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歲男性左側膝蓋已疼痛1年多,該患者從事汽車保養維修作業超過20年,本身沒有特別外傷病史。患者平日工作時常以蹲坐姿勢作業,每日蹲坐時間為2~3小時,期間也須頻繁起立蹲下;甚至有整日蹲坐的情況,蹲作期間需要經常變換姿勢,因此導致膝蓋疼痛難耐。後續,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左側半月軟骨破損」而且是職業相關疾病。
一名40多歲男性左側膝蓋已疼痛1年多,該患者從事汽車保養維修作業超過20年,本身沒有特別外傷病史。患者平日工作時常以蹲坐姿勢作業,每日蹲坐時間為2~3小時,期間也須頻繁起立蹲下;甚至有整日蹲坐的情況,蹲作期間需要經常變換姿勢,因此導致膝蓋疼痛難耐。後續,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左側半月軟骨破損」而且是職業相關疾病。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謝瑜芳分享,某日起床後,突然感覺膝蓋活動時有些緊繃,蹲下時能感到明顯壓力和不舒服感,剛開始以為是為剛生產完導致膝蓋老化而產生的關節積水,經復健科醫師呂學智檢查並探究原因後,診斷為雙膝髕骨外翻,經過3個月的復健治療,已擺脫膝蓋卡卡不順與疼痛感,在復健職場上協助更多病人進行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們的膝蓋很辛苦,每天要承受著自身的重量,帶著我們走來走去。所以,患有膝關節痛的人口比例超級高!許多人都曾感覺膝蓋痛、膝蓋不舒服,而疼痛本身最容易讓人「一點都不想動」,畢竟大家都很怕在運動之後,又讓膝蓋變得更痛,說不定膝關節還會退化更嚴重。可是,一直都不活動,關節會愈來愈僵硬,肌肉愈來愈無力,這時膝蓋的疼痛反而更嚴重。所以,反而應該規律地做些膝關節強化運動,利用低衝擊、且不會太困難的規律練習,加強膝蓋附近肌肉的肌力,才能支撐、穩定住膝關節。當膝蓋周圍的肌力增加了、變強了,比較能吸收膝蓋於負重活動時接受到的衝擊,減少站著,走路,活動之間造成的關節磨損。總之,練習膝蓋附近的肌肉力量,可以打造一個穩定,有支撐性的膝關節,比較有機會能脫離久坐生活,走更長的路。最好的是,生活中可以不需要止痛藥。大、小腿前後側2大肌群訓練這裡要訓練的最主要肌群,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與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針對這2大肌群,你可以再看看「膝蓋愈動愈痛 –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與「後腿好緊快抽筋,你得認識『大腿後側火腿肉』」這2篇了解更多。另外,也要加強小腿肌肉和髖部的肌群。在過程中,不要趕著做任何動作,慢慢來,一樣一樣好好練習。在這樣的訓練過後,肌肉和關節是會感到比較痠痛一些。倘若你是在訓練的過程中,有尖刺般的不適,或是突然間的疼痛,情況就不對,最好先停下來,先找醫師診治評估膝蓋狀況。第1招:坐姿抬腿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請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以大腿前側發力,抬起整隻右腿,過程中維持膝蓋彎曲90度。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第2招:坐姿膝打直鍛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慢慢靠著股四頭肌收緊,讓膝蓋打直,而使右腳腳底抬離地面,整隻腳平行地面,但不要讓膝關節有鎖住鎖死的感覺。過程中手可以自然垂放,也可以扶住椅子兩邊。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第3招:坐姿直抬腿這個動作也是鍛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可以先坐在椅子上,或是坐在地墊上都可以。保持一腿伸直,一腿彎曲。然後以大腿前側股四頭肌收緊,將整隻腳直直地往上抬。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第4招:坐姿墊腳勾腳這個動作墊腳尖時鍛鍊小腿肌肉,勾腳的時候鍛鍊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同時也可以讓踝關節活動度變好。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腳跟勾起來,讓腳尖離開地板,感受大腿後側的肌肉收縮,停留一下,再改成墊腳尖。過程中雙手可以平放在大腿上方。可以兩腳同時練習,也可以一次練習單腳。第5招:站姿墊單腳腳尖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小腿肌肉以及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站直身,兩腳約與肩同寬。勾起左腳讓左膝蓋彎曲約90度。手輕輕扶著椅背,讓右腳腳跟離地,墊起右腳腳尖,停留一下再放下右腳。