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

攜手搶救危機家庭 讓愛細水長流

攜手搶救危機家庭 讓愛細水長流#家暴

M型化的社會,2,888元對某些人而言只是一頓飯所花費的數字,對許多弱勢家庭而言,卻是他們改善現有窘境的力量!太平洋SOGO百貨自9/16起,邀民眾一起加入搶救危機家庭的行列,凡單筆捐款達2,888元,太平洋SOGO百貨將送市價約1,500元的「SIGG瑞士隨身瓶組」感謝您的愛心贊助,募款所得全數捐助與「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98年度家庭類助人計畫。面對經濟不景氣,身為募款專責機構的「聯合勸募協會」感受尤其深刻,「搶救危機家庭」活動推動至今一個月,募款效益尚未有明顯成長,繼川震之後,聯勸平均每月的捐款僅有1385萬,相較於今年五月之前每月兩千多萬的捐款,整整差了一半。另外,平均每月也有一兩百筆的信用卡授權失敗,部分捐款人信用卡到期就不再續捐,有些人則是信用緊縮導致授權失敗,主動表示取消捐款的捐款人不諱言,因被裁員、失業、被減薪、股票被套牢...等因素而自顧不遐已無力捐款。聯勸募款困難的此刻,太平洋SOGO百貨以愛心禮號召社會大眾參與搶救危機家庭活動。對百貨公司而言,拼業績一向是營業重點,但太平洋SOGO百貨不只拼業績更拼愛心。在台灣,每七戶,就有一戶是危機家庭,他們面臨暴力、失業、貧窮、家庭失和、重症不癒;對此,太平洋SOGO百貨再度選擇和聯合勸募合作,邀請500位愛心人士參與捐款送愛心禮、共同搶救危機家庭。95年起,聯合勸募與全台各地近四百多個社福團體合作,依據可造成「危機家庭」婚姻、健康、經濟的三種面向,分別串連完整的服務網絡以及透過專業的服務投入,為「危機家庭」找出預防與解決之道。而太平洋SOGO持續兩年的投入,讓許多在地化的家庭服務,可將專業社會福利服務導入至許多特殊境遇的家庭,也逐漸看到這些危機家庭在困境中茁壯。聯合勸募秘書長周文珍表示,兩年來,聯合勸募已經成功協助3,579個新移民家庭,藉由生活或語文學習及輔導服務,強化生活適應,進而穩固婚姻關係;幫助了 1,952個單親或遭受家暴的家庭,獲得心理和社會支持,重新建立面對未來的信心;更提供了 3,312個孩子課後照顧及輔導,協助 2,813個家庭強化家庭照顧功能,預防因照顧不足而導致的心理及行為偏差。至少有 3,463個家庭,透過親子活動或服務,減緩親子間衝突,提升良性親子關係。聯合勸募大使汪用和表示,其實行善就是一種幸福相挺的概念,受助者懷抱感恩的心,他們將把自己曾感受到的溫暖關懷也傳達給和他有相同際遇的朋友。而身處在幸福家庭的朋友們,更是應該挺身而出,獻出一己之力搶救危機家庭,將危機化為轉機,讓愛細水長流!愛是沒有分別的,不會在意我們所幫助的人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這也是這次活動的主題「萍(瓶)水相逢」的意思。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不管認不認識,愛永遠都在。■ 聯合勸募搶救危機家庭活動捐款專線:(02)8780-0556按9。歡迎民眾上聯合勸募網站 http://www.unitedway.org.tw 線上捐款或下載信用卡表格,捐款響應「瓶」水相逢聯合勸募活動!

