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

快樂出遊、平安回家 淺談國際旅遊疫苗

快樂出遊、平安回家 淺談國際旅遊疫苗#防疫

暑假是國人出國旅遊的旺季,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資料統計,99年就有超過9百萬人次出國。出國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快樂出門、平安回家,然而在旅遊之中,隨時都有可能暴露在未知的病原體,導致疾病上身,因此,旅遊前的預防工作也就更加重要。醫師提醒說,旅遊相關疫苗接種,是預防旅遊傳染性疾病重要一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旅遊疫苗可分為三類,包括例行性疫苗接種、必需性疫苗接種以及建議性疫苗接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炯錦針對此三類旅遊疫苗進一步說明如下。例行性疫苗包括B型肝炎、日本腦炎、水痘疫苗等。在台灣,這些常規疫苗已經行之有年,大多數人都已經有抵抗力,因此主要需確認是否依照建議年齡完成注射,若有未完成的疫苗或發現疫苗保護力不夠,需要追加疫苗,則給予補注射。必需性疫苗接種則包括黃熱病疫苗及腦脊髓膜炎疫苗。陳炯錦指出,黃熱病病毒藉由蚊子叮咬感染,典型症狀有發燒、頭痛、全身酸痛等,嚴重會出現出血症候甚至肝腎衰竭。流行區域主要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及中南美洲地區。年齡至少9個月大以上才能施打,孕婦及對雞蛋嚴重過敏者不可接種此疫苗。施打建議如下:若旅行至流行區,在出發10天前完成接種,10年內有效,可重複施打。腦膜炎球菌感染會引起的細菌性腦膜炎或菌血症,藉由飛沫或鼻咽分泌物傳染。全世界皆有病例,但最嚴重流行區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中部流行帶,此外,回教徒朝聖時海關亦會要求出示施打證明,一般建議2歲以上施打。欲前往流行區建議如下:2歲以上的兒童或成年人,至少出發前10天接種1劑,保護效果至少3年。如果必要,3個月至2歲大的兒童,應注射2劑,第1劑與第2劑之間隔3個月。而建議性疫苗接種則包括狂犬病疫苗、A型肝炎疫苗及其他醫師建議疫苗※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膜腦炎,致死率幾乎100%,初期症狀是非特異性的發燒、不適、厭食等,數天後發展至麻痺、恐水、精神錯亂、抽搐等現象,可能因呼吸麻痺而死亡。95%的病例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尤其是在印度及中國大陸,台灣則屬於非疫區。欲前往流行區建議如下:●暴露前:若旅途沒有大量接觸動物的疑慮(如獸醫或於動物園工作等),一般不需要接受暴露前預防。暴露前預防注射需接種3劑,分別在第0、7及21天或28天注射,最好於出發前一個月接種。若在疫區被咬傷再接種2劑,分別為第0、3天。●暴露後:需接種5劑,分別在第0、3、7、14、28天注射。如果當地有免疫球蛋白,應儘速施打並浸潤在傷口內。※A型肝炎疫苗:陳炯錦解釋,此為最常見的急性病毒肝炎,經由被污染食物飲水傳染,傳染力極強。在成年人身上病情特別嚴重,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肝衰竭致死。A型肝炎病毒遍佈全世界,在中國與東南亞屬於高流行區。建議施打方式如下:●出發前至少2星期接種第1劑A型肝炎疫苗,共需接種2劑,第2劑距離第1劑的間隔為6~12個月。●施打第一劑的保護效果可達90%以上,但維持時間不長。完整施打2劑可獲得95%以上之保護效果,且長達15~20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則在幼兒、老人或其他免疫缺乏病人均建議施打,其他則視情況由醫師與個案討論後給予建議。陳炯錦表示,在台灣,黃熱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及狂犬病疫苗需至疾病管制局委託醫院施打,其他疫苗則可就近至各大醫院施打。相關資料亦可至衛生署疾管局網站查詢(http://www.cdc.gov.tw/ct.asp?xItem=5753&CtNode=1545&mp=1)

戰雲瀰漫話防疫 禽流感與H1N1(下)

戰雲瀰漫話防疫 禽流感與H1N1(下)#防疫

談完禽流感,藍志堅接著談到今年四月在墨西哥首先發現,與禽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關係匪淺的新型流感。他進一步說明,今春至今,造成人類恐慌的 H1N1 流感,是家畜家禽的流感病毒在豬隻身上經過重組,而後產生的新型流感病毒。由於人類對這種病毒沒有抗體,加上豬隻的生理和遺傳與人類較相似,所以很容易傳給人類,再透過飛沫接觸,造成人與人之間持續傳染。至於新型流感為何命名為 H1N1 呢?藍志堅說,A 型流感病毒具有多種不同的亞型。這些亞型係依據 A 型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集素(HA 蛋白),以及神經胺酸(NA蛋白)配對而成。A 型流感病毒的 HA 蛋白有 H1~H16 等十六種,而 NA 蛋白可分為N1~N9等九種,所以 HA 和 NA 可配成一百四十四種不同的亞型。目前在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 H1N1 新型流感(豬流感)疫情,即為 H1N1 病毒所引起。面對像變形金剛般既能進攻又能防守、三不五時還可能重組變體的流感新品種(H1N1 病毒),藍志堅提醒民眾,新型流感病毒的「人傳人」途徑,不外飛沫傳染(經由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而傳播)和接觸傳染(手部接觸到患者之呼吸道分泌物,或觸摸殘留在器物上的病毒而感染)兩種途徑,病毒傳染高峰則是發病前一天及發病後七天。典型症狀如下:發燒(90%有發燒症狀)。咳嗽(92%,但少痰)。倦怠、全身酸痛。腹瀉、噁心及嘔吐(25%)。喉嚨疼痛(66%)、流鼻涕(鼻塞少見)。眼睛發紅、流淚。 除了典型症狀,H1N1 流感引發的併發症更是不容小覷。藍志堅表示,H1N1 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大都好發於肺部,如病毒性肺炎、次發性細菌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之惡化。另外,也可能引發肌炎、心肌炎、腦炎、脊髓炎等病症。預防與治療罹患 H1N1 新型流感的死亡率約為 0.78%,與其他流感的致死率(季節性流感 1%、H5N1禽流感 60%、SARS 20%)相較,與季節性流感相差不遠。藍志堅醫師呼籲民眾,雖然H1N1新流感的傳染力很強,但大部分症狀輕微,一週內就會痊癒;但對於極少數轉為重症之病人,則務必儘早就醫,以把握用藥的治療時機。至於施打疫苗真能有效杜絕流感登門拜訪嗎?藍志堅的看法是,流感疫苗當然具有一定功效,只是人類苦心研發的疫苗,永遠也趕不上魔高萬丈的病毒繁衍,或互相結合產生的各類新病毒。 如何預防 H1N1 新型流感?藍志堅提供三項重點:注意各人衛生及保健: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依正確方式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戴口罩必須配合勤洗手,否則效果大減)。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面紙或手帕,可用衣袖代替。如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兩公尺以上距離。 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生病時應在家休息,除就醫外,儘量避免外出。 3. 遠離感染來源:避免前往 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自 H1N1流行地區返國後,請早晚量體溫,並進行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七天。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非必要不到醫院走動。本文轉載自宇宙光雜誌2009年十月號第36~39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文章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