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鑫

兒童染疫小心!新冠非典型症狀恐釀呼吸危機!兒科醫:哮吼咳嗽、聲音沙啞 不容輕忽

兒童染疫小心!新冠非典型症狀恐釀呼吸危機!兒科醫:哮吼咳嗽、聲音沙啞 不容輕忽#紀鑫

目前新冠肺炎的孩童感染重症雖然已下降不少,但兒科醫師提醒,隨著秋冬即將到來,門診發現學齡孩童幾乎是家中主要傳染來源,如果家中有阿公阿嬤年長者,或者是嬰幼兒的二寶、三寶,一定要讓兒童疫苗打好打滿避免變成病毒運送者。 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紀鑫醫師表示,9月開學後臨床上看到的新冠案例沒有明顯增加,但隨著秋冬呼吸道疾病好發時節即將到來,加上歐美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上升,顯示病毒變異株具備免疫逃脫特性,且舊的疫苗保護力都已經下降;通常台灣與國外病毒感染狀態大約差2、3個月,但隨著出國的人數越來越多,仍舊要特別注意新冠肺炎會在秋冬再度流行。 新冠肺炎疫苗都能與流感、五合一同時間施打 紀鑫醫師說明,目前新冠肺炎重症個案以65歲以上年長者為主,但其實幾個月大的嬰幼兒,或是有慢性疾病如肺功能較差、腦性麻痺、先天性心臟疾病等免疫力較差的兒童仍舊是高危險群。紀鑫醫師表示,以目前的病毒株來看,兒童重症不至於會發展到像是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狀況,但仍要注意染疫後仍可能造成呼吸困難,嚴重會有插管風險,甚至腦炎併發症。紀鑫醫師強調,小孩的病程會更快速,更會以非典型狀態表現,若出現哮吼聲、聲音沙啞,以及喉嚨腫起都要特別注意,盡早施打疫苗是比較好的預防方式。 10月最新的JN.1新冠肺炎疫苗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很多家長詢問之前已經打過新冠肺炎疫苗是否還要接種?紀鑫醫師指出,疫苗帶來的免疫力會隨時間降低,以新冠肺炎病毒的特色來看,3~6個月就會出現變異,由於病毒有免疫逃脫特性,即便打過疫苗或曾感染,其實到現在幾乎已經沒有抗體,因此要接種最新的JN.1新冠疫苗。 紀鑫醫師表示,新冠疫苗為mRNA疫苗,只要不是感冒或發燒中急症,兒童都能與流感疫苗、五合一、日本腦炎、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其他常規疫苗同時接種。至於家長擔心的副作用問題,紀鑫醫師說明,施打疫苗後48小時內可能發燒、倦怠,但2~3天多能恢復,現在的疫苗透過調整佐劑成分,也有因應孩童調整劑量,已經非常少見嚴重副作用。 家中傳染來源1/3來自孩童,有年長者、嬰兒更要留意 目前無法預料10月是否會有社區感染風險升高的狀況,紀鑫醫師解釋,雖然現在兒童重症不多,但仍有新冠合併其他疾病感染而住院的個案,加上孩童沒有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主要是症狀治療,因此更應趁疫情趨緩先施打疫苗預作準備,特別是出生滿6個月、從沒有打過新冠肺炎疫苗的小嬰兒更要加強防護。 紀鑫醫師也提醒,目前觀察新冠肺炎感染的渠道有三分之一是學齡兒童帶回家的,小朋友可能自己是輕症,但家中的年長者或嬰幼兒卻症狀比較嚴重。幼兒園、學校幾乎是病毒主要傳播場域,最怕的就是孩子變成病毒運送者,如果家裡上有阿公阿嬤,下又有嬰幼兒的弟弟妹妹,就等於暴露在更高的風險環境,因此再度呼籲讓兒童除了施打最新JN.1疫苗外,也要提醒兒童做好防疫工作,勤洗手與戴口罩都不能忽略。

