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與菸品分手 戒菸必勝3絕招

與菸品分手 戒菸必勝3絕招#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天是七夕,國民健康署要勸你與菸品分手!有鑑於吸菸已被證實會導致身體每個器官健康的惡化,也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等,最可怕的是無形中的二手菸及三手菸,也會讓家人在不知不覺中離健康殺手越來越近。另外若以每日1包菸計算,1年甚至需要花上3萬6的花費,真是要錢又要命!國健署呼籲您放開菸品危險情人,找回活力人生。每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喪失性命菸害是國人頭號殺手,平均約每20分鐘即有1位吸菸者因菸害而喪失寶貴生命。據美國疾病管制局指出,吸菸已被證實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食道逆流、骨質疏鬆症與甲狀腺疾病等疾病。戒菸必勝3絕招 捨離徹底分手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戒菸維持6個月的民眾在情緒感受、生活品質以及社交生活上的滿意度均顯著高於仍在吸菸者。戒菸後比較不容易生病,重要的是,戒菸後的生活更有活力,情緒也更平靜,能以舒適的身心和所愛的人們共處。國民健康署提出戒菸必勝3絕招「斷」、「捨」、「離」,戒菸非難事,持之以恆就能遠離:1) 設定戒菸日,「斷」絕菸癮/有設定戒菸日的戒菸者比未設定的高出2成的成功率。2) 「捨」棄買菸、帶菸習慣/透過戒菸藥物及專線諮詢,捨棄買菸、帶菸在身上的習慣,建立無菸生活。3) 遠「離」吸菸環境,尋求支持/與專業人員一同討論拒絕他人請菸的對策與支持,讓您更有信心克服誘惑。

多吃菜少吃肉 一定能遠離癌症嗎?

多吃菜少吃肉 一定能遠離癌症嗎?#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多吃蔬果少吃肉就能遠離癌症。」這句話應該沒人不認同,但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的患者中,隨便都能找出七、八十例來推翻這種觀念。前一陣子診所裡才出現一個典型的個案。這位患者每天都吃很多蔬菜水果,不吃烤的和炸的東西,垃圾食物也不吃,晚上十點以前就睡了,每天運動,生活作息很正常,但還是得到胃癌。此外,他也吃綜合維他命、葡萄籽、酵素,卻還是每天便秘,令他感到非常不解。之前每個醫生都叫他要多吃蔬菜水果,於是他把早就準備好的日常飲食紀錄給醫生看,連醫生都啞口無言。為什麼這麼健康的生活方式卻還是得癌症呢?吃熱性食物身體才會好 ? 他來找我時,我叫他吃辣椒、大蒜、咖哩,用麻油炒菜、炒蛋…等等,多吃一些熱性食物。他不敢置信,反問我說身體都這樣了,還能吃這麼刺激的東西嗎?事實上這位患者的體質屬寒性,好比冬天土裡的小草,需要一些熱能才能長得好,長得健康。寒性體質的代謝已經很慢了,再不吃這些東西讓代謝快一點,導致身體累積太多毒素,當然會得癌症。且蔬菜水果大部分都屬寒涼,他吃越多只會讓代謝變得更慢而已,西醫給他的建議,對他來說跟毒藥沒兩樣。後來他照我說的吃了3天,上大號就很順了。肝癌病患長期心理鬱悶、晚睡另外,也有患者疑惑,為什麼有人生活作息飲食都不正常,卻一直都活蹦亂跳生龍活虎?這是因為,有些病如癌症,跟作息不一定有必然的關係,主要還是要視體質而定。例如雖然肝癌病患多半都是長期心理鬱悶加上晚睡,但也不代表常熬夜或上夜班的人就一定會得肝癌,因為有些人天生就不容易得癌症。雖然不會得癌症,卻可能容易有心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等等。例如甲、乙兩個人同樣都經常大吃大喝、熬夜、抽菸、喝酒,肝不好的甲可能馬上就誘發肝癌,而另外一個乙雖然暫時看起來好好的,但一段時間(如果體質比較強可能10年、20年)之後才發現血管硬化、阻塞或突然中風。多運動、少勞動、別憋尿所以,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體質掌握得非常清楚,盡量順著自己的天生體質及後天環境來過日子。肝不好的人,就不要常發脾氣,不要晚睡,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心臟不好的人,就要盡量放空腦袋,不要想太多免得神經衰弱,容易失眠;脾不好的人,飲食要節制並且多運動,才不會容易發胖導致其他慢性病;肺不好的人,少吃冰冷也少吹冷氣,否則過敏體質永遠也無法根治;腎不好的人,盡量不要從事大量勞動的工作,切忌縱欲過度,不可憋尿,否則,很快就要洗腎了。(本文摘自/算病-算出體質,量身訂作養生方案/時報出版)

聰明脂肪的選擇 好、壞脂肪怎麼分?

