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父母愛運動小孩卻不然!5撇步習慣養成

父母愛運動小孩卻不然!5撇步習慣養成#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整理報導)有愛運動的家長,不一定會有愛運動的小孩!根據一項調查發現,約有6成擁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家長,其孩子卻有7成每週運動少於3天!其實親子一起運動,不只能夠維持健康,還能同時提升親子間的感情。國健署也提供5撇步,讓父母與孩子能利用零碎的時間,保持隨時動一動的習慣。不到5%兒童達運動量標準依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 6~11歲兒童僅4.3%運動量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邱淑媞署長進一步表示,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還會刺激體內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長高,幫助體重控制,也會促使大腦分泌腦啡,使心情愉快,緩解壓力,增進睡眠品質,提昇免疫力。為避免兒童和青少年,經常宅在家裡,狂玩3C用品、不運動,國健署鼓勵5至17歲的兒童與青少年,保持隨時動一動的習慣,每天至少60分鐘,建議可遵守以下5撇步:1) 每日一運動/規劃運動日程表,可安排打球、騎腳踏車、健走、慢跑、跳繩、球類活動等不同形式的運動,或參加運動社團,透過各式各樣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與家長一起愛上運動。2) 戶外多動動/戶外活動好處多,不只可增加身體活動量,還能減緩近視的發生和惡化,達到護眼、舒壓的效果,家長應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同時增進親子情感。3) 遊戲多樂動/與孩子一起從事身體活動的遊戲,考量安全前提,可多運用公園、學校、社區活動中心等戶外活動設施,或是在家中一起進行呼拉圈、踢毽子、比手畫腳等結合身體活動元素的遊戲,減少看電視、玩電腦、打電動的時間。4) 家事全家動/家中家事,讓孩子一起動手吧!根據能力,分配小孩適當的工作,全家人一起動手做家事,不僅能培養孩子做家事的能力,還可增加責任感。5) 時時多運動/把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從小培養孩子多動的興趣,運動可結合生活作息,如爬樓梯取代坐電梯,以走路、騎腳踏車取代坐車,以做家事取代看電視,讓孩子在健康多動的家庭中成長。

挨餓、父母不睦 8大點及早發現受虐兒

挨餓、父母不睦 8大點及早發現受虐兒#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週內連續發生5起兒童遭受虐待,震驚全國,更引發社會大眾對於兒少受虐議題的關注,保護服務司呼籲民眾,多多關心身邊親友,尤其是有6歲以下未就學、未就托幼童的家庭,更需要大眾適時表達關心。受虐兒少比例呈現上升 盼民眾發揮雞婆心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3年受虐兒少人數雖呈現下降趨勢,然而受虐所佔比例卻由20.8%上升至 22.6%,顯見在預防端仍有精進檢討之處,除了責任通報人員及網絡人員外,也呼籲社會大眾發揮「雞婆心」,展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見義勇為的精神。親友、鄰居提高警覺 一不對勁就通報保護司表示,自7月11日迄今發生的4例虐童及1例殺子後自殺案件,其中僅有2件為高風險家庭通報後服務在案,3件未有兒童虐待或高風險家庭通報紀錄,張秀鴛司長表示,受虐兒童除了遭受身體虐待外,也可能因被照顧者疏忽、受到精神虐待甚至性侵害等,因此,除了施虐者外,親友、鄰居更應該提高警覺,可以從基本需求8大點觀察起。1) 尿布/沒有經常更換。2) 居住條件/髒亂不堪、出現蠅蟲。3) 挨餓/孩童可能經常向別人討東西吃。4) 衣著/冬天穿著單薄,或是衣服破舊不堪。5) 父母感情不睦/照顧者經常吵架,孩子成為出氣筒。6) 可能遭受性侵害/孩子年紀漸長,卻還是全家一起睡,甚至一起洗澡。7) 受傷在不正常位置/照顧者稱孩子跌倒,但瘀青、受傷處卻在跌倒不會傷到的地方。8) 照顧者有精神方面問題/情緒負面、脾氣暴躁、吸毒或者有酒癮等,甚至拒絕、逃避社會局介入調查。若發現以上情形,可播打衛生福利部設置的「113保護專線」,24小時接受民眾諮詢及通報兒童保護事件,不怕報錯,只怕錯失通報機會,全民一起守護受虐兒少的安全。

