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安神抗失眠 中醫證治主調和陰陽氣血

安神抗失眠 中醫證治主調和陰陽氣血#心悸

您最近常常睡不著?或者很容易驚醒?常有些人會說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易入睡,白天常常無法集中精神或者常覺得記憶力減退等症狀,除了服用安眠藥外,從中醫觀點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呢?在中醫醫學中「不寐」,即一般所謂〝失眠〞,症輕者入寐困難,有寐而易醒,有醒後不能再寐,亦有時寐時醒等,嚴重者則整夜不能入寐。在西醫對睡眠障礙的定義:一種睡眠的質或量令人不滿意的情況,且持續一段時間。抱怨睡眠潛伏期過長、夜醒的頻率增加或睡眠無恢復性,而失眠持續時間至少四週以上,失眠頻率為每週三次以上。失眠可引起病人焦慮、抑鬱,或恐懼心理,並導致精神活動效率下降,妨礙社會功能。不寐常見於西醫學的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等。奇美醫院中醫部主任-劉鳳醫師表示,一般中醫認為正常的睡眠,依賴於人體的〝陰平陽秘〞,臟腑調和,氣血充足,心神則安定。不寐病位多在心,主要指神明之心,與肝、膽、脾、胃、腎關係密切。臨床症狀有虛實之別,虛証大多由於陰血不足或氣血虧虛,治療多以滋補肝腎或益氣養血;實証宜清火化痰,消導和中。劉鳳醫師指出,臨床上有以下幾種類型,治療多以調整陰陽為原則:心脾兩虛型:其症狀有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四肢無力、精神疲倦、飲食無味、氣色不好、胸悶胃口差,可服用歸脾湯。陰虛火旺型:其症狀有心煩不寐、心悸不安、精神焦慮、容易生氣、頭暈耳鳴、健忘、腰酸夢遺、五心煩熱、口渴咽乾,可服用黃連阿膠湯。心膽氣虛型:其症狀有不寐多夢、易於驚醒、膽怯恐懼、遇事易驚、心悸氣短、倦怠、小便清長或虛煩不寐、形體消瘦、面色蒼白、易疲勞或不寐心悸、虛煩不安、頭目眩暈、口乾咽燥,可服安神定志丸。痰熱內擾型:其症狀有不寐頭重、痰多胸悶、心煩、嘔惡噯氣、口苦、目眩或大便秘結、一夜難眠,可服用溫膽湯加黃連、瓜蔞。肝鬱化火型:其症狀有不寐、急躁易怒、嚴重者徹夜不寐、胸悶肋痛、口渴喜飲、不思飲食、口苦而乾、目赤耳鳴、小便黃赤或頭暈目眩、頭痛欲裂、大便秘結,可服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除了以上類型外,在日常養生也可以運用食療的方式來促進睡眠,平時在家可以煮些藥膳來改善睡眠,劉醫師提供下列食療以供參考:生大棗、桂圓、核桃、蓮子共煎湯,可酌加冰糖或紅糖沖服。白木耳燉冰糖。蓮子粥:蓮子去心、芡實、鮮荷葉加適量糯米,煮粥食用。核桃芝麻丸:胡桃仁、黑芝麻略加,掐成泥作丸服用。另外可以經常按摩穴位如:兩耳神門穴、兩手腕部之神門、靈道、通里及內關穴,上述穴位皆有定心安神的效果。對抗對失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愉快尤其重要,盡量避免情緒激動,適當的活動及規律的生活作習,都能有直接助益。劉醫師建議,有失眠現象的民眾,治病宜早;按時服用藥物,可配合氣功及心理治療。此外,因失眠証型諸多,如何辨証分治,選方用藥,須有賴於專業合格之中醫師處方用藥為宜。

