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下降

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納健保 嘉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

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納健保 嘉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體重下降

「高齡化社會來襲,我國銀髮族的健康日益受到重視,提醒民眾,切莫把體重下降、虛弱、盜汗等症狀輕視為老化現象,當心可能血癌發病的警訊!」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主任說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好發於六、七十歲的男性。提醒民眾,出現相關症狀務必及早治療,若確診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也無須驚慌,近幾年已有多元藥物問世,且在政府支持下,治療經濟負擔大幅減少。舉例而言,今(2024)年2月『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獲得健保給付可用於特定病患的一線治療,有望延緩復發時間並爭取更長的存活期。 (今(2024)年2月『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獲得健保給付可用於一線治療,有望延緩復發時間並爭取更長的存活) 發燒、淋巴結腫脹發生要警覺 確診慢性血癌勿恐慌 滕傑林主任指出,每年每10萬國人中有約0.5人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且發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病患是意外發現,並無明顯症狀。而有症狀的病患,其症狀並不典型,如發燒、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貧血等,長輩們容易誤認為僅是衰老、疲勞引起,疾病的警訊容易被忽略。所幸近年來成人健檢日益受到重視,許多患者得以在罹病初期確診。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診斷與治療並不困難,且相對於其他急性血癌,其病程發展緩慢,有症狀時才需要治療,否則僅需要定期追蹤。」滕傑林主任說明:「然而,當患者知道自己罹患無法治癒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並且被告知不需要治療時,往往會誤認為自己無可救藥、無法治療了,導致有極端的情緒反應。」 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獲健保、患者穩定控制疾病時間再增1年 有望活的又長又有品質 滕傑林主任說,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治療,在過去就已經非常成熟,醫師會依據患者病程規劃對應的療程,除了要避免惡化、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以外,讓患者能夠活的「像是沒有生病一樣」也很重要。整體而言,患者有望在穩定控制疾病的情況下,存活時間可以長達10年甚至更久。 「近年在藥物發展迅速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有越來越多治療新武器,除了有多元標靶藥物以外,更有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問世,大幅改變了過往的治療思維,讓過去以傳統化療為主的治療模式,調整為以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為主、化療為輔的治療,在減少患者治療負擔的同時,也爭取更好的治療成效。」滕傑林主任分析:「相較於傳統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更能活化補體系統,可以更有效的殲滅癌細胞。與口服化療藥物合併治療,有望讓患者穩定控制疾病超過超過兩年以上 (約26.7個月),相較於傳統單株抗體藥物 (15個月),足足延長了將近一年。」 滕傑林主任鼓勵:「許多患者無法使用突破性藥物的主因就在於『治療費用過高』,好消息是,政府體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患者,自今(2024)」年二月起,將「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納入健保給付,可作為特定病患的第一線治療用藥,讓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在治療初期,即可獲得適切的療程,治療贏在起跑點上。呼籲患者確診後無須過度恐慌,甚至可將其視為慢性病,只要好好治療、定期追蹤,終能回歸正常生活。」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體重下降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化療怎麼吃?3件事注意!

化療怎麼吃?3件事注意!#體重下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化療期間的噁心、嘔吐、吃不下、睡不著,導致體重下降,抵抗力降低,在化療前若能多從飲食準備起,讓自己吃有營養的食物,儲備能量接受化療。在這段時間,盡量能多以足夠蛋白質均衡飲食為主。挑選食物 3件事該注意1) 蔬菜無限制/在選擇食物時,盡量以少油、低脂、高纖的食物為優先。蔬菜可以隨意搭配食用,量也沒有上限,除非是電解質需要調整的特殊病人,蔬菜才需要控制量與種類。2) 肉類要選對部位/肉類要選擇瘦肉部位,豬肉的部份以腰內肉、大小里肌肉、腱子肉為主,牛肉、羊肉都屬於高油脂食物,只能選牛腱、羊腱;雞則最好要去皮吃,如果熬成雞湯,要將湯上的浮油刮除。刮除浮油最快的方式,就是將雞湯冰入冰箱,油脂會凝結在最上方,再將油脂一次刮除即可。3) 海鮮類搭配吃/海鮮類沒有太多忌諱,記得少吃魚肚,因為油脂含量比較高;如果要吃深海魚,如鮭魚、鮪魚、鱈魚等,一週食用量要小於2兩,約是半個手掌大小。癌症病人該知道的是:食物中的營養素是用來幫助你維持生活品質,減少併發症,並預防癌症復發,而非治療癌症。因為身體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能對抗病魔,讓你還能跟家人牽手散步,甚至有社交活動,而不是躺在床上,靠看護照顧,甚至連自己自理大小便的能力都沒有,食物可以減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但無法讓癌細胞消失。辣椒、咖啡、茶仍可以食用查慧琦營養師建議,只要不影響睡眠,咖啡、茶等還是可以食用,但記得糖要適量,不要加奶精,以低脂牛奶為主;辣椒、薑、蒜等辛辣食物,也都可以食用,如果菜炒一點小辣,能讓病人吃完一整盤菜加一碗飯,那辣椒就能提振病人食慾,加了無妨。不過若要加辣,要以生辣椒為主,加工過的辣椒醬、辣椒油都盡量避免。(本文摘自/癌後更美麗/三采文化出版)

