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講座/流行性感冒

講座/流行性感冒#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感染流行性感冒,病童可能出現高燒、意識障礙,感覺與運動神經失調,甚至因心肌炎出現膚色蒼白、呼吸急促、心跳快、四肢發冷無力、甚至休克等症狀。一旦發現家中小朋友有上述情況發生,父母親要提高警覺,不可掉以輕心。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8(一)舉行生活保健講座,由護理師邱雅雯主講「流行性感冒」。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中有孩子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流行性感冒時間:107年1月8日(一)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 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注意!用口呼吸更易得流感

注意!用口呼吸更易得流感#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若是你容易得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主要原因都在於口呼吸。用鼻子呼吸的話,可以防止病毒的侵入,不用擔心感染會來自嘴巴。相反地,一旦用嘴巴呼吸,鼻子的防禦機能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病從口入的風險也變高了。鼻呼吸 較不易換上流行性感冒實際上,一旦從口呼吸改成鼻呼吸,會變得比較不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為了預防感染流行性感冒,有一間學校實地指導學生用鼻子呼吸的方法。從2010年到2011年,位在長崎縣南島原市的小林小學,為了矯正口呼吸,實施了我構想出來的「A.I.U.BE發音體操」,在121名學童當中,患上流行性感冒的只有4人,就比率來看僅有3%。福岡縣春日市的小學,由老師朗讀《A.I.U.BE繪本》給特定年級的學童。於是,僅有實施發音體操的那個年級,沒有因為流行性感冒而必須停課。當然,洗手和漱口的勵行也相當重要,但由此結果也可得知,推倡鼻呼吸,不讓口腔乾燥非常重要。位於長崎縣南島原市的口之津小學,在福田泰三老師的班級中,有負責發音體操的股長,每天早上都會帶領學生做發音體操。2012年的季節流行性感冒似乎也影響了全校,而福田老師班上僅有一名罹患者,而且只是發燒37度的輕微程度。發音體操、矯正口呼吸為鼻呼吸 能達到相當高的預防效果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包括戴口罩、常漱口以及勤洗手三項重點,即便實行這些,每年流行性感冒還是相當盛行。相信透過實施發音體操,矯正口呼吸為鼻呼吸後,能達到相當高的預防效果。雖說防止流行性感冒有預防疫苗,但其效果無法確實獲得實證。與其在疫苗上花費金錢和時間,倒不如實施不用花錢的發音體操遠遠來得有幫助。從2011年開始,本診所已經停止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注射。不僅是患者,診所員工也不施打。但是,罹患感冒者包括患者和員工加起來也不過二名而已。(本文摘自/正確呼吸讓你不生病/商周出版)

