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研究:不只飛沫 流感病毒懸浮致感染

研究:不只飛沫 流感病毒懸浮致感染#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今年流感疫情難以預測,全球均加強預防措施以控制疫情。最新研究指出,流感病毒微粒可懸浮於空氣中造成感染,不見得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等飛沫傳播。預防流感再也不是勤洗手、外出戴口罩這麼簡單,主動預防流感,接種流感疫苗是必要的保護。流感併發肺炎重症 嚴重恐致命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副院長高尚志指出,嚴重流感恐併發肺炎重症,為流感致命的主因。呼籲民眾積極防範肺炎重症,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年年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今年全球流感疫情嚴峻,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多個都府縣流感案例數都已達到警戒值,而美國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疫情,除夏威夷外,境內49州皆淪陷,住院率創下史上新高。而根據衛生部福利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年節類流感就診人次達3萬6千多人,為2015年以來次高。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加強保護力然而僅接種流感疫苗是否已足夠?高尚志副院長表示,肺炎為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近期疾病管制署公佈的流感重症死亡案例,多為流感後併發肺炎者。美國指出流感疫苗效力僅有45%,接種後保護效力可維持4至6個月,保護力不超過一年,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有感染肺炎風險。年長者對疫苗反應較差,整體健康狀況較差的人對疫苗反應會更差。高尚志副院長提醒,國外研究顯示,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再接種多醣體疫苗可誘發較好的免疫反應。為預防流感重症,高尚志醫師提醒慢性病患者、長者、曾罹患者等肺炎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年年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

春節流感高峰!併發肺炎風險增

春節流感高峰!併發肺炎風險增#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1歲男性病患於去年8月初因咳嗽帶黃痰、呼吸急促合併發燒,掛急診確診為A型流感併發肺炎,出現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短短三週內併發肋膜積水與氣縱膈,八月底因肺部纖維化導致拔管失敗,無法脫離呼吸器,只能進行氣管切開手術。經3個月的治療後順利出院,但因流感併發肺炎使得肺部功能下降,生活難自理,被迫進入安養中心療養。高雄冬季相對較不冷 民眾輕忽流感嚴重性衛生福利部公布105年國人十大死因,肺炎死亡率不僅逐年攀升,更成為十大死因第3位,死亡率相較10年前成長1倍。疾管署認為人口結構老化外,105年初寒流及嚴重的流感疫情也是原因。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內科加護室主任陳煌麒推估,肺炎死亡率高居不下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也與高雄市流感重症案例數多有關。南台灣溫度四季變化較小,民眾易輕忽流感嚴重性,接種疫苗預防意識不足。高雄市流感重症案例數過去3年累計達597名,肺炎死亡率更是連續5年高於全國平均值。日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佈的流感死亡案例多是流感併發肺炎,研究亦顯示肺炎為流感最常見併發症,年節來臨,南北返鄉高峰,感染流感和肺炎的風險大幅增加,提醒民眾可與醫師討論接種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流感易引發肺炎 是重症及死亡原因陳煌麒主任指出,肺炎為流感最大宗的併發症,是導致重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據高雄市立小港醫院106年數據統計,感染症是住院原因第1名,肺炎及流感就佔了感染症的一半,而院內推估逾7成加護病房患者死因皆為肺炎併發呼吸衰竭。因應流感高峰,政府提供施打600萬劑的公費流感疫苗。陳煌麒主任強調,國內外研究顯示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流感相關肺炎疾病的住院率和死亡風險。農曆春節往往是流感疫情高峰期,南來北往、親友團聚,病菌傳播的機會增加。民眾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外,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成人疫苗接種建議,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免疫保護力。

