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視網膜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不少人是3C用品的愛好者,導致低頭族增多,連帶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也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顯現出眼睛保養已刻不容緩。此外,似是而非的眼睛保健觀念,更讓醫師們搖頭不已,醫師將針對書籍中錯誤的觀念迷思,做出正確的解答,讓民眾有所依歸、不再傻傻跟著亂作,傷害靈魂之窗。● NG觀念1/透過報紙或書本拿近或拿遠的鍛鍊,可讓老花眼恢復正常視力?眼科林丕容醫師表示,緩慢拿近與拿遠可以短暫舒緩疲勞的眼睛,但嚴重老花眼,其睫狀肌、水晶體已經彈性疲乏,不可能藉此回復原本的調節力,更無法使老花回復正常視力。● NG觀念2/近視矯正手術,恐使患者面臨角膜混濁的問題,並惡化導致角膜失明?林丕容醫師說明,近視矯正手術是在角膜上進行微調,並不會導致角膜混濁,也不會有所謂惡化導致失明的問題。● NG觀念3/利用針孔眼罩看物品,可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林丕容醫師說,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會因而看清物體,但這僅是短暫物理現象「針孔效應」導致,並無法幫助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 NG觀念4/可以把適量的鹽和水混合,自製眼藥水?眼科鐘珮禎醫師表示,民眾自製眼藥水,多半沒有精密儀器在身邊,無法有效控制濃度;此外,製作過程中恐無法保持無菌狀態,若擅自使用自製眼藥水,可能因病菌殘留或是濃度調配不當,導致角膜感染、發炎、灼傷,甚至穿孔的危險,因此不建議自行調製。● NG觀念5/將眼睛張大,眼球往上看,再張更大、往下看,重覆數次,可以矯正散光?鐘珮禎醫師說明,散光分為角膜散光與水晶體散光,大部分是天生造成,或隨著年齡、角膜乾燥或白內障等疾病原因,導致散光增加或不穩定,是無法透過眼球操或護眼訓練等外部運動來改善。● NG觀念6/白內障和青光眼是近視的併發症,和血液循環變差有關;只要持續做眼睛運動,增加眼部血液供應,都可消除或中止?鐘珮禎醫師說,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的視覺模糊,並非是眼睛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的,因此白內障屬於不可逆的眼睛老化現象,一旦發生,建議尋求手術治療。● NG觀念7/視網膜病變者,若攝取豐富蛋白質,可增厚視網膜。此外,藉由經常轉動眼球、對外眼肌進行按摩、白天盡量維持抬頭的姿勢、夜晚睡覺採取仰睡等方式,可預防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科賴史忠醫師表示,視網膜剝離大部分是因為視網膜有破洞,使得玻璃體內的液體,沿著裂孔滲入視網膜底層,產生剝離;且沒有科學證明,攝取蛋白質或抬頭、仰睡,可以預防視網膜剝離,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或雷射治療。● NG觀念8/面對太陽,閉上眼睛30秒、再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以提高夜間視力品質?賴史忠醫師說明,夜視能力取決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的多寡與功能是否正常,與瞳孔無關,因此利用此法並無法提高夜視品質。● NG觀念9/每週浸泡2~3次,每次約10~15分鐘、40度左右的熱水澡,可預防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賴史忠醫師說,青光眼是因為眼壓過高,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霧化,視網膜剝離則是因為視網膜受損,與泡熱水澡、提升體溫並無關連,且無任何醫學根據證實有預防作用。

針灸治飛蚊症 疑進針角度過大險失明

針灸治飛蚊症 疑進針角度過大險失明#視網膜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很多人身體不舒服會尋求中醫針灸治療,一位五十三歲婦女近幾年因雙眼時常出現黑影,進而尋求針灸治療,希望能脫離飛蚊症的困擾,未料症狀不但未獲得改善,還刺傷眼球差一點失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眼科主任尤誌君表示,這種針炙傷害的確不多見,飛蚊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眼疾,但嚴重的飛蚊症是有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剝離,患者應尋求眼科專業醫師診治。根據該患者自述,她接受完針灸治療後,才回到家就發現左眼忽然有閃電般的光芒出現,並覺得黑影愈來愈多,除「蚊」不成,反而帶來眼前「閃電」爍爍,更加不舒服和緊張,於是趕緊前往中港澄清眼科求診。尤誌君主任表示,經檢查後發現該患者的左眼視網膜上方有一圓形小孔,合併有玻璃體出血之狀況,於是立即給予視網膜雷射,卻發現網膜裂口周圍已有視網膜剝離的狀況,只好另行安排視網膜手術。據病人主訴針灸位置是位於眉毛上方,依網膜裂口位置研判,應當是針灸進針角度過大,導致眼球的傷害,特別提醒民眾做針灸治療時應避免眼球周圍的扎針,以免造成眼球的傷害。尤主任強調,病患有權選擇任何的治療方式,但要避免造成眼睛的傷害,才是最為重要。尤主任指出,飛蚊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眼疾,是因為眼球內的玻璃體混濁而造成,形成原因有退化,高度近視、白內障術後等,有些飛蚊症會合併網膜破洞,若不即時處理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剝離,而有些飛蚊症是因為玻璃體出血或糖尿病病變等其他原因造成,所以建議有飛蚊症的患者,應做一次詳細的視網膜檢查排除視網膜疾患等因素,達早期治療的效果,以避免視力的受損。