一次解答!流感、感冒5大迷思

一次解答!流感、感冒5大迷思#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冬季為感冒盛行之際,而12月過後逐漸進入流感的流行時期,群聚傳染力不容小覷,但仍有許多民眾分不清感冒與流感的差別,對於一般感冒也存有錯誤迷思,以下為常見的5大迷思:迷思1:感冒和流感要如何分辨?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流感是指流感病毒所導致的急性病毒性感染,常會出現3大症狀:(1)發燒。(2)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3)全身痠痛、無力、頭痛等全身性症狀。病程也較長會持續7至10天。而一般的感冒症狀則不見得都會有,例如可能是輕微的咳嗽加上頭痛,沒有發燒,大概3到5天就會逐漸好轉。但切勿病程拖到一周後,才再想是否為流感,如有流感的可能就要提高警覺。和感染者飛沫可達距離1公尺 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會造成感染流感和感冒都是病毒感染,最常見就是飛沫傳染,像是咳嗽時呼吸道的分泌物會飛濺,近距離吸入就會導致感染,飛沫的噴濺距離可達1公尺,若和感染者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會造成感染,這是直接的傳染方式。另外,間接的傳染方式是咳嗽的飛沫噴濺,可能會噴濺在手上或是環境,其他人接觸到後再碰觸自己的口鼻也會導致感染。要正確避免感染必須遵守呼吸道衛生和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建議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也要勤洗手,避免傳染給別人。有痰或是鼻涕分泌物,應使用衛生紙包好並確實丟棄於垃圾桶,再將雙手清潔乾淨。和感染者近距離接觸時,記得戴上口罩,接觸後也要洗手。迷思2:請問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嗎?廖嘉宏主任表示,每個人的忍受度不一樣,但只要覺得不舒服,尤其可能是流感時,建議應該看醫生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常會有鼻塞、流鼻水的症狀,若經常反覆發作,輕微的感冒狀況,自己也要密切注意。迷思3:服用藥局購買的綜合感冒藥,感冒的痊癒速度較快? 綜合感冒藥對於流感或感冒而言都只是緩解症狀,這些藥大多歸類為指示藥,指示藥並非處方用藥,可以在醫師或藥師的指示解釋下就可自行購買服用,但仍要注意用量、適應症和副作用,須向醫師或藥師詳細詢問。廖嘉宏主任提醒,一般的感冒若只是症狀輕微,許多民眾會服用一些症狀緩解的藥,但如果有發燒或全身痠痛的全身性症狀,則可能是流感最好還是建議要就醫。迷思4:感冒藥一定要吃到症狀完全消失才停止服藥嗎?如果醫師開立流感抗病毒藥物(克流感或瑞樂沙),,這類的藥就一定要服用完,另外,若醫師懷疑鼻竇炎或是其他細菌性的感染,開立抗生素藥物,建議也一定要遵循醫囑把療程吃完。迷思5:若出現感冒常見的喉嚨痛症狀時,一定不能喝冰的嗎?廖嘉宏主任表示,出現喉嚨痛症狀時不建議喝冰的,呼吸道感染時上呼吸道黏膜可能正在發炎,在這種狀況下冰冷的東西,可能會造成刺激症狀更厲害。但有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像是腸病毒,患者的口腔會出現潰瘍, 吃一些冰涼的東西可以緩解症狀。 

講座/預防流感

講座/預防流感#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跟感冒有何不同?如何預防流感?哪些族群要特別小心流感?該不該施打流感疫苗?很多人心裡存有攸關流感的諸多疑問。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嚴重恐怕會引起重症,如腦炎、心肌炎,甚至死亡。有鑑於此,烏日林新醫院將於12/22(五)舉辦講座,邀請感染科主任郭正邦主講「必知!必學!預防流感」,分享預防流感的正確觀念,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必知!必學!預防流感時間:106年12月22日(五)10:00-10:3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分機1163 行銷企劃課莊小姐

肝病患者注意!患流感恐引肺炎致命

肝病患者注意!患流感恐引肺炎致命#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國內上個流感季流感併發重症共923例個案中,有55例具有肝臟疾病,佔6%,其中7例不幸死亡。疾病管制署呼籲肝病病人應重視健康,每年按時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流感病毒的威脅。肝病患者患流感 易發生肺炎而死亡好心肝基金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表示,台灣患肝病者有250至300萬,肝病患者,特別是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情形,由於免疫力較差,感染流感後特別容易發生肺炎,可能導致重症甚至死亡。感染流感本身也可能加重肝臟發炎,引發肝病惡化。肝炎帶原或慢性肝病患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可產生足夠的保護力,且不會對肝功能造成負面影響,是既有效又安全的預防措施。慢性肝病患者不分年齡 均符合公費資格慢性肝病患者包含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及脂肪肝等,不分年齡均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應儘快接種。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人數略增,達53,815人次,整體疫情尚處低點。上週新增8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6例未接種流感疫苗。疾管署提醒,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高風險慢性病人、50歲以上民眾及6個月以上學齡前嬰幼兒,應儘快接種。流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流感專區」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注意!慢性病患者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

