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癮

胡言、抽搐、攻擊人 酒精戒斷症候群

胡言、抽搐、攻擊人 酒精戒斷症候群#酒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6歲的許先生倒在路上、全身擦傷被熱心民眾發現,叫救護車送至醫院。途中胡言亂語,情緒激動,手腳抖動,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送入醫院後為預防攻擊他人,四肢皆被保護性約束,而後全身性癲癇大發作、全身肌肉大量收縮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發生緊急洗腎治療,聯繫家屬趕到醫院後病人大吼大叫。許妻難過表示,自從經濟不景氣收入驟減後許先生就開始喝酒,而且一定要喝到醉,家裡沒有一個人沒被他打過。經過多天治療後許先生逐漸清醒,感恩太太不離不棄,平常喝醉就打人連自己都討厭自己,這次一定要痛定思痛參加戒酒治療。壓力陷酒精成癮 加深依賴造成惡性循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李依潔說明,多半酒精成癮的患者因生意失敗、家庭失和、債務糾紛導致睡眠或情緒障礙而與酒精為伍,面臨壓力時更難抗拒酒精誘惑,更加深對酒精成癮,惡性循環在求職路上節節挫敗、經濟收入不穩定,甚至賠上健康身體。常見症狀如噁心、嘔吐、全身疲倦、心跳過速、盜汗、煩躁不安、眼皮、嘴唇與雙手發抖等戒斷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性痙攣、意識障礙,以及妄想、幻覺及譫妄等精神病症狀視甚至癲癇。長期酗酒會導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其他身體問題如食道炎、胃炎、胰臟炎、橫紋肌溶解症、心肌變性、肺功能改變、骨質疏鬆、貧血、免疫系統受損、周邊神經病變、腦部受損,器官無一倖免。藥物治療外 搭配心理治療防再次成癮李依潔護理師表示,治療酒精戒斷症候群,除了酒精戒斷症狀以藥物及點滴治療外,也對多半身心、經濟承受較大壓力的酒精成癮者安排心理治療,避免再次上癮,除了親友支持以外也可以轉介戒酒團體或戒酒成功親友案例增強戒酒的動機,若有意願還是無法成功戒酒建議可轉介精神科或住院治療。

飲酒成癮傷身心 嫌惡療法助戒酒

飲酒成癮傷身心 嫌惡療法助戒酒#酒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戒酒澆愁是酒精成癮與濫用的人最常見的喝酒理由。酒精成癮傷害健康,增加憂鬱症、焦慮症及精神疾病等心理疾病,也會造成肝硬化、胃出血等內科疾病,也有更高的比例會有外科併發症如跌倒、骨折等。其他包括衍生的社會問題,如家暴、性侵、酒駕肇事等,近年來酒駕肇事造成傷亡亦時有所聞。問題性飲酒影響腦部和行為表現,造成多重系統的損傷與急慢性共病。戒酒藥物 以嫌惡療法助酒癮者排斥喝酒為什麼不戒酒?酒癮患者很常被問這個問題。其實很多酒癮患者也曾多次想要戒酒,但因為環境因素、人際壓力、情緒控管與睡眠失調等又走向復發的道路。南投醫院精神科與成癮專科醫師王奕翔表示,酒癮是種慢性易復發的腦部疾病,需要藥物、人際互動、社會支持等多面向來協助。戒酒專案藥物-戒酒發泡錠,原理藉由此藥物阻斷乙醛脫氫,使服藥者若再飲酒將造成乙醛在體內大量堆積,造成潮紅、噁心、出汗、頭痛等極度酒醉狀態,導致對酒精的嫌惡與排斥,亦即「嫌惡療法」。簡單說這個藥讓酒癮者喝一口酒產生如同喝多瓶酒般不舒服,幫助酒癮者維持不喝酒的狀態。因此若服用此藥再喝酒,易造成身體的危害。酒癮民眾可諮詢醫院 找到最適合的戒酒治療南投醫院精神科主任陳致遠表示,這種嫌惡療法將讓酒癮患者有多一種治療選擇,但比較適合正在戒酒而有困難的患者。且戒酒發泡錠健保不給付,若有需求的民眾可至醫院諮詢,在醫師的評估與討論後,進行戒酒治療。

