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