過程中左腳維持勾起90度的狀態。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如果覺得單腳練習有困難,可以先練習雙腳著地的墊腳尖。髖部動作4招方向訓練接下來的4個動作也可以叫做「髖部4部曲」,其實就是往4個方向訓練髖部,記得,髖部的穩定對膝蓋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減少膝蓋痛的時候,我們也要花點時間鍛鍊臀中肌、臀小肌、縫匠肌、髂徑束等圍繞在髖部附近的肌肉群。各位可以再看看「增加膝蓋穩定度,臀中肌可以這樣練」這篇了解更多。第1招:直腿外展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左腳打直往外側抬起,做外展的動作。感受髖部附近的肌肉收緊。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第2招:直腿內收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左腳打直往內側收,這個動作比較沒有那麼直覺,活動幅度會小一點點。可以慢慢用心感覺。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第3招:直腿前抬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左腳打直往前側抬起,記得要感覺大腿前側的收縮,而不是讓腳晃過來晃過去。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第4招:直腿後抬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收縮臀部肌肉,左腳打直往後側抬起。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如果膝蓋曾經受到外傷,很容易突然就腳軟,或是目前膝蓋非常痛、完全動不了、目測看來膝蓋非常腫,就先不要勉強練習。不然,都可以利用這些最簡易的活動,來增加膝蓋附近肌肉的強度。接著,如果你還想要更進一步,請看「膝蓋痛,有退化,該怎麼運動?」這篇,了解更多的運動訓練可能。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喜愛運動、年約40歲的男子,最近總覺得膝蓋內側疼痛,擔心是不是提早罹患了退化性關節炎,就診後發現是鵝掌肌腱炎。膝蓋關節由骨頭、韌帶、肌腱等串連而成,若出現疼痛,應就醫對症下藥,改善不適。常見於單車騎士及路跑選手部立南投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蘇煜華指出,鵝掌肌腱炎是內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鵝掌肌不是一條單一肌肉,是由三條肌肉的遠端肌腱所構成,分別為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此三者的遠端肌腱最後會共同匯集,附著在脛骨平台內下側。鵝掌肌腱炎常見於路跑選手及自行車車友,因為膝關節彎屈次數過多加上小腿向內旋轉次數過多,這兩種因素會導致鵝足肌腱過度使用,促使鵝掌肌腱下的滑囊發炎。部分患者睡覺平躺膝蓋伸直也會痛蘇煜華表示,內側膝痛是最主要的臨床症狀,特別是當久坐或久蹲後,要站起來時會瞬間發生疼痛,站起來走一段時間疼痛會減緩或消失。膝關節無力甚至有時會有軟腳之感覺。膝蓋內側局部腫脹,因為嚴重疼痛造成膝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而上下樓梯也容易引起疼痛,通常下樓梯比上樓梯痛,部分患者晚上睡覺平躺膝蓋伸直時也會痛。建議患者在急性發炎期(局部紅腫熱痛)冰敷及適時休息,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非類固醇鎮痛消炎藥,並安排物理治療,例如超音波、雷射、TENS等,也可能視狀況局部注射類固醇、增生注射療法,當上述治療效果有限時,則可考慮震波治療或高濃度血小板注射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股四頭肌的訓練,主要可以增加肌肉量,減輕膝蓋負擔,不過除了運動強度高的,也適合有膝蓋關節問題的人,進行肌群復健,只是這部分的伸展動作,強度和進行方式,也不同。因此無論男性或女性,股四頭肌都是非常重要的肌力訓練課題!對男性能看出是否作好重訓基本功,對女性有助於擺脫象腿、肉肉腿!2招股四頭肌訓練及伸展動作,助減輕膝蓋磨損與疼痛動作1.高腳杯深蹲訓練部位:股四頭肌、腿後腱肌群、臀大肌、腓腸肌、比目魚肌。步驟:(1) 採站姿,雙手可持壺鈴或啞鈴,輕靠在自已胸前,較為省力。(2) 雙腿打開與肩同寬並微微外八,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腹部核心穩定。(3) 吸氣下蹲至大腿約與地面呈平行。(4) 再吐氣用臀部與腿部力量往上回起始位置。動作2. 抗力球伸展伸展部位:股四頭肌。(1) 準備好抗力球與瑜珈墊,左腳呈現弓箭步、右腳跪在瑜珈墊上,而右腳小腿靠在抗力球上伸展。(2) 當右腳小腿越往臀部方向靠近,股四頭肌的伸展會越多,重複並交替動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機器用久了會磨損,關節用多了、用久了一樣會磨損老化。