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

不明腹痛,小心潰瘍作祟

不明腹痛,小心潰瘍作祟#胃潰瘍

一位28歲王姓男子,近一年來飽受腹部不明疼痛之苦,本身是B肝患者的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肝臟又出了問題。今年初,他希望透過全面而專業的檢查找出病灶;針對他的需求設計最適合的健康檢查項目,才赫然發現腹痛的來源並非肝臟病變,而是胃部潰瘍所引起。光田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王牧群表示,造成胃潰瘍的原因不外乎幽門桿菌致病、胃酸分泌過多或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等,這位王姓患者,就是因為工作忙壓力大,甚至三餐不定時,每天只吃兩餐,長期下來,就造成胃潰瘍,加上患者本身患有B肝,所以腹部的不適只讓他聯想到肝臟問題,卻沒有檢查胃部,因而延誤就醫,白白痛了一整年。      許多民眾腹部疼痛,但說不清楚疼痛的位置或感覺,其實,胃潰瘍的疼痛多出現在用餐前後,疼痛的地方約在心窩下方,或上腹正中央的位置;而十二指腸潰瘍則是在空腹的時候會疼痛,這兩者的疼痛感就是台語常有人說的:「巴肚鄒鄒」。      而肝臟的疼痛,屬於「鈍痛」,因其又稱「沉默的器官」,所以一旦開始出現疼痛或不適的症狀時,肝病通常都已較為嚴重,有可能合併腹水或黃疸的症狀。      40歲以上或出現反覆胃痛的民眾,可以到醫院的健康檢查中心或門診進行詳細檢查,才能及早治療,當然,良好的個人生活、飲食習慣與作息,更是預防胃潰瘍的重要方法。

成功除菌,遠離胃病

成功除菌,遠離胃病#胃潰瘍

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幽門桿菌可能是感染人類胃腸道極為普遍的細菌之一,全世界約有接近5成人口可能曾經遭到感染,甚至目前仍被這種細菌持續感染中。目前已知在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和胃淋巴瘤患者的胃裡,絕多數都能發現幽門桿菌的存在,幽門桿菌和這些疾病的關係可說是息息相關。幽門桿菌感染的途徑及時期,臺北縣立醫院內科醫師 陳宏昇指出根據現有的證據顯示,患者應該都是在孩童時期就已經受到感染了,來源可能是一同居住的親人。此外,患者的社經地位低及家庭組織成員多時,感染機會也會增加。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較酸、易發酵、不乾淨的飲水、食物、餐具中,特別容易讓幽門桿菌生存。曾被感染但已治癒的,除了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衛生飲食外,更要對家庭內的成員進行篩檢。針對幽門桿菌基因型態分析,發現臺灣地區的菌種有九成以上屬「確定會致癌的物質」,此結果於994 年經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這或許能解釋國人罹患胃癌及潰瘍的機會大於西方國家,也成為我國需要控制幽門桿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將幽門桿菌徹底根除,是胃與十二指腸潰瘍重要的治療方式,可以加速潰瘍癒合並預防再復發,也使腸胃道不再出血。診斷方法可藉由內視鏡,同時對胃部組織做切片,可以同時觀察胃部或十二指腸是否並存潰瘍或其他病灶。另可使用血清學檢測,也可用尿素同位素碳 13 呼吸試驗,此項檢查常運用在患者合併潰瘍治療後的再追蹤,確認細菌是否根除。其實,一般民眾並不需要特別做篩檢,只有高危險族群,例如有消化道症狀及消化道潰瘍病史、胃癌家族史或有多位家族成員曾遭感染,才需要及早篩檢。另外,罹患消化性潰瘍、胃黏膜萎縮、胃淋巴瘤,胃癌切除後,以及一等親是胃癌的患者或病患自己希望,根據專家建議及科學證據要根除幽門桿菌。從前有胃病尤其是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常為了反覆性的症狀所苦惱。由於幽門桿菌的發現以及確認其和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萎縮,甚至胃癌和胃淋巴瘤的相關性之後,這些胃疾患已經是可以治癒或預防的。因此建議高危險群,應該盡早至消化內科和專業醫師討論,必要時透過檢查,早期診斷治療以期能永遠脫離胃病。