另類兒童性侵害

另類兒童性侵害#家暴

報載藝人李明依曾在其新書記者會上,透露童年時受到親人的性侵害和暴力相向。在寫新書七個月中,她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過程和婚姻,意外產生了心理治療的結果。所謂「兒童性侵害」,乃旨十八歲以下之兒童,由於對性活動未能真正了解,成人用威脅或利誘其參與性活動,而此等性活動已明顯違反法律或家庭角色對個人的期待。這些性活動可包括猥褻、強暴、亂倫、性剝削等等。李明依提到:「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抽離自己,來把這本書看成是一本充滿離奇的故事書。」同時,她也表示:「......越掩飾這件事,卻越來越困擾我。」在臨床個案身上,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她們習慣用抽離情緒」的方式,面對心中深處的痛,然而這種方法雖然讓她們暫時「不痛了」,但她們仍然有長期失眠與憂鬱等的症狀,甚至對於親密關係感到不安與害怕,結果變成「越躲它,就越擺脫不了它」。研究顯示,50%的性侵害犯罪加害者(簡稱性侵犯)年齡在31歲以下,97%的性侵犯為成年異性戀者;祇有8%~10%的性侵犯是陌生人,40%是兒童所認識者,而高達47%的性侵犯為兒童家庭的成員。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兒童進入被性侵害的過程,並非被「暴力」佔有,而是被「溫柔」吸引,故使孩子的內心充滿了矛盾的情感。李明依的父親在多年前已經過世,她原本以為這些事情,會隨著人的過世一起被埋葬,但後來才知道「那個傷害會留下來繼續折磨活著的人」。李明依的這番話,道出許多受害者心中最深沉的傷痛:縱使物換星移,人事已非,但心中的痛永難磨滅。在這樣的情形下,有時心理治療師會運用心理劇技巧,重建場景,讓個案有機會與親人對話,宣洩出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進而協助案主度過「未竟事宜」所帶來的負面結果。心理治療中的完形學派主張,人們心中留有遺憾的「未竟事宜」,會導致個體適應上的障礙。一般來講,兒童性侵害所造成的影響有下列幾種:一、   創傷的性經驗:由於性侵犯在侵害之後,常給予兒童言語或物質上的獎賞,這可能導致受害者認為性及身體是換取各種需要的工具。創傷的性經驗所產生的影響,可分為即時和長期兩類(表一)。二、   被背叛的感覺:當兒童發現自己所信任的、所愛的大人竟會傷害他,會有被出賣的驚恐,而此種被背叛的感覺,比侵害者是陌生人來得強烈。因被背叛的感覺而造成的影響,亦可分為兩種(表二)。三、   羞辱感:有一些情況會使兒童因性侵害事件而感到羞辱,而這些情況往往造成受害者的罪惡感、羞辱感、無價值感,或認為自己是邪惡的、是自己的過錯造成的(表三)。四、   無力感:兒童的無力感來自兩方面,一是違反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從事性活動;二是受害者多次經歷被傷害、被毀滅的畏懼。性侵犯透過說服、暴力等方面,使兒童不得不進入被侵害的歷程,且擔負著身體被傷害、精神被壓制的懼怕。與無力感連接的影響,亦可區分為兩種(表四)。數年前的科學人雜誌,刊登了一篇名為「受虐兒的腦傷害永難平復」的文章,介紹了目前已獲科學研究證實的幼年創傷之神經病理機轉。此文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泰闕所撰,他在文末特別呼籲: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去避免幼年創傷事件的發生,因為它會造成患者長久的腦部損害。顯然,性侵害事件,不僅造成個案心理、社會方面的痛苦,腦神經方面的生理傷害也已獲證實!筆者認為,曾經遭受性侵害者,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復原。在專科醫師的協助下,患者先認知被侵害的真實性;接著,在恢復痛苦的記憶後,重新處理自己的感覺;然後,受害者要原諒自己,停止自責和自我傷害;其次事饒恕,如經上所言:「你們要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14節)再來是與別人建立安全、健康的親密關係;最後,即能把「受害者」的標籤徹底去除。此外,亦可透過寫書(如李明依小姐把童年經歷和婚姻撰寫成冊)、寫詩詞、記日記等方式,把內心的壓抑和痛苦宣洩出來,達到心理治療效果。表一、創傷之性經驗所產生的影響表二、被背叛之感覺所造成的影響表三、兒童因性侵害而感到羞辱的情況表四、無力感所引發的影響

兒童受虐該怎麼辦?

兒童受虐該怎麼辦?#家暴

所謂「兒童虐待」乃指父母或其他看護人持續虐待兒童或持續疏於照顧,以致造成兒童有形、無形的傷害。兒童虐待可能在任何地方發生,例如:在貧困家庭、中階家庭、富有家庭。在鄉村地區、城郊地區、都市裡。牽涉到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兒童福利聯盟指出,兒童受虐案去年不僅創下新高,更有高達七成的孩子擔心被綁架,四成多的孩子感到很不快樂,甚至認為無法在幸福、快樂的環境下長大。兒童虐待案件的發生很頻繁。據估計,在美國,虐待或疏於照顧的個案,每年多達三百萬件。至於內政部兒童局統計,去年有一萬九十四名兒少受虐,其中有十三人受虐死亡,三十一人被家長帶上黃泉路。換算下來,平均每五十二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受虐,每八天就有一個兒童死於大人施虐或攜子自殺。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何志培建議關於兒童虐待通報時,有下列事項需加以注意:1.) 明確告知受虐者與施虐者姓名、電話、住址與時間。2.) 通報者留下連絡電話,方便追查並回覆。3.) 對兒虐過程盡量敘述清楚(如聽到哭聲、看到打兒子、身上有傷痕等)。4.) 報案後打第二通電話,確認社工已前往訪查處理。5.) 兒童受虐送醫,要保留醫師診斷、受虐照片等證明。6.) 發現施虐者向社工謊稱無兒虐事情,親友應私下向社工反應。7.) 抱持「多關心一下可以救一個孩子」的心態,勇於報案。8.) 若「113」無法受案或處理,可向轄區警局報案請求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