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

癌患營養不良恐增手術風險!年長者常誤信「要餓死腫瘤」反增併發症機會

癌患營養不良恐增手術風險!年長者常誤信「要餓死腫瘤」反增併發症機會#營養不良

由於基因、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癌症幾乎已成為一種新型態的慢性病,儘管癌症在醫療進步發展之下都能獲得妥善治療,但醫師提醒,若忽略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有營養不良問題,不僅增加手術風險,還可能帶來併發症。 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曹連誠主治醫師表示,癌症患者容易產生營養不良的原因除了像是消化道系統腫瘤的出血、阻塞或穿孔情形,讓營養吸收出現問題外,其他像是肝膽胰臟等的癌症同樣也會影響腸胃道功能與運作。 由於腫瘤本身的荷爾蒙也會讓病患有噁心感或進食不順,更會造成人體能量的消耗,因此即便維持相同的進食狀態,仍會有營養缺乏的情形;若加上化療、放療帶來的副作用及術後器官結構的改變,都會讓癌症患者營養吸收狀態更差。 補足營養是傷口癒合良好的關鍵 因此,在癌症患者在正式進入療程或手術之前,必須充分了解是否有體重下降、進食量減少、是否偏瘦,或者年紀大帶來的機能退化、慢性疾病等問題,住院之後也要做更詳細的營養檢查與評估,再來進行手術。 曹連誠醫師說明,手術對於人體會帶來大量的營養耗損,特別是以腸胃道手術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傷口恢復,因此若能在術前先補足營養,打底好是癒合良好的重要關鍵。 如果病患能夠透過口服補充營養是最好的方式,但當如果吸收狀態已經不好或沒有食慾的話,評估總體重若已下降5~10%或者已經有偏瘦的狀況,注射靜脈營養是比較有效益的方法。 靜脈營養有分周邊靜脈營養與全靜脈營養,周邊靜脈營養指的是透過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注射包含營養素的靜脈營養液,全靜脈營養則是通過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心臟,再由心臟將營養素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傳遞到身體各部位;除非是嚴重營養不良幾乎無法進食的病患才會使用全靜脈營養,或者是高濃度滲透壓大於900 mOsm/L,就會建議使用中央靜脈導管,多數如果是短時間的營養支持,都是以周邊靜脈營養為主。 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曹連誠主治醫師說到,患者術前若體重偏低營養不良,會增加手術風險甚至是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因此術前甚至術後,須適時以靜脈營養介入,幫助患者儘速恢復。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周邊靜脈營養成分減少發炎機會 曹連誠醫師指出,靜脈營養當中有像是葡萄糖、胺基酸、脂質和其他營養成分,周邊靜脈營養注射比較擔心的是如果所注射的營養物成分濃度較高,較容易產生靜脈炎;以往若使用大豆油的話,由於刺激發炎能力比較明顯,現在新的劑型以橄欖油取代大豆油,橄欖油因為含有較高比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也較能減少發炎反應;另外,魚油雖有抗發炎的功能,但切記不能過度,否則也可能會有出血的風險。 曹連誠醫師門診有一位80歲罹患胰臟癌的伯伯,罹癌之後因為一直沒有食慾,一個月體重就掉了10公斤,由於這樣營養不良的狀況對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在與家人溝通後,住院便先進行營養治療。除了口服營養補充之外,先做了五天的周邊靜脈營養注射,術後同樣也持續補充至能夠口服營養攝取,之後化療相當順利,身體的營養狀態也恢復到比術前還好。 很多人會擔心罹患癌症營養治療期間,腫瘤會不會變大?曹連誠醫師說明,通常會評估一至二週時間來進行營養補充,這也是必要性的療程,如果營養不良的狀態開刀,反而會增加像是腹膜炎甚至敗血症的風險。他也強調,做好術前、術後的營養調理,不僅降低術後併發症,同時對於中長期的治療來說也能帶來正面效益。 (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曹連誠醫師)

