擾者,應盡快就醫求助。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暨臺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蒲永孝醫師指出,根據臨床統計,50歲以上成年人約有50%受夜尿所苦,進而造成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症狀,有夜尿困擾的人,如果晚上急著起床尿尿,很容易發生跌倒意外,增加骨折風險。80歲以上長者攝護腺肥大高達8成據統計,80歲以上長者攝護腺肥大的比例高達8成,患者不僅會出現尿不出來等排尿障礙,還得面臨夜尿頻頻、睡不好覺的窘境,要是不積極治療,還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得終身洗腎,然而,不少年長者都因礙於面子不願接受治療。倘若患者檢查後不願配合醫囑、積極治療,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家屬對於不好意思看診的家人,可以善用溝通技巧,軟硬兼施,試著了解患者不願就醫治療的想法,找出癥結,才能對症解決,減少住院機率。

醫訊/男人不能說的「泌」密-攝護腺癌!

醫訊/男人不能說的「泌」密-攝護腺癌!#夜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從1、20年前的第7、8位,到現在已躍升為男性的第5癌症,據衛生署統計,近2來國內每年新增約5千例攝護腺癌病例,以攝護腺癌來說,因為早期沒有太多明顯的特殊症狀,許多人是頻尿、夜尿、血尿和尿道疼痛等泌尿系統症狀就診才檢查發現。3成患者診斷是末期 會腰痛、骨折臨床上約3成患者診斷出來已是末期,這時癌細胞早已經轉移,侵犯到骨骼、淋巴腺甚或腰椎,會造成腰背疼痛,甚至還可能產生病理性骨折。攝護腺癌好發年紀於50歲以上的熟男,但近年來因環境變遷,患者年紀有下降的趨勢,除了定期抽血追蹤PSA數值及做肛門指診預防攝護腺癌外,還提醒攝護腺癌患者,一定要特別預防骨轉移的發生及治療,因為攝護腺癌在發生骨轉移後患者的存活率相當高,治療可減輕疼痛並延緩惡化,也可減少病理性骨折及癱瘓的發生率。講座宣導攝護腺癌預防治療為了增進國人對於攝護腺癌的預防及治療常識,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於105年12月17日(星期六),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室舉辦「攝護腺癌治療新進展」民眾衛教講座,並邀請到泌尿科的專業醫師與民眾面對面,歡迎病友及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攝護腺癌治療新進展」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5年12月17日 星期(六 下午14:00-16:40地點: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室 (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洽詢:採下列任一方式 免費報名1) 電話報名:02-2351-8660 2) 線上報名:goo.gl/EWVt9z (請優先以此方式報名,以加速報名作業)

抗利尿荷爾蒙 解救夜尿族!

抗利尿荷爾蒙 解救夜尿族!#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當夜尿來襲時,大多數人都抱持著能忍則忍的心態,受不了才會起身如廁,除非睡前喝過量的水分,否則正常人在清晨,才會起床將膀胱累積的尿量排出,但是有些人即使晚間已刻意減少水分的補充,在夜晚卻非得起來排尿1次以上,且尿量占全天尿量的1/3以上,依然經常夜尿,便稱之為夜尿症。腎臟、高血脂病人 易生多尿症夜尿症的原因很多,除了跟身體的荷爾蒙分泌之外,與新陳代謝疾病、情緒因素或是膀胱、尿道的生理病理學變化都有關係,可能是來自於睡前服用利尿劑,像是患有糖尿病、腎臟病、高脂血症等新陳代謝疾病的病人,血清中的滲透壓增加,水分會大量的由組織液流到血管內,而促成尿液製造的增加,產生多尿症。膀胱過動、出口阻塞 應記錄排尿量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郭漢崇表示,有夜尿症的老人,很可能是因為膀胱過動症,或是膀胱出口阻塞,或是抗利尿荷爾蒙不足等問題,有夜尿症的老人,只要仔細的進行診斷,記錄夜間排尿量,並檢查其膀胱與尿道的功能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便可以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抗利尿荷爾蒙 可減少尿液製造針對患有膀胱出口阻塞的病人,則可以使用藥物來減少尿道的阻力,而患有膀胱過動症的老年人,則可以給予藥物來降低膀胱的活性以及敏感度,對於有抗利尿荷爾蒙分泌較少的老年人,可以在夜晚睡眠前,給予適量的抗利尿荷爾蒙,補充血清中抗利尿荷爾蒙的濃度,使夜間尿液得到濃縮,而減少尿液的製造。對於老人而言,泌尿系統逐漸失去功能,尿意變的更加明顯,導致老人家容易在半夜起身時,常因為視力模糊或是行動不便,發生跌倒骨折或是頭部外傷的情形,甚至是因瞬間溫差,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需要特別注意。 