上週6例流感死亡 均未打疫苗

上週6例流感死亡 均未打疫苗#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目前為流感流行期,近期國內各地氣溫低,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持續增加。疾病管制署呼籲,民眾應保持警覺,加強手部衛生、咳嗽禮節等防護措施,如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至鄰近診所就醫並按醫囑服藥。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但尚未接種者儘速完成接種,確保健康。上周流感群聚案件 近7成發生於校園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01,367,與前一週持平。近4週共計37起流感群聚案件,其中25起(68%)發生於校園。上週新增41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33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新增6例流感死亡個案(5例B型、1例A未分型),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5例有慢性病史。自去年10月1日起,國內累計160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7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14例B型、2例H3N2、1例A未分型),確定病例感染型別以B型為多(佔76%)。全球流行病毒 以A型H3N2及B型為主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衛生部公布的流感疫情最新報告指出,近期北半球溫帶地區流感活動度持續增加,全球流行病毒型別以。目前中國大陸、香港、韓國、歐洲主要流行B型流感,美國、加拿大主要流行H3N2,加拿大近期B型流感比例有增加的趨勢,日本則以H1N1為主要流行型別。各級學校陸續於本週及下週放寒假,疾管署提醒,參與冬令營或安排國內外旅遊,應勤洗手、有呼吸道症狀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生病在家休息,避免病毒傳播。出現類流感症狀,可至全國4千多家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就醫,凡經醫師臨床判斷符合條件,不需快篩即可使用公費藥劑。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流感專區」https://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高燒、咳嗽症狀難辨 女流感竟致肺炎

高燒、咳嗽症狀難辨 女流感竟致肺炎#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13歲林姓國中女學生出現高燒、咳嗽、肌肉痠痛及倦怠感至診所就醫,誤以為是一般感冒,然而服藥3天後高燒仍未退。經流感快篩檢查,B型流感呈現陽性。服用克流感3天後複診因嚴重咳嗽、聽診時肺部有囉音,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肺葉有肺炎現象,住院後改善。流感導致疑似心肌炎 住院治療才改善另1名17歲蘇姓高中男學生,亦因高燒、咳嗽、肌肉痠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經快篩檢查呈現B型流感陽性,經克流感治療3天後竟再次高燒。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心臟酵素指數皆異常飆高,懷疑心肌炎而住院治療。3天後胸悶、倦怠及噁心感消失,心臟酵素指數亦恢復而出院。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兒科主任張瑩雯表示,強烈冷氣團一波波侵襲,隨著氣溫驟降,門診感冒病患也直線上升門診30個病人中會篩出4至6個流感病患,比例相當高。流感症狀常被誤以為是一般感冒,等到病情加重才至醫院治療,併發症及危險性也隨之攀升,民眾應多加留意。流感高峰12月至3月 重症恐發肺部、神經疾病張瑩雯主任表示,流行性感冒高峰期於12月至隔年3月,大多數人感染後通常可在2週內康復,然而有些人感染流感病毒後可能出現肺部、神經系統、心肌炎、心包膜炎或侵襲性細菌感染等嚴重併發症,需住院治療避免導致死亡。根據統計,在台灣門診就醫之流感病患中,約0.5%需住院治療,其中7%的病患出現嚴重併發症需住加護病房治療,而流感併發重症個案中,死亡率約2成,民眾千萬不要輕忽。