聰明脂肪的選擇 好、壞脂肪怎麼分?#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沒有脂肪你活不下去。就這麼簡單。為了生存,你的身體一定要有脂肪。現在,你或許了解脂肪並非生來平等。不同的脂肪在我們的身體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不要急著衝出去買漢堡、薯條和一杯香濃的奶昔。你需要攝取脂肪不代表你得不分青紅皂白地吃。你還是得精明地選擇脂肪。首先,來上一堂化學速成課,了解一些你該知道的術語。科學家依照脂肪的化學結構──明確地說,是化學家所稱的雙鍵(double bond)的存在──將脂肪分門別類。沒有雙鍵的脂肪稱「飽和」脂肪;有一條雙鍵的脂肪稱「單元不飽和」(monounsaturated)脂肪;有不只一條雙鍵的脂肪稱「多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又可細分為omega-6和omega-3,視其第一條雙鍵的位置而定。最好(最聰明)的脂肪是能造就明顯健康效益(包括減重)的脂肪。有些脂肪純屬垃圾,最糟的還會要你的命。有些脂肪會為你的日常飲食增添風味和口感,但對健康沒什麼影響。我們認為這些脂肪屬「中性」,不好不壞,而它們幾乎都可以自由進場。不同於聰明的脂肪,你不需要特地在飲食中加入它們,但也無需刻意避開。讀這本書時,你會反覆聽到我們呼喚好(聰明)脂肪、壞(笨)脂肪和不好不壞(中性)的脂肪。以下是各種脂肪的一些例子: ◎ 好(聰明)的脂肪● 橄欖、橄欖油、酪梨、大部分堅果(杏仁、胡桃、核桃、開心果、榛果和夏威夷豆)和種子(奇亞籽、亞麻籽和南瓜籽)● 含油脂的魚及魚油● 黑巧克力● 椰子、椰子油、中鏈三酸甘油脂(MCT)油**MCT油可在市面上買到,通常是由椰子或棕櫚仁油萃取。詳見我們在第五章的椰子油討論。 ◎ 壞(笨)的脂肪● 速食和包裝食品所含的反式脂肪。亦稱氫化或部分氫化油,在生化方面類似液態塑膠,在組織裡的作用宛如防腐液。反式脂肪或許可以延長食物在架上的壽命,但會縮短你的保存期限。● 高度精煉而經由工業程序產生化學變化的「蔬菜」油;它們是經過高溫加工、用有害化學物質提煉的受損脂肪。● 來自注射大量化學物質、激素和殺蟲劑的動物的脂肪。這些動物可視為有毒的動物,它們的脂肪也是有毒的脂肪。● omega-6含量高的脂肪,特別是在不具其他補償效益的食物中。 ◎ 中性的脂肪● 某些(乾淨的)飽和脂肪──例如棕櫚油,或草飼及有機飼養的動物蛋白質裡天然蘊含的脂肪,如牛肉、豬油、奶油、優酪、牛奶、乳脂和乳酪。我們認為這些乾淨的飽和脂肪來源不好也不壞。總的來說,中性的脂肪或許不見得有益健康,但也不致造成任何傷害。我們已經妖魔化飽和脂肪酸數十年了,而事實證明它們絲毫不會危害我們的性命。事實上,吃一塊草飼、有機飼養的牛排,遠比吃白米飯、白馬鈴薯或麵包來得好。 我們依照脂肪攝取後於我們體內的生化運作情形,將之分成3類。我們會在第4章更密切地觀察脂肪時告訴你更多資訊,也會告訴你更多富含這3種脂肪的食物。在觀察這3種類型的差異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什麼有趣的事?我們敢說,你最想吃的食物都是由屬於好的和中性類的脂肪組成。如果你以這樣的態度思考食用聰明脂肪之事,計畫優質餐點和選擇滿意點心就會愈來愈簡單了。(本文摘自/聰明的脂肪/皇冠文化)

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50歲是關鍵!