酒癮者平均壽命僅44歲 至少減壽30年

酒癮者平均壽命僅44歲 至少減壽30年#酒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變冷,許多人大啖燒酒雞、薑母鴨和藥酒進補,聚餐時也會喝酒,導致酒駕事件增多,輕者遭警方取締,重者則造成傷亡,害人害己。統計資料顯示,過去10年酒駕造成的死亡車禍,導致每年數千人傷亡與家庭破碎。約有7成3酒駕受害人為青壯年,酒癮患者平均壽命44歲,至少減壽30歲以上。酒癮者不喝酒 手抖、冒汗甚至情緒障礙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醫師陳厚良表示,酗酒者等到肝臟出問題,想降低酒量、自行戒酒已經很困難。不喝酒時會手抖、冒汗、睡不著、坐立不安、情緒焦躁甚至意識混亂、癲癇發作。進而造成長期失業、沒有目標,終日與酒精為伍。精神疾病也逐漸發生,最常見的是情緒障礙,尤其是憂鬱或情緒低落。酒癮對個人的影響是全面的,長期酒精濫用或成癮者不僅身體出現障礙,精神及情緒也都會受到影響,伴隨失業、家暴以及衍生法律問題。酒癮可以預防且治療,除了患者自身願意改變,家人的協助與支持也是戒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戒酒癮前3個月 復發高危險期治療最初3個月是復發高危險期,需要持續監督與協助。完整酒癮治療包含後續追蹤輔導,提供個案維持清醒支援網路,改善心理社會功能。幫助患者獲得穩定收入,改善自尊,維持規律生活,從事有意義的社交活動,重新融入社會,有助於維持長期清醒,避免復發。陳厚良醫師表示,出院後才是戒酒挑戰的開始。酒精容易取得,對戒癮十分不利。搭配堅定的自我管理很重要,例如避開第一口酒、避開誘發飲酒的高危險環境、如何重整生活、適當面對壓力。酒癮治療因人而異,想戒酒或想幫助他人戒酒者,應尋求醫療協助,透過專業評估,找出個別治療計畫,才有較高的機會戒除酒癮。

父母有酒癮 男孩上癮風險30%

父母有酒癮 男孩上癮風險30%#酒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任何人都可能依賴酒精,持續暴露在酒精下會改變大腦,產生酒精依賴性。每個人產生酒精依賴性及成癮的風險雖然不一,但是只要腦部長時間暴露在足量酒精下,身體都會產生酒精依賴。每天喝酒超過3到4杯 成癮機會增暫時撇開已知的酒精依賴危險因子不談,從數據上來看,一個人每天喝酒超過3到4杯,成癮的機會通常便會顯著增加,對女性來說,導致成癮的量大約是每天3杯,另一個一致的發現是,酒精成癮的人往往表示,他們喝酒是為了減輕情緒上或社交上的困擾。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想藉由喝酒來自我療癒,以逃避情緒或社交方面的問題,就特別容易染上酒癮,但是,借酒澆愁並不能解釋所有的酒精成癮,最大的問題仍在於: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選擇喝這麼多酒而導致上癮?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酒精依賴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酒精依賴,證據主要來自雙胞胎研究,這些雙胞胎的家長染有酒癮,但一出生就被沒有酒癮的養父母收養,這類研究讓研究人員得以釐清酒癮的先天與後天成因。清楚的是,酗酒有一部分來自遺傳,但單憑遺傳並不足以發展成酗酒,這些研究到目前為止的實際價值,是在容易產生酒精依賴的個體及家族身上找到共同的性狀或標記,這有助於辨認可能染上酒癮的個體,如果某人知道自己罹患這種病症的風險高於一般人,就可以對喝酒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家族有酗酒病史 風險幾乎增加1倍酒精成癮顯然就像糖尿病一樣,會在家族內流傳,家族沒有酗酒史的男性,發生酗酒問題的風險大約是10%,女性約為5%,然而,如果家族有酗酒問題的病史,風險幾乎增加1倍,例如,假設有個女性的一等親(子女、兄弟姊妹或父母)有酒癮,那麼她染上酒癮的風險將從5%上升到10%,以男性來說,若一等親有酒癮問題,他的風險就從10%提高到20%。父母有酒癮 孩子染上酒癮的風險也增加因此,男性及女性的風險都增加1倍,如果一等親、二等親(如叔伯、阿姨、姑姑、祖父母)及三等親(如表親、曾祖父母等)中的兩方有人酒精成癮,男性染上酒癮的風險便上升至30%,女性則上升至15%,因此,父母有酒癮,孩子染上酒癮的風險也增加,而男孩的風險又比女孩高。許多研究顯示,在酗酒問題嚴重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未來依賴酒精的機會也相對較高,男性特有的風險,雖然男女都可能因遺傳導致酗酒,但男性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似乎特別強烈,若一方的父親有酒癮而另一方則無,結果發現,父親有酒癮的人,受酒精傷害的程度通常小於父親沒有酒癮的人。(本文摘自/藥物讓人上癮/大家出版社)