夜尿頻繁?醫:當心是腎病警訊

夜尿頻繁?醫:當心是腎病警訊#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睡前上廁所」是許多人預防半夜一直爬起來尿尿的方式,然而許多民眾認為睡覺期間常因尿意醒來,一個晚上要跑廁所好幾次並不礙事。醫師表示,夜尿可能是警訊!健康的人半夜是不需要起床尿尿的,如果出現夜尿、尿有泡泡的症狀,建議看診與醫師諮詢,可能是腎臟疾病,男性也有可能是攝護腺相關問題,女性亦有可能是婦科問題。正常人半夜不需起床尿尿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莊宗芳醫師指出,肝與腎是身體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臟可以分解毒素、腎臟排除毒素。人在睡眠、休息的時候,腎臟製造尿液會減少,但因現代人生活習慣不正常、熬夜、吃宵夜,導致身體器官錯亂,腎臟無法休息,影響其正常運作的功能。台灣現洗腎病人的發生率已經超過6萬人,全台有2萬3百萬人口,過去十年的盛行率是全世界第一名,現雖降為第三位,但仍應持續努力,不可輕忽,莊宗芳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初期因為症狀不明顯因此不易被察覺,建議民眾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疾病惡化的發生。國人習慣自行買藥 恐成身體負擔莊宗芳說,國人用藥習慣還有空間需要努力,因台灣拿藥方便,醫院、藥局、甚至廣播電台,有許多民眾無法接受醫師不開藥,頭痛就自行吃止痛藥,感冒就直接灌感冒藥水,如此不遵照醫師的指示用藥,對身體不只沒有幫助,反而是一種傷害。

冬天清晨夜尿 瞬間溫差恐引中風、心肌梗塞

冬天清晨夜尿 瞬間溫差恐引中風、心肌梗塞#夜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季節來到冬天,氣溫就如同溜滑梯般越降越低,尤其半夜想上廁所時,更能感受瞬間溫差。當夜尿來襲時,大多數人都抱持著能忍則忍的心態,真受不了才會起身如廁,但對於老人而言,因泌尿系統逐漸失去功能,尿意變的更加明顯,導致老人家容易在半夜起身時,因瞬間溫差,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所以,醫師建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使用集尿器,來避免半夜起身如廁,所產生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為避免如廁不喝水 恐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袁明琦醫師表示,冬天半夜起來上廁所,容易因瞬間的溫差,對心臟、血管造成較大負擔,一旦供血量不足,就會引發心肌梗塞等問題。因此,有多數民眾為避免半夜起來上廁所,就習慣在睡前開始不喝水。然而,這樣的行為恐會增加疾病的好發率,因為飲用熱水、熱湯等,有助於保持體內水分,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內部熱能,一旦什麼都不喝,就會導致內外皆冷,增加心肌梗塞風險。不僅如此,當血液供血量不足時,也會引發腦中風。攝護腺肥大恐有排尿障礙 使用紙尿布易引起濕疹、異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有排尿困難的老年人,為了解決夜尿,使用尿布成了最佳替代方案,但袁醫師表示,其實紙尿布有兩大缺點,第一是側漏風險,當尿量過多時,可能會因側漏,導致尿液流出,進而產生異味;第二則是尿布疹,因長時間穿戴悶熱,容易產生濕疹,嚴重者甚至還可能會引發生殖器發炎。因此,建議民眾可改用由氧氣面罩改良而成的集尿器,因為它完全包覆生殖器,不論坐著、站著或是以起身30度於床沿側坐方式排尿,尿液都可順利流入尿袋。對於患者而言,可安心地排尿,且就算尿量多,也不擔心外漏,尿袋中有逆止閥設計,尿液只進不出,減少異味產生,只要每日將尿袋清洗即可。謹記3大招 有助於保持體溫雖說紙尿布與集尿器可幫助排尿障礙患者解決半夜上廁所的問題,但為減少一般人半夜好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機率,袁醫師也提供3大招保持溫度平衡的方式,協助民眾降低發生率:1)維持室內溫度/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減少溫度落差,因此,建議民眾可在家中擺放電暖爐、暖器等,有助於維持室溫。2)減少廁所通風/雖然打開廁所窗戶,有助於通風,但冷空氣變多時,就會使得廁所溫度處於低溫狀態,因此,建議晚上睡覺時,可將窗戶關上,以免因低溫引發疾病。3)維持衣服溫度/不管是起床或是上廁所,在冬天時都會習慣穿上外套,因此,可將習慣穿著的衣服,放置被子、毯子等,減少冷空氣接觸,以免冰冷的衣物,瞬間接觸到肌膚。只要在生活中利用一些小方法,就可以降低肌膚與冷空氣間的接觸。隨著冬天氣溫越降越低,也提醒家中有老人的民眾,最好多注意半夜起身的保暖問題,也千萬別因半夜上廁所麻煩,而不敢喝水,避免因一時的疏忽而引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