所謂退化性關節炎,即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老化而造成疼痛、發炎、關節變形的疾病。若發生在膝關節,剛開始關節附近會痠痛與肌肉變緊,活動或輕壓關節時會痛,接著,剛起床時會覺得關節活動很不靈敏,膝蓋愈來愈疼痛與腫脹,活動時甚至會感到無力可施,蹲不下去站不起來。時間愈久,膝關節變得極度僵硬無法活動,患者會無法行走,需要以手術矯正。骨科常見退化性關節炎 承重關節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老年人在6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主要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軟骨細胞剝離來不及增生,造成軟骨層變薄,關節間隙變小,甚至磨損到軟骨下方的骨頭暴露出來或壞死形成骨囊腫。不過現代人由於運動、過度的負重、肥胖或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使得罹患關節炎的病患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關節炎主要是關節的軟骨退化或者結締組織發炎產生,不僅會發生在膝關節全身活動量大或需承擔重量的關節都可能發生,例如:指間關節、肩、肘、腕、脊椎、髖、足踝等,另外創傷、骨折或關節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及化膿性感染等後遺症,也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其他如體重過重、骨骼、神經、肌肉系統的協調性疾病,也較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關節炎為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過度使用、運動、身體重量過重或是喜好爬山、慢跑的民眾。抬腿+復健運動 強化下肢肌力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常因疼痛、肌肉功能受損及本體感覺變差而產生下肢功能障礙。最常衛教病人的運動為抬腿運動,即所謂的等張訓練。病人平躺,一腳彎曲另一腳伸直,伸直的腳抬起懸空維持5秒鐘再放下,一回做15至20下;另外,可於趴姿及側躺做同樣的訓練。大約2至4週後甚至可在腳踝上綁上沙包以加強訓練強度。此外,過去總認為膝關節退化透過訓練大腿肌肉即可,然而一旦發現膝關節退化,也說明著腰椎、髖骨可能也有退化的情況,因此復健運動應該腰、臀、腿肌都要訓練到。為了避免民眾在家做錯運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多半是較溫和的運動,如:水中走路、騎腳踏車、原地抬腳,有助強化下肢整體肌肉群的耐力;但假使想學強度更大的運動,就建議民眾要諮詢專家做進一步的評估。葡萄糖胺助舒緩關節炎 認明藥品級葡萄糖胺在眾多舒緩關節炎的方式中,以葡萄糖胺最廣為人知,但多數民眾仍無法正確辨別與選擇。葡萄糖胺目前可以分為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以及保健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但僅以藥品級的葡萄糖胺具有治療的作用,建議民眾使用前先諮詢骨科醫師或藥師較為妥當。不過若身體出現關節不適等症狀,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骨科醫師,做仔細的臨床評估。醫師會依據個人身體及臨床情況的不同,給予合適的醫療建議。(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隨著秋冬即將來臨,加上不時的降雨,這種濕濕冷冷的氣候,不少關節有毛病的民眾對於膝蓋卡卡很有感,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胡遠騏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此時會更酸痛與不適,民眾應及早預防,避免關節退化提早上身。 除了天氣變冷、下雨外,在變天的時候,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也會反應膝蓋更酸痛、不舒服。隨著運動風氣盛行或工作所需,膝蓋的過度或不當使用的年齡層由65歲以上逐漸下降,45歲以下的患者也開始增多,且因先天構造不同,女性又比男性來的多。 氣溫影響關節?關節壓力增加 軟骨調節不足關節炎的發作,真的與天氣相關嗎?物理治療師胡遠騏表示,氣溫的變化確實會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嚴重度,這是因為關節所受壓力增加,而軟骨調節功能不足所致,除了會感到疼痛外,還會覺得緊繃,稍微活動後症狀雖會減輕,但關節仍是卡卡的。 至於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區別?