0013防治代號 跟酒癮說掰掰

0013防治代號 跟酒癮說掰掰#酒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酒,是現代社會交際應酬的媒介,適量小酌,對有些人來說是怡情養性,若過量飲酒,則會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環境下,開懷暢飲的背後,心中要有一把尺,務必適可而止,習慣性飲酒的行為,是酒癮形成的前兆,酒癮一旦養成,要戒斷就十分不易,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酒癮者在脫離戒斷症狀後,需完全戒除一切酒精類飲料,否則容易誘發內在的癮慾,不斷的復發。從臨床研究顯示酒精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快速的,當血液中酒精濃度過高時,身體與精神都會受到影響,層出不窮的酒駕、暴力傷害新聞事件報導,便是酒精影響的負面教材,除此之外,慢性酒精的依賴,使身體必須接受酒精的毒性,容易造成肝炎、急性胰臟炎、腦部病變及多發性器官傷害。一單位飲酒量 約一罐350C.C 台灣啤酒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陳益乾,長期推動酒癮減害戒治,基於過往臨床研究經驗及美國酒害防治概念,量化飲酒行為及可能存在的危害,而一單位飲酒量約為一罐350C.C 台灣啤酒(約含乙醇13-14 克),並積極推展0013 酒害防治概念所謂「0013」是指:●    0-青少年不喝酒●    0-喝酒不開車●    1-每小時喝酒不超過1 單位(每1 單位約1 罐350ml 的啤酒)●    3-每次喝酒不超過3 單位40%合併憂鬱 增自殺危險性難以克服的癮慾,又會帶來失控的飲酒行為,惡行循環下,除了社會職業功能受損,更合併諸多精神症狀的發生,如焦慮、躁鬱、失眠等精神問題,並有40%合併憂鬱,增加自殺的危險性,明白酒精帶來的危害,就應該避免外界的誘惑,遠離酒精,倘若已經有了飲酒習慣,也應該減少癮慾,轉移對酒的注意力,改變飲酒習慣,才可以避免讓酒傷害自己。

別喝了! 酒癮傷身又身心

別喝了! 酒癮傷身又身心#酒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適量小酌助於血液循懷,有益健康,但過量無法節制則可能導致許多問題,有酒精使用障礙症(酒癮)的人,會比預期的還大量或長時間攝取酒精,持續渴望或無法戒除酒精,並且很多時間花在買酒,儘管喝酒導致持續或反覆社交,或人際問題仍持續喝酒,使得工作與家庭都面臨危機。依據統計,加害人有酒癮、藥癮、嚴重精神病,等約占高危機家暴加害人總數的35%,家暴事件中的加害人,會有忌妒妄想與失能感知,並隨精神症狀而來的強制與暴力,再者工作失利或失去工作的信心,是許多酗酒加害人個案的處境,他們很敏感,但其實許多加害人清醒的時候是關愛小孩的父親、可能是浪漫多情的伴侶,但他們經常沒有病識感。酒癮者多數有高血脂、高血壓「飲用酒」主要成分「ethyl alcohol」,分子微小,不需像其他食物需經過分解和代謝程序,「乙醇」於腸胃道可快速吸收,酒癮個案其他食物營養吸收效果就較一般人差,因酒精在食道、血液及胃等不同方式進行吸收,最終在小腸大量吸收,食物可稀釋酒精濃度並延緩酒精從胃進入小腸,由此可知,酒精的消化吸收絕對快過一般食物,當人體在足夠熱量下,攝取過多食物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這也就是酒癮者為什麼多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及體重過重等因素。在飲食方面建議,千萬不要空腹喝酒,因為酒精吸收速度快,一旦空腹喝酒則會嚴重影響其他食物攝取,進而影響酒精代謝,如此惡性循環將會快速的使肝臟功能發生問題,建議在飲酒同時也不要忘記攝取適量主食(例如:麵包、米飯…)蛋白質食物以及適量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即為協助體內營養素吸收及熱量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扯!研究:澳洲年逾50萬人因酒精送急診