樂閱讀/將心比心 了解父母的苦心

樂閱讀/將心比心 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

壓力源:因為不良的溝通,而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化解法:求同存異,將心比心為對方著想。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與親人的疼愛,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有的人因為父母太過嚴厲、偏心、忙於工作無暇陪伴等,對他們懷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結,彼此的關係十分疏離。在我國中時期,那個盛行打罵教育的年代,有位同學的父母很與眾不同,他們幾乎從不體罰小孩,也很少大聲斥責,而是用說教、手指敲頭的方式代替處罰。這樣的管教方式已經算是非常溫和,不會傷及小孩的自尊,沒想到卻造成我同學的罪惡感,他會對做錯事感到自責,隨時準備接受父母的責備。長久下來,這份罪惡感變成了煩惱的根源,而長期的壓抑導致情感上的退縮,讓他非常畏懼雙親。直到現在,他若心煩或遇到無法解決的事,仍不敢讓父母知道,表面上裝得很快樂,其實內心十分苦悶。父母管教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出發點是為了子女好,但最好的方式不是放任或嚴厲,而是不斷地鼓勵他們,因為過與不及都會造成負面的效果。曾在報上看過一則讀者投書,作者的母親極具掌控欲,無論她做任何事,母親都會懷疑質問,連同學與好友都說:「妳媽好像武則天喔,我才不敢打電話給妳,妳自己再跟我聯絡。」當然,有這麼一個嚴厲的母親,沒有同學敢去她家。高三時,她發誓一定要考上外地的大學,逃離母親的掌控,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後來她如願以償,自由快樂的在外地唸書。忙碌的生活,讓她很少回家,慢慢地,和母親的距離愈來愈遠。她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高,但她實在太害怕母親了,即使想化解心結,也不知從何做起,她感到非常困擾。雖然父母有管教子女的義務,但手段不能太過極端,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輕者形成自卑心理,嚴重者則叛逆不羈,變成社會中一顆不定時炸彈。愛之深,責之切。為人父母者,千萬要把握好管教的方向,除了給予基本的衣食住行外,更應該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用鼓勵代替責難,而不是漠視孩子的感受。子女與父母的代溝,不大可能一夕之間填平,想做到兩全其美,只有互換立場著想,找出雙方的共同點,也尊重彼此意見不同之處。著名的CNN創辦人泰德.透納是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他為人寬厚,頭腦敏捷,是新聞界和娛樂圈的焦點人物。然而如此成功的他,每當被問及最遺憾的事,他總是難過地回答:「沒能做一個像樣的兒子。」泰德的父親是知名廣告商,與兒子在想法上有許多隔閡,兩人很難有意見一致的時候。知情者說,這對父子只要單獨在一起超過十分鐘,便會吵得不可開交,每次都搞得不歡而散。那時年輕氣盛的泰德認為,有個性的人必須堅持自己的主張,即使面對親生父親也不例外。直到後來,雙方為了是否賣出一部分名下產業而徹底對立,正當人們觀望這對父子誰會占上風時,泰德的父親突然引彈自盡,雖說此舉並非完全與此事有關,至少也是因素之一。泰德為此深受刺激,後悔不已。他深信如果沒有那麼激烈地爭論,以至於傷了父親的自尊,而是先把觀點放在一旁,慢慢用事實說服父親,也許他就不會死。自己能與商場的對手求同存異,為什麼對父親卻做不到?求同存異是改善親子關係的好辦法,可以溝通心理情感,對彼此有更多的了解,進而將心比心,願意為對方著想。它不僅可以保有子女自以為是的一些優點,也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對雙方有利的地方。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說:「家是世界唯一的地方,在那裡人們的缺點與失敗被隱藏,但同時它也藏著甜蜜的愛。」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期盼,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千萬別怨恨你的父母,他們做任何決定的出發點都是為你好,如果你暫時無法化解心結,只要不放棄愛,未來就有希望。【減壓小語】作家菲爾說:「家是情感的中心,我們心靈中最好的願望,都圍繞這個中心。」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如果你仍矛盾、焦慮、恐懼、怨恨或罪惡,表示你沒有面對真正的自己。人世間的一切,都因親情而溫暖。(本文作者/林慶昭)(摘自/你有什麼好煩的?/哈林文化出版)