消化性潰瘍未必要開刀

消化性潰瘍未必要開刀#胃潰瘍

隨着對於疾病暸解的增加,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也逐漸接受簡單、安全、低侵犯度的方式。過去數十年,潰瘍一直是腸胃內科治療及外科手術的大宗疾病。但隨着幽門桿菌的發現及治療該菌的觀念普及後,外科手術的重要性便快速的下降。日前只有針對急性大量出血的潰瘍、穿孔性潰瘍及潰瘍導致的變形阻塞才一定須要手術治療。一般而言,百分之九十的潰瘍是幽門桿菌所造成的;而終身產生潰瘍的機率約在百分之十。雖然男、女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相同,但男性與女性潰瘍發生的比率卻為三比一。台灣幽門桿菌的盛行率約在百分之六十,而隨着年齡的上升比率有增加的趨勢,而潰瘍的發生率則為百分之零點七左右。目前對於幽門桿菌造成的潰瘍以药物殺菌可成功治療百分之九十的病患。因此,病患不再像早期一般必須接受胃切除手術。因為並非所有的潰瘍皆給幽門桿菌相關,對於桿菌檢驗陰性的病患,但須進一步找出導因,而其中又以服用止痛葯最常見,此外,仍須考慮有胃泌素瘤、克隆氏症、甚至胃癌的可能性。消化性潰瘍治療中外科手術的角色主要是防止潰瘍的復發、防止潰瘍造成的出血及穿孔、及切除變形及高度懷疑的癌變的組織。因此手術方式分為潰瘍的切除、阻斷神經以減少胃酸、及部份的胃切除。由於腹腔鏡的發展,現在的手術已從大大的傷口進步到只須三至五個一公分的切口便可進行。腹腔鏡手術除了可減低術後的疼痛不適、提早進食、縮短住院天數,更可減低如肺炎的肺部合併症及終身腸沾黏的危險。因此在2002年之後已被大多數的歐美國家視為潰瘍手術的首選。目前健保局針對穿孔性潰瘍的腹腔鏡手術己有給付,因此在接受手術前應主動詢問腹腔鏡的可行性方可免去大傷口的痛苦。目前由胃鏡確定診斷的潰瘍以葯物治療的成功率己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即使須要手術,也只有百分之一的病患須進行部份胃切除,其他的也只須要以阻斷神經的方式降低胃酸分泌即可,不必大張旗鼓地切除部份胃臟。醫療及葯物的進步不斷地在更新過去的治療方式,潰瘍治療的觀念改變正是最好的寫照。

都是胃酸惹的禍?

都是胃酸惹的禍?#胃潰瘍

王小姐三十歲,擔任護士,工作緊張是可想而知的,常在快節奏的用餐之後發生莫名的胸口下方悶痛。她擔心有心臟的毛病,做了心電圖和其他檢查後,心臟並沒有什麼異常,因此醫生懷疑她是「胃液食道逆流」。這是一種消化性潰瘍,醫師便開了一些幫助腸胃蠕動的藥和制酸劑服用,並提醒王小姐要做生活步調和飲食方面的調整,以有效預防胃液食道逆流的再發生。   台東基督教醫院張靜芬營養師表示,所謂「消化性潰瘍」是指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等黏膜,受到胃液的侵蝕而形成深入組織的消化道壁破損。胃液裡含有很強的胃酸和消化酵素,胃酸的作用是使食物中構造緊密的蛋白質變得鬆散,以利消化酵素的作用,而且胃酸是強酸,還具有殺菌的作用,對身體也是一道防衛線。由於胃壁具有多重黏膜防禦的功能來緩衝胃酸,可以使胃酸不至於侵蝕胃壁,但是對於鄰接胃的食道或十二指腸並沒有預防胃酸侵蝕的機制,若發生胃液食道逆流,或侵蝕到十二指腸壁就會造成黏膜的受損而產生糜爛發炎、潰瘍。  其實消化性潰瘍並不能完全歸咎於胃酸太多,壁細胞黏膜防禦因素的下降也是主要的原因。對於胃食道逆流者,賁門括約肌鬆弛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胃壁細胞可能因受到細菌的破壞,或者飲食、藥物、情緒、氣溫的變化若影響到消化道的血液供應不足,也會造成胃及十二指腸產生局部的缺氧,產生了黏膜肌肉層的病變,進而使壁細胞黏膜分泌抵抗胃酸的能力下降,以至於潰瘍,甚至出血或穿孔的情形發生。預防消化性潰瘍的飲食祕訣:  1. 應戒菸酒。因為吸菸會導致胃酸分泌增加,酒精特別是在空腹飲用時會溶解胃腸道的黏膜,都容易使潰瘍或出血捲土重來。  2. 避免飲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飲料。含咖啡因的咖啡、茶、可樂等;含高糖分的果汁、飲料、白稀飯等;刺激性的辣椒、芥茉、胡椒等;都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或使胃黏膜受損,應該要減少攝取量。  3. 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如白稀飯,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而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  4. 注意保暖。冬天溫度低,使血管收縮而血液流量降低,黏膜分泌抵抗胃酸的能力下降,就增加胃出血的機會。這也同時解釋了為何冰冷的食物應該避免食用。  5. 注意藥物服用。阿斯匹靈是預防心臟病的用藥,具有降低血液凝結,預防血栓的功能,但也因此提高了胃出血的發生機率。關節炎患者服用的消炎止痛藥,也會降低胃壁黏膜抗胃酸的能力,長期的關節炎患者應特別注意預防。   6. 對於有胃液食道逆流或胃出血經驗的人要注意,不易消化、體積太大或油膩的食物,堆積在胃內,會減慢胃內容物的排空而增加胃酸和胃酸逆流的機會,所以進食不宜太逞強,注意烹調和質地上的選擇,並且適量進食。  7. 要有規律的生活。適當的休息、控制情緒、減低心中的煩惱,以及好的飲食習慣,如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心情放鬆、飯後要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8. 健康食品中的魚油、月見草油、亞麻仁籽油、玻璃苣油也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具有出血時較不易止血的副作用,不要過量服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