癌友術後打葡萄糖恐不足,醫:OOO降發炎,透過靜脈營養補充是關鍵

癌友術後打葡萄糖恐不足,醫:OOO降發炎,透過靜脈營養補充是關鍵#營養不良

(圖一/林怡成主任提醒癌症病患,若手術後如果營養不夠、恢復力也差,在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擔心有併發症風險。) 研究調查,40~80%癌症病友有體重減輕危機。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林怡成表示,臨床常常看到不少大腸直腸癌的病患都已骨瘦如柴講話有氣無力,但卻不得不面對術前的清腸作業,不僅拉肚子、飲食也必須有限制;加上開了一個大刀,如果營養不夠、恢復力也差,在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也比較擔心有併發症風險。 特別是70、80歲長者如果罹患腸癌,本身就已經虛弱,而術後由於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沒有食慾、長期不想吃東西的狀況下,更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這些都影響到治療與康復狀態。 搭配化療患者更需特殊營養補充 以往術後恢復上多以注射葡萄糖來補充體力,但所需時間較長,現在有一種「靜脈營養」補充能以更有效益的方式讓病患獲得營養。林怡成醫師說明,通常重症者是必須透過「全靜脈營養」,經由中央靜脈注射的方式讓營養傳輸到身體各部分;但目前有「複合周邊靜脈營養」透過從手臂或腕部等周邊靜脈方式注射,不僅能夠做到短期營養快速補充,也能減少中央靜脈營養產生的併發症。 與以往補充葡萄糖方式比較,複合周邊靜脈營養的成分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特別的是搭配橄欖油成分,橄欖油有較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此除了補充營養,也讓身體減少發炎機會。 林主任解釋,特別是大腸直腸手術的患者,因為手術會影響消化道營養吸收,加上術後食慾也較差,透過周邊靜脈營養可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體力、精神也都會比較好。另外,如果是化療患者更會有缺乏食慾的問題,也可考慮靜脈營養來支持體力。以腸癌術後病患來說,以往補充葡萄糖的方式術後恢復期較長,而以複合周邊靜脈營養補充的案例則發現,病患大概1周內就可以恢復,年長者的復原期也可縮短。 術前介入提高病患體力、術後恢復較佳 林主任也建議,若病患在術前評估就已經營養不足,建議先介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除了能提高病患體力與營養狀況,也能降低手術風險,讓術後恢復較佳。不過也需要注意的是,在給予周邊靜脈營養時,由於配方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關係會產生滲透壓差,如果滲透壓過高便可能產生靜脈炎,因此有關靜脈營養的補充,要與主治醫師做完詳細討論後再來評估使用。林怡成主任提醒癌症病患,若手術後如果營養不夠、恢復力也差,在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擔心有併發症風險。 (圖二/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林怡成醫師)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營養不良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3歲童害怕吃東西⋯體重只剩12公斤!醫:「食物恐新症」恐影響腦神經

3歲童害怕吃東西⋯體重只剩12公斤!醫:「食物恐新症」恐影響腦神經#營養不良

3歲陳小弟由於體重僅12公斤,導致身體過於瘦小,於是母親帶著他來到醫院就醫,經醫師問診後發現,陳小弟自嬰兒時期對於副食品便十分抗拒,且時常腹瀉恐是「食物恐新症」。後續醫師先以處方藥物改善陳小弟腹瀉症狀,並請母親記錄陳小弟三餐飲食,回診時安排營養師諮詢,以期改善陳小弟營養不良的情況。

長輩少吃、拒吃⋯吞嚥不慎超傷肺!日常5招防「老嚥」光坐姿就有差

長輩少吃、拒吃⋯吞嚥不慎超傷肺!日常5招防「老嚥」光坐姿就有差#營養不良

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喝水嗆到、邊吃東西邊講話導致食物進入鼻腔、氣管的經驗,並視為偶發事件不以為意。但這些情況也能是危及性命的大事。董氏基金會就提醒,過了50歲後,體力、肌力、骨質都會逐漸流失,也會使吞嚥的生理和神經功能產生變化,因老化影響、而非疾病造成的吞嚥障礙,是人人都該留意的問題。

