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遠離流感!中西醫齊傳授養肺小秘訣

遠離流感!中西醫齊傳授養肺小秘訣#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剛過,溫度像溜滑梯一樣,急速下降。冷颼颼的天氣,流感疫情逐漸開始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超過流行閾值,臺灣正式進入流感行期。累積至今年1月12日,就診已有8萬8725人次,整體疫情呈現上升狀態。流感併發重症 恐怕導致肺炎、腦炎、心包膜炎去年底開始,全臺陸續傳出類流感群聚事件。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表示,流感除了飛沫傳染,病毒在冬季低溫又潮濕的環境,可以在體外存活的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就能透過接觸來傳染。流感症狀不只喉嚨痛、發燒,還會出現肌肉痠痛,嚴重時甚至會併發重症,造成肺炎、腦炎、心包膜炎等。葉日弌主任表示,預防流感除了接種流感疫苗,更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若是有類流感症狀,除了自我隔離,還要戴上口罩,盡量不觸摸自己的口鼻及眼部,避免病毒透過分泌物傳播。簡單按摩搭配溫補肺食材保養肺臟在流感併發重症中,肺炎又連續兩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3名。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林經偉表示,每天3到5分鐘,透過簡單穴道按摩就可以保養肺部,是按壓手腕內側的列缺穴及手軸內側的尺澤穴、虎口的合谷穴、還有膝蓋外側附近的足三里穴,調理腸胃外也能增強呼吸系統的抵抗能力。飲食部分,林經偉主任表示,可以使用溫補肺食材,如白木耳、百合、山藥、水梨燉貝母、銀耳蓮子紅棗湯,或是熱的甘蔗汁泡幾片甘草,能潤肺止咳。也能食用深色食材如桑葚、紫山藥、茄子,不只顧腎也可以保肺。提醒有呼吸系統問題的民眾盡量少吃冰冷的食物、易生痰的甜食、易上火的油炸物、比較燥熱食物,寒天中就能好好保養肺部。

流感進入流行期 疫苗還沒打怎麼辦?

流感進入流行期 疫苗還沒打怎麼辦?#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今年的冬天雖然不如過去幾年天氣冷颼颼,但是流感病毒仍如往常開始肆虐。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監測資料,國內12月30日至1月5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7萬6562,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已超過流行閾值,因此宣布流感疫情正式進入流行期!高危險族群接種流感疫苗 降低嚴重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安南醫院社區暨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忠紘提醒,預防流感最重要的是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今年的流感疫苗比往年稍晚,於去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打。今年度自費流感疫苗供不應求,先前公費流感疫苗雖然有品管疑慮造成民眾施打意願較低,但目前全台也僅剩1至2周的存貨量。已經進入流行期,而預估1個月後將進入高峰的流感疫情,民眾該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呢?蔡忠紘主任說明,打完流感疫苗並非表示就完全不會得流感或是不會感冒,主要是對高危險族群可減少嚴重併發症發生與死亡率!這次流感季節自107年10月1日起,共累計18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有18例死亡。即使打完流感疫苗,也要約2週到1個月後產生抵抗力,6個月後逐漸下降。老年人等高危險族群免疫力差 感染肺炎較危險罹患流感後併發肺炎,往往是致死的重要原因!蔡忠紘主任說明,流感病毒會破壞呼吸道上皮、降低黏膜免疫力、也讓肺炎鏈球菌等致病菌更容易入侵人體造成感染。肺炎是去年國人第3大死因,老年人等高危險族群因免疫力差,一旦感染肺炎往往後果不堪設想。且相較於流感疫苗高接種率,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率明顯偏低。有鑑於此,蔡忠紘主任建議,目前雖非衛福部公費肺炎疫苗提供時間,但包含老人、慢性病患等流感與肺炎的高危險族群,若未曾施打肺炎疫苗者,或是曾施打公費肺炎疫苗但超過5年者,近期仍可自費施打肺炎疫苗,增加抵抗力。面對流感疫情肆虐,民眾也應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生病應儘早就醫,維護自身健康。