體力、食慾差 翁生10公分肝腫瘤

體力、食慾差 翁生10公分肝腫瘤#體重下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7歲的陳先生,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身體狀況一向良好,所以並未定期檢查肝臟,今年因為體力、食慾變差、體重下降,身體檢查時意外發現肝腫瘤,電腦斷層影像發現巨大肝腫瘤超過10公分,佔據左右肝葉,併發腹水,於2家大型醫院就診後被告知是嚴重晚期肝癌,無法以手術或是栓塞的方式治療,只剩下半年的壽命。2次化療 腫瘤明顯縮小50%因腫瘤過大且侵犯大血管,無法接受手術或是栓塞治療,經醫師評估後,建議肝動脈化學灌注治療,治療之後,陳先生於治療期間仍可下床活動,連續施打5天之後,再施打栓塞藥物碘油加強治療效果。經過2次化療,3個月後的電腦斷層追蹤發現腫瘤明顯縮小(超過50%),剩下6公分左右,且剩餘的腫瘤內明顯壞死,臨床上腹水消失,病人的體力和食慾進步,成效顯著,陳先生心情穩定,生存意志大增。腫瘤>8公分 不適合手術切除接受肝動脈化療的病患,通常都是嚴重肝癌被其他治療方式排除在外的病況,包括腫瘤過大(>8公分)或肝癌侵犯大血管(如門靜脈或是肝靜脈)不適合手術切除患者,另外也可作為,針對懷疑侵犯血管的肝癌手術切除後的輔助化療。化療後17.5%腫瘤消失 存活期逾5年根據國內發表的大規模中晚期肝癌病患治療的長期經驗,使用肝動脈化療後有17.5%患者腫瘤完全消失,平均存活期達64個月,另外有35.1%患者腫瘤部分消失,平均存活20個月,治療有效率達52.6%,使用低劑量複方化療藥物,同時以碘油栓塞加強成效,降低化療毒性、提高化療成效。 

驚見小腸305公分寄生蟲 壯丁半年瘦13公斤

驚見小腸305公分寄生蟲 壯丁半年瘦13公斤#體重下降

日前一位36歲的川姓男子,因為從去年七月以來,不到半年時間體重莫名的就從75公斤下降到62公斤,而且陸續在排便時發現解出100公分、45公分不等的白色長條狀物體,懷疑自己肚子裡有寄生蟲寄生,經過診所轉診來到花蓮慈院就醫,沒想到真的從小腸裡面,取出了長達305公分長的絛蟲。突然體重下降,排便時發現節片狀蟲體,從川先生身體出現的症狀來看,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醫師研判,應該是有寄生蟲寄生在川先生的腸胃道中,可是透過大腸鏡以及胃鏡檢查,都未發現有蟲體存在,後來胡志棠主任憑著經驗,判斷蟲體應該存在在小腸內,五日下午醫護同仁透過小腸鏡的內視鏡技術,前後花了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取出體內長達3公尺多的巨型絛蟲。經過胡主任解釋絛蟲應該是生食肉類的時候,才讓絛蟲有機會寄生在體內,賽德克族的川先生才想起來,去年四月曾與朋友生食獵物,有可能是因此讓絛蟲有機會寄生。去年年底川先生開始到處求診,也曾經服用過所謂的「打蟲藥」,可是一直都沒有改善,川先生表示,雖然自己沒有肚子痛、發燒等明顯症狀,但是體重不停下降,體力感覺也不如以往,所以,很感恩花蓮慈院的醫護團隊,終於讓他解除這個「心腹大患」。胡志棠主任表示,隨著衛生環境的提升,已經很久沒有遇見像這麼大的絛蟲個案,而且因為絛蟲寄生的部位是在小腸壁,所以,一般的大腸鏡與胃鏡技術,無法檢查到蟲體,這次是應用了小腸鏡技術才能取出。最後胡主任呼籲民眾要注意飲食習慣,任何食物都應該要避免生食,平常飲食衛生與環境清潔,才能有效避免類似個案再度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