罹癌後,三餐該怎麼吃?快用「1張表」速測你吃對了沒

罹癌後,三餐該怎麼吃?快用「1張表」速測你吃對了沒#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罹患癌症後,除了治療外,許多癌友最先問的事情就是:「三餐該怎麼吃?」抗癌路漫漫,腫瘤除了會增加能量消耗外,治療過程又可能經歷各式各樣的副作用,許多癌友體重便在過程中失守,導致營養不良。身體若缺乏足夠的能量對抗癌症,可能會造成外觀的改變,進而影響心情,嚴重時甚至會產生癌症惡病質,讓食慾變得更差,加速身體機能的流失,將更難維持抵抗力,造成疾病惡化的惡性循環。在臨床上,許多癌友未必是死於癌症,更多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惡病質而離世。因此,維持體重不僅可以降低治療過程的副作用,更能兼顧生活品質,讓治療效果更好,而注重營養則是維持體重的不二法門。諮詢營養師,維持體重、觀察三餐維持體重是癌友治療期間的重要任務,如此一來,身體才能有足夠的能量對抗癌症。癌友可以參考營養不良評估表MST(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勾選,檢測自己的營養不良分數,只要大於等於2分,建議盡快尋找醫療協助、諮詢營養師。MST表格,主要參考2個指標,一個是進食情況,另外一個是體重減輕狀況。每日觀察自己的進食量,在三餐固定份量的情況下,本來可以吃一整份餐點,但現在只能吃6、7成,甚至一半都不到時,就是身體的發出警訊。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形下,體重減輕也是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標,請參照下面的「營養不良評估表」。一旦確診罹癌後,建議可以請醫師或個管師協助轉介醫院的營養師,及早維持營養狀況,才能有好的體力與狀態面對疾病,戰勝癌症。營養師會根據癌友的生活習慣、療程、副作用、身體共病等狀況,量身打造專屬癌友的飲食建議;吃不完、做不到的話,營養師也能幫忙想對策,設法在有限的食慾中,盡可能滿足癌友的營養需求。諮詢時,癌友們也可以將親朋好友送的各式營養補充品,請營養師代為評估,由營養師給予補充的相關建議,相較盲吃眾多昂貴的營養補充品,營養師更能正確地指導癌友如何均衡飲食、維持體重、正確使用營養補充品,吃得巧、吃得好,身體自然就會好。特殊病患,更需諮詢營養師1. 同時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癌友:雖然攝取足夠的熱量與優質蛋白質,是癌友飲食的重要原則之一,但有許多癌友在罹癌前便有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每日飲食更要諮詢營養師,才能吃得安全。例如有些腎臟病患者要特別限制蛋白質攝取量,為此需要定期檢驗血液生化值,由營養師估算出適宜的每日蛋白質攝取量。2. 特殊癌別(如頭頸癌、消化系統)癌症患者:部分頭頸癌患者因疾病而無法吃固態食物,所以需要吃天然食物攪打成的液體飲食或是營養品,營養師會針對個人特殊狀況,提供飲食建議。胰臟有內外分泌的功能,會影響消化、吸收甚至代謝功能,因此胰臟癌患者的營養不良風險較高。另外消化系統的癌症患者,例如食道癌和胃癌,也同樣有較高的營養不良風險,這些癌友更需要營養師的評估與建議。營養不良評估表(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 )1、 最近(6個月內)沒有刻意減重下,是否體重減輕?□否(0分)□不確定(2分)□如果是,請問減輕幾公斤?1~5(1分)6~10(2分)11~15(3分)>15(4分)□不清楚幾公斤(2分)2、 常因為食慾不振而吃得少嗎?(和平時比較,攝食量少於1/4就算)□ 否(0分)□ 是(1分)*MST分數為_____,分數大於/等於2分,建議尋找營養師,進行營養評估,以利維持營養狀況。我該怎麼吃?訣竅是什麼?「該怎麼吃?」是癌友時常有的困擾。由於牽涉不同癌別、不同副作用,以及每個癌友本身飲食習慣、身上共病的情況,而有所不同,但大原則是「先達到足夠的熱量,同時攝取優質的蛋白質,達到飲食均衡。」盡量選擇新鮮食材,不過度調味,維持好的進食習慣與品質。先有足夠熱量,再追求飲食均衡每個人每天就算身體靜臥不動,光是呼吸、消化等維持身體日常機能運作,就會消耗一定的熱量,正是所謂的「基礎代謝率」。網路上有許多計算熱量需求的小工具,癌友可以輸入自己的身高、體重、年齡、活動型態,就能得到自己的數值。當然,可以到營養諮詢門診,請營養師做整體營養評估,這是更精準的做法。癌友時常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熱量卻遠遠不足。熱量若是不足,吃進的食物都用來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蛋白質也會被身體當作熱量消耗,沒有多餘的蛋白質協助身體修復落髮、傷口、提升白血球等抗癌工作。