防流感併發肺炎 接種疫苗預防勝治療

防流感併發肺炎 接種疫苗預防勝治療#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107年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數據顯示,自10月1日起共累計9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1例個案死亡。同時根據萬芳醫院105年、106年數據顯示,流感或肺炎住院病人人數排名院內第一。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 長者高危險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肺炎連續2年高居台北市十大死因第三位,且106年十大死因中只有肺炎呈現增長趨勢(增7.2%)。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表示,此應該與人口老化有關,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人口調查資料,台北市人口老化指數高於全國平均值,高居六都之首。為何肺炎會成為老人殺手?吞嚥功能受損、黏膜纖毛功能受損、免疫力下降和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導致長者容易感染肺炎的原因。李文生主任強調,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雖然目前流感尚未真正進入高峰期,但流感併發重症案例數已超過去年同期。而接下來跨年連假才是關鍵,隨人群接觸機會增加,感染流感和肺炎的風險也大增,提醒高風險族群於流感高峰期來臨前,務必增強免疫力和主動施打疫苗預防流感。長者治療肺炎效果不彰 預防勝於治療肺炎不僅死亡率高,且臨床治療有諸多限制,復發機率高。研究發現約7至12%肺炎出院病人,因治療不彰於30天內再次入院治療,這可能與治療效果不彰、年紀大、多重疾病、受損的身體機能等原因有關。在常見的社區型肺炎病人中,有40至60%無法確認感染源。且因長者咳痰不易,透過痰液培養細菌時間較長,故臨床上通常透過經驗性投藥治療,進而造成治療效果不彰。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 主動預防肺炎流感高峰期將至,為預防流感和肺炎,最理想的狀況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李文生主任呼籲民眾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和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今年流感疫苗因異常事件,國內不少醫療院所正面臨流感疫苗供貨不足情形,建議高風險族群可考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主動預防,加強抵抗力!國外研究顯示不論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跟肺炎鏈球菌疫苗,或單獨接種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跟完全沒有接種這2種疫苗的年長者相比,肺炎住院率都較低。

流感重症恐併發肺炎 謹記防範4招

流感重症恐併發肺炎 謹記防範4招#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0歲的王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司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因流感重症併發肺炎住院,經克流感、氣管內管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治療,2週後病情終趨穩定。王老先生心有餘悸,平常有運動習慣,自覺身體勇健,不易感冒。但住院前幾天突然肌肉關節痠痛、喉嚨痛,自覺應該只是暫時的,隔天還是跟朋友出去旅遊,開車時感到發燒、呼吸急促、胸悶痛甚至咳嗽,只好緊急送醫,才撿回這條命。以後會乖乖打疫苗,人生因感冒結束太不值得!流感好發於每年10月到隔年2月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程盈溎說明,每到流感季節,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流感和一般感冒沒什麼不同,其實大錯特錯。流感為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好發於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流感病毒A型與B型可引起大規模流行。流感病毒具高度變異性,傳染力極強,僅單純呼吸,就可讓流感病毒微粒懸浮於空氣中導致傳散。為什麼要打流感疫苗?流感的嚴重性在於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及併發症嚴重。雖然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約1周會痊癒,但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嬰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接種疫苗、戴口罩 4招有效預防流感流感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獲得保護力,保護力可維持數月到1年,可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率。流感疫苗是將病毒表面病毒純化後,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力,根本沒有活性,打完若感冒純屬巧合。程盈溎護理師提供4招,有效預防流感:1)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及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必要時戴口罩,避免病毒傳播。2) 注重保健、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提升自身抵抗力。3) 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上口罩掛門診就醫。4) 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等徵兆時,應立即至急診就醫。

講座/小兒流感對策

講座/小兒流感對策#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變涼,晝夜溫差加大。秋冬將至,是病菌活躍與易傳播的季節。秋冬季病毒盛行,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等,生病的機率自然也就提升了許多。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16(五)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流感」之於家中孩子,如何預防及治療的必勝對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家有孩子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流感時間:107年11月16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季節流感高峰 中醫保健顧健康