樂閱讀/爸媽注意!9句最不該對孩子說的話

樂閱讀/爸媽注意!9句最不該對孩子說的話#父母

教練式父母做法:糾正的作用很大─但鼓勵的作用更大。周婉湘以民國83、84及86年所收集之台灣大學學生共317名(男124人,女193人)為樣本,讓受試者填寫負向言語開放式問卷,先請受試者圈選,是否聽過27類不同的負向言語,再請受試者針對第一部份所勾選曾經聽過的話語,進一步填答在五個發展階段,是否聽過此類話語,若聽過則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實例,在每一個實例中,受試者寫下父母實際說過的負向話語、當時發生的情境、聽到負向話語時的感覺、以及當時的反應。最後請受試者以五點量表評估聽到負向話語當時的傷害程度。父母的負向話語內容可能影響子女的反應。相反的,子女如何因應父母的負向話語,也可能再進一步引發父母不同的反應,進而衍生出不同的衝突解決模式及管教結果。結果發現:父母在多種日常瑣事中,皆會使用負向言語作為管教手段,有多種管教的情境具有文化特殊性,且依各個發展階段中常出現之生活事件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言語管教內容。雷庚玲一項有趣的研究,是針對父母言語傷害孩子的調查,調查對象是針對大一新生,請他們回憶小時候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曾經說了那些話,讓他們覺得受傷了,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經過統計後,父母親語言傷害孩子的九種類型為:1)說孩子笨。2)說孩子沒有用、沒出息。3)用粗話罵孩子。4)說要把孩子趕出門、叫孩子不要回來、叫孩子去死。5)說要把孩子丟掉、送人、叫警察或鬼抓走。6)用反諷式的話罵孩子。7)說希望當初沒有生下那麼不聽話的孩子、說懷疑自己是從醫院抱錯的。8)說孩子把父母的臉丟光。9)問孩子怎麼不多學鄰家的小孩,人家的孩子都如何又如何。記得小時候,如果我沒有順從父母親的意思,或照著他們的要求行事,或調皮搗蛋時,他們偶而也會略帶恐嚇的語氣說:「再調皮就叫警察把你抓走」、「不乖喔,叫鬼把你帶走」、「你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也許是想嚇嚇我吧,要我乖乖地聽話,也許沒有惡意,但自己就會收斂一些。德國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文學家及西方主要思想家之一歌德曾說:「糾正作用很大,但鼓勵的作用更大。」正面話語會帶來激勵,負面話語會帶來傷害。你有沒在人生的低潮中,遇見有人適時扶你一把,對你說些激勵、安慰與肯定的話,讓你在軟弱中有力量站起來,在絕望中重見希望。你有沒有被別人的話語傷害過,一直到現在都還耿耿於懷,過不去呢?這些話也許不是故意的,但都帶來傷害,嚴重的話令人心碎。(本文作者/陳恆霖)(摘自/Coach父母學/大寫出版)

父母是支柱!4要素幫助遲緩兒

父母是支柱!4要素幫助遲緩兒#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能達到良好的恢復效果,因此家長如何掌握學習黃金期,讓他們能積極進行復健、教育顯得十分重要,此外陪伴與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遲緩兒需要更多的愛與幫助,父母應成為他們的支柱。雨晴是一位唐寶寶,出生時因為體質影響,肌肉張力很低,4個月大時僅能抬頭2秒、且無法自行翻身,為了讓雨晴不至於落後其他兒童太多,父母在她4個月大時就送至台中榮總進行早期療育,復健過程非常辛苦總讓襁褓時期的雨晴哭個不停,父母縱然心疼,但為了她的健康,只能堅持下去,希望辛苦幾年能讓她未來不要落後別人。雨晴4個月大接受醫師評估後,就進行一連串的復健治療,一週須前往台中2~3次,希望可以透過復健提高肌耐力、早日能自行活動;8個月大時提高復健次數,最密集的程度曾週一至五每天早上或下午都安排1~2小時的課程,且每天都還要搭配物理治療師訂定的家庭式自主復健,在家訓練頸部及腰部的肌力約20~30分鐘。復健、教育、陪伴、支持 家長扮演重要角色為了照顧她,父母皆辭掉工作在家做網拍,方便與她互動與關心學習狀況,也從不缺席任何一項學校活動,就是希望能讓雨晴有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她從小就一直上治療課,父母十分心疼,所以希望透過陪伴讓她能在歡樂中學習,家長的用心與堅持,使得雨晴能持續接受早療教育,現在她不但學會自己走路、吃飯、跑跳、還會跳舞,看到她的成長,父母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父母有錢孩子不一定優秀 反較易罹精神疾病

