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

緊急剎車撞傷脊椎 嚴重可致癱瘓!

緊急剎車撞傷脊椎 嚴重可致癱瘓!#腰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一名洪姓婦人,年初搭同事便車返家,坐在後座忘了繫安全帶還往前傾跟前座同事講話,突然緊急剎車衝擊,撞上前座頭枕,再向後快速晃動,導致頸椎脊髓損傷。洪姓婦人說,當下四肢頸部頸背部一陣麻,手開始刺痛,後背部、腿部的麻退了之後,手仍持續一陣陣刺痛。所幸及時送醫,才能讓後遺症降到最低。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呼籲,中樞神經無法再生,一旦受傷就會留下後遺症,春節期間搭車出遊,一定要記得繫上安全帶,避免脊髓損傷。高速行駛的車輛緊急剎車時,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乘客的頭會先往前再往後擺盪,過程中力道過大,就像鞭子一樣甩出去再往後彈,造成脖子過度彎曲或是後展。椎間盤承受不住力道而破裂,就會突出壓到脊髓,甚至頸椎骨頭的骨折,導致嚴重的脊髓傷害,如果不幸是發生在頸椎高位的脊髓損傷,往往連呼吸都有困難,嚴重的話還可能因此四肢癱瘓。 楊道杰呼籲,脊椎包含重要的脊髓與神經,一旦受傷常造成終身癱瘓,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不能再生,只要受到損傷就會留下後遺症,千萬不可輕忽。他提醒春節期間全家出遊,避免使用高速運行又高速停止的遊樂器材,才不會在忽快忽慢之間造成頭部嚴重擺動,引起頸椎、腰椎受傷。而且汽車後座乘客更不要忘了繫安全帶,以免造成一生的遺憾。(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高處踩空墜落 男子腰椎橫突骨折

高處踩空墜落 男子腰椎橫突骨折#腰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李先生於鐵皮屋工地施工時,不小心從二樓踩空摔落地面,緊急送至聖馬爾定醫院急診,診斷發現除了頭部撕裂傷、背部及手部擦傷外,腰椎左側一至五節橫突骨折。聖馬爾定醫院骨科林宗志醫師表示,脊椎骨折的原因跟受傷機轉有很多種,一般常見的如高處墜落,跳水受傷,車禍撞擊,甚至骨質疏鬆病患簡單的跌倒,車禍時安全帶的拉扯或急速向前向後的反彈力,都可能造成脊椎骨折。脊椎骨折有分穩定性骨折以及不穩定性骨折兩種,脊椎椎體前半部受損的單純性骨折通常是穩定的,如果是嚴重的爆裂性骨折或是骨折引發脊椎脫位,則有可能傷及椎體的前半部與後半部的骨頭與韌帶,導致脊椎不穩定,也容易傷及神經合併神經障礙或下半身麻痺。脊椎骨折最常見的症狀是受傷之後的中度至重度背痛,疼痛會因活動而增加。但如果伴隨下肢有麻痺、針刺感、肌肉無力或是大小便的失禁即有可能是神經或脊髓受損的症候。橫突位於人體皮膚下十幾公分處,就像是脊椎的小翅膀,長在脊椎兩側,而這名病患一次就造成一至五節橫突骨折,無非是從高處墜落時遭受到巨大撞擊,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真的非常幸運. 林宗志醫師也表示,發生疑似脊椎骨折的症狀時,除了以身邊隨手的物品幫患者盡量固定或以護腰背架、護腰帶輔助固定傷患處,避免患部扭動或壓到造成二次傷害,應儘快送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穩定性的脊椎骨折可以保守治療;若是不穩定性的骨折或有神經損傷或壓迫,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手術治療。不論是保守治療或接受手術治療,應避免香菸,酒精,食用含尼古丁或過度刺激的食物,可補充一些鈣片及維他命D促進骨骼癒合,並遵從醫生指示臥床休息,配合復健恢復腰椎活動度,便可早日恢復健康生活。

大掃除請注意姿勢是否正確 以免痠痛上身!