更年期不適 別怕荷爾蒙治療

更年期不適 別怕荷爾蒙治療#心悸

一名49歲的女士過去月經都很正常,大約27~32天來潮一次,但去年初開始,她的月經變得不規則,初期一個月來潮2次,到了年中又變成兩個月才來潮1次,不但月經週期改變,經血量也明顯減少。到醫院求診,醫師詢問之下才發現,她半年前也開始出現夜間盜汗、入睡不易、午後心悸等症狀,而且因為陰道變得乾澀,與先生已將近一年沒有性生活。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婦產科胡偉敏指出,像該女士的狀況,其實就是典型的更年期症狀,也是許多中老年女性的共同困擾;但有人認為,這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忍一忍就過去,也有人擔心治療更年期得用荷爾蒙藥物,恐傷身體,往往隱忍不適,不願就醫,白受許多罪。根據「2004年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荷爾蒙治療指引」,荷爾蒙治療是緩解婦女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陰道萎縮乾澀等)最有效的方法。但須注意,何時開始接受荷爾蒙療法,會影響其效益和可能的副作用。目前醫界認為「荷爾蒙治療」對停經早期的婦女效益多,晚期使用則副作用增加。胡偉敏醫師表示,一般而言,更年期、即停經初期(約45-55歲),婦女若出現更年期症狀,或有骨質流失疑慮者,便可考慮使用荷爾蒙療法,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不過,在接受荷爾蒙治療之前、以及長期使用荷爾蒙時,婦女都應接受完整的健康及風險評估。尤其治療超過5年以上者,乳癌風險會少許升高,但這並不具統計學上的意義;只要停用荷爾蒙,乳癌的風險又會降回正常。以上述女士為例,由於她的家族並無乳房、子宮內膜等惡性腫瘤病史,而且其婦科及乳房超音波等檢查均正常,她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女性荷爾蒙治療。結果三個月後,先前的不適症狀有明顯改善,和先生也逐漸恢復魚水之歡。胡醫師強調,只要慎選對象、使用時機,荷爾蒙治療仍利大於弊,但在病患接受治療前,醫師一定要提供專業諮詢,告知所有可能的好處與風險,讓患者有充分的資訊決定是否使用。

吃對食物 讓「心」更年輕

吃對食物 讓「心」更年輕#心悸

四十八歲風華依舊的劉太太(化名),近半年來常莫名的心悸、發熱、臉潮紅,她聽說這些都是更年期的症狀,也就不以為意。但是最近好像突然間變老許多,上樓梯時容易喘、有疲倦感,體力感覺和以往有明顯的差異。在就醫求診後,雖然心雷圖檢查出身體沒有病變,身體卻感覺老了。像這些症狀,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靜芬指出,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病,因此控制體重與規律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住臉上的青春,可以塗抹除皺精華液,可是要怎樣才能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呢?「心臟病」是心臟本身或是心臟主要大血管發生了病變,病因多數是源於長期累積的動脈硬化,並非一天造成。根據衛生署「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統計報告,心臟病在1979年已位居第四名,然而近年來因為肥胖人口的比例增加,罹患動脈硬化的年齡年輕化等因素,心臟病於「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排名更居高不下,甚至到2004年就竄升為第二名(僅次於癌症)。張靜芬營養師表示,這樣的報告提醒我們,預防心臟病不能只是知識的進步而已,民眾必須把知識化為調整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的力量,保養心臟比治療心臟病更為重要。「你的心臟有多年輕?」正好是今年九月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參加「世界心臟日」活動的主題。醫師也提醒民眾注意心臟的年齡,預防心臟功能提早老化。特別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高血壓患者、血膽固醇過高或有抽菸習慣、肥胖、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停經後的婦女,更應把生活及飲食的調整視為當務之急,才能即時中止心臟早衰的發生。張靜芬營養師表示,維持「一顆年輕的心」,生活及飲食必須注意減少油、鹽、膽固醇、精製糖,以及增加膳食纖維,戒菸且盡量避免吸入二手菸。每天或每週至少三次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最好超過卅分鐘以上;安排舒壓的活動,規律作息,培養開朗積極的人生觀,若是感到身體不適,最好盡快就醫治療。此外,適時接受荷爾蒙治療,補充抗氧化劑,也可調整更年期間不適。綜合以上有關預防心臟病的飲食調整,若將它們落實於六大類食物,張靜芬營養師建議,可參考以下幾點保養心臟的飲食處方:○ 建議吃1. 蔬菜類:每日三碟低油烹調的蔬菜2. 水果類:新鮮的水果(拳頭大)兩份3. 五穀根莖類:未精製的穀類、根莖類、豆類4. 肉豆魚蛋類:瘦肉、魚類、非油炸豆製品5. 奶類:脫脂奶、低脂奶6. 油脂類:橄欖油、芥花油、黃豆油7. 烹調方式:清蒸、水煮、涼拌、燉、滷× 要避免1. 蔬菜類:油炸物,或醃漬物2. 水果類:醃漬水果、蜜餞3. 五穀根莖類:精製白米、白麵及其製品4. 肉豆魚蛋類:肥肉、豬皮、內臟、魚卵5. 奶類:全脂奶、鮮奶油6. 油脂類:豬油、牛油、奶油、植物奶油7. 烹調方式:油炸、油煎、油酥預防心臟病的發生要從預防動脈硬化的基本功做起,想保持年輕的「心」,就不要忽略保養哦!

