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至24個月以下的幼兒避免使用手機。2至5歲的兒童,每天觀看高品質節目的時間應該限制為1小時。6歲以上的兒童也應該對螢幕時間有一致的限制。那麼成人呢?你關心嗎?身為家長,我們都很擔心過度使用手機會對他們造成傷害,不管是視力,還是影響學習狀況。但為何你不擔心這對你也有影響?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至24個月以下的幼兒避免使用手機。2至5歲的兒童,每天觀看高品質節目的時間應該限制為1小時。6歲以上的兒童也應該對螢幕時間有一致的限制。那麼成人呢?你關心嗎?身為家長,我們都很擔心過度使用手機會對他們造成傷害,不管是視力,還是影響學習狀況。但為何你不擔心這對你也有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佈署全家精準健康 現在就開始! 由全台30指標醫院和台灣頂尖科技業者一年一度用心籌備,打造台灣醫療科技展-全台最大健康派對!12/02-12/05南港展覽館1館由醫護專家給你最正確的健康觀念、運用科技幫忙揪出健康風險,還有各項專科診療操作現場體驗。見識台灣醫院醫療技術超厲害!先進醫療科技超好玩!還有最動感宅健人大賽 pk奧運八大關卡與明星教練一起動滋動起來! 搜尋「全台最大健康派對」,線上索票即可入場!全台最大健康派對1202-1205天天有精彩名醫講座【醫師聊健康】,展期由全台義大杜元坤院長、慈濟林欣榮院長、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童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副院長、長庚李威震副院長、顏宗海醫師、雙和醫院李崗遠副院長等超過百位專科醫師現場跟大家聊健康,從守護心血管、營養好給力、癌症新療法、骨骼好勇健、肺部愛保養、男人愛健康、女人小秘密各種主題,細心分享最新治療技術,親自解答各種健康話題!全台最大健康派對現場1樓及四樓必玩兩大體驗活動:【健康大檢測】共有超過25項健康大檢測,讓大家體驗當代科技如何精準、快速揪出健康風險,例如抹抹口腔,透過基因測「血栓」風險?(中醫大附醫)、科技了解血管年齡(軍醫局)、以及腦力評估(關渡醫院)、眼睛(恩主公醫院)、骨骼(佳世達)、耳穴(慈濟)等各種健康大檢測,一站認識現代科技如何精準評估健康風險。想試試自己的醫師潛力?立即參加【醫師力大挑戰】試試身手!由亞洲微創手術中心秀傳醫院現場教學,挑戰3D內視鏡微創手術挑戰賽!還可以全家一起試試,如何在寬度不到5mm的血管內放導管?(奇美醫院)、挑戰內視鏡找腸胃出血點,止血(成大醫院)、牙醫師是如何口掃機來取牙模?(德威醫院),AI可以幫忙精準找出腫瘤位置(瓦里安)?!各種專科入門技,啟發孩子醫療領域興趣與潛力! 線上索票即可入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醫療實力舉世聞名,更在2020嚴峻疫情中超前部署,讓醫療水平享譽國際。近年醫療產業致力發展關鍵新科技,走向精準醫療、精準大健康新方向,彰化基督教醫院協同總院長郭守仁表示,需要更多ICT資通訊科技與醫療作跨領域結合,才能以更聰明、有效率的方式解決醫療相關問題。SNQ國家品質標章評審委員錢宗良也指出,愈受重視的新興醫療科技產品可以透過參與認證提高競爭力和使用者信賴感。疫情加速醫療數位新型態產業實現 政策導向和跨域整合是關鍵2020疫情肆虐全球,除了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衝擊外,也讓全球醫療體系在檢疫、治療與照護上都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抗疫過程中,看見數位科技成為打破空間距離的重要角色。遠端化、虛擬化、零接觸或少接觸的新醫療數位服務型態,隨著疫情蔓延加速實現,也增加民眾對於需要跨域整合的數位醫療服務普及化的期待。在新產業的萌芽發展階段,政府的「政策」和「鼓勵」極為關鍵,例如預計今年要將「數位醫療」納入生技條例,將會吸引更多關鍵新科技加入生醫產業,有助於激發產業能量、促進產業升級,對科技業和生醫業都是一大利多。而可以協助落實政府美意的做法包括具輔導和審核功能的「SNQ國家品質標章」機制,可以讓好的醫療服務和技術看見彼此、加速跨域整合,引領產業不斷前進。關鍵新科技加入 提升醫療效能、激化創新醫療在推動醫護品質與產業升級的SNQ國家品質標章機制擔任評審、同時也是生策會共同執行長錢宗良指出,生技醫療科技產品的研發耗時而且辛苦,也不見得能在短時間獲得報酬,但因為有益於社會大眾健康福祉,許多業者就仍然堅持著做對的事,SNQ要鼓勵的便是這樣的精神和努力後的成果。在SNQ品質標章的平台中,20年來已發掘許多台灣頂尖醫療團隊和技術強項,而要跨入生醫產業的新科技可透過這個平台申請認證、與醫療接軌,再經過臨床上的驗證,打造有效、有競爭力的數位醫療或醫療週邊科技產品。