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50歲是關鍵!#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能想像老後的生活嗎?「準備」退休是為了填補日後的空虛、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根據許多國際研究指出,滿足於生活且未感孤寂的老人不到2/3,以台灣來看,有超過270萬長者可能出現憂鬱問題。醫師建議,退休族群可以在50歲時就開始規劃老後生活,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心理韌性,才是通往健康老年生活的捷徑。45年後台灣老年人口是幼年的4倍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學習如何過老年生活已經是現代人不可避免的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約45年後(2061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是幼年人口的4倍。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退休族群可能因為適應新科技、低成就感,加上容易與社會脫節感到挫敗。 慢性病警訊常被子女或社會漏接一份針對華人進行的調查也發現,高達7成的男性在情緒低落時不願表達出來。許多缺乏子女陪伴而自行就醫的年長患者,通常主訴的病情除了與慢性病相關的不適之外,常有備感疲倦、胃口變差與反覆求醫等身心症狀。但這些症狀警訊常被子女或社會漏接,甚至長者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被遠遠低估的真實需求,可能就是未來社會提供銀光服務的關鍵點。50歲是思考現況與未來的關鍵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變老的過程,無法重新再來也難以事前想像自己的需求,因此陳亮恭主任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大眾應該要更加重視長者需求。一般而言,大家都是從65歲才開始規劃老後生活,其實50歲就能當作一個分水嶺,讓長者能重新思考現況與未來需要,自己發展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套生活模式。

消暑反而越喝越渴?3步遠離健康危機

消暑反而越喝越渴?3步遠離健康危機#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飯後來杯手搖飲幾乎是酷夏的必備消暑「涼」方,但含糖飲料不但無法解渴,小小一杯飲料更隱藏巨大的健康危機。國民健康署發布的新版國民飲食指標草案,增列「每日飲食中外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之上限」的建議,以手搖飲為例,大杯全糖烏龍茶(約700毫升),外加糖量約57.4公克(熱量約230大卡),飲用一杯即超過每日上限,徒增健康負擔。原料營養密度低 攝取過量恐增疾病風險據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高達93.9%的國中生及88.9%的高中學生、83.6%的19-44歲成人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另外市售含糖飲料原料營養密度低,不但無法解渴,反而會因攝取過多的熱量及外加糖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無糖生活三技巧 省錢消暑又解渴鑑於我國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的上升趨勢明顯,科學實證已充分指出「糖」對健康的危害,國民健康署新版國民飲食指標草案顯示,若以健康體重50-60公斤的成人、輕度工作者,每日所需熱量約1500-1800大卡,外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150-180大卡,即37.5-45公克的糖。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實踐無糖生活三技巧:不但省錢、消暑,又能解渴、健康,讓全民一起來減糖、增健康:1) 喝開水/建議國人養成每天至少喝6-8杯的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可避免過多熱量攝取,並應分次喝、慢慢喝。為豐富白開水的口感,可在白開水中加入少量檸檬片簡單提味,或加入花草、茶葉泡製成冷泡茶、花果茶等無糖風味飲,增添喝水的樂趣。2) 看標示/建議消費者購買現調飲料時,可參考店家提供資訊,選擇低熱量、少加料、無糖等飲料為宜。3) 原味乳/我國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1.5-2杯(每杯240ml)為宜,目前無證據顯示原味乳品中的乳糖對健康有不良影響故原味乳品為較優質的乳品選擇。

末期腸胃癌患者 營養攝取新希望

末期腸胃癌患者 營養攝取新希望#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消化道末期的癌症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之後,常常面臨到的問題就是腸胃道因為腫瘤侵犯而嚴重影響患者進食與營養狀態。放置金屬支架也可幫助解決腸道急症46歲男性患者罹下段食道癌,經過化療與放射線治療仍然反應不佳,導致下段食道阻塞無法進食,經由食道金屬支架置放後,在第2天即可攝取流質,3天後可以正常進食。另一89歲女性患者,腹脹難耐經電腦斷層發現為大腸癌造成急性腸阻塞,考量患者有三高共病,先置放大腸金屬支架,順利解決大腸阻塞急症,住院接受後續治療。內視鏡技術進步 腸胃疾病都適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暘朝指出,針對末期消化道癌症病患,已經有金屬擴張性消化道支架可以使用,不但可以應用在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中、下段狹窄,胃癌或胰臟癌引起的胃、十二指腸部位窄,大腸癌引起的腸道狹窄也同樣適用。金屬放置成功率逾90% 症狀緩解逾80%腸道金屬支架的置放方法是由內視鏡醫師在X光透視機的定位協助之下,以內視鏡將金屬支架置放到病灶狹窄處,再經由金屬支架的擴張力將腫瘤撐開,達到重建消化道暢通的目的。目前腸胃道金屬支架置放成功率皆在90%以上,而臨床症狀的緩解也都達到80%以上。 

