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

「誤吞魚刺」穿過腸胃,最終竟賠上一顆「膽」!醫師也嘆罕見

「誤吞魚刺」穿過腸胃,最終竟賠上一顆「膽」!醫師也嘆罕見#異物

彰化48歲王男日前喝鱸魚湯攪飯吃,但魚肉和飯粒沒有細嚼慢嚥,一週後開始腹痛,至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發現腹內有一根3公分的魚刺,該根魚刺在胃幽門處穿出胃部,穿孔處已經癒合,但生成膿瘍壓迫到膽囊及膽道系統,造成膽囊發炎及膽道感染,只得手術進行膿瘍清創後,將膽囊切除。

小心!每3天就有1童誤食,乾燥劑、優碘⋯甚至老鼠藥

小心!每3天就有1童誤食,乾燥劑、優碘⋯甚至老鼠藥#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最新研究調查發現,近5年間,平均每3天就有1件孩童誤食毒物的急診案件,且統計數字還不包含誤食異物。尤其最常發生在家中和5歲以下的孩童,顯示家長應更加重視孩童在家中環境的安全性。   想吃餅乾,卻吞下乾燥劑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診室主任醫師李嶸表示,光是今年元旦連假,就收治3起孩童誤食毒物或異物案件,幸經緊急處治後均無生命危險。李嶸分享,元旦早上剛忙完一波,上午10點多一位媽媽拿著一包乾燥劑,上氣不接下氣的帶著一對小姊弟奔入急診。原來4歲姊姊吃餅乾時,2歲弟弟誤食餅乾內的乾燥劑。經查明為矽膠乾燥劑無大害,媽媽才鬆了一口氣。 下午另一位媽媽帶著一個4歲弟弟入急診,原來是弟弟誤吞一個50元硬幣後乾嘔流口水,無法吃東西,醫師馬上安排異物移除。傍晚5點,又有一位焦急的媽媽帶著3歲跟2歲的兄弟衝入急診;媽媽說1個小時前,兄弟倆被家人發現打開櫃子玩老鼠藥,只見一個空藥盒,而且弟弟的嘴角還有老鼠藥殘留。所幸兩兄弟在緊急處理後並無危險。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科醫師吳昌騰也指出,不久前有一名17歲男孩,因半夜起床想喝飲料,大量誤食祖母放在咖啡瓶內的優碘,造成缺氧、低血壓和心跳過緩,送急診並進入加護病房治療。 李嶸說明,台灣孩童誤食毒物或異物急診案件層出不窮,近5年調查顯示,個案在誤食的毒物中,以藥物佔41.4%最多,殺蟲劑則是最常見的非藥物毒物誤食佔9.5%。若情況嚴重,不但需要急診住院,其中更有3.6%需住入加護病房。 家中環境藥物、清潔劑、玩具擺放7大關鍵 李嶸強調,任何東西都有可能造成孩童的誤食,例如藥物、錢幣、鈕扣電池、細小物品、玩具、清潔劑、殺蟲劑、酒精,甚至是含鉛物品與腐蝕性物質等。以下重點提醒家長注意: 1. 藥物、清潔產品或化學品應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並上鎖存放。 2. 藥物、清潔產品或化學品應保存在原始包裝或原瓶中,不要分裝在其他容器,尤其是飲料瓶或食物容器中。 3. 亮麗包裝的洗衣膠囊對孩子更有吸引力,應放在孩童拿取不到的地方。 4. 接觸含鉛塗料物質後應用清水及肥皂洗手,以避免鉛中毒。 5. 應妥善回收用過的鈕扣電池,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 6. 孩童玩磁力珠玩具應有家長在旁陪伴,以避免誤食。 7. 在家中趴下用孩子的視角看房間,移除或鎖好兒童視野內可造成兒童誤食的危險物品。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建議,家長平日可學習心肺復甦術(CPR)和哈姆立克動作,為孩童誤食異物急救做好準備。若是誤食清潔劑或腐蝕性物質等毒物,則應立刻送醫,切勿自行催吐,以避免食道和腸胃道二次灼傷。若想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也可透過衛教影片了解家中隱藏的危機和防範作法。

家長注意!慎防兒童誤吞4大危險異物

家長注意!慎防兒童誤吞4大危險異物#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歲男童掛急診,家長表示不知男童吞食什麼東西,出現口水無法吞嚥,持續嘔吐的症狀。進行X光檢查,發現1個圓形金屬物卡在食道。以麻醉插管保護呼吸道後,利用上消化道內視鏡順利取出1枚5元硬幣。異物取出後,症狀緩解,男童恢復正常進食。4大危險異物 誤食速就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陳和昇表示,一般而言,卡在食道的異物需要在24小時內移除。有些異物具危險性,對腸胃道黏膜可能造成傷害與穿孔,需要及早移除,例如:1)長超過5公分和直徑超過2.5公分的異物/幼童很難自行排出。2)尖銳的異物/像是別針、鐵釘等物。3)鈕扣電池/電流加上強鹼的作用,吞食鈕扣電池幾小時內就可能造成嚴重的黏膜損傷,甚至卡在食道與胃,可能造成潰瘍、穿孔。4)巴克球磁珠/吞食後因強大的磁力吸引,會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死亡,在國內外曾被禁賣,目前廠商加註警語後又開始販賣,家長要特別小心。家長建立兒童安全環境 減少吞食異物風險陳和昇醫師表示,如果異物已經跑到胃裡且小朋友沒有症狀,通常可觀察較長的時間,等待腸道自然將異物排出,若無法自然排出,則進行內視鏡檢查移除異物,觀察時間的長短視幼兒的年齡與異物的種類而不同。當幼兒開始爬行匍匐前進,家中環境觸手可及的物品都有可能被幼兒放入口中,若不慎吞食,都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甚至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讓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長大是每個人的責任,家長們在家陪伴小孩時應多加注意,提供兒童安全環境,減少危險或意外。