所以建議癌友,每日進食首要條件是達到熱量需求,蛋白質才能有效被利用,體重才得以維持。先攝取足夠熱量、優質蛋白質,接著再追求飲食均衡。一般的狀況下,癌友的餐盤與一般人並無不同,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推動的「我的餐盤」,每餐皆需要6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才能攝取到日常所需的營養。維持三餐,不足的部分由點心補齊建議癌友最好可以維持定時三餐,除了觀察進食量是否有變化,每餐也能清楚知道哪類食物沒有吃完,就能在點心時間補足。例如蛋白質沒吃完,可在下午點心時間吃1顆茶葉蛋,或者在飲品中添加蛋白粉;若是蔬菜水果沒吃完,到了下午,就打杯蔬果汁當飲料喝等(蔬菜可以先汆燙、水果選擇可去皮且避免腐壞的部分)。另外,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容易噁心、嘔吐、味覺改變,連吃都很困難,建議化療後病人食慾較差時可以「少量多餐」。但每餐吃得少少的,很難估計真正進食量,這時候把握「熱量、營養密度高」的選擇原則,在有限的食慾下,吃進較多的熱量與營養。舉例來說,濃湯的熱量密度就較清湯來得高,這時候也可以在湯品中加入高蛋白粉。同時可嘗試高熱量的飲品,通常愈濃稠、熱量會愈高,例如酪梨牛奶。(癌友若擔心鮮奶的生菌,可選擇奶粉泡的牛奶、保久乳或豆漿)如果真的吃不下,只要能引起食慾的食物都能嘗試看看,吃些糕餅類、高熱量的東西幫助補充熱量並無不妥,這時想加糖或是布丁也可以,另外,堅果飲也是不錯的選擇,堅果1克就有9大卡的熱量,先顧及熱量,有了食慾再考慮蛋白質。真的吃不下,營養補充品是好幫手市面上有許多針對癌友設計的營養代餐,如癌症均衡營養品,1罐大約250大卡,兩罐等於一餐,內含所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如果真的吃不下,也無精力準備飲品補充熱量,可以考慮其中幾餐以營養補充品替代。舉例來說,癌友若現在一餐只能吃到6成,剩下4成就可以利用1至2罐營養品補充。甚至這些配方還能針對癌友特殊的身體狀況做調整,像是便秘,則加強膳食纖維的配方,能有效幫助腸胃蠕動。其他較有科學證據的營養補充品如下:魚油:魚油因含有Omega-3 脂肪酸,可以減輕癌細胞所引起的身體發炎反應,建議癌友可以補充,一天上限是5克。如果有些營養品內含魚油,就不需要另外補充魚油;若購買的是無魚油的配方,則可以另外補充,癌友可依自身經濟條件選擇。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左旋麩醯胺酸是人體必要的一種胺基酸,可協助修補癌症患者的傷口、口腔黏膜、腸胃道黏膜破裂等。不過使用時需注意,每日需要足夠熱量,左旋麩醯胺酸才能有效運用。建議補充時機點是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後如果有口腔黏膜受損情形,也可繼續食用。預先保護黏膜組織,是避免口腔黏膜破裂時,導致吃得不好,而消化道黏膜受損,則容易使消化吸收變差。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是一般民眾平時選擇營養補充時的首選,對於癌症患者,更能穩定神經、修復傷口。高蛋白粉:市面上有許多蛋白粉品牌,若癌友的蛋白質實在攝取不足時,可以購買蛋白粉,蛋白粉主要有乳清蛋白、大豆蛋白2種,因為經過純化,10克蛋白粉約1份肉(約1兩肉),可視三餐狀況在飲品中添加,增加蛋白質,熱量密度也會比較高。另外,市面上也有黃豆粉可以選用,相對蛋白粉便宜,但並未經過純化,所以黃豆粉成分中會有醣質,需要吃得更多才能達到蛋白粉的量,黃豆製品也容易產生脹氣,可能造成癌友腸胃不適,購買時請注意營養標示說明。聚餐、外食放心吃,癌友放寬心最重要每天自己煮三餐,有時也想要變換口味,癌友只要選擇烹調方式較為健康的餐廳或餐點,外食不必有壓力。外食有各種菜色,只要滿足熱量與優質蛋白質攝取的原則,癌友可以盡情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來吃。有時想吃西餐牛排,肉類的相對份量多,蔬果類較少,下一餐或點心補齊即可;有時吃義大利麵或燉飯,澱粉較多,熱量也偏高,雖然並非營養師建議的餐點首選,但癌友若吃不下,就想吃義大利麵,當然可以吃,其他蔬菜、水果、蛋白質同樣在點心或下一餐補足即可。若是上班族、生活忙碌的癌友,現在也有許多烹調簡單的健康便當可以選擇,然而健康便當要特別注意熱量相對較低,有時飯的份量偏多、蛋白質不一定足夠,可以自己調配飯量,甚至多購買一顆茶葉蛋,即能補足優質蛋白質。最重要的是,希望癌友保持心情愉悅,把握以上重點原則,飲食限制不需太多,下一餐均衡、補足就好了。人是群聚動物,跟朋友聚餐,心情好,更能吃得下餐點,體力也會慢慢提升,更能跟大家出遊、聚會,形成正向循環,是抗癌很重要的環節。(本文摘自/我要活得比過去精彩:解鎖癌友真心話,戰勝心障礙/博思智庫)