獲認證科技產品與醫院強強聯手的實例,在SNQ平台逐年增多,例如近日英華達的「全家寶」生理量測系統導入嘉基、竹山秀傳醫院、旗津醫院和為恭醫院等,以遠距居家醫療、智慧照護等方式降低疫情對醫療照護造成的影響,同時還能提升醫療效能和偏鄉民眾健康福祉,創造醫院、企業、民眾三贏的局面。透過SNQ優選機制 接軌醫療和國際SNQ是國家品質標章,其進階獎項–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有台灣生醫界奧斯卡之稱,20多年來已為台灣3千項以上的產品及服務進行選拔及推薦;每年台灣各大醫學中心和9成的區域醫院團隊都會主動申請認證,SNQ儼然成為醫療護理團隊檢視自我實力、與國際頂尖醫院做比較及追求卓越成長的場域,同時也成為生醫產品接軌醫療、生醫產業前進國際的助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科技新貴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健康危機!工作壓力大、加班時間多、睡眠不足、三餐飲食不正常都是科技人的生活寫照,長期下來易出現『新三高』:體重高、體脂高、血壓高。肥胖讓健康陷入危機,如何健康減重是每一個科技人都須重視的課題。楊智堯醫師表示,談到減重,一定要先了解肥胖的原因,針對自己的生活習慣以及體質來對症下藥。以下就針對科技新貴常見的肥胖原因來一一破解,找回健康的體重數字。原因一 : 工作壓力大楊智堯醫師表示,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慢性壓力會讓腰圍越來越大,形成「中廣」身材,腹部脂肪過多,心臟病風險也越高。因此,想減重的人,一定要先舒緩壓力。以下幾個減緩壓力的方式提供大家參考 :1)適時抽離壓力環境/工作時往往一忙起來就好幾個小時都黏在椅子上,或是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肌肉一僵硬,壓力也會增加。因此每一個小時強迫自己起來走動,做些伸展運動,或是多喝水多跑洗手間也能增加活動量。2)訂出時間運動,或是參加社團培養興趣/運動能夠提升腦內啡的分泌,可以舒緩壓力,又能消耗熱量燃燒脂肪。另外像畫畫、插花、演奏樂器等等興趣的培養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3)良好的睡眠習慣/壓力讓人失眠,所以好的睡眠習慣就更重要。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像咖啡、香菸等;睡前不要看電視上網更不要在床上工作。根據研究,每天睡七個小時左右的人最不易發胖,所以不要睡不夠或睡太多。4)不要用「吃」來舒緩壓力/用吃東西來紓壓的人不在少數,結果可想而知,就是得花更多的力氣減重。真的要吃就選擇高纖低熱量的食物,油炸品、甜食等高熱量的食物要下肚前先想考慮後果吧!原因二 : 飲食不正常科技新貴往往因為工作時間過長,一忙就忘了吃三餐,就算有吃也常不挑嘴的用三口當一口的速度往嘴裡塞;下班後再用美食來犒賞自己一天的辛苦,久而久之鮪魚肚就上身了。除了衷心建議三餐要正常吃之外,下列飲食的觀念和技巧如果能做到,對健康瘦身會很有幫助。1)要有熱量概念/楊智堯醫師表示,例如:一碗白飯有280大卡、一個炸排骨便當約900大卡、一盤炒米粉至少300大卡、一顆貢丸約40大卡等等;現在超商食物或速食店都有標示熱量,常去注意也可以增加對卡路里的概念。2)小口慢慢吃/食物進到胃裡會刺激「瘦素」分泌,約二十分鐘才會覺得飽;而吃得快的人在往往在還沒感覺飽之前就已經吃太多了。所以建議每一口食物在嘴裡咀嚼二十下再下肚。3)先喝湯,再吃青菜、肉類或豆製品,最後才吃主食澱粉類/先吃低熱量的食物來增加飽足感,高熱量易吸收的留在後面。由於蔬菜類的纖維層在顯微鏡下看來就像緻密交織的網子,先攝取的結果等同在腸壁設下一個保護層。油脂會因表面張力的關係被卡在纖維網中減少被吸收的機率。4)一定要吃早餐/多項研究報告指出,沒吃早餐的人肥胖比例較有吃早餐者高。早上新陳代謝高的時候不吃早餐,等到晚上代謝低時才大魚大肉外加消夜,不胖也難。5)三低一高/飲食掌握「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的原則。烹調方式選擇蒸、滷、燙、涼拌、燉;避免炸、煎、炒、燴、芶芡。6)每餐少吃一口/少吃一口不會有太大的被剝奪感,但表示有開始減重的行為和決心。一年可以少吃一千多口,以一口食物約30大卡來算,一年可以少吃三萬多大卡,等於少了約四公斤的脂肪合成(7700大卡等同一公斤脂肪),十分可觀。原因三 : 沒時間運動楊智堯醫師表示,「沒時間」總是沒運動的最佳理由,先問自己是否時間到一定看偶像劇,或是放假一定睡到中午,還是有的沒的聚餐應酬一堆,這些都是可以挪來運動的時間。