裝假牙難咀嚼 老婦7公分肉條卡食道

裝假牙難咀嚼 老婦7公分肉條卡食道#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慎吞入異物,而卡在食道氣管時有所聞,大都是發生在老人、意識不清及幼兒身上。像是80歲的張姓阿嬤,在與家人談天說笑的共進晚餐時,將一塊約7公分大小的雞肉吞下,導致整塊雞肉卡在食道,讓他非常不舒服且無法再進食;先自行使用灌水、喝醋等各種方式來試著消除異物,但都無效。經家人送醫進行食道異物取出後,讓阿嬤整個人輕鬆許多,並當天就返家休養。異物卡住氣管 當心肺炎!收至此病患的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劉忠政醫師表示,這名老婦人因為裝置活動假牙而咀嚼不易,又有胃食道逆流病史,久而久之造成食道狹窄,所以這次肉條無法順利進入胃部而卡在賁門處(食道與胃部的聯結處)。而大部分被吞下的異物,若非會造成食道、氣管等身體傷害的,大多在一星期左右隨著胃腸蠕動而排出體外。但若是細長、尖銳之異物,較易卡在呼吸消化道,甚至將其刮傷或穿透食道壁;腐蝕性異物如水銀電池會腐蝕食道、油性食物易造成嚴重的吸入性肺炎,而少部分異物會被人體吸收而出現中毒的症狀。忌自行催吐、吞飯、喝醋因此,劉忠政醫師呼籲,誤食異物會出現吞嚥困難、喉嚨痛、進食產生疼痛感、口水分泌增多、胸部悶痛,及吐出未消化物等症狀。切勿使用吞飯、喝醋、喝水或催吐等方法來清除,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或讓症狀更加惡化;正確的作法是馬上停止進食,然後盡快到醫院求診治療。另外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嚥,不可囫圇吞棗,已避免發生異物卡住食道或氣管等意外的發生。

驚!新衣吊牌往嘴裡塞 男嬰別針刺喉

驚!新衣吊牌往嘴裡塞 男嬰別針刺喉#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家中有幼兒者,都應防範這些「好奇寶寶」隨手抓起非食物的東西放入口中!110個月大的劉小弟弟,誤把新衣服的吊牌別針吞下去,父母親一開始都都察覺,後來餵他吃了兩顆小饅頭餅乾,竟然噎住了!緊急送醫後,本來以為是小饅頭碎片跑到氣管,沒想到經X光檢查,卻發現一支別針插在喉嚨,針頭刺入聲帶,最後醫師透過喉頭鏡才把別針取出來。衛福部豐原醫院小兒科馬瑞杉醫師表示,家長說當時男嬰在遊戲床玩耍,沒多久爸爸發現他嘴巴好像在吃東西,手上拿著衣服的吊牌,爸爸把吊牌拿走,打開男童的嘴巴檢查,沒有看到有東西以為沒事。後來媽媽餵男童吃小饅頭餅乾,吃到第二顆,男童就噎到了,雖然到醫院前已經將小餅乾取出,不過至急診時男嬰又開始吐了,懷疑是不是有碎屑跑到氣管,醫師慎重起見照X光檢查,卻看到一根打開的別針,插入喉嚨。0到1歲是口腔期   最愛把異物往嘴塞發現男嬰喉嚨卡住別針,醫師原本以為家長幫嬰兒戴平安符,或者別奶嘴,所以身上有別針,不過家長向來小心,這些細節都有注意到,但是親友剛送來給男嬰的衣服,就放在遊戲床旁邊,男嬰扶著欄杆站起來,墊腳尖伸手抓了新衣服,還抓了吊牌往嘴裡塞,把別針吞了下去。馬瑞杉醫師說,嬰兒0到1歲前是口腔期,手上抓到甚麼東西就往嘴裡塞,這是很正常的情況,臨床上從嬰幼兒口中取出的東西千奇百怪,硬幣、鈕扣、電池、筆蓋等,都曾經發生過。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別讓寶寶有機會接觸到危險物品。

陸中年男拿20公分塑膠棒塞肛 只進不出急送醫...