天熱病從口入 防腸胃炎上身這樣做

天熱病從口入 防腸胃炎上身這樣做#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許多民眾不耐高溫炎熱,食慾不振就吃涼麵、涼丸或刨冰消暑,前日無預警大規模跳電,到院就診的腸胃炎患者增加,原來是突然跳電造成冰箱食物變質,導致腸胃炎就診人次增加。近日有姊弟分食涼麵導致上吐下瀉,也有民眾在路邊攤享用晚餐與冷飲結果腹部絞痛狂跑廁所,導致虛脫掛急診的案例也不少。高溫環境食物容易壞 小孩、長者要當心南投醫院感染科及兒科主任廖嘉宏醫師表示,高溫環境下食物保存不易,若民眾吃下遭病毒或細菌污染的食物,易出現腹部絞痛、腹瀉、嘔吐症狀,若是小孩或年長者的症狀恐更嚴重,可能併發脫水、電解質失衡。廖嘉宏主任表示如果民眾有症狀需就醫診治,病毒性或毒素引發腸胃炎在治療上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注意水分的補充,症狀大多在幾天內可獲得緩解。洪弘昌院長也強調應從自身衛生習慣和避免生食等習慣做起,才能有效防範腸胃炎。飯前便後、調理食物都應徹底洗手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購買涼麵後應立即使用,或者將其冷藏保存在低溫環境下,才不會誤食不潔的食物而引發腸胃炎等問題。蔡玉思營養師表示,高溫潮濕的環境適合各種微生物生長,為防範不潔食物引起腸胃炎發生,日常飲食要留意食物須煮熟,食物要存放冰箱保鮮避免滋生細菌,且飯前便後、調理或接觸食物前後都應使用徹底洗手。

孩子胖就是養的好?憂鬱風險恐高3倍

孩子胖就是養的好?憂鬱風險恐高3倍#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家中長輩常有「孩子養胖,就是養的好」、「孩子不能瘦,要多吃」的觀念,暑假期間家中孩童是否吃多動少呢?根據一篇2017年5月刊載於「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的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特別是小時候就出現的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肥胖讓身心都受影響。兒童、成年皆過重的人 憂鬱機會高4倍研究者先讓889名平均年齡75歲參與者接受評估,瞭解參與者目前是否有憂鬱症狀或過去曾否罹患重度憂鬱症,並以學校記錄了解參與者8至13歲的身高和體重資料。結果顯示,在8歲或13歲有超重現象的孩子,一生中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超過3倍;兒童和成年時皆過重的人與只在成年時期過重者相比,前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高出4倍。3層面找出體態與憂鬱間的關係從小肥胖的孩子,可以發現其家人體態大多也較圓潤,受遺傳性基因影響較難改變,建議可透過運動,增進人際互動、促進腦內啡分泌,保持好心情。開業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體態與憂鬱症的關係尚未有明確的結論,其因素可以從3個層面來探討:1) 生理面/肥胖基因與情緒的相關性。2) 賀爾蒙層面/肥胖的孩子相對運動量可能較不足,受腦內啡、多巴胺等與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影響。3) 社會面/肥胖的孩子較容易被取笑,人際互動相對較差,易造成自尊及自我價值感低弱。長輩觀念易造成孩子肥胖 影響人際互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兒童時期過重現象除遺傳基因影響,也常因隔代教養的過程,傳統長輩既有觀念,易造成孩子體態肥胖。在人際互動上,更可能因肥胖受他人嘲諷與霸凌使孩子處於低自尊、沮喪,甚至自暴自棄以食物來當作安慰,建議家人給予正向支持力量,鼓勵孩子多運動及調整飲食習慣。葉雅馨主任強調,如果已是過重體態者,當有心情沮喪、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開始不斷大量找食物吃等現象時,就要用情緒篩檢量表檢視自己是否壓力過大,不要挑選有許多壓力時減重,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預防憂鬱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