營養不良導致隱性飢餓 少吃也難瘦

營養不良導致隱性飢餓 少吃也難瘦#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減重選擇「少吃多運動」,但有時結果並不如預期順利,或遇到停滯期卡關,營養師提醒,這可能是「隱性飢餓」阻礙減重成效,因為飲食不均衡造成營養素缺乏的飢餓,這種飢餓人體無法自行察覺,但缺乏這些營養素卻會阻礙減重效果。「汽車加汽油和機油 才能跑得快又久」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指出,根據調查發現,7成的成人自認飲食均衡,但其實高達9成9的人每天攝取營養未達衛福部建議的6大類飲食指南標準,其中,有近5成的人蔬菜攝取量連標準的一半都達不到,每周攝取七種蔬菜的人也不到2成;水果更高達6成達不到攝取量的一半,不到3成每天吃水果,這恐將成為缺乏維他命、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的「隱性飢餓」高危險族群。張秀如舉例,汽機車除了加汽油之外,還要添加機油才能維持性能好,跑得快又久;人體要維持健康與長壽也是同樣的道理,飲食中提供熱量的醣類、蛋白質、脂肪3大營養素就好比汽油,而維生素、礦物質就如機油一樣,雖不能提供熱量與飽足感,但燃脂與代謝卻需要這些微量營養素,如果缺乏這些營養素反而會讓肥胖更猖狂而瘦不下來。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 避免無油或淋肉燥如何預防或改善「隱性飢餓」?張秀如建議,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乳品、堅果種子油脂六大類食物,補足各類營養素。每天應至少三到五碟蔬菜、二到四份水果,因蔬果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葉酸、鉀、纖維等營養素,長期攝取不足恐缺乏多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蔬菜避免川燙時間太久或水分太多,會加速菜中礦物質鉀流失,而用油部分避免淋肉燥或完全無油,以免影響礦物質鉀或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率;水果以新鮮當季為主,若選擇市售濃縮果汁反而會攝取過多添加糖。