大掃除請注意姿勢是否正確 以免痠痛上身!#腰椎

文/衛生署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其昭「新年快樂!恭喜發財!」正當大家歡歡喜喜過新年時,王媽媽正為了腰酸背痛,肩膀酸痛而苦惱。這是復健科常見的大掃除後遺症,包括腰酸背痛跟肩頸酸痛,大部分都是肌肉過度勞累而引起的軟組織疲勞性傷害。如何避免這種傷害,讓大家可以輕輕鬆鬆的大掃除,乾乾淨淨、快快樂樂的過新年呢?其實只要時時注意姿勢正確,酸痛就不會來打擾我們過年的好興致了。擦窗戶:一腳前一腳後,前腳膝蓋微彎,腰酸者一手扶持牆壁以減輕腰椎的壓力,另一手上下擦拭。肩膀酸痛者以雙手相互輔助,減輕肩膀壓力,上下擦拭,高度最好不要超過頭上10公分。肩部自然放鬆,切忌聳肩縮頸。使用長柄竿擦拭,也要以雙手扶持竿柄,上下擦拭。清洗物品:一腳踩在小椅子上,背部維持直立,手肘貼近身體兩側,肩部放鬆下垂。每隔5分鐘換另一隻腳站小椅子。掃地、拖地:一腳前一腳後,腰酸者可以一手扶持腰部,一手持重量較輕的掃把清掃腳前約60公分見方的面積,以小步移動的方式更換清掃範圍。肩酸者雙手握掃柄,仍須維持腰部直立,一腳前一腳後的姿勢,肩膀自然下垂,盡量不要向前彎腰。在科技進步的現代,擦地板已經不需要跪在地上一小塊一小塊的擦了,有各式各樣的工具可以選擇。容易有肌肉酸痛問題的人,盡量挑選長柄,重量輕的擦拭工具,每次擦拭均以60公分見方的大小為範圍,盡量以移動腳步的方式更換打掃範圍,維持腰椎在直立的位置。不要只移動上半身,反而會對腰椎造成過度的壓力。如果出現任何疼痛的情況,一定記得要找醫師檢查一下喔!不論使用何種工具,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只要遵守保背密笈的原則修練,你也能成為保背強人喔!延伸閱讀「大掃除保背密笈/圖」: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827

「腰椎椎間盤凸出症」站著痛,坐著更痛!