糖尿病患視力降不在意 視網膜竟剝離

糖尿病患視力降不在意 視網膜竟剝離#視網膜剝離

一名43歲的糖尿病患阿美(化名),約9個月前至新陳代謝內科就診,經內科醫師診察發現病患右眼矯視僅剩 0.1,左眼0.9,因此轉介至眼科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發現除了有輕微的原發性青光眼徵兆外,右眼眼底視網膜有缺血之變化,且已影響至視網膜中央黃斑部區域,不過病患本身並不在意,直到今年1月,這名病患右眼已經產生裂孔性視網膜剝離,並已侵犯至視網膜中央黃斑部,雖已用手術復位,但後續仍須定期追蹤,以免產生其他併發症。  9個月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張庭嘉已發現,病患發現右眼眼底視網膜有缺血之變化,包括棉花絨毛樣斑點、局部出血、不正常新生血管生成、血管硬化等的情況,今年1月份,病患由內科醫師再次轉介回眼科門診重新評估,發現右眼的最佳矯正視力衰退至僅可於眼前十公分處辨識手指數,如此大範圍之裂孔性視網膜剝離需要以開刀方式治療,手術:包括玻璃體切除術、視網膜下積液排除術與矽油灌注術。此外亦安排視網膜雷術治療術。 張庭嘉醫師表示,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之主要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青光眼病史,阿美具備了後兩項,且在9個月前就未持續接受追蹤,雖然尚未發現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發生的情況,但是較為不幸的事就是合併產生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是一項嚴重影響視力的眼科疾病,且大範圍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無法以藥物治療,僅能以手術復位。張庭嘉醫師說,本病例中由於患眼視網膜遭受剝離的範圍,大約已占據超過 5/6 的視網膜面積,因此手術中決定以矽油灌注填塞,以便提升手術成功率。術後目前視網膜雖已成功復位,但後續仍有相當多問題,包括眼科與內科方面的追蹤,仍然需要持續的協同照護,因此張庭嘉眼科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需持續於眼科進行定期追蹤。