雖然兩者都會導致膝關節疼痛、腫脹和僵硬,但退化性關節炎是全台常見的關節疾病,年齡大於65歲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其造成的原因多半是老年退化或是關節過度使用所引起。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將身體當成外來物質攻擊,而造成關節軟骨之損傷發炎。在治療方式上,物理治療師胡遠騏指出,依程度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有以下4種方式: 1.接受熱敷、向量干擾波及物理治療。 2.口服藥物與穿戴護膝。 3.接受不用開刀的體外震波治療、組織修復生長因子注射療法(PRP)及玻尿酸注射 4.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 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半以服用藥物治療居多。 藥品級葡萄糖胺助緩解退化性關節炎 服用前需專業諮詢至於常聽見民眾會選用葡萄糖胺來改善關節炎?臺安醫院張雅津藥師解釋,這是因為葡萄糖胺主要作用於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蛋白多醣的軟骨結構,修護人體各關節的軟骨組織,讓軟骨維持足夠的潤滑液。隨著人體老化,體內葡萄糖胺合成變慢,趕不上耗損速度,關節因而出現僵硬、發炎及疼痛等狀況。另外,張雅津藥師解釋,市面上常見的葡萄糖胺主要分為3大類,分別是硫酸鹽、鹽酸鹽及不含鹽基類的產品,其中鹽酸鹽及不含鹽基葡萄糖胺,因缺乏足夠文獻支持其有效性,以食品管理;硫酸鹽類葡萄糖胺有部份文獻支持可輔助改善關節炎,以指示藥品管理。藥師提醒,當發生關節疼痛時,建議先諮詢骨科醫師並釐清病情,再依關節情況選擇適合的產品來治療或保健。除了葡萄糖胺有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外,平日也可多補充膠質含量高的食物,如海帶、木耳、豬腳、雞腳、海藻等食物,來保養關節。2種直膝抬腿運動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至於日常生活中想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物理治療師胡遠騏傳授幾個保健秘訣,包括多騎腳踏車或游泳,避免跑步,以及訓練膝蓋周圍的肌耐力,保護膝關節。平時上班或居家可做2種「直膝抬腿運動」: 1)採坐姿、背部打直、單側抬腿、膝蓋打直、腳尖朝上、腳背與腳踝成90度、停15秒、放鬆10秒、重覆15-20次、兩腿替換。 2)採坐姿、背部打直、單側抬腿、膝蓋打直、腳尖朝上、腳背與腳踝成90度、單腿在空中來回畫「W」字型、重覆15-20次、兩腿替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老人專利,運動、過度的負重、肥胖或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使得罹患關節炎的病患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而關節保健的迷思與討論也越來越廣泛。退化性+類風濕性 常見兩種關節炎關節為骨頭的末端,在外層有平面的軟骨,讓兩個骨頭之間互相摩擦。而支撐著軟骨與活動的,是由韌帶、肌腱、肌肉、關節囊與附著的肌肉組織,組成了一個可重複使用數十萬次活動的構造。關節炎主要是關節的軟骨退化或者結締組織發炎產生,常見的關節炎為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過度使用、運動、身體重量過重或是喜好爬山、慢跑的民眾;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遺傳的體質,自體免疫細胞會攻擊關節構造,造成全面性的關節功能損傷,與退化性關節炎磨損只有部分位置的狀況不一樣,是全身性的破壞,可經由驗血檢驗出。腰、臀、腿復健有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究竟該怎麼透過復健運動來緩解或預防膝關節退化?過去總認為膝關節退化透過訓練大腿肌肉即可,但光靠這樣其實是不夠的!一旦發現膝關節退化,也說明著腰椎、髖骨可能也有退化的情況,復健運動應該腰、臀、腿肌都要訓練到才對。為了避免民眾在家做錯運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多半是較溫和的運動,如:水中走路、騎腳踏車、原地抬腳,有助強化下肢整體肌肉群的耐力;但假使想學強度更大的運動,就建議民眾要諮詢專家做進一步的評估。聽從醫囑並配合正確的復健治療針對大部分民眾會自行服用葡萄糖胺來緩解膝關節退化的疼痛,的確有研究報告指出藥品級葡萄糖胺,有助減輕初期膝關節退化的情況,但假使膝關節軟骨已經磨損到了中重度時,葡萄糖胺的療效就沒這麼顯著。此外,前兩年骨科醫學會也提出,治療膝關節退化應適當藥物治療並配合復健,特別呼籲民眾,若有膝關節無力的問題,應趁早就醫聽從醫囑並配合正確的復健治療,幫助緩解關節退化的狀況,千萬不要因為怕痛而不動,反而容易加重退化的情況。(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