季節流感高峰 中醫保健顧健康#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為流行性感冒的簡稱,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因群聚造成地區性傳播迅速,或隨著經貿及旅遊等加速跨國散播。以臺灣為例,每年冬季因逢流感流行高峰期,加上新年搭機頻繁或本地南來北往的返鄉人潮,疫情也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擴散至各處,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應多加注意與預防。流感高危險族群 長者、孕產婦、嬰幼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施宏昇表示,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特別在密閉環境中,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也可經由接觸傳染,如手接觸到感染者的口沫或鼻涕,再碰觸自己口、鼻或眼而感染。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多數患者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另外還包括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包括大於65歲以上老年人、孕婦和產後2週內的婦女、嬰幼兒,患有心、肺、腎、肝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另外病態性肥胖者(BMI≥40)在2009年至2010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肥胖首次被確定為嚴重流感的危險因素,不可輕忽。染感冒飲食宜清淡 吃完熱食冒汗應更衣避感冒施宏昇醫師表示,依照中醫臨床辨證論治,流感的治療應首先分別風寒證與風熱證。風寒證症狀有身體微發熱但怕冷、體表流汗少,伴隨頭悶痛、肢節痠疼,鼻塞流清涕、喉癢想咳嗽、咳痰多白色稀痰。而風熱證症狀有身體烘熱感、體表易岀汗,鼻塞多流黃稠涕,伴隨頭脹痛,喉嚨痛、咳嗽痰黃稠。感染流感病毒後,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自行痊癒,還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一旦有類似流感症狀,應盡早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避免延誤病情。感冒病人應適當休息,多飲溫水,以簡單清淡飲食為宜,禁食生冷、酒類與油膩等食物。臥室空氣流通時,應注意身體不可直接吹風。若吃完熱食或蓋被後身體流汗多,應及時更換乾爽衣服,避免再受風寒。施宏昇醫師提醒,流感及併發症雖然可怕,但只要把握好幾個原則,就能減少流感機會。如每年定期接種流感疫苗、維持手部清潔(勤洗手、不用手直接碰觸口鼻眼)、注意呼吸道衛生及禮節(打噴嚏用面紙、手帕或衣袖遮住口鼻)、生病時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注意飲食均衡及適當運動,維護身體健康。

兒童染流感危險四冠王 疫苗打對沒?