運動能夠增加新陳代謝率,有氧運動更能促進脂肪燃燒,達到瘦身的目的。這邊有些秘訣來跟大家分享。1)找朋友一起/多找幾個夥伴一起運動,互相督促減少缺席的機會。2)把運動排進行事曆中/把運動當作重要的事來看待,別輕易跳過。3)主餐安排在運動後/運動後肌肉組織對能量的競爭力最強,早點用餐可發揮較佳的減肥塑身效果。選擇蛋白質為主的食物,如肉類,牛奶,蛋,豆類等,也應補充電解質。4)選擇有氧運動/有持續動大腿三十分鐘以上且會喘的運動的都算有氧運動,最簡單的應該就是快走或慢跑。若下班只想待在家裡的可以跳繩或是爬樓梯,喜歡上健身房的可以選擇跑步機、飛輪有氧、拳擊有氧等課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才能持續下去。5)改變生活習慣/真的沒時間運動的人,只能從生活當中的事來改變。例如不搭電梯改爬樓梯、短程出門不開車改騎腳踏車、早點出門車子停遠一點走路到公司等等。能夠增加活動的時間也能慢慢變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科技業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也創造出許多的科技新貴;他們擁有令人羨慕的三高:學歷高、薪水高、分紅高。但科技新貴也有辛苦的一面,例如工作壓力大、加班時間多、睡眠不足、三餐飲食不正常,再加上運動量不夠的情況下,長時間下來也出現了另類『新三高』:體重高、體脂高、血壓高。 新貴們幫公司拼出亮麗的財務報表後,也該開始注意自己的健康報表是否已經亮起了紅燈。代謝症候群的5個組成因子楊智堯醫師表示,說到健康報表,跟『新三高』以及肥胖最相關的5個項目,同時也是代謝症候群的5個組成因子。以下5個條件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就算罹患代謝症候群。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2)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高達65%的科技人 有體脂肪偏高的問題楊智堯醫師表示,根據一項對竹科地區科技新貴所做的健康檢查統計,輕度肥胖(BMI=27~30)占38%,中度肥胖(BMI=30~35)占14%,重度肥胖(BMI≧35)占13%,而體脂肪正常的僅34%,綜合來看,高達65%的科技人有體脂肪偏高的問題。和同年齡層一般健檢者比較,科技新貴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發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 楊智堯醫師表示,台灣十大死因排行榜中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腎病等慢性疾病,甚至連癌症中的乳癌、大腸癌,都與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科技新貴們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享受人生,控制體重絕對是最重要的課題。科技新貴們,趕快檢視一下自己的健康報表,改變肥胖的生活模式,下定決心,並且堅持下去,才能有健康的身體來享『瘦』人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在使用3C產品?根據一項針對25~45歲台灣全職上班族所做的數位生活習慣調查,發現全台上班族科技成癮嚴重,然而過度使用科技產品,除可能影響眼睛的健康外,也會導致記憶力加速衰退,淪為「癡呆一族」!工作表現、體重都受影響研究報告顯示,科技成癮與工作表現不佳、視力衰退、過胖、體重增加以及人際關係疏離等現象息息相關。此次公布的數位生活習慣調查顯示,台灣逾6成上班族每天花超過6小時在數位科技產品上,堪稱數位科技成癮。調查更指出,近6成上班族在最近一個月的日常生活中,有忘東忘西現象,如忘記帶鑰匙、錢包等;更有4成5在近一個月的工作職場中,發生忘記上司交辦的事項、開會時間、下屬請託事項等經驗;且每日使用數位科技產品逾6小時的上班族,忘東忘西的情況,較6小時以下者嚴重。每日花15分鐘運動 減緩記憶衰退另外,近7成5上班族認為自己的生活一成不變,卻又無法減少使用數位科技產品的時間。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老化權威斯默爾醫學博士(Dr. Gary Small)表示,數位科技改變了生活及人類大腦,尤其是大腦可塑性較高的年輕人,從小處於科技發達的環境,因此暴露在數位科技產品之下的機會也更多,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提早衰退。