扯!研究:澳洲年逾50萬人因酒精送急診#酒癮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酒精誘惑對許多人來說無法抗拒,但它的危害不僅只是針對個人,層面恐涉及家庭、社會甚至於國家,值得注意的是,醫療資源的浪費也是重要一環。根據澳大利亞急診醫學院的研究表明,每年有超過50萬名病人因為酒精送進急診室。研究人員表示,送急診部門的人約8%是酒精惹禍,以男性為主,大多搭救護車前來,且做急救,在這之中,有14%是因為其他人喝酒而被送到急診室,但還有25%的病人是自己喝醉跌倒,醒來後才發現傷口的嚴重程度。禁酒令發功 成功降低4成襲擊事件澳大利亞急診醫學院希望,這一研究能促使其他政府效仿新州的禁酒令,限制酒品消費,據報導,新州禁酒令使襲擊事件減少4成,根據法令,凌晨一點半之後酒類場所必須關閉,凌晨三點嚴禁喝酒,晚上十點禁止外帶酒品,市區也暫停發放新的售酒執照。別喝太多!2大指標測過量飲酒當心別從「小酌」變成「過量飲酒」,根據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資料顯示,一單位酒精約等於10公克的純酒精量,即相當於一瓶350毫升罐裝啤酒或四分之一瓶的保力達,為此提供民眾2大指標,助分辨是否飲酒過量,避免帶來身體或人際的相關傷害。1)小於或等於65歲的男性,每週飲酒量超過14單位,或者在每次喝酒場合的飲酒量超過4單位。2)女性或大於65歲以上的人,每週飲酒量超過7單位,或者在每次喝酒場合的飲酒量超過3單位。

酒精成癮易憂鬱 罹精神疾病風險高

酒精成癮易憂鬱 罹精神疾病風險高#酒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人身陷酒癮深淵,不可自拔。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陳奇硯醫師表示,酒後情緒易失控,往往會造成許多錯誤,甚至演變成害人又害己的行為。而酒精成癮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情緒障礙,尤其是憂鬱;雖說不見得會達到重度憂鬱症的程度,不過患者多少會有情緒低落的困擾。多數成癮者的生理變化過程都約略相同,一開始酒量會逐漸增加,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維持酒量,等到肝臟出問題了,酒量就會逐漸下降。不喝酒時會手抖、冒汗、睡不著、坐立不安、情緒焦躁甚至意識混亂,癲癇發作。如此週而復始,進而造成長期失業生活、沒有目標,終日與酒精為伍,而精神疾病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生。初期應就醫服藥   避免戒斷症狀因此,酒癮在醫療上早已視為一種慢性復發性的腦部疾病。患者可能會在戒除一段時間之後又復發。因此,對於戒酒的方式跟認知是非常重要的。戒除酒癮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初期在解決生理戒斷,因為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此階段一定要就醫服藥,避免戒斷症狀的產生,必要時需要住院治療。而中期目標在持續保持不喝酒的狀態,合併的精神科問題諸如憂鬱也要一併處理。出院後才是戒酒戰役的開始。陳奇硯醫師表示,特別是酒精的取得容易對酒癮者十分不利,因此搭配強而有力的自我管理顯得更為重要,例如:如何避開第一口酒、如何避開會誘開飲酒的高危險環境、如何重整生活、以及適當地面對壓力。戒癮不容易,因此,他也建議想要戒酒的人盡量尋求醫療協助,如此一來這樣才有較高的機會戒除。

Menu