三成兒童確診後久咳不停、易疲倦,醫: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的長遠影響

三成兒童確診後久咳不停、易疲倦,醫: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的長遠影響#紀鑫

新冠肺炎在進入3月後一直處於高原期,確診與死亡人數仍起伏不穩,疾管署在3月12日公布上一週新增了408例確定病例與60例死亡病例,死亡個案當中有一名1歲沒有接種XBB疫苗的孩童,發病到不治的病程僅有短短5天。疾管局持續呼籲民眾盡快接種XBB疫苗做好防護,另一方面,兒科門診感染人數同樣也有增加趨勢,更有住院個案,醫師也呼籲家長務必留心孩子狀況。 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紀鑫醫師表示,門診觀察到孩童感染新冠肺炎的數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明顯增長,兒童一旦染疫,比較嚴重的表現會有像是咳嗽出現哮吼聲、聲帶發炎(燒聲)、呼吸急促等,如果孩子有上呼吸道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另外,急診病患也有增加情形,以馬偕醫院來說,從去年秋冬至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直很多,進一步檢驗後,約有5~10%是新冠肺炎患者,如果發現是新冠肺炎患者就會集中照護,避免發展成重症的風險。 不可忽視新冠肺炎對兒童的長遠影響 接種疫苗仍舊是降低感染、重症風險的最好方法,隨著疫情再度升溫,疫苗保護刻不容緩,紀鑫醫師指出,以門診中年滿六個月至十二歲的孩童來看,打疫苗的孩童數量確實有微幅增長,但疫苗覆蓋率仍不足。 3月初有2名分別為1歲及6歲兒童的新冠肺炎死亡案例,都沒有接種XBB疫苗,為今年首見,疾管署特別提醒,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JN.1比其他變異株更具殺傷力,但家長仍不能忽略新冠肺炎這個難纏的「兒童隱形殺手」。 有不少民眾以為即便確診新冠也只像小感冒一樣,而輕忽了長期影響力,紀鑫醫師提醒,以兒童來說,從臨床觀察確診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長期咳嗽、明顯疲倦感的狀況。除臨床發現之外,根據國際研究統計數據來看,確診後的個案中有30%在三十天甚至延續到九十天都還存在咳嗽與疲勞的症狀,因此,絕不可小看新冠肺炎的病毒的長遠影響。「長新冠的症狀在沒有施打疫苗的個案身上更明顯,有打疫苗者確實發生長期症狀的機率較低。」 學生群聚確診風險高,籲配合校園接種計畫 紀鑫醫師強調,即便已確診過或是先前有施打舊版疫苗的民眾,當超過三個月,體內中和抗體濃度就會慢慢降低,因此需要再接種XBB疫苗才能延續保護力。XBB疫苗已被證實保護力達50至70%,預防重症、住院風險更達70%。如果不滿12歲的孩童想要接種疫苗,則需依照疫苗的適應症核准規定接種疫苗。 紀鑫醫師也提醒,如果身邊有發燒狀況者,就可能發生群聚感染。為提升學童群體免疫力,目前一些縣市都有結合教育處調查,持續提供民眾便利接種服務,媒合疫苗合約院所入校接種,疾管署也鼓勵家長讓孩童接種XBB新冠疫苗來提供保護。 (圖/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 紀鑫醫師)

RSV主攻「這年紀」嬰幼兒,醫:1警訊為關鍵,惡化轉肺炎機率高

RSV主攻「這年紀」嬰幼兒,醫:1警訊為關鍵,惡化轉肺炎機率高#紀鑫

RSV是一種「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或者接觸傳染,平均1個人可傳給4個人,傳染性強。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明,9月入秋後門診因為RSV就診的病患就達四分之一多。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當病毒感染到上皮細胞時,會使得細胞脫落融合導致發炎,因此會發生相關症狀。紀鑫表示,RSV好發族群為2歲以下嬰幼兒,症狀會有像發燒、流鼻涕、咳嗽、有痰,最主要的指標就是會發出咻咻的「喘鳴聲」,類似像是氣喘的狀態。 呼吸急促有痰的哮喘聲需高度警覺 RSV最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是常一下子轉惡化,如果本來只是輕微咳嗽突然轉為喘跟痰多且食慾不振就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年紀較小、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免疫缺乏的孩童,更是高危險族群。 上呼吸道疾病比較:  一般感冒 症狀:咳嗽、流鼻涕、發燒(不一定發生) 病程:2~3天 危險性:視感冒病毒而定  RSV 症狀:咳嗽(有時會到要吐的程度)、流鼻涕、發燒(不太高燒)、有咻咻的「喘鳴聲」,容易轉惡化至下呼吸道感染導致喘、呼吸急促、食慾不振 病程:4~14天 危險性:有細菌感染導致肺炎的可能,年紀越小越危險 新冠肺炎 症狀:咳嗽、喉嚨痛、發燒(較高)、易吐、因聲帶發炎而有明顯「哮吼」式咳嗽 病程:3~10天 危險性:要注意併發症,但較不會有細菌感染 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也說明,根據2009~2011調查資料,RSV就佔孩童感染的42~43%,幾乎將近一半。2歲以下的嬰幼兒如果感染RSV,更要注意咻咻的「喘鳴聲」,就是轉嚴重的跡象。 RSV長效單株抗體獲歐盟通過 值得慶幸的是,歐盟委員會日前已核准由賽諾菲與阿斯特捷利康共同開發第一個適用所有嬰幼兒的RSV長效單株抗體Beyfortus(nirsevimab)。 紀鑫說明,這是一種人類基因重組的抗體,可作用在呼吸道病毒上抑制其進入細胞,以往也有單株抗體,但主要用於像是早產兒等特殊族群,但現在新的疫苗已經可用於所有嬰幼兒,且只要施打一劑即具有約5個月的保護力,並降低下呼吸道70%的感染率。 不過紀鑫提醒民眾,除了打疫苗,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仍舊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式。黃玉成也強調,上呼吸道感染較難馬上分辨是哪一種病症,且孩童又是發病後相當容易惡化的族群,建議大人如果有上呼吸道症狀,在家也要戴口罩、勤洗手,是保護孩子的最佳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