心律不整之診斷及治療新趨勢

心律不整之診斷及治療新趨勢#心悸

正常人心跳之律動,是由右心房的竇房結 (SA node) 來負責節律,傳導經由房室結 (AV node) 、希氏束(His Bundle),把電刺激經由心房傳到心室,最後引發心臟肌肉一致性收縮,以維持正常的血壓,足以供給身體所需之血液。當心臟電氣傳導系統出現問題,可能有各種不正常、或不規則的心跳出現,而引起心悸、心律不整等問題。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心臟內科 王致皓 醫師指出臨床上,心律不整可分為快速心律、慢性心律及不規則早期收縮三大類,快速心律例如:心室上頻脈、心房撲動、心房震顫及心室頻脈較為常見,而慢速心律例如:竇房結病變症候群及房室傳導阻礙最常見。心律不整的症狀,病人可以是全無症狀,或是感覺心悸、心跳加快,或是感覺不規則的心跳、心悸。正常人是不應感覺心臟之跳動,心臟跳動之感覺,稱為心悸;嚴重之心律不整時,可引發病人休克、暈厥昏倒、甚至猝死。在猝死的病人中,有九成以上的病人,是因為快速的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而引起。當心律不整時發生時,一定得詳細檢查,找出心律不整的類型,評估心律不整的嚴重性及引起心律不整的病因,並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心律不整的診斷,例如身體檢查、聽心音、胸前觸診,最簡單例行檢查即是心電圖檢查。其他例如運動心電圖及24小時霍特心電圖檢查,在檢查中能記錄到心律不整的發作,以期判斷其心律不整的類別及嚴重度。對於較不頻繁發作的病人,利用長時間心電圖記錄儀,可記錄長達一週的時間,當病人有心律不整發作時,按下記錄鈕,此心電圖機即可記錄連續30秒之心電圖,以提供醫師分析診斷。另外更精確的心律不整診斷方法,則是電氣生理學的方法,用心導管的技術,置放多條電極導管到心臟裡面,記錄心臟內心電圖的變化及心律傳導的徑路,並經由電極導管刺激心臟,來誘發出病人潛在可能發作的各種心律不整。心律不整的治療,針對心律不整的不同之類型,及各種心臟病合併症,而有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心臟病合併症也有可能是心律不整之背後原因,一併找出來,一併治療;例如心律不整可能合併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等,除了心律不整的治療外,心臟病合併症一併治療同樣重要。心律不整的治療,可分為抗心律不整藥物療法及斷根治療之心導管電燒療法,抗心律不整藥物主要有四大類,包括(1) 鈉離子拮抗劑;(2) 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3) 鉀離子拮抗劑及(4) 鈣離子拮抗劑。一般而言,抗心律不整藥物本身也可能誘發新的心律不整,因此依照抗心律不整藥物之類型,及病患合併之心臟病,選擇最適當之抗心律不整藥物,同時考慮藥物之副作用,以避免因為抗心律不整藥物,引發新的心律不整,以致病人之病情惡化。 近年來,心導管電燒灼術的臨床研究進步,使得許多快速心律不整的治療,可以經由心導管電燒灼術治癒,且成功率極高。例如快速心律不整中的房室結迴旋頻脈,合併有副傳導徑路的WPW症候群及房室迴旋頻脈,心房性頻脈、心房撲動、心室頻脈及一部份的心房顫動(陣發性),都可利用心導管電燒灼術加以治療,達到治癒的效果,因此病人不須長期服藥。對於慢速心律引起的暈厥昏倒,可植入心律調整器,其中以可以經由心房、心室二處有次序刺激的DDD心律調整器較佳,比起單一心室刺激的VVI心律調整器,較不會發生心臟衰竭、及腦中風之併發症,另外及可隨著病人運動、活動而增加或降低心跳速率的心律調整器,使人工心律調整器對心臟的發電刺激,更符合運動生理功能之需求,提高心臟收縮力,另外長期而言,AAIR又比DDDR,更符合心臟生理,也比較不會發生心臟衰竭,不過先決條件是,病人沒有房室傳導阻礙的問題。又近來,DDD心律調整器也應用於改善肥厚性心肌病變及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作為傳統藥物治療外之輔助治療,以改善病人之症狀。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都是極度危險之心律不整,極有可能導致病人突然死亡,事實上,在猝死的病人中,90%以上的病人,歸因於快速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近年來,歸功於經靜脈植入型心室去顫器之臨床使用,當病人發生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時,心室去顫器可以準確地偵測,並在心臟內有效且成功地電擊,因此立即中止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之持續發生,對病人之猝死有明顯之預防及治療效果,進而延長壽命,同時心室去顫器本身也兼具心律調整器之功能,因此心室去顫器是心室震顫之首選治療,但仍應考慮與抗心律不整藥物Amiodarone併用。