兒童染流感危險四冠王 疫苗打對沒?#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還認為流感只是小感冒、咳嗽幾天就沒事嗎?兒子在幼稚園染上流感,回家後傳染全家,大人、小孩竟接力陸續重病1個月才痊癒,夫妻倆甚至為了照顧孩子請假,慘痛經驗嚇得全家開始年年接種流感疫苗。許多民眾常輕忽B型流感嚴重性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醫師表示,每年秋冬台灣進入流感季節,兒童是傳散與造成流行的重要樞紐,每年都有流感疫情的原因主要為流感病毒變異大,一旦產生抗原性的改變就容易造成大流行,且流感病毒傳染力極強,最新研究更發現,流感患者不需要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僅單純的呼吸就可以讓流感病毒微粒懸浮於空中導致傳染。目前主要會造成季節流行的流感病毒以A、B兩型為主,A型病毒有數種不同亞型4,台灣主要流行為H3N2及H1N1,B型則有維多利亞株與山形株2種。許多民眾常輕忽B型流感嚴重性,實際上,據統計台灣B型流感流行率2010至2017流感季平均佔約4成。B型流感與A型流感造成的臨床症狀類似,有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也會引起重症,上一個流感季(2017-2018年)流感相關的重症及死亡案例,8成為B型流感所致。預測流感流行病毒株 並非每次都準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柏誠表示,三價流感疫苗組成依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預測的流感病毒株而定,在2種B型流感病毒株中建議1種來放入疫苗,由於2種B型流感病毒可能會同時並存,若猜錯病毒株,流感防疫恐有漏洞。四價流感疫苗,完整涵蓋2種A型、2種B型,可提供民眾更完善預防選擇。專家呼籲,建議年齡6個月以上都應施打流感疫苗,儘早施打才能獲得完整保護力。現行流感疫苗有2種,分別是三價與四價流感疫苗。黃柏誠醫師說明,世界衛生組織每年2月會根據過往流感監測數據,來預測今年三價流感疫苗要涵蓋哪一種B型病毒株。因各國流行病毒株不同,加上2種B型流感常共存出現,導致預測失準機率高,因此發生多次疫苗猜錯的狀況,機率過半,使疫苗保護力打折。流感最常從兒童開始流行 易感染、易發燒呂俊毅醫師表示,兒童是流感流行重要的樞紐,容易受到感染、傳染力又強,容易傳染給家人或是同學,所以流感的流行通常從兒童開始,可稱是流感4冠王:1) 最易感染/從民國105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門、住診合計(包括急診)就診率統計來看,0至4歲小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就診率居全年齡之冠。2) 發燒比例最高/研究指出,95%的14歲以下兒童會因流感而發燒,但成人得到流感不見會發燒。3) 病毒停留時間最久/研究顯示小孩帶病毒時間會比成人多4天左右。4) 傳染力最強/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開始後的3至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但幼兒的傳播期更長,可長達7天以上。四價流感疫苗 現在6個月以上即可以接種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如日本等,都紛紛將四價疫苗納入公費接種計畫,今年WHO也首度優先提及四價流感疫苗的成分,再提及三價流感疫苗的成分。四價流感疫苗過去僅能於3歲以上接種,但現在6個月以上即可以接種。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也特別更新兒童流感預防建議,強調6個月以上孩童施打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呂俊毅醫師與黃柏誠醫師共同呼籲,莫輕忽流感,特別是小孩、年長者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更要特別注意,6個月以上都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可以考慮接種保護力更廣泛的4價流感疫苗,保護自己與家人「就4現在,疫起防流感」。

擔心流感疫苗副作用?醫師破迷思

擔心流感疫苗副作用?醫師破迷思#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流感疫苗15日剛開打,55歲的劉先生在疫苗開打第1天即前往接種公費疫苗。劉先生以前聽聞似是而非的流感疫苗資訊而不敢施打,這次是第一次施打,幸好諮詢醫師釐清對流感疫苗的困惑。醫師提醒,施打疫苗產生抗體,仍是目前醫學上唯一可預防流感的方式,民眾若有疑慮,可到住家附近合約院所向醫師諮詢。不預防得流感才用藥 小心引發嚴重併發症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任巫慶仁表示,流感疫苗施打後,極少數的人出現副作用可能是略有過敏反應,例如發燒、類似重感冒症狀。不過,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還是可能得到一般小感冒,並不是因為免疫力降低。有的人怕疫苗的可能導致副作用,不施打疫苗,認為萬一得了流感再使用抗病毒藥物。然而,可惜幾年抗病毒藥物使用後的統計,發現大部分抗病毒藥物已經無效,而且最常用的克流感這幾年也開始有抗藥病毒株產生。其他對於重症的各種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皆沒有確認直接有效的證據。流感疫苗保護力 平均可達30至80%巫慶仁主任表示,施打流感疫苗2周以上才會產生保護力,效果不超過1年。建議每年施打的原因,是效期的緣故。根據國外文獻,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可達30至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至90%保護效果。對老年人可減少50至60%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0%死亡率,重要性不言可喻。打疫苗、勤洗手、注意衛生 預防流感疫苗是否會白打?巫慶仁主任表示,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施打四價疫苗,政府目前提供三價疫苗,但不論是三價或四價,都有一定防護率。對流感疫苗有疑慮時找醫師諮詢,若不慎得到流感時,務必戴上口罩、多喝水,居家自我健康隔離管理。而施打疫苗、勤洗手、注意口鼻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