「腰椎椎間盤凸出症」站著痛,坐著更痛!#腰椎

案例:卅歲的張先生歪著身體、兩手扶著腰,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一拐一拐的來到診間。張先生很緩慢很緩慢的坐在診間椅上,患者表示:「醫生啊,坐下來腰更痛,站著比較好一點。除了腰痛以外,痛還從右腿一直痛到腳底,常常要躺床休息,真的很艱苦!」看到張先生這種情況,醫師第一個想法是典型的坐骨神經痛。像張先生這樣的年輕人,最常見的病因是腰椎椎間盤凸出,壓迫鄰近的神經,造成下背痛及下肢麻痛。台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任王和誠醫師說明,椎間盤是連結每一節脊椎的軟骨,腰椎椎間盤凸出是當受到外在的壓力,例如:用力打噴嚏、咳嗽或彎腰搬東西,造成腰椎椎間盤外層的纖維環破裂,內層的髓核被擠出來,壓迫附近的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大多發生在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以及第五腰椎到第一薦椎這兩節。王和誠表示,此類型病患檢查時,常常發現患者平躺於床上時,無法將腳打直舉起抬高超過三十度。因為直舉抬腳會牽扯到坐骨神經,引起劇烈的疼痛。另外小腿、腳背或腳底的感覺較遲鈍,腳部有麻木、針刺感,大腳趾向上背屈或向下蹠屈的肌力降低,病人無法墊腳尖或用腳跟著地走路。一般腰椎椎間盤凸出在醫院有以下三種放射科檢查:腰椎X光檢查:雖然無法直接看到椎間盤軟骨,只能看到腰椎骨骼,有時可以發現腰椎骨之間的距離狹窄。電腦斷層攝影:將腰椎做橫切的影像,藉此可發現哪一節的椎間盤軟骨有變化,是否有凸出、破裂的情形。核磁共振攝影:不僅可以清楚的對椎間盤軟骨顯像,對附近的骨頭、神經也可以清楚的觀察。王和誠進一步說明,治療方法可以選擇消炎、鎮痛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肌肉鬆弛劑,復健治療。復健治療可減輕椎間盤壓力,降低神經壓迫症狀,放鬆肌肉,緩解疼痛。方法有局部熱療、磁場、短波、電刺激、向量干擾、腰椎牽引、姿態教育、運動治療、穿束腹帶或背架等選擇。運動治療可藉由治療性運動,增強背部肌力,回復正常的生物力學功能。穿束腹帶及背架可提升腹腔壓力,減輕脊椎負擔,也有保護脊椎的效果。復健治療持續一、兩個月後,80%的病人都會獲得改善。如果經過休息、藥物及物理治療之後,病情仍未好轉,或出現肌肉萎縮、無力或大小便困難時,則須盡快接受手術治療。王和誠提醒有相同困擾的民眾,腰椎椎間盤凸出症除了上述治療外,病人的配合也很重要。平時避免拿重物及彎腰;避免激烈的腰部運動;床舖宜軟硬適中,讓身體獲得適當支撐;站姿、坐姿保持正確的姿勢。另外一些增強腹肌及背肌肌力的運動也要持之以恆繼續下去,才能預防復發,遠離背痛。

骨質疏鬆症若不注意 易導致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若不注意 易導致壓迫性骨折#腰椎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呂升業六十五歲的陳媽媽平常沒有下背痛的症狀,兩天前在浴室摔了一跤後,背部激烈疼痛、無法站立及坐下,即使臥床,也會痛到無法翻身。家屬帶到醫院就診,經檢查後診斷為第一節腰椎壓迫性骨折。經手術治療後三天即出院。像陳媽媽一樣的病患非常多,根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台灣城市婦女,19%已有一個以上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男性則為12%。然而,到了八十五歲以後,會上升到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位曾經發生過椎體骨折。椎體骨折雖不會立即致命,但長期臥床除了導致骨質進一步的流失之外,還可能引起褥瘡、尿路感染或肺炎等併發症。若沒有積極治療,一年內的死亡率與乳癌末期的病患相當;其他的併發症如骨折癒合不良、駝背變形、慢性背痛等,對家庭所造成的負擔及衝擊更是不容輕忽。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常造成嚴重的背痛和駝背,影響日常生活,要防止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發生,應從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及接觸陽光做起。有明顯骨質疏鬆的患者更應避免彎腰搬重物、防止跌倒,若有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症狀發生,建議尋找專業的醫師看診,以免病情持續惡化。延伸閱讀「椎體成型術優缺點比較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641