心律調節器之新進展

心律調節器之新進展#心悸

一般而言,心律調節器的植入並不會改變病人的日常活動及生活型態。雖然,接受心律調節器治療的病患大都超過60歲以上;然而,在任何年齡層的病人,甚至於小孩,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心律調節器的治療。幾乎所有植入心律調節器,是用來治療心臟跳動緩慢。在休息的狀態下,心臟的跳動通常每分鐘約50至70下左右;在有壓力或運動的狀態下,心跳會增加至2~3倍。如果心跳太慢的話,大腦及身體便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灌流,而進一步的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另外一些病患,可能尚未產生明顯症狀,但因心臟的傳導系統已受影響,仍有產生心跳極慢的高度危險,對於這類的病人,在其產生症狀之前,心律調節器的置入仍需考慮。新店耕莘醫院 王致皓醫師指出,於現今植入式心律調節器當中,包含有速率反應型式的功能,允許節律器在病患運動期間給予暫時性較快的速率。單腔型式的心律調節器,僅有一條導線連接至心臟;而雙腔型心律調節器,則有二條導線分別連接至心臟的右心房及右心室。依據病人個別的需要,而選擇一種最適合的心律調節器。對於大部分的病人,心律調節器,不會改變病患正常的生活型態或日常活動。裝置心律調節器的人,可以安心使用各種家電用品包括微波爐。雖然有些高效能數位式手機可能干擾心律調節器的功能,但只需讓手機遠離心律調節器即可,用裝置心律調節器之對側耳朵接聽手機。裝置心律調節器的病患,也容許作許多運動。通常活動的限制是因為身體上其他的內科疾病所致,而非心律調節器本身所限制。裝置了心律調節器後,已經服用心臟血管方面的藥,請繼續服用,並應於心臟科追蹤。只有很少的情況,是裝置心律調節器後所需避免的,例如:可能損害心律調節器的接觸性運動、接觸到弧光熔接的儀器、核磁共振的檢查以及接近高壓電或接觸變壓器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