眼前常飄黑影 飛蚊症誤以為撞邪

眼前常飄黑影 飛蚊症誤以為撞邪#視網膜剝離

三十二歲的王小姐(化名),服務於銀行業,整天與電腦為伍,長期配戴隱形眼鏡。最近幾個星期,王小姐覺得眼前常有黑影飄過,無論看往哪個方向,黑影都會如影隨形的跟著,讓王小姐一度誤為自己撞邪。其實王小姐的現象,是眼科常見的「飛蚊症」,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年紀大而退化的正常現象,然而在高近視族群日益增多的情況下,現代年輕一族已不宜輕忽這個症狀,以免造成有「視力殺手」之稱的視網膜剝離情況而不自知,損及視力。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飛蚊症」常見於40歲以上的人,到了60歲左右,可能有2/3的人有此現象,而年逾70歲則高達80%的人會有;不過,堪稱「近視王國」的台灣,高近視族群日多,臨床上出現「飛蚊症」者也日益年輕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眼科醫師蕭裕泉指出,根據台大醫院對台大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約有95%以上的學生有近視問題,而且大多是400度的近視族。伴隨著近視度數增加,「飛蚊症」成為高近視族群常見的眼科症狀之一,而會影響視力的視網膜病變比例也隨著增高。俗稱的「飛蚊症」究竟會出現那些症狀,蕭裕泉醫師簡述如下:‧眼前常有東西飛來飛去的感覺,好像蚊子繞飛似的。‧眼前的飛影會跟著眼睛移動,看左邊就跟到左邊,望右邊又跟到右邊。‧有時候所看到干擾視覺的影像也可能似蒼蠅、蜘蛛或飛雲,形狀不一。造成「飛蚊症」的原因很多,蕭醫師分析指出,比較常見的是眼球內一種蛋白狀的清澈膠質物(玻璃體)開始退化所造成,這種飛蚊症本身是無害的,只要定期追蹤,做眼底檢查即可(大約4個月1次),而且有些「飛蚊」時間久了,也就慢慢適應,或是漸漸消失沉澱,不會再干擾視覺,就可以不必理會。■ 突發性「飛蚊症」 小心視網膜剝離病變 應速求醫雖然玻璃體混濁退化造成的飛蚊症,好發於中高年齡層,但是蕭裕泉醫師提醒近視度數較高(一般指近視600度以上)的年輕人也要特別注意,若是突然發現眼前飛蚊數量大增,或是看見類似閃光,而且閃光頻率增加,或甚至已經造成視野缺損時,應該立刻找專業的醫師作詳細的眼底檢查,看看是否有其他變化。若是視網膜出現裂孔,眼科醫師大多會施以預防性的雷射治療,以減低視網膜剝離的機會,避免造成視力太大的損傷,並請受檢者在2週內回診,以便進一步掌握狀況;一旦視網膜裂孔已經引起嚴重的視網膜剝離情況,就需要住院作手術處理。雖然飛蚊症嚴重有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的後果,但民眾也不必反應過度。飛蚊症其實如同「發燒」一樣,只是一個疾病的表徵而已,至於要確定究竟是和什麼樣的眼疾相關?蕭裕泉醫師強調,並不能單靠患者所描述的症狀就加以判斷,必須經由專業眼科醫師點完散瞳劑之後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有沒有嚴重的問題。尤其是突發性出現的飛蚊症,更需要趕快就近請眼科醫師做詳細的眼底視網膜檢查,不可輕忽。

”光明大使”吳君如內蒙古送歡樂 鼓勵眼疾病童

”光明大使”吳君如內蒙古送歡樂 鼓勵眼疾病童#視網膜剝離

剛被委任為「奧比斯光明大使」的香港藝人吳君如小姐,3/22清晨隨同奧比斯工作人員前往內蒙古包頭進行為期5天的救盲之旅。旅程中,她將深入內蒙古偏遠農村作慈善探訪,除了家訪眼疾病童及參與當地小學的眼睛健檢外,吳君如更會進入手術室,陪伴小病童進行眼科手術。性格樂觀的吳君如坦言,她準備到當地放送歡樂,鼓勵病童積極面對人生! 首次隨同奧比斯作慈善探訪的吳君如表示,擔任「奧比斯光明大使」,她感到身負重任。她說:「身為藝人,我希望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去行善,呼籲大眾支持奧比斯的救盲工作。而且現在當了媽媽,我也希望能以身作則,教導女兒幫助有需要的人。未來會把這次旅程的經歷告訴她,讓她知道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需要幫忙。」問到她為旅程作了什麼準備,她笑言:「事前我已經到處去張羅文具、零食等小禮物,但奧比斯卻表示我只需要帶足夠的笑聲去就好了,因為此次探訪的小病童大多急需救援,很需要關心跟鼓勵。對此我信心十足!」 內蒙古包頭約有100萬兒童,其中約5萬名患有斜視和弱視,可惜農村資源匱乏,醫療設施不足,很多病童未能接受適當治療,其中有一個個案,讓她在出發前就心疼不已。她感性地說:「我將探訪一個罹患眼腫瘤的孩子,因為家貧負擔不起醫療費用,腫瘤很可能會惡化成癌症。我實在很難想像在同一個天空下,竟然有這麼多小朋友因為窮困或父母知識不足,而面臨終生看不見的悲劇…」 儘管將面對一個又一個令人惋惜的個案,此次旅程吳君如也有機會見證小朋友重見光明的一刻。對於陪伴眼疾病童動手術,她一點都不害怕。「看得見是這些孩子最大的盼望,我很榮幸可以陪他經歷這一刻。」吳君如內蒙古之行亦會為奧比斯拍攝一系列拯救盲童的相片與影片,藉此讓更多人了解發展中國家兒童的眼疾情況,呼籲社會大眾加入救盲行列,讓偏遠地區的眼疾病童有機會得到治療,重見光明。