關節僵硬、痠麻無力 當心長骨刺

關節僵硬、痠麻無力 當心長骨刺#腰椎

什麼是骨刺?這個名詞經常出現,但也常被誤解。所謂骨刺,就是在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所產生的贅生物,在X光片上看起來就像一個尖刺突出物一樣,因此稱之為骨刺,英文稱之為(bone spur)。關節邊緣的骨質為什麼會「增生」呢?所謂關節,是指骨骼與骨骼相接的地方,彼此之間有軟骨做為襯墊。天主教聖功醫院骨科-李彥興醫師表示,當關節之間的軟骨因為長期負重、承受壓力,導致軟骨磨損,於是關節變得不穩定,關節邊緣的骨質為了因應此一變化,於是增生出骨贅,以增加關節之間的穩定度。由於骨刺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增生出來的,所以負重的關節比不負重的關節容易長骨刺,例如膝關節就比肘關節容易長骨刺;活動度大的關節比活動度小的關節容易長骨刺,例如腰椎就比胸椎容易長骨刺。另外有些情況,則是誤用了骨刺這個名詞。李彥興醫師指出,例如椎間盤損壞造成背痛,會被稱呼為腰椎長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會被稱呼為骨刺壓到神經;足底筋膜長期發炎出現鈣化,會被稱呼為足底長骨刺;肩膀棘上肌肌腱長期發炎出現鈣化,也會被稱呼為肩膀長骨刺。這些都是誤用骨刺一詞的情況,只是用久了積非成是,原本的定義就被混淆,也就得不到正確的診斷。骨刺會有什麼症狀?因為骨質的增生是為了增加關節的穩定度,相對的便減少了關節的活動度,所以骨刺增生以後,關節會變得較為僵硬;骨質的增生會佔據原有的空間,如果周圍正好有神經通過,就會被骨刺壓迫到,造成痠麻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等神經症狀。由於骨刺會增生是因為軟骨已經被磨損,所以也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如何避免骨刺的增生?隨著年齡增長,關節在長期負重使用之下,都會增生骨刺。李彥興醫師提醒,但我們可以注意下列事項,以減少骨刺的增生:1. 維持適當的體重,不要過胖,以減少關節承受的重量。2. 適度的運動,不要過度激烈或時間太長,以避免軟骨的磨損。3. 保持正確的站姿及坐姿。彎腰駝背,坐姿不良,都會增加脊椎的受力,長期下來將引起脊椎骨刺增生。開車時可在腰部加墊,讓腰椎保持正確的曲度。4. 避免提重物。尤其是彎著腰提重物時,脊椎承受的負荷更大。必要時可穿著束腰輔助支撐。5. 枕頭不宜太高。勿長時間低著頭或歪著頭做事。以減少頸椎的受力。6. 上下樓梯及蹲下站起等動作,會增加膝關節的磨損,進一步引起骨刺的增生。必要時可穿著護膝增加穩定度,以避免骨刺增生。

一站起來腳就麻 ”脊椎孔狹窄”作祟

一站起來腳就麻 ”脊椎孔狹窄”作祟#腰椎

60歲陳先生(化名)最近三個月一站起來雙腳就有麻木的感覺,剛開始還能勉強走一段路,可是最近幾個星期症狀加劇,走不到十公尺,就因為腳又麻又痛而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不過這些症狀只要坐下就會改善。神經學檢查結果發現陳先生雙腳的肌力正常,站立時,從腳底到腰部的位置感覺都是異常,但雙下肢的動脈搏動正常,代表血液循環方面沒有問題。所以,研判是腰椎的脊髓神經受到壓迫。於是安排腰椎的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在腰椎第三、四節的脊椎孔有明顯的狹窄,因此,只要他一站起來,狹窄的脊椎孔就會壓迫到裡面的脊髓,造成腳麻及痠痛的症狀。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周秉箴醫師表示,腳麻的原因有很多,局部神經或脊髓神經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等都會造成下肢麻木或無力。長期姿勢不良或是從事粗重工作則是脊椎孔狹窄的危險因子。脊髓神經的周圍其實有腰椎骨骼韌帶肌肉等嚴密的保護,但是隨年紀增長,椎間盤突出、骨刺形成、脊椎滑脫、韌帶肥厚等原因都會造成脊髓所在的脊椎孔狹窄,進一步壓迫神經。嚴重的話,有可能進展至下半身癱瘓。但只要及早治療,都可以恢復得不錯。周秉箴醫師提醒民眾,長期姿勢不良或是從事粗重工作都是脊椎孔狹窄的危險因子,因此,民眾應該隨時注意日常生活的站姿及坐姿,千萬不要在辛苦了大半輩子以後,正想準備好好享受退休生活,遊山玩水時,卻因「身體的苦楚及功能受限」,而破壞了美好的退休計畫及生活品質!另外,如果有肢體麻木的症狀應及早就醫,才能做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女性減肥、防曬過度 易得骨質疏鬆症