服克流感防感冒?醫:恐致腸胃副作用

服克流感防感冒?醫:恐致腸胃副作用#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廖小姐80歲的父親有輕微高血壓,曾帶父親打流感疫苗,防範流感。但近日新聞說流感疫苗株可能不對,加上很多鄰居感冒,廖小姐非常擔心,不知道應不應該找醫師開克流感預防感冒。打完流感疫苗 仍可能因其他病毒感冒衛福部臺南醫院感染科主任洪元斌表示,會造成感冒的病原菌非常多種,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大部份病毒,只要病人免疫力夠,不會造成嚴重症狀,也不需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多休息就會很快康復。然而流行性感冒病毒造成的感冒,症狀最嚴重、最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流行性感冒可施打疫苗預防或使用如克流感等抗病毒藥物。不管是流感疫苗或克流感,都是針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對於其他病原菌所造成的感冒無效。很多人打了疫苗依舊感冒,可能是被流行性感冒病毒外的病原菌感染導致。病毒預測不完全正確 疫苗無法全面保護流感病毒可分為A、B、C這3種型別,A型及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台灣主要流行季節性流感病毒型別為A/H3N2型、A/H1N1型,以及B型等3類,每種型別又可分為多種亞型。感染其中1種亞型,身體會產生這種亞型的免疫力,然而遇到其他不同亞型或病毒突變,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洪元斌主任說明,北半球感染專家每年開會預測來年可能的流行型別,疫苗廠再根據專家意見選取兩種A型亞型和1種B型亞型做成疫苗,成為每年施打的流感疫苗來源。預測正確,免疫力正常病人大部分可以達到7成以上保護力,但若預測不完全正確,可能有部分保護力,不過無法全面保護。克流感可能導致腸胃、精神副作用 不建議用於預防洪元斌主任建議,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或是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不建議用於預防感冒。預防感冒最好提升自身免疫力,注意營養、適當運動和休息。若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務必及早就醫,避免引起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就醫後盡量在家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外出須戴上口罩、注意咳嗽禮節,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避免病毒傳播。

50歲以上慢性病患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

50歲以上慢性病患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監測資料顯示,上週新北市因類流感症狀至門急診就診總人次已超過1萬7千人次,明顯高於去年同期7,352人。本週逢入冬以來首波冷氣團南下,加上近期流感疫情攀升,民眾如出現發燒、合併咳嗽等類流感症狀,請速戴口罩至診所就醫,並在家休養至症狀解除。流感併發重症病例 9成未接種疫苗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許玉芬科長表示,上週因類流感症狀至急診就診百分比為13.43%,顯示流感已進入流行期,預期就診人次將持續上升。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只剩不到2萬劑,50歲以上及高風險慢性病人應儘速接種。自106年10月1日起迄今,新北市共累計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近8成為50歲以上且併有慢性疾病民眾,都是感染流感病毒後、容易引起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且重症中9成亦無接種疫苗。施打疫苗、養成手部衛生習慣衛生局強調,預防流感除了接種疫苗外,平日即應做好手部衛生,有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生病時落實在家休息,待痊癒後再上班、上課,避免病毒傳播造成疫情擴大。出現流感症狀內48小時服用流感抗病毒藥劑效果最好,如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可至新北市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就醫,依醫師指示服藥。相關資訊可至新北市衛生局網站流感防治專區或新北市流感疫苗暨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動態查詢系統www.flumap.ntpc.gov.tw 查詢,或撥打新北市衛生局02-22586923或各區衛生所洽詢。

印度豬流感疫情 年有逾萬件病例

印度豬流感疫情 年有逾萬件病例#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二○○三2003年1月,美國核准第一支活性減毒流感疫苗上市。在歐亞鳥類之間,以及在非洲發生嚴重人類感染的A型H5N1 流感。這是一種高度致病、突變迅速的禽流感病毒,不斷出現在其他物種和人類身上。自一九九七年香港致命禽流感爆發之後,此次為首度捲土重來。成千上萬歐亞鳥類 患禽流感死亡或遭撲殺感染的六百三十八人中,有六○%死亡。另外也有很明顯的證據,顯示有一些人與人之間二手傳染的病例,雖然範圍有限,但如果病毒真的擴散出去,將會是可怕的大流行。想想一九一八至一九年間感染流感的病人死亡率是二.五%,就會知道二○○三年這次的流感有多可怕。候鳥每年往返非洲,歐洲正當其衝,而我的工作就是要評估歐盟在監督、偵查疫情和實驗室系統上的準備如何。成千上萬的鳥類因A型流感(H5N1)死亡,另外也有成千上萬的鳥類遭撲殺銷毀,以阻止禽流感在東南亞、俄羅斯和中亞、高加索山區、巴爾幹半島、中東、西非,和整個歐洲蔓延。禽流感變異成豬流感 印度疫情嚴重追蹤疾病讓人學會謙卑。在A型(H5N1)流感爆發之後的那幾年,我們認為再度爆發不過是遲早的事,而且應該會是禽流感,如往常一樣由亞洲開始流行。因此我們對東半球提高警覺,等著禽流感爆發,沒想到另一種病毒株—變異的A(H1N1)型病毒卻反向由墨西哥出現,出人意表。這種病毒株含有四種不同病毒的基因:北美豬流感、北美禽流感、人類流感和通常在歐亞兩洲發現的豬流感病毒。當時是二○○九年,病毒散布到聖地牙哥和德州,接著擴及全美,造成美國一萬七千人死亡。墨西哥的情況更嚴重,全國停工五天,以遏止疫情蔓延。我們原本擔心的是甲,結果發生的卻是乙,而且完全出其不意,教人措手不及。要順帶一提的是,這個病毒現在還存在。二○一四年,印度的病例超過三萬件,死亡人數逾兩千。在加州、德州和加拿大也都有死亡病例。沒有國家能與世隔離 全球公共衛生互相影響這種豬流感病毒的確可能起源自亞洲,我們不能確定。不論如何,它傳達的訊息是,沒有國家的公衛體系可以與世隔離,它必然是全球公衛基礎結構的一部分。你不可能說:「我們是舉世最富強的國家,有優秀的醫生和健全的健康照護監督系統,我們很安全。」事實絕非如此。(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文化)