媽祖遶境炮聲隆 慎防靈魂之窗炸傷

媽祖遶境炮聲隆 慎防靈魂之窗炸傷#視網膜剝離

全國矚目的宗教界盛事—大甲鎮瀾宮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將於明天3月21日(六)夜間11點起駕,正式展開八天七夜,長達340公里的進香行程,預計將有十萬信徒以徒步方式,橫跨四縣市來跟隨媽祖完成遶境活動。而在活動前夕,光田綜合醫院急診室特別呼籲隨行的信徒記得攜帶個人健保卡,遶境期間最好選擇一雙柔軟、透氣的鞋子及吸汗的棉襪,以避免足部因長途步行所產生的不適;途中並應注意水分的補充,防止體液流失造成低血壓甚至休克;而慢性病患更應備妥藥物按時服藥;另外還要特別注意保護靈魂之窗,避免四射炮竹與濃煙造成眼部無法挽回的嚴重傷害。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眼科黃柏華醫師表示,每年大甲媽祖遶境儀式熱鬧滾滾,一年比一年盛況空前,而民眾的熱情也反映在響徹雲霄的鞭炮聲中,所經之處往往煙霧瀰漫,炮聲隆隆,因此走在遶境隊伍中的民眾或前來參拜、湊熱鬧的人群常常一不小心就會被旁人手中所拿的香燻傷、燙傷或被到處竄射的炮竹炸傷。而靈魂之窗又是最為脆弱的重要器官,每年繞境活動期間,幾乎天天都有民眾因眼睛受傷而到醫院掛急診,有些嚴重的傷害甚至必須立即動手術治療,否則將有失明之虞。光田綜合醫院過去就曾經接獲民眾在施放鞭炮的同時閃避不及,炮竹竟然就在眼球前炸開,而火藥與碎屑全卡在眼角膜上,痛不欲生,經緊急送醫並進行手術將碎屑清除後,終於免除失明的危險,但是火藥碎屑已經傷害到眼角膜,讓患者原本良好的視力僅剩下0.1。黃柏華醫師指出,鞭炮在眼前爆炸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包括爆炸衝擊力可能會使眼球內出血、水晶體脫位、視網膜剝離等,過去甚至還有民眾因為沖天炮射入眼睛使得眼球爆裂的可怕事件。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民眾,在參加遶境進香活動甚至拜拜看熱鬧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炮竹可能造成的傷害,施放鞭炮的同時,應儘量遠離,甚至可以暫時離開隊伍,找較遠或有遮蔽物的地方稍等,同時可戴帽子或穿長袖衣物保護身體其他部位,並特別小心護眼,以免鞭炮炸傷。如果眼睛不慎遭到香火燒傷或鞭炮炸傷,應立即先以清水清洗,然後輕輕以乾淨的紗布覆蓋後緊急送醫治療,千萬不要自作主張自行購買眼藥水或消炎藥水來使用,以免加重病情並延誤治療黃金期。

治療高度近視新曙光-光動力雷射療法

治療高度近視新曙光-光動力雷射療法#視網膜剝離

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台灣已躍升為近視王國之一。根據調查統計,學生近視的度數隨年齡遞增,年紀越小發生近視者,近視惡化愈快,成人後近視度數也愈深。這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因為高度近視有許多可能的併發症,例如:視網膜進行性退化、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脈絡膜新生血管等。因此,高度近視成為年輕一代患黃斑部病變可能性增高的原因。眼科醫師說,光動力雷射療法為黃斑部病變患者帶來新曙光。一位四十歲的女忙碌上班族,長期工作於電腦前,每天工作時間超過十小時,由於用眼時間過久,常自覺眼睛疲勞,近日更發現右眼出現固定不動的中間盲點,且盲點範圍有慢慢擴大,才急於求診。經眼科醫師詳細診察後,發現這位女病患雙眼有六百多度近視,右眼視力僅剩零點三,於右眼眼底的黃斑部有出血情形,螢光血管攝影檢查可清楚看見右眼黃斑部有脈絡膜新生血管膜。經過光動力雷射療法合併玻璃體內注射治療後,目前右眼視力已恢復至一點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指出,高度近視所引發的併發症-脈絡膜新生血管,其成因是由於高度近視患者,視網膜因眼球前後徑過長而變薄,於是在黃斑部的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結構變弱,使其下的脈絡膜血管長進視網膜裡並失去控制地成長。這快速生長的不正常血管,因管壁構造較正常血管薄,所以脆弱易出血或有漏洞而產生滲液,最後導致結痂而使喪失中心視力。針對高度近視所引發的脈絡膜新生血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使用國外引進的光動力雷射療法來治療,目前接受治療的病患,大部分視力都有進步。蔡景耀說,光動力雷射療法是使用visualdyne一種會被光活化藥物,經由手臂靜脈慢慢輸注十分鐘,藥物進入血液,到達黃斑部下面並選擇性地沉積在脈絡膜新生血管膜,十五分鐘後再用非熱性、低強度的雷射光束照射於不正常血管達八十三秒,使沉積於不正常血管的藥物加以活化,而將脈絡膜新生血管封閉起來,同時也不會傷害周邊正常組織,如此使視力喪失減緩並趨於穩定。他提醒說,接受治療後的兩天內,患者會對光極度敏感,因此在這段期間內,要注意避免暴露在陽光或刺激的光線下,所以接受治療患者,治療當天最好帶長袖外套、帽子或洋傘及墨鏡,以達到遮陽目的。蔡景耀強調,開始治療時,脈絡膜新生血管範圍愈小,初始視力愈好,預後視力也會較佳。高度近視併脈絡膜新生血管會有症狀,包括中心影像扭曲、中心盲點,中心視力模糊等。因此高度近視族群,必須定期自我檢查及定期至醫院作眼底檢查,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自我檢查的方法以戴眼鏡為主,檢查時先遮住其中一眼,用另外一眼看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然後再互換即可,如果視野中央出現盲點或直線彎曲,最好儘快就醫作進一步檢查。高度近視的人近距離的工作,例如閱讀、使用電腦等,要保持足夠距離並且光線要充足,工作一段時間,最好能讓眼睛做短暫休息,例如看遠方的影像或閉目養神等,平時飲食營養要均衡,多吃新鮮蔬果,只有良好保養,才能讓眼睛-靈魂之窗所看到的世界永遠都是彩色。