女性減肥、防曬過度 易得骨質疏鬆症#腰椎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的脆弱,結果使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增加。一般而言,人的骨密度在三十至三十五歲時達到巔峰,以後便開始走下坡。奇美醫院骨科主任-陳伯毅醫師表示,女性因為懷孕生子、較少運動、減肥節食、營養不良,在三十五歲以前沒有達到較高的骨密度﹙成年女性骨質較同年男性為低﹚,也可能因為疾病長期服用藥物﹙例如利尿劑、抗癲癇藥、類固醇、甲狀腺素、肝素、化學治療等﹚,或卵巢病變、停經後,女性荷爾蒙下降,導致骨質快速流失,較男性易患有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容易衍生許多併發症,包括跌倒易產生骨折﹙髖部、腕部、胸腰部脊椎﹚、外觀變形﹙駝背、脊椎側彎、身高變矮﹚、瀰漫性背痛、肌肉衰弱、活動性降低、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行動不便造成與社會疏離、高死亡率。骨質疏鬆症常是無聲無息地進行著,毫無預警。有時病人已出現自發性的骨折但可能仍無任何症狀。臨床上病人大多因突發性之骨折引起劇痛而求醫。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調查統計發現:65歲以上之城市婦女,19%已有一節以上之脊椎壓迫性骨折,依全民健保資料顯示,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3500例﹙男性則約為2500例﹚。發生髖部骨折的年長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約為15%﹙約等於乳癌3、4期的死亡率﹚,死因則以長期臥床引發的感染為主。若依目前台灣婦女平均壽命為78.3歲而言,大約三分之一的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腕部之骨折。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的原則是:(一)在發生骨折前正確診斷出骨質疏鬆,並找出可以治療的導致骨質快速流失的原因(二)降低骨質流失速率(三)積極治療和預防骨折(四)以復健方法增進患者生活品質因為至今仍無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已經疏鬆的骨骼回復到原有的骨質密度,因此陳伯毅醫師建議,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改善日常生活中抽煙、酗酒、過度飲用咖啡的習性、要多運動﹙輕度負重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騎腳踏車均可﹚、有適當的日曬﹙一天當中十多分鐘的日照就夠了﹚,注重飲食中鈣質、蛋白質、維生素D的攝取,攝取較習慣上為高量的鈣質對骨質是有幫助的,成人女性每日攝取量為1000mg,停經後則增加到1500mg。有些疾病會導致骨質不正常的流失而致極度骨質疏鬆,例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庫欣氏﹙Cushing’s syndrome﹚症候群、胃腸吸收不良等,診斷並治療這些疾病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確認病患所使用藥物是否造成骨質流失的副作用,改善或停止使用這些藥物也是很重要的。陳伯毅醫師說明,目前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主要有雌激素﹙Estrogen﹚Fosamax、Evista、Miacalcic、Forteo等。以往雌激素是用於防止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的首選藥物,但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乳癌和因血栓導致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生率。因此醫師應與病患共同討論使用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利弊得失,再行選擇適當療法。婦女在接受雌激素治療時應常規地作乳房檢查,包括自我檢查乳房、乳房X光攝影和超音波檢查,並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甚至病理切片檢查。其他如活性維生素D,由於年老婦女飲食減少,少曬太陽,活性維生素D較易缺乏,不利鈣質吸收,應經常補充,並追蹤血鈣以防高血鈣症的發生。年長者因為動作慢、反應慢、視力不好,容易跌倒。據統計大部分的老人跌倒骨折多發生在家中或居室內,故居家環境內必須注意照明是否充足,是否有可能引致跌倒的不良設施需要改善,在衛浴空間裏必須防滑,且設有可供抓握的扶手。年長女性也可能在起身時因自主神經失調造成姿態性低血壓而發生跌倒,必須給予教導,儘可能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行動、反應和姿態性低血壓的藥物。一旦發生骨折,應儘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診斷、對骨折的正確瞭解和妥善治療,積極復健,避免感染和心肺併發症,才能增進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