活到老吃到老 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活到老吃到老 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70歲的朱爺爺以前最喜歡吃便當了,最愛裡面的白飯、排骨、青椒肉絲、竹筍...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色,讓他每餐都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最近發現白飯吞不下去了,只能吃稀飯,最愛的豬肉,也讓他嚼得很吃力,吃一頓飯的時間變好久,幾個月下來越吃越少,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不巧的是,他的老伴朱奶奶因便祕被送來醫院,一問之下才知道朱奶奶喝水常常會嗆咳不舒服,不愛喝水而導致大便太乾硬了!兩老都覺得年紀愈大,吃東西、喝個水都變得好困難呀!每個人都希望家中的老人家,或是將來的自己,能夠健康呷百二。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吃」可能成為一個壓力來源,甚至變成無形的殺手。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問題,依據國民健康署針對全國22縣市,高齡友善城市調查發現,有10%的老人有咀嚼困難、吞嚥能力變差的問題,繼而造成腸胃消化功能漸弱,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嚥下的食物 要走該走的路從口腔或鼻腔通往身體的路徑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前方的路徑,會經過「喉 部」通往氣管,我們呼吸的氣體便經由此通道進入肺部。另一個是位於後方的 路徑,則是從「咽部」通往食道,然後連結至胃,所以後方的通道才是食物的路徑,也是吞嚥的正確生理機制。當我們吃的食物或喝下去的水跑到前方,就會導致吸入或嗆咳。如何讓食物不要跑錯地方,全靠喉部的安全機制阻擋食物,當起動吞嚥的那1、2秒,像葉子一樣的「會厭軟骨」會向下蓋住喉部入口,此時聲帶也會關閉,加上喉部組織緊縮,就形成防止食物掉落的屏障,食物也被咽部肌肉推向該走的路徑。肌肉量減少 影響吞嚥功能一連串複雜的機制需要六對腦神經與好幾條肌肉相互協調才能完成。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數量逐漸減少,肌肉力量也會減弱,「吞」的動作不再像年輕時一樣快、狠、準,喉部的保護機制自然也就打折扣。除了老化的因素之外,對於曾經罹患神經性疾患、腦部腫瘤、接受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及腦部外傷的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喉部、咽部吞嚥反射延遲,或肌肉無力的現象,進而特別容易造成食物進入氣管,而有嗆入或吸入的情形,如此就可能引起後續的吸入性肺炎或慢性咳嗽的問題。吞嚥障礙的症狀有些年長者吃沒幾口飯就會清喉嚨,或者越想把食物吞進去,越是吞不下去。有的甚至吃完一段時間後出現劇烈咳嗽,這是因為正常狀態下,當吞嚥反射啟動後,咽部肌肉會收縮將食物擠壓至食道內,這股力量必須足以推動所有質地的食物,包含固體或是黏稠液體。如果力量不足,就讓食物黏在咽壁上,這時會覺得卡卡不舒服,一旦卡住的食物越積越多,就有可能掉入前方喉部組織造成嗆咳,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評估吞嚥能力時,也會聽吃東西前後的聲音變化。患者常常在吃完東西後雖然沒有嗆咳,但是會聽到他們講話聲音有水聲,像是有痰的聲音。這種情形也會猜測有食物掉到聲帶上方,因而在發聲時造成聲帶振動所導致。若有以上的情形,代表吞嚥困難可能已經發生好一段時間,平常應多留意身邊的長輩,一旦發現有類似的情況,務必到大型醫院的復健科或耳鼻喉科就醫檢查,醫師會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與治療。但大部分的患者往往已經出現發燒或吸入性肺炎才被送到急診。平時多訓練口咽肌肉 延緩並預防咀嚼退化臨床上吞嚥困難的患者,多屬於長期臥床且咳嗽力量差,使肺部或咽喉部累積許多痰,需要靠抽痰協助移除,一旦發生食物吸入又無法將食物咳出,就很容易肺部發炎。有些方法仍可以讓長者吞得更好,譬如長者自己調整飲食的方式,或教導改變餵食者的餵食方式。自己吃,就慢慢小口的吃,讓口腔及咽部的肌肉足以處理食物的流向,會比豪邁大口餵食來得安全。此外,餵食者需要有耐心並細心的餵食,譬如可以等待他吞完再餵食下一口,同時可以準備合適的食材等。「吃」本身就是維持吞嚥功能的方法,除了用細心的態度安全的吃之外, 也可多訓練口咽部肌肉,例如用雙手抱頭看肚子、頭部左右搖擺,讓肩頸放輕鬆、雙手舉高打個大哈欠、把嘴角向左右拉開,保持微笑的姿勢,或臉頰內縮把嘴嘟得高高等動作,都是可以訓練到口咽部的肌肉,維持吞嚥肌肉的強度,並延緩肌肉功能退化的情形,就可以活到老、吃到老。(本文摘自/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橙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