陸中年男拿20公分塑膠棒塞肛 只進不出急送醫...#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追求慾望上的快感,民眾即使在房間裏頭偷偷來,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中國大陸江西就有一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為了追求快感,竟把長達20公分的塑膠棒塞到肛門裡頭,未料,這名男子不慎失手,竟讓這根棒子整根卡住,拿不出來,才一臉心慌又尷尬的緊急就醫,經醫生花費多達一個小時才解除危機。夾子急救無效 手術開腹才成功取物根據《江南都市報》報導,一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為了追求快感,把20公分的塑膠棒塞入肛門,不慎失手卡肛,才無奈就醫,而當地醫院,原先是想先用夾子取物,但醫師夾了半個小時之後,無奈於棒子太過於深入,徒勞無功,只好進行開腹手術取出。塞肛異物千奇百怪 球棒也入列開刀之後,醫師終於把塑膠棒取出,但卻意外發現上頭還「套著一個保險套」,讓在場的醫護人員見狀都尷尬不已。當地的醫師也呼籲,拿異物塞肛門雖可追求快感,但不幸失手卡住的話,若經過48小時無法取出,恐怕會引發腹膜炎,危及生命。醫師也表示,在他們的實務經驗裡,的確看見不少類似的案例,其塞進肛門的異物千奇百怪,品項繁多,像是「電燈泡」、蘿蔔、「球棒」、茄子、按摩棒等等,提醒民眾,在追求性刺激時,務必注意自身安全,以免樂極生悲!

耳道有異物要注意 勿自行嘗試取出

耳道有異物要注意 勿自行嘗試取出#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當有異物誤闖您的耳朵時,如果它恣意的叮咬,會讓您感覺耳朵痛的要命;如果它在耳朵內衝來飛去的,會讓您感覺耳鳴;如果像蟑螂等體型較大的昆蟲,更會讓您感覺耳朵好像塞住般,聽聲音好像隔著一層東西。很多人直接的反應,就是拿棉花棒或手指來挖耳朵,試圖將這異物給掏出來。動物性耳內異物通常為意外造成,去郊外時應注意周遭環境及預防昆蟲進入外耳道,如果有昆蟲誤闖入耳朵內,可用照光法和倒油法兩種方式,如果有中耳炎、耳膜穿孔時,就不可用倒油法只能選擇照光法。如果您的耳膜沒有破洞的話,首先躺下來,有昆蟲進入的耳朵朝上,您可以將家中的嬰兒油、 或者甘油甚至沙拉油,慢慢的倒入耳朵,直到整個耳朵充滿為止。再讓它泡個 5-6 分鐘,然後將耳朵朝下,讓倒入耳朵內的油,慢慢的流出即可。也可以利用昆蟲的驅光性,使用照光法,就是拿一支手電筒 ,照著外耳道,等昆蟲慢慢爬出來。耳朵異物最常發生在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發現耳朵有異物時,不要自行嘗試用鑷子去夾,不但拿不出來,有時反而會將異物推到更深的地方甚至於造成耳朵內部受傷。

幼童耳朵的秘密 當心異物放耳內

幼童耳朵的秘密 當心異物放耳內#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歲的婷婷因感冒到耳鼻喉科診所就診,當醫師檢查她的耳朵時發現耳內有一個發亮的「東西」;雖經幾次嘗試將「它」夾出,但因婷婷害怕哭鬧、只好作罷。媽媽趕緊帶到台中醫院耳鼻喉科求診,最後上了麻醉後才將藏在耳朵內的「異物」取出;原來是一顆「閃亮亮的假鑽貼飾」。小杰最喜歡爸爸幫他掏耳朵,可是最近2、3周,當爸爸要幫他掏耳朵時他總是跑開拒絕;後來小杰告訴媽媽:「耳朵痛痛」,媽媽帶小杰到台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求診,最後從他的耳朵裡取出一小塊陶土;原來小杰幾週前上陶土課時想把陶土帶回家,於是藏了一小塊陶土在耳朵裡。學齡前的幼兒對外界的好奇與探索的能力往往超乎成人所能想像,在門診也經常看見焦急的爸媽帶著小朋友至耳鼻喉科求診,原因是孩子把異物放進耳朵(鼻子)裡了。此時要提醒爸媽,千萬不要自行勉強要將異物取出;因為孩子會害怕不安而亂動,很容易造成鼻腔或耳膜二度傷害。應立刻帶孩子至醫院求診,由醫師協助取出。當幼童的鼻腔只有一側突然發生出血或異常液體流出,或孩子反應耳朵或鼻腔一側疼痛時,也應帶孩子求診,請醫師檢查是否有異物。台中醫院耳鼻喉科吳思緯主任表示,最近2、3個月連著超過5位小朋友有將異物塞入耳朵的案例,尤其是小女孩喜歡貼亮晶晶的貼飾,當貼飾粘性消失時,很可能會掉落耳道內。其他如綠豆、茶葉等,也曾發現塞入耳朵或鼻子。當小朋友的鼻子有單側異常分泌物時,家長千萬不要自行挖取,要儘快就醫,勿掉以輕心。另外小朋友若有單側耳朵異常分泌物、搔癢、疼痛,也需提高警覺;若異物移除若發現耳道或鼻腔已經出現感染,則須加以抗生素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