眼前無數黑影,視網膜剝離症狀

眼前無數黑影,視網膜剝離症狀#視網膜剝離

原發性網膜剝離的症狀在初期會有閃光、飛蚊症的現象,而到了晚期則會發生視野缺損甚至完全失明。在視野週邊發生像是閃電般的閃光並不一定代表發生網膜破孔或是剝離,通常這代表玻璃體在牽扯網膜,刺激到了網膜而讓我們覺得有光的感覺。這是一種警訊,若是發生非常頻繁或是閃亮的感覺增強,表示網膜被拉扯的力量增強,有形成破孔的可能性。玻璃體是眼球中空部位所充滿的透明膠狀液體。飛蚊症大多是因為玻璃體退化混濁所造成的一種自覺現象,在明亮的背景下特別容易查覺。多數人覺得好像是蚊子隨眼睛轉動而飛來飛去,也有些人感覺好像有蟑螂或螞蟻在爬。這種現象如果是漸漸發生,譬如蚊子的數目在幾年的時間由一、兩隻漸增到四、五隻,則屬於一般良性的玻璃體退化症,較無網膜剝離的危險可以較為放心,但若是飛蚊症突然間發生則要較為注意。若是突然間在幾分鐘內有無數細小黑點或煙霧產生(而非可看出形狀的一般飛蚊症)則是非常危險的訊號,代表網膜極有可能有裂孔產生,可能會進一步發生網膜剝離。這種無數細小黑點發生的原因是因為網膜被拉破時會有微血管斷裂出血,血球細胞在玻璃體內散開所致。這種細小點大多會在數天內消失,代表出血吸收了,有時就會因為如此以為沒事了,延誤就醫而喪失了早期治療網膜裂孔的機會。等到網膜剝離大半,視力減退再治療,不但要動大手術,而且手術後視力預後也不佳。臺安醫院眼科醫師 劉寬鎔指出以上所述,我們知道飛蚊症是一種退化的症狀而不是網膜病的原因,而且臨床觀察得知大多數的飛蚊症是屬於良性的,不會造成網膜剝離,也不會變好或消失,反而隨著歲月有漸漸增加的現象,因此只要不是屬於上面所述的惡性症狀,一般的飛蚊症僅需半年至一年定期檢查,並不需要治療,除非是在心理上或視覺上有極端的困擾,否則以雷射將飛蚊打散的這種治療方法反有潛在的危險,而且並不一定有效。有一種中老年人會發生的突發性飛蚊症,稱之為後玻璃體剝離,患者會見到一塊環狀黑影及許多小點,這種症狀有少部份人會發生網膜裂孔與剝離。在發生的兩個月內機會最高,要小心追蹤檢查。由初始症狀到網膜剝離再到完全剝離所經歷的時間因人而異,有時會在一天內完全失明,有些病例則是經歷數個月慢慢進行,甚至本身都沒有察覺,而是例行檢查時被醫師發現。因為原發性視網膜剝離的原因是網膜產生破洞,因此如何“補破網”就是手術治療最主要的課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