父母有錢孩子不一定優秀 反較易罹精神疾病#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明!你還不趕快去讀書?」作為父母的你,你常常給自己的孩子許多壓力,就是希望他不要輸在起跑點,未來還要贏很更多嗎?但是,根據新的研究顯示,有錢的父母往往會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以及期盼,導致父母越有錢,孩子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越高!父母年收入超過470萬 孩子罹精神疾病風險增兩倍根據倫敦「每日郵報」報導,富家子弟罹患精神疾病嚴重的程度大幅攀升,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父母所帶給孩子成長的壓力過大,讓孩子心理壓力往往不能有良好的宣洩出口,進而較易發生精神疾病,甚至是產生藥物濫用的偏差行為,更可能出現犯罪動機!而研究進一步顯示,父母年收入超過台幣470萬元的家庭,孩子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的機率,足足比一般家庭多了兩倍以上。研究人員也表示,家長過於企盼孩子拿出好的表現,但會卻讓孩子吃不消。 

樂閱讀/為了討父母親喜歡而自我洗腦

樂閱讀/為了討父母親喜歡而自我洗腦#父母

小孩對父母親的要求很多,總有一些得不到回應。每次得不到回應,小孩就會受傷,而且在腦海中不斷地回想。筆者記得自己小時候收藏了許多玩具。想要得到新玩具時,就會一直糾纏父母親:「買給我、買給我啦。」一旦遭到拒絕,就會傷心得哭鬧不停。如前所述,欲望有一種威力,會在實現之前化為強大的刺激鞭打內心。成年人會壓抑欲望,但是在童年時期,「欲望無法實現的痛苦」會大到彷彿要將胸膛撕裂。若只是純粹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情況還不至於那麼嚴重。小孩會難過得大哭是因為他覺得:「爸媽是不是認為我沒有價值,才不想買給我?」他傷心是因為自己的存在價值受到否定了。許多小孩會有這種誤解。父母親並沒有說:「你沒有存在價值,不值得愛,所以我不買給你。」也許大部分是基於教育的考量,覺得不能要什麼就給什麼,以免寵壞小孩。無論如何,父母親不答應都有其原因,小孩卻對家長複雜的心理一無所知,只因為懷著激烈的欲望,認為:「我值得被愛,我應該得到片刻不離的關照。」才會屢屢受挫,而懷疑:「父母是不是不愛我?」或是:「我是不是沒有存在價值?」在渴求存在價值時,小孩會在無意中發現,有時候做的某些事情會贏得父母的稱讚,令他們高興得露出笑容。看到父母親的反應,小孩就會覺得:「我得到認同了,我的存在獲得肯定了。」然後得到快樂的刺激,嘗到這個滋味:「我只要這麼做,就能得到『你有存在價值』的訊息。」看到父母親高興的神情,就會產生快樂。父母親稱讚自己是好孩子時,話聲會撞擊耳膜,解除痛苦的刺激,並在解除的剎那之間,產生「快樂」的錯覺:「本人確實存在,而且博得父母親的歡心,因此有存在的意義。」這時的小孩就像腦部受到電擊的天竺鼠,基於想要再次享受錯覺的執著,而受到制約與洗腦。小孩本來就充滿欲望和嗔怒,令父母親極為困擾。那些驕縱任性的要求有一些根本不可能達到,父母親因此要用稱讚或責罵給小孩洗腦,讓他們適可而止。但洗腦會使小孩變成看父母親臉色或言語行事的傀儡。小孩為了得到讚美而壓抑自己時,還是會有屈辱或憤慨的感覺,而在不知不覺中充滿委屈。(本文作者/小池龍之介)(摘自/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晨星出版)

青少年戒菸教育 父母有責任

青少年戒菸教育 父母有責任#父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為維護青少年之身心健康,菸害防制法規定:「未滿18歲者。不得吸菸。違反者應令其接受戒菸教育。無正當理由未依通知接受戒菸教育者,處新臺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連續處罰;行為人未滿十八歲且未結婚者,處罰其父母或監護人。」南投縣衛生局為提醒家長之責任,自98年1月11日菸害防制法修法後,即制定「菸害防制法第28條第二項行政裁處作業規範流程」,為方便18歲以下青少年接受戒菸教育,在校生請其於學校接受戒菸教育,非在校生則請其於衛生所接受戒菸教育,並由醫院人員不定期至學校教育宣導,增加青少年菸害防制之觀念。 孩子除接受戒菸教育外,亦可至各醫療院所戒菸門診、衛生所或二代戒菸合約藥局尋求專業性協助,48家醫事機構可提供服務,有關戒菸相關問題可洽詢戒菸專線0800-636363 或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保健科049-223162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