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化療

化療也能在家做?醫親說明:遵守4重點,「居家化療」反而大幅提高生活質量

化療也能在家做?醫親說明:遵守4重點,「居家化療」反而大幅提高生活質量#居家化療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人最常發生的癌症,儘管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提早篩檢,但根據臨床案例顯示,仍有15%大腸癌病患一到門診已是腸道阻塞甚至穿孔的末期狀態。癌症病患除了要面對手術壓力,更要與化療抗戰,對生活與心情都是不小的影響。 大腸直腸癌目前的治療方式在初期未轉移的情形下,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如果術後的病理報告顯示癌細胞有轉移可能,就必須搭配化放療。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基翔表示,以門診案例來看,目前第1期病患約佔20%,第2、3期佔30%,化療在第2期前多半不會使用,但第2期高危險群與第3~4期病患,就會建議進行術後的輔助性化療來降低復發風險。而第四期的患者,由於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的器官,治療就以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為主。 傳統化療每月必須住院2次 化療是抗癌之必須,在藥物使用上除口服藥外,也有靜脈注射。洪基翔醫師說明,以常用的化療藥品5-FU來說,由於藥液需注射24小時以上,因此患者通常需每月住院2次,對病患來說除了花費時間,心理壓力也不小。 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目前已有「居家化療」的做法,只要透過院內衛教,病患與家人在家裡就能用較放鬆的方式進行療程,且達到一樣效果。居家化療的概念是以一個攜帶式的幫浦,類似奶瓶的注射器(俗稱「化療奶瓶」),大約是腰包大小;化療奶瓶是利用壓力原理,以每小時10毫升或5毫升的輸注速度給藥,不需做任何設定也沒有機械運轉聲音,睡眠時也可進行。 楊小姐是一位第三期的乙狀結腸癌患者,手術後須接受十二次,為期約半年的化療。因為楊小姐有認床的狀況,外宿時無法睡得安穩,當知道須接受化療後,非常擔心每兩星期的住院會睡不安穩,無法好好休養。因此醫療團隊向楊小姐說明居家化療選項時,患者欣然接受。之後不但順利完成化療療程,在門診追蹤超過兩年期間,大腸癌也未有復發的跡象。 大腸直腸癌患者若病情穩定或術後的輔助治療階段,化療奶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以門診來看,有8成化療病患都是選擇居家化療。洪基翔表示,化療有時會擔心沒辦法隨時有病床,等待又怕影響療程;其次院內感染風險也較高,如果癌症病患同住的病人有傳染性疾病心理壓力更大,但最重要的還是病患能在自己家中進行療程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更好。 健保給付返家後治療,降低治療壓力 居家化療已是癌症治療新趨勢,目前在對象上沒有特別條件限制,只要能夠自我照護的病患都能進行;使用前會先由專業護理人員給予護理指導並教學,協助置入人工血管角針及裝置「攜帶式化療輸液器」後,即可離院返家。如果擔心操作較陌生,可在第1次住院治療階段時先使用化療奶瓶,住院期間先熟悉操作,回到家中就可自行進行。目前健保已能補貼返家後使用化療奶瓶的費用,對病患來說也降低經濟壓力。 進行居家化療的病患需注意以下要點: 注射的手臂避免大幅度動作,像是跑步、過度伸展。 沖澡時不要淋濕人工血管,外出要將化療輸液器置放在腰包中避免碰撞,環境溫度不要過高。 隨時檢查人工血管處是否有滲血或漏出,確保管路固定。 治療計畫結束後要完整使用藥液,如有剩餘應盡快至醫院處理。 洪基翔強調,化療奶瓶對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醫院化療相當,且患者的生活質量更有所提高,只要能夠遵守上述要件,居家化療也能讓病患保持良好身心狀態、自信抗癌。 (圖/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 洪基翔)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居家化療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