他建議,針對日常生活習慣,應先確保有足夠的「離線時間」,減少仰賴數位科技產品,並多進行面對面的人際互動,培養規律運動,每天抽出15分鐘,只是簡單的快走,不僅可以強化心臟健康,也能活化大腦、降低記憶力衰退的可能性。多吃蔬菜、深海魚 並攝取葉黃素此外,現代人因工作忙碌而三餐在外,容易吃下太多紅肉及油炸物等,不小心攝取過多影響腦部健康的Omega-6,斯默爾醫學博士建議,可以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劑的蔬菜,以及深海魚、堅果、亞麻籽等含Omega-3的食物,來平衡Omega-3及Omega-6的攝取量。針對眼睛健康,則可以多攝取含葉黃素的深綠蔬果,如綠花椰菜、南瓜、奇異果等。若繁忙的生活型態無法攝取均衡營養,補充魚油、葉黃素、抗氧化劑等營養品,就是最方便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普及,也讓眾多兒童,陷入近視危機之中,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數據指出,全國小一近視比率,從民國75年的3%,上升至99年的17.9%,等同二十五年之間,小一兒童近視率激增了六倍之多,此數字至今仍往上繼續追加,兒童視力儼然成為台灣社會急需面對的問題。也因此,去年七月,所有3C產品,外包裝亦或說明說,至產品「本體」,國民健康署希望各大廠商,能於產品上加註以下警語:1) 警語/於產品本體、說明書及外包裝標註,使用過度恐傷害視力。2) 注意事項說明/於產品說明書及外包裝標註,使用30分鐘請休息10分鐘。2歲以下幼兒不看螢幕,2歲以上每天看螢幕不要超過1小時。3) 所謂3C產品包括/電視、監視器顯示器、掌上型遊戲機、具顯示面版手機等。國健署指出,去年七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業已函文業者,希望能積極配合3C產品加註警語,不過,據悉,目前僅有少數業者配合標註警語,未來國健署將跨部會,持續輔導廠商。國健署表示,我國學童近視問題日趨嚴重,年紀越小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度數>600度)。據臨床證明,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病變,甚至其中10%會導致失明,所以從小預防近視非常重要。國民健康署呼籲業者及家長應共同關心下一代視力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同樣的疾病,會因為不同的性別、年齡、地域、時代、民俗、習慣、人種等原因素,而有不同的症狀或呈現方式,所以,因地制宜發展出適合的醫學及科學研究非常重要,所以,中央研究院與花蓮慈濟醫院將共同合作,設立國家級的生物資料庫。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劉扶東表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成立目的是結合生活習慣、環境因子、臨床醫學與生物標誌等資訊,建立屬於臺灣本土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為生物醫學研究蒐集龐大的生物檢體與健康資訊,提供國內學者申請使用,研究發展出最適合臺灣本土的醫療科技。幫助民眾快速解決病痛 對症下藥為關鍵對症下藥才能最快速的讓病人解除病痛,花蓮慈濟醫院高瑞和表示,生物醫學很重要的重點之一就是多樣性,所以,取樣樣本很重要,要包含各個不同族群,且針對臺灣本土的獨特背景,研究出適合的醫療科技,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設置是結合健康參與者與罹病參與者為目標,劉扶東表示,前者是採用長期追蹤研究設計,將針對本土常見慢性疾病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後者則採用疾病對照研究設計,預計邀請10萬名特定疾病患者參與。收集人體資料 應用臨床發揮最大功效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沈志陽表示,雖然中研院可以說是臺灣最高等級的學術研究機構之一,但要收集個人人體生物資料,還是擁有醫療專業的醫院比較能得到民眾信任。劉扶東表示,健保資料庫是臺灣建立生物資料庫的優勢,在加上診斷、醫療資訊與個案代表性,皆能促使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更具周延性,增加生物資料庫的完整性,而這些寶貴的資料,未來也都會在公共衛生與臨床醫療上,發揮很重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