注意!慢性病患者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幾歲的陳先生不知道自己有慢性疾病,發燒、咳嗽、喘數天,掛急診才發現肺炎、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急性腎損傷。接受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檢驗才知道是流感併發多種細菌及黴菌肺炎,變成呼吸窘迫症候群。陳先生完全沒有控制糖尿病,免疫力不佳,治療反應緩慢,治療1個半月才出院。流感併發症 肺炎、細菌感染、心肌炎成大醫院重症加護科醫師謝宗達說明,流感併發重症指出現類流感症狀後,2週內因併發症住進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常見併發症包括肺炎、侵襲性細菌感染、心肌炎、中樞神經併發症。台灣每1至2年就會發生流感大流行,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約2成,也有一定比率會伴隨生活功能下降,是健康不可忽視的威脅。流感抗原快篩是常用的診斷工具,但仍會漏掉3成的重症病人。症狀典型、有接觸史、處於流行期間的重症病人,可能需要先當作流感治療,再進行更精確的檢驗。加護病房的病人常無法清楚或確切描述症狀,需要家人或照顧者細心觀察提供資訊,協助醫療團隊釐清疾病的症狀病程。對抗流感重症 家屬陪伴很重要病人在加護病房與流感重症奮戰時,有時因腦部受到病毒或其他器官受損影響,出現躁動或意識混亂。此時家屬陪伴能安定病人情緒,協助理解插管病人的生心理需求。緩解病人不適,減少使用鎮靜藥物鼓勵病人復健,減少中長期後遺症。如果病人意識不清,家屬需要替病人做出醫療決策,安排後續照顧。謝宗達醫師表示,流感併發重症的成年人幾乎都有慢性疾病,有慢性病的人應注意流感疫情,更要接種流感疫苗、做好手部衛生及個人防護,流行期減少公共場所活動。部份慢性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常是流感重症病人是否能撐過危險期關鍵,如果平時及早發現慢性病並遵循醫囑控制,能增加戰勝流感重症的機會。

雲南提升旅遊警示!H7N9流感案例出現

雲南提升旅遊警示!H7N9流感案例出現#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確認台江國家公園拾獲的黑面琵鷺屍體,檢出H5N6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疾病管制署表示,2名接觸者為工作人員,撿拾時有配戴N95口罩、手套,目前無類流感症狀。衛生單位將進行健康監測10天,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將協助就醫。雲南旅遊應注意 已提高疫情警示疾病管制署表示,此次檢出H5N6病毒株,接近今年11月日本島根縣野鳥屍體。「島根型」H5N6病毒株是由上季於歐洲廣泛流行的高病原性 H5N8及歐亞野生水禽間傳播的HxN6重組。對禽鳥具高致病性,但無證據顯示病毒可由禽傳人,無人類感染病例。中國出現本流行季首例H7N9流感病例,為雲南省64歲男性,發病前曾飼養活禽、接觸死禽,目前病況嚴重,已提升雲南省旅遊疫情至第二級警示。全球自2013年迄今累計1,565例禽流感病例,累積612例死亡,致死率近4成。發現禽鳥屍體切勿接觸 請農委會專人處理針對新型A型流感旅遊疫情,中國江蘇省、廣東省、安徽省、湖南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遼寧省、河北省、陝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及雲南省,旅遊疫情列為第二級警示,其他省市及印尼列為注意。疾管署提醒,發現死亡禽鳥類屍體時,請勿擅自撿拾處理,請撥打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免費防疫諮詢專線0800-761-590。禽流感及新型A型流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流感將升溫!50歲以上速施打

流感將升溫!50歲以上速施打#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常有媽媽詢問,寶寶如果已經得過流感,身體不是應該有抗體,今年還需要帶家中寶寶接種流感疫苗嗎?然而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也稍有不同,即使過去曾感染過流感或接種過流感疫苗,每年還是應該按時接種疫苗。8歲以下幼童 4週後應打第2劑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表示,8歲以下幼童僅接種一劑,無法產生足夠抗體。8歲以下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幼童,應於初次接種疫苗4週後再接種第2劑疫苗,獲得完整保護力。家長千萬不要嫌麻煩,或心疼寶貝要多挨一針,接種完整2劑疫苗才能達到最大保護效果。上週新增1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75歲女性,有癌症等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逾5萬人次,整體疫情尚處低點,台灣歷年流感疫情約在11月下旬開始升溫。自今年10月累計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2例死亡確定病例感染型別以B型及H3N2最多。6個月至學齡前幼兒、50歲以上 施打率偏低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已逾547萬劑,然而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童及50至64歲成人疫苗接種率仍較低。由於流感病毒傳播力強,接種流感疫苗至少需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呼籲50歲以上民眾、6個月以上學齡前嬰幼兒,如尚未接種流感疫苗,把握機會儘快接種。疾病管制署提醒,平時勤洗手,出現呼吸道症狀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公共場所,防止流感病毒侵襲。如有相關疑問,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查詢,也可加入疾管署「LINE@聊天機器人-疾管家」,即時回答相關問題,或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