旅遊當心!伊波拉病毒致出血熱

旅遊當心!伊波拉病毒致出血熱#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假如要說有哪種疾病讓像我這樣的人晚上輾轉難眠,那就是流感。不論在任何時候,感染鳥類和豬的流感病毒只要變換幾個胺基酸,就會造成另一波人類大流行病。讓大家有個概念:任何地方如果發生像一九一八年那麼嚴重的流感,就等於要為我們的鄰居、朋友和親人準備一百五十萬個屍袋。SARS、伊波拉病毒 容易在醫院散播幾乎所有的微生物都可以透過基因轉移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造成血液感染、肺炎或其他因感染控制不良而散布到整個社區的疾病。在當今這種醫療旅遊的時代,病人願意遠赴他方,以求更高品質或更低價格的醫療服務,超級病毒很容易就會散布至世界各地。另一種該憂心的重大疾病是SARS/MERS和相關病毒引起的疾病,它們可以在醫院散播,然後在各社區造成疫情,最後引發大流行病。如我們所見,像伊波拉這類病毒帶來的病毒出血熱經由直接接觸,也可能因大呼吸粒子,帶來社區感染的風險。這種傳染方式提高了醫院爆發疫情的可能性,也容易經由全球旅遊而迅速傳播。亨尼帕病毒人傳人 腦炎、肺炎致死幸好在公衛系統健全的國家,伊波拉病毒不太可能會造成社區傳染。再一次地,在醫療環境中,和家人之間,曾有過亨尼帕病毒會人傳人的報告,造成腦炎或肺炎致死。這些病毒在大洋洲和亞洲有蝙蝠作為傳染窩,但它們也能感染其他多種動物,最近在澳洲就傳出馬的疫情,雖然尚未出現在北美,但應有這樣的可能。有些病毒以地域分布遼闊的蚊子為病媒,或者可以很快傳播給新病媒蚊,不論是登革熱、曲弓熱,或者會危害孕婦,造成胎兒嚴重畸形的茲卡病毒,都會造成大流行病。性病如愛滋病、淋病 散播全球另外還有性病—如HIV/愛滋病,不但會迅速傳播,也不免在感染之後數十年造成致命的疾病。由於潛伏期長,讓它們在感染數百萬人之後,才看出這是大流行病。另外,操弄兩性的政治權術也造成連平常的性病都很難治,就像淋病細菌已經對抗生素有了抗藥性,而散播全球。另外還有生物恐怖主義。炭疽菌雖然不會傳染,但可以利用經過改造的孢子特色,造成破壞力極大的疫情。如天花等瘟疫則會傳染,因此很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攻擊武器。幸好我們有足夠的疫苗,只要病例一經確認,就可以迅速由國家安全儲備體系支用